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孙辉 《九江医学》1996,11(3):145-147
本文资料显示,本病以青壮年女性居多,有明显精神因素者占26.9%。作者按其临床特点分4组进行治疗,总有效率76.9%。作者强调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应进行全面检查,排除器地性病变,内镜检查尤为重要,并认为慢性胃十二指肠炎症应归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方面应严格遵循个体原则,对有明显精神因素得要着重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应针对各自的临床特点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2.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on,FD)广泛存在,几乎每个人一生中都曾有过消化不良的症状,只是持续时间的长短以及对正常生活影响的程度不同。西方国家资料统计FD约占消化系统疾病的20%-40%^[1]。近年来胃肠功能性疾病的研究进展很快,已对FD判断标准形成了共识。凡具有反复或持续的上腹痛或不适,包括早饱、腹胀、呃气、反酸、烧心、恶心、及呕吐等症状,而无确切的器质性疾病可解释者,即可称为FD。  相似文献   

3.
功能性消化不良(fim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上腹不适反复发作,排除器质性消化不良的一组症候群。临床表现为上腹部不适、疼痛和上腹胀等症状,常在餐后加重,并伴有早饱、食欲不振、恶心或呕吐等;但胃镜检查没有器质性病变如溃疡、糜烂等病变。该定义的核心为过去的12个月内至少有12周出现上腹不适,无器质性疾病可解释,症状与排便无关。欧美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人群消化不良发病率为21%~40%,其中40%~70%为功能性消化不良。  相似文献   

4.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抑郁障碍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金梁  韦红 《四川医学》2002,23(10):1048-1049
目的 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 (FD)患者的抑郁障碍及抗抑郁药的疗效。方法 将伴抑郁的 FD随机分为 3组 :万拉法新组、多塞平组和对照组 (常规内科治疗 )。以治疗前、治疗 2周和 8周 FD症状积分及 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积分变化评定疗效。结果  1FD中抑郁障碍的发生率为 32 .2 8% ;2 FD症状积分在万拉法新组和多塞平组治疗2周时即明显减少 (P<0 .0 5 ) ,治疗 8周时非常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1) ;SDS积分在万拉法新组治疗 2周时即明显减少 (P<0 .0 5 ) ,万拉法新组和多塞平组于治疗 8周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5 ) ;3万拉法新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多塞平组。结论 抗抑郁治疗能有效改善消化不良和抑郁症状 ,万拉法新作用迅速且优于多塞平。  相似文献   

5.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及治疗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梁静 《中外医疗》2008,27(13):30-30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全世界关注的一种疾病,尽管近年来对该病的临床研完和探索已取得一些成绩,但由于多数病人的基本病因迄今尚未明确.故需作进一步临床研完,揭示本病的致病因素及发病机理,以期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  相似文献   

6.
7.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上腹不适症状,经检查排出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症程一般规定为超过1个月或在1年中累计超过12周。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据国内资料统计:占正常人群的18.9%,占消化内科病人数的40%,占胃肠专科门诊患者的1/3^[1]。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naldyhpepsin,FD)的发病机理、诊断分型和治疗作一概述。1发病机理1.1胃肠运动和胃排空功能的改变胃肠运动和胃排空功能的改变是FD的主要发病机理。早在1980年国外有学者报告FD患者存在着胃电活动异常(胃动过速),胃窦部运动异常伴固体食物胃排空延迟。如王振华等采用核素胃排空试验,连续动态观察70例FD患者排空情况,结果证实42.9%有胃排空延迟,并且发现各时间段有快慢不均的异常情况[1]。朱瑞平用单切面实时超声显像法检测FD患者17例,发现较正常对照组15例胃液体排空时间延长,胃窦收缩频率、收…  相似文献   

9.
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丽萍 《当代医学》2011,17(8):50-51
目的探讨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收治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进行临床诊断,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综合治疗,而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多潘立酮片,并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1)62例患儿均经临床观察及相关检查排除了溃疡、胃炎、肿瘤等器质性病变,49例单切面超声显像观察胃排空时间,32例胃半排空时间延长,占65.31%。临床分型:按突出的症状进行分型,运动障碍样型34例,溃疡样型15例,返流样型8例,非特异型5例。(2)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FD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及B超、X线等检查排除溃疡、肝、胆、胰及肠道器质性疾病,排除现症感染,做出临床诊断。另外,多潘立酮片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是包括一组与进食相关的症状群。长期以来对其概念含糊其词,争论不休。1991年3月在英国伦敦,一个国际性研究小组召集400余名胃肠病专家对FD的定义、发病、诊断和治疗等问题进行专题讨论,达成了共识。随后的几年实践,于1995年8月在荷兰召开的欧亚世界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研讨会上,对这些问题又作了更深入的研讨,在国际上形成了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新观念。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浅谈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方法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鉴别.结论 仅仅以症状类型不足以将器质性与功能性消化不良加以鉴别.必须作相应的检查以排除有关的器质性疾病.因此,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属排除诊断.  相似文献   

13.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持续的或反复发作的上腹部不适、疼痛、食欲减退、腹胀、嗳气、恶心、反酸、便秘等症状4周以上,但通过目前的检测手段未发现消化性溃疡、肿瘤、食管炎、肝、胆、胰等脏器的器质性病变。在我国这一病症已开始受到重视,国外资料表明功能性消化...  相似文献   

14.
尹建云 《河北医学》2003,9(11):975-976
目的 :探讨FD病人的治疗方案。方法 :将 10 6例FD患者分成两组 :雷尼替丁加西沙比利 (西安杨森制药生产 )为治疗组、单用西沙比利为对照组 ,观察溃疡样FD、动力障碍样FD在两组中的有效率。结果 :溃疡样FD的有效率在两组中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动力障碍样FD的有效率在两组中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在诊治消化不良时 ,有必要对其进行分型诊断 ,以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16.
叶润生 《现代实用医学》2005,17(10):636-637
目的 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特征,以期为其诊断及治疗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的94例FD患者的临床特征,统计FD患者的分型诊断构成比、职业构成比、HP阳性检出率,并按治疗用药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制酸药组、促动力药组、联合用药组及对照组,评价各组的疗效。结果 94例患者中,以运动障碍性消化不良(DD)最为多见,占47.9%(45/94);患者职业以干部和工人为主,分别占38.3%(36/94)和33.O%(31/94);94例中76例进行了HP检测,阳性率27.6%(21/76)。促动力药、制酸药及两类药物联合应用均可有效改善症状;12例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用多虑平等药物后可得到改善。结论 FD的发病与HP的关系不明,分型以DD型为最常见,促动力药和制酸药可作为FD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17.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上腹部疼痛或不适,恶心、饱胀伴餐后加重、早饱、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症状,在最近12个月中,连续或间断发作12周,经内镜等常规检查排除与症状有关的器质性病变及与排便习惯和(或)粪便性状改变有关的肠易激综合征(IBS),这样一组持续性或反复性的以上腹部为中心的疼痛或不适等消化不良症状,称之为功能性消化不良.  相似文献   

18.
黄俊  陈小冰 《海南医学》2006,17(7):145-146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发病率高、病因、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的临床症候群,症状的多样性和病因的复杂性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不确切,此文主要就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抗精神、心理治疗中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特征并进行针对性治疗。方法:对我院消化科2001年5月~2006年6月诊断为FD的8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80例中有75例Hp检测者,阳性20例,阳性率26.67%。治疗组有效率为90%,与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FD的Hp感染率与正常人群无差别,制酸药及促动力药联用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