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血证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症,有关血证病的时间规律报道尚少.为了探讨血证发病的时间规律.笔者对我院收治的血证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病例选择;以我院1991年~1992年2年间收治的病人为对象,凡有明显失血症状的病例皆可入选,剔除发病时间不详者,共393例,占同期住院人数的7.01%.一般资料:393例中,男155例,女238例.因崩漏出血者175例,故女性比例较大.年龄3个月~79岁,平均34.7岁.以20岁~49岁者为多,共281例,占72%.失血方式:崩漏175例,呕血和/或便血106例.咯血55例,衄血30例,紫癜、切口出血各10例,口腔出血4例,尿血(指肉眼血尿者)3例.  相似文献   

2.
内科血证治疗规律的探讨洪广祥(江西中医学院南昌330006)关键词内科血证病因病理辨证论治理论探讨凡血液不循常道,溢出脉络之外,而表现有出血证候者称为血证。在内科范围内,常见的有咳(咯)血、吐血、衄血(鼻衄、齿衄)、便血、尿血及皮下出血(紫癜)等。出...  相似文献   

3.
所谓“脏气”,即五脏之气,五脏,这里当指五脏系统;法,取法,效法之义;时,即时令、时辰。“脏气法时”即指五脏系统功能与自然界阴阳消长同步变化。“脏气法时”是人类在自然因素的长期影响下,逐步适应自然的结果,这一规律普遍地存在于人体脏腑的生理活动与病理变化中。  相似文献   

4.
《辽宁中医杂志》2013,(3):430-432
根据抑郁证季节性发作的特点、中医肝脏功能的季节性变化及其对机体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探讨抑郁症季节性发作与肝应春的相关性。此研究不仅有助于从深层次上揭示抑郁症季节性发病的机理,正确认识中医肝应春理论内涵,也对防治抑郁症的季节性发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东垣时令方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时令方药 ,是指在治疗时病或一般疾病时按不同季节特点选用不同的方剂或药物。“人以天地之气生 ,四时之法成” ,一年四时阴阳变化 ,对人体的生理活动有着明显的影响。金元李东垣通过临床实践观察认识到 :中药治病必须根据季节变化遣方用药 ,以“四时为宜 ,补泻勿失与天地如一” ,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笔者就东垣时令方药的几个有关问题初探如下。1 时令方药组方遣药的基本原则《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载“用寒远寒 ,用热远热” ,是临床选用时令方药的基本原则。人与自然界息息相通 ,春夏则阳气多而阴气少 ,秋冬则阴气…  相似文献   

6.
论“天人相应”与“节气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节气灸”是在特定的时令节气进行艾灸以防病保健的传统方法。它典型地体现了中医“天人相应”因时制宜的防治思想。本文作者从“天人相应”的角度分析了自然界时令节气的阴阳变化规律,以及结合机体的机能状态而采用“节气灸”的理论依据和意义。并提出随着人们对防病保健的重视,“节气灸”将以简、便、验及鲜明的中医针灸因时制宜的特色在预防医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血证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的发病过程,涉及范围相当广泛,病情反映亦比较复杂.近年来,笔者通过有关资料的学习与个人临床实践的不断探索,进一步领悟到:明辨证情虚实,详审脏腑病损,是血证总体辨证思路中两个最主要的环节.在此,不带简陋,作以剖析.1明辨证情虚实分析实  相似文献   

8.
血证的病情比较复杂,针对火热熏灼、气机逆乱、气虚不摄、瘀血留滞等主要病理改变,其治疗原则应主要遵循治火、治气、治血3个方面进行选方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气象因素对荨麻疹发病滞后性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天津市4家医院荨麻疹每天的病例资料与气象资料,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及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分析气象因素对荨麻疹发病的滞后性影响,统计计算采用SPSS 21.0及R 3.5.1完成。结果:天津市荨麻疹病例就诊数在立秋、处暑2个节气出现高峰值,在大寒、立春2个节气为低谷值。荨麻疹门诊病例数与平均温度(rs=0.361)、相对湿度(rs=0.095)、日照(rs=0.124)、最高温度(rs=0.359)、最低温度(rs=0.352)正相关(P<0.05);与平均风速(rs=-0.048)负相关(P<0.05)。当平均温度、相对湿度、降水量、日照时长分别在27.5~30.0 ℃、30%~35%、6~10 mm、0 h,滞后时间分别为0个节气、0个节气、0.5~1.3个节气、2个节气时,荨麻疹发病的滞后效应达到峰值;当平均风速分别在2~2.5 m/s、4 m/s,滞后时间分别为2个节气、1个节气时,荨麻疹发病的滞后效应出现2个峰值,呈现双峰趋势。各气象要素滞后效应与荨麻疹发病的关系,平均气温28 ℃的滞后效应在滞后0个节气时最大,相对危险度(RR)为1.660,95%CI为1.077~2.558(P<0.05),平均气温-2.8 ℃的滞后效应在滞后0个节气时最小,RR为0.631,95%CI为0.416~0.960(P<0.05);平均风速3.0 m/s的滞后效应在滞后0个节气时最小,相对危险度RR值为0.836,95%CI为0.726~0.963(P<0.05)。结论:平均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平均风速、日照时长等气象因素对荨麻疹发病均有一定影响,其中降水量、平均风速、日照时长对荨麻疹发病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效应影响,又以平均风速滞后效应影响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0.
正值“三夏”大忙季节,药市的经营活动依然频繁活跃。但多数药商参照“全国药材信息”对前期的购销实践都做了认真的回顾与分析,认为选择的多数品种获利机遇高,风险少,顺合市场发展规律,只有少数品种带有盲目的追风弊端,难以实现利润。  相似文献   

11.
鼻鼽发病受外界环境影响显著。脾土为肺金之母,脾与鼻窍关系亦密切,脾不独主一时,作为后天之本,在各个季节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皆有影响,从“脾主四时”角度探讨鼻鼽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明确脾在该病中的地位,以及与其他脏腑在该病发生发展中的相互影响与联系,进而充实“脾主四时”的科学内涵,也为临床防治鼻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从概念形成、病机特征、舌脉辨证要点、常见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等方面对痰瘀互结证的辨治进行探讨,强调辨证与辨病相结合,重视久病怪病的痰瘀互结病理因素,治疗当以治气为先,首选芎归二陈汤,阳虚者加温阳之品,久病入络者加搜剔入络之品,且应兼顾补益,以防化痰祛瘀损伤正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运气理论在中医理论体系中的价值。方法:结合现代自然科学研究成果,挖掘运气理论与中医理论的内在关系。结果:运气理论是天人相应理论的核心内容,对学习传统中医与中医现代化研究均有重要意义。结论:运气学说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具有独特价值,是中医理论体系中最为高深部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辩证以及对症治疗的思路。方法:从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内科门诊进行就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中,随机选取30例病例,并对其病情症状、体征、脉象以及舌苔等多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30例病患中,阴虚痰湿未尽证病例数为18例,占60%;气阴两虚证病例数为8例,占26.67%;肺脾蕴热证病例数为2例,占6.67%;痰热闭肺证与痰湿蕴肺证患者各为1例,分别占3.37%。结论:经中医辨证分型得知,阴虚痰湿未尽证较为多发,占60%,其次为气阴两虚证,占26.67%。  相似文献   

15.
高脂血症是现代社会的常见病、多发病,从肾虚血瘀的角度对高脂血症发病进行探讨,认为肾虚血瘀是高脂血症发病的始动因素,旨在为今后进一步中医研究治疗高脂血症提供理论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6.
周盼盼  王彦刚  吕静静 《中草药》2014,45(19):2873-2877
收集2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的病历,详细记录其性别、年龄、电子胃镜及病理结果、临床症状、中药处方,并进行统计分析,以“黄金分割法”为判别依据,采用频数统计和关联规则分析进行药物与证候之间关联规则的挖掘。研究化浊解毒方药治疗CAG的用药规律,探寻化浊解毒方与浊毒内蕴证稳定的方证关系。经数据处理,共得到中药153味,根据“黄金分割法”的原则,使用频率在61.8%以上(含61.8%)的药物共有15种,作为CAG浊毒内蕴证治疗的核心药物。出现频次最多的临床症状共10种,作为CAG浊毒内蕴证的主要症状表现。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发现药物和脉证之间具有较强相关性,说明CAG浊毒内蕴证与化浊解毒方方证的高度相应,体现了CAG的关键病机为浊毒内蕴,“化浊解毒法”为与之相对应的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17.
中医心病气血辨证中,心气虚证、心血虚证和心脉瘀阻证是心血管系统疾病证候归属中常见的3个证候,从临床症状、现代医学研究进展及分子生物学前沿探讨3个证候外在表现和内在的物质变化基础及证候本质,实现中医心病气血辨证中证候的标准化、客观化和规范化,是循证心血管医学的根本要求和中医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李天一  张闪闪  马晓茹  徐宏宏  张波 《中草药》2020,51(21):5487-5495
目的 探究紫草素(SK)对活性酵母诱导的血热证小鼠模型的清热凉血作用与血液氧化还原稳态调控的关系。方法 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SK(10 mg/kg)组、阿司匹林(Asp,200 mg/kg)组、L-丁硫氨酸亚砜亚胺(BSO,600 mg/kg)组、N-乙酰-L-半胱氨酸(NAC,400 mg/kg)组、BSO联合SK组、NAC联合SK组。小鼠颈背部sc 0.2 g/mL活性酵母提取物(10 mL/kg),造模0.5 h后ip SK,造模8 h后ig Asp,于实验开始前ip BSO、NAC,2次/d,连续1周。考察小鼠肛温(tR)、基本活动、代谢、凝血、血细胞计数等指标,采用OPA荧光法测定小鼠血清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造模4 h后tR显著升高(P<0.05),10 h达到(38.07±0.11)℃;小鼠出现烦躁、口唇色红、喜饮、碳末推进率降低、粪便含水量降低、凝血时间延长现象(P<0.05);肺组织红细胞、炎性细胞浸润;血清LPO、MDA水平显著升高、SOD活性降低、GSH/GSSG比率减小(P<0.05)。与模型组相比,SK组小鼠tR显著降低,10 h达到(37.51±0.12)℃;各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血清LPO、MDA水平降低、SOD活性升高、GSH/GSSG比率增大(P<0.05)。BSO组可降低血清GSH/GSSG比率(P<0.05),减弱SK对血热证小鼠的治疗作用;NAC组可增加血清GSH水平,增加GSH/GSSG比率(P<0.05),增强SK对血热证小鼠的治疗效果。结论 SK通过调控血液氧化还原稳态,缓解血热证小鼠高热、出血瘀血、血液氧化损伤,从而发挥清热凉血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内经>"天人相应"的学术思想.方法 查阅、复习文献资料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结果 <内经>从五方面论述了"天人相应"的学术思想:①人是应天地自然的运动变化规律而产生;②天地自然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只有与天地自然相适应才能正常生存;③人体的生理结构、脏腑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与天地自然相适应:④人体的病理变化与天地自然有直接关系;⑤"天人相应"是"四时五藏阴阳"理论的重要学术思想.结论 <内经>把"天人相应"思想运用于医学,以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摄生等方面,从而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思想基础,且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对于血分病证的论述内容详尽,理法方药俱全。张仲景从血分病证与六经传变的关系上,揭示了外感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血分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和特点。出血是血分病证的主症,针对邪热亢盛与虚寒不固的不同病机,张仲景确立了大力祛邪、温补里虚或正邪兼顾的治疗原则,对血分病证的辨证论治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