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脑瘫患儿家长脑瘫基本知识、康复情况、依从性等。[方法]选取某医院确诊为小儿脑性瘫痪进行门诊康复治疗的40例和住院的40例共80例患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0%以上的家长不知晓脑瘫是一种什么疾病,60%以上的家长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80%的家长没有在家里对孩子进行家庭康复治疗及早期干预,表示没有家庭康复的相关内容,没有家庭康复的指导方案,没有相关专业人员在家里进行指导。[结论]3岁以下脑瘫患儿家长基本知识缺乏,没有家庭早期干预和家庭康复指导方案及评价,家长迫切需要科学有效的家庭康复模式。  相似文献   

2.
薛坚  李玉秀 《护理研究》2006,20(24):2208-2209
[目的]运用扶正祛邪理论提高脑瘫患儿饮食护理方法,达到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邪能力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脑瘫患儿80例进行中医扶正祛邪饮食健康教育,并与同期常规饮食指导的80例脑瘫患儿进行康复治疗完成情况比较。[结果]中医饮食护理组康复治疗完成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正祛邪的饮食健康宣教能使家长较好的掌握中医饮食护理方法并加以实施,保证了脑瘫患儿康复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扶正祛邪理论在小儿脑瘫饮食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坚  李玉秀 《护理研究》2006,20(8):2208-2209
[目的]运用扶正祛邪理论提高脑瘫患儿饮食护理方法,达到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邪能力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脑瘫患儿80例进行中医扶正祛邪饮食健康教育,并与同期常规饮食指导的80例脑瘫患儿进行康复治疗完成情况比较。[结果]中医饮食护理组康复治疗完成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正祛邪的饮食健康宣教能使家长较好的掌握中医饮食护理方法并加以实施,保证了脑瘫患儿康复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Bobath疗法在双重瘫型脑瘫肢体康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发育疗法(又称Bobath疗法)对双重瘫型脑瘫患儿下肢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以2008年9月1日—2009年9月1日来我院康复科就诊的8例双重瘫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患儿及家长进行相关健康教育,并依据下肢运动月龄检查法和脑瘫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法由康复医师给予康复评定,鼓励进行早期积极康复,8例患儿的家属均配合患儿接受专业康复功能训练,3个月后由同一康复医师采用上述评定方法再次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下肢运动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值两项指标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obath疗法能有效地促进双重瘫型脑瘫患儿下肢的正常运动发育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赵海容 《护理研究》2011,25(4):319-320
[目的]探讨神经发育疗法(又称Bobath疗法)对双重瘫型脑瘫患儿下肢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以2008年9月1日—2009年9月1日来我院康复科就诊的8例双重瘫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患儿及家长进行相关健康教育,并依据下肢运动月龄检查法和脑瘫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法由康复医师给予康复评定,鼓励进行早期积极康复,8例患儿的家属均配合患儿接受专业康复功能训练,3个月后由同一康复医师采用上述评定方法再次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下肢运动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值两项指标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obath疗法能有效地促进双重瘫型脑瘫患儿下肢的正常运动发育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脑瘫患儿家长对脑瘫这一应激事件的认知评价。[方法]采用自制"脑瘫患儿家长认知评价调查问卷"对70名脑瘫患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7.1%的家长呈消极认知,其中伤害评价的消极认知占64.3%,威胁评价的消极认知占61.4%,挑战评价的消极认知为18.6%。[结论]在对脑瘫患儿家长进行心理护理的过程中,要关注其消极认知评价,从而降低脑瘫患儿家长的心理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脑瘫患儿及其家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60例脑瘫患儿及其家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康复积极性及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结果观察组家长在躯体化、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评分等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儿的康复治疗的配合度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 P<0.05)。结论心理护理有利于缓解脑瘫患儿家长因患儿疾病带来的不良心理,提高患儿康复治疗的配合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分析脑瘫患儿放弃治疗的原因,并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50例在本院门诊确诊的脑瘫惠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该病的预后(36%)、经济承受能力(32%)、心理与社会压力(14%)等是脑瘫患儿得不到正规治疗和继续治疗的主要原因.提出做好脑瘫患儿家长的思想工作,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心态,参与家庭康复培训等对策.结论 应用家庭康复训练模式对脑瘫患儿实施多层次、全方位的康复治疗,较易得到患儿家属的支持和主动配合,脑瘫患儿的功能改善效果满意,既减轻了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又有利于患儿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对脑瘫儿运动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瘫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包括运动训练、心理干预、饮食指导等。干预后比较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评分变化及康复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患儿GMFM评分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康复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P0.05)。[结论]针对脑瘫患儿采用康复护理可提高患儿运动功能,提升患儿康复效果,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社区与家庭结合康复治疗脑瘫患儿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虹 《中国康复》2009,24(1):69-70
目的:探讨家长树立正确心态参与脑瘫社区家庭结合康复的重要性和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8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家长参与组(家庭组)各40例,均接受社区综合康复治疗。家庭组同时增加家长理论培训和家庭康复训练。2组均观察1年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评分评定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年后,GMFM分值,2组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提高,2组间比较,家庭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长树立正确心态参与社区家庭结合康复对脑瘫患儿功能改善的疗效显著;社区家庭结合康复是一种科学、有效、经济的治疗模式,对减轻患儿家庭经济负担,保证患儿的终身康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脑性瘫痪患儿母亲的照顾体验。[方法]采用半结构式访谈,访谈维吾尔族脑瘫患儿母亲12名,采用Colaizzi现象学研究法分析资料。[结果]维吾尔族脑瘫患儿母亲的照顾感受可归纳为4个主题:心理负担过重、承受照顾负荷、家庭照护知识缺乏、社会支持系统薄弱。[结论]了解维吾尔族脑瘫患儿母亲照顾脑瘫患儿的真实体验及内心感受,可协助护理人员提供个性化护理。对其提供专业的居家照护知识和康复指导及心理疏导,以减轻照顾母亲心理负担,提高其母亲的生活质量,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瘫患儿的康复护理措施。方法:本组主要通过对脑瘫患儿系统化的康复护理,包括运动及语言康复护理、心理护理、指导家长掌握一些康复护理训练的基本知识,对患儿进行综合康复护理治疗。结果:大部分脑瘫患儿的肌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智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家长对脑瘫康复治疗树立了信心。结论: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训练及家庭康复指导,使脑瘫患儿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接受康复的脑瘫患儿及所在家庭的情况,以及社会予其的关注度。方法采用自拟调查表,对接受康复治疗的150例脑瘫患儿的基本状况、家庭情况、社会关注度及家长对社会支持的需求进行调查。结果收到有效调查表150份。75例首次治疗年龄1岁以内;130例康复治疗有效;126例有情绪及人格特征变化。患儿以家庭教育为主(133例);59.4%母亲学历中专或高中以下。76.7%脑瘫患儿家庭年收入不足6万元,而54.7%年治疗费超过4万元。119例患儿父母单、双方放弃工作,其中93.3%有精神压力;56.7%对脑瘫知识了解匮乏。81%的家长认为社会应在政府福利、社会保障、医疗机构、心理治疗、社区训练及法律帮助等6个方面给予支持。结论社会各层面都应关心脑瘫患儿,为其康复创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4.
脑瘫是造成儿童残障的主要疾病之一,脑瘫患儿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比正常孩子家长承受更多的困难.知识匮乏、长期的照顾负担、角色功能限制、经济压力、社会歧视等应激因素,给患儿家长带来严重的精神心理问题,并影响其参与患儿康复的积极性.在对脑瘫患儿家长实施心理护理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系统,可有效降低脑瘫患儿家长的心理应激反应,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提高患儿的康复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5.
社会支持在降低脑瘫患儿家长心理应激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脑瘫是造成儿童残障的主要疾病之一,脑瘫患儿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比正常孩子家长承受更多的困难.知识匮乏、长期的照顾负担、角色功能限制、经济压力、社会歧视等应激因素,给患儿家长带来严重的精神心理问题,并影响其参与患儿康复的积极性.在对脑瘫患儿家长实施心理护理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系统,可有效降低脑瘫患儿家长的心理应激反应,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提高患儿的康复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脑瘫患儿接受康复治疗的影响因素,并制定综合的干预措施。方法:对116例脑瘫患儿未接受系统康复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影响脑瘫患儿接受康复的前3位因素:知识缺乏、经济状况、性别。结论:脑瘫患儿家长对疾病的认识有限,护士应加强脑瘫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力度,扩大康复指导的范围,使脑瘫患儿尽快得到康复,减轻残疾,早日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7.
脑瘫患儿不仅存在运动障碍、姿势异常、智力落后等问题,还普遍存在营养不良[1]、体重低、体质差、免疫低下[2]、易感染等问题,影响及制约脑瘫患儿的康复。笔者所在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童神经康复病区近1年来在对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中加用俞募穴针刺法,观察其促进脑瘫患儿运动发育、体格发育、呼吸道及胃肠道感染次数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按照2006年第九届全国小儿脑瘫康复学术会议修订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脑瘫患儿家长的心理需求及态度,研究制订相应的引导对策,提供心理支持,变消极为积极,以提高家长对脑瘫康复的正性影响,尽可能康复。方法通过临床观察,问卷调查等形式对脑瘫患儿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通过调查,发现患儿家长普遍有明显悲伤自责、迷茫无助、盲目求医、侥幸心理、替代保护、逃避责任等心理状态。结论通过调查,针对性做好家长的心理疏导和帮助,使家长情绪稳定,树立信心,了解康复,并积极介入康复,从而最大程度改善预后,降低残疾,减轻家庭和社会的压力。  相似文献   

19.
卢亦鲁 《中国康复》2002,17(2):110-110
目前脑瘫评估内容较多 ,主要包括肌张力测定 ,原始反射的测定 ,自动反应的测定以及各类随意活动的检测 ,这些对专科康复机构和专业人员制订合理的康复训练方案 ,评价康复训练效果十分必要[1] ,但按照我国的国情 ,大量脑瘫患儿散居在农村 ,他们没有机会去专业康复机构接受康复 ,因此为脑瘫患儿的家长设计一类简单扼要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图 ,有利于指导开展家庭康复。笔者根据自己在国外康复医学进修时所学的知识 ,结合在脑瘫患儿诊治和康复中的体会 ,设计了脑瘫运动功能评价雷达图 ,用于家庭康复 ,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雷达图的设计 …  相似文献   

20.
脑瘫(Cerebral Palsy,CP)是脑部在生长发育完成之前受到损伤或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是儿童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1].脑瘫发病率世界各地报道不一,全球脑瘫发病率为1‰~5‰[2].我国脑瘫发生率约为4‰,全国病例400万~500万,每年新发病例约6万,脑瘫患者是一个数量众多、特别需要帮助的群体[3].脑瘫患儿是脑瘫患者中特殊人群,其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家庭是其生活和教育的主要场所,也是实施康复干预的最理想环境,获得足够的家庭支持对脑瘫患儿康复产生着积极的影响.近年来,家庭支持成为脑瘫患儿研究的重要方向.众多研究[2-3]表明,根据脑瘫患儿的家庭需求为其提供适合支持,可以有效发挥家庭支持系统功能,提升康复干预成效.本文就家庭支持在脑瘫患儿群体中的服务现状及成效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