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蕈样肉芽肿属皮肤T细胞淋巴瘤,临床分为3期,即斑片期、斑块期和肿瘤期。以往对蕈样肉芽肿病程的评估主要以肿瘤浸润的深度、血清乳酸脱氢酶、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作为指标,并认为蕈样肉芽肿主要是以Th2型细胞因子如干扰素-γ的表达为主。但早期蕈样肉芽肿中的T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蕈样霉菌病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6例蕈样霉菌病病人(2例斑片期、3例斑块期、1例肿瘤期)临床资料、病理形态以及特征。结果在6例蕈样霉菌病人中,男女比例为2:1,平均年龄53.0岁。临床表现符合临床蕈样霉菌病斑片、斑块到肿瘤期的病变过程。通过多种检测分析得知,蕈样霉菌病病理表现为其真皮内具有脑回状细胞核的异型T淋巴细胞呈片状,并伴有灶性,还有轻微弥漫性浸润,而且渗入皮下脂肪组织,会出现亲表皮性和Pautrier微脓肿。在免疫组化肿瘤细胞表达中,CD3、CD4以及CD45R O均是表达内容。在蕈样霉菌病早期可进行生物学治疗或者使用皮肤靶向治疗,均可以使病情得到适当缓解,对蕈样霉菌病晚期病人进行联合化疗,也能延缓病情。结论蕈样霉菌病属于T细胞淋巴瘤,病人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通过病理学检测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分期蕈样肉芽肿皮损中表皮内CXC趋化因子受体3(CXCR3)和CD1a的表达情况.方法 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16例正常人对照、16例非肿瘤期和8例肿瘤期蕈样肉芽肿患者皮损表皮内CXCR3和CD1a的表达情况.结果 当蕈样肉芽肿由斑片/斑块期进展至肿瘤期,表皮内淋巴细胞的CXCR3阳性率由38.9%降至17.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1a在正常对照、非肿瘤期蕈样肉芽肿、肿瘤期蕈样肉芽肿表皮内每高倍视野分别含朗格汉斯细胞7.3、10.6、6.7个.非肿瘤期蕈样肉芽肿表皮内朗格汉斯细胞数量明显多于肿瘤期与正常人对照,肿瘤期与正常人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蕈样肉芽肿中亲表皮现象与Th1相关趋化因子受体CXCR3及表皮内朗格汉斯细胞数量有关.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s of CXC chemokine receptor 3 (CXCR3) and CD1a in skin lesions of different stages of mycosis fungoides (MF). Methods The expression and distribution profiles of CD1a and CXCR3 were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in the epidermis of skin samples from 16 normal human controls, 16 patients with non-tumor (patch/plaque) stage MF and 8 patients with tumor stage MF. Results With the progression of MF from patch/plaque stage to tumor stage, the positivity rate of CXCR3 in intraepithelial neoplastic cells in lesions dropped from 38.9% to 17.5% (P < 0.05). The average number of intraepithelial Langerhans cells (LCs) per high power field (HPF) in skin samples was 10.6 in patch/plaque stage MF,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normal control (7.3) and tumor stage MF (6.7), whil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normal control and tumor stage MF specimens. Conclusion The epidermotropism in MF may be associated with the expression of T-helper (Th) 1-associated chemokine receptor (CXCR3) and quantity of intraepithelial LCs.  相似文献   

4.
蕈样肉芽肿是原发于皮肤的、具有独特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免疫表型和遗传特征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蕈样肉芽肿肿瘤微环境由肿瘤细胞、局部浸润的免疫细胞、间质细胞及其所分泌的细胞因子等组成.树突细胞(包括朗格汉斯细胞)在蕈样肉芽肿发展的不同阶段发挥着双向作用,成熟树突细胞介导了抗肿瘤免疫反应,未成熟树突细胞诱导了免疫耐受反应.调节性T细胞与Th17细胞的功能失衡也决定了蕈样肉芽肿的进程,细胞因子特别是趋化因子在蕈样肉芽肿亲表皮现象中发挥重要作用,白介素10导致局部免疫抑制与蕈样肉芽肿预后密切相关.肿瘤微环境的改变决定了蕈样肉芽肿的病程发展规律与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5.
蕈样肉芽肿又名蕈样霉菌病(mycosis fungoides,MF),由法国Alibert 于1806年首次报告.本病是起源于记忆性辅助性T 细胞的低度恶性皮肤T 细胞淋巴瘤,临床少见,临床分红斑期、斑块期及肿瘤期,皮疹多形,而且同时存在,现将笔者诊治的1 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调节性T(Treg)细胞和Th17细胞在蕈样肉芽肿不同分期中的变化。 方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28例蕈样肉芽肿、13例大斑块型副银屑病、17例扁平苔藓患者及10例健康对照外周血Treg细胞和Th17细胞百分率,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蕈样肉芽肿、13例副银屑病、17例扁平苔藓及10例健康对照蜡块组织中叉头状转录因子P3(FOXP3)和白细胞介素17(IL-17)的表达。 结果 蕈样肉芽肿、副银屑病、扁平苔藓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百分率分别为(8.09 ± 1.68)%,(6.53 ± 1.67)%,(2.84 ± 1.16)%较健康对照[(1.01 ± 0.35)%]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蕈样肉芽肿、副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百分率亦高于扁平苔藓(均P < 0.05);蕈样肉芽肿与副银屑病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外周血Th17细胞百分率在蕈样肉芽肿较副银屑病、扁平苔藓患者比健康人升高[(3.22 ± 0.82)%比(2.46 ± 0.79)%,(1.38 ± 0.47)%和(0.59 ± 0.30)%,均P < 0.05]。FOXP3阳性率在蕈样肉芽肿、副银屑病及扁平苔藓均高于正常皮肤组织[(14.94 ± 4.46)%,(11.95 ± 4.72)%,(6.32 ± 2.81)%比(3.43 ± 1.79)%,均P < 0.05],蕈样肉芽肿及副银屑病比扁平苔藓高(均P < 0.05),蕈样肉芽肿比副银屑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IL-17阳性率在蕈样肉芽肿、副银屑病、扁平苔藓和正常组织中分别为(15.89 ± 4.27)%,(12.02 ± 3.34)%,(4.84 ± 1.93)%和(2.62 ± 0.89)%,其中,蕈样肉芽肿均高于副银屑病、扁平苔藓组织及正常组织(均P < 0.05)。蕈样肉芽肿、副银屑病外周血Th17/Treg细胞比率比扁平苔藓、健康对照低(0.41 ± 0.11,0.39 ± 0.12比0.50 ± 0.06,0.57 ± 0.19(均P < 0.05)。早期蕈样肉芽肿Th17细胞与Treg细胞呈正相关(r = 0.423,P < 0.05),肿瘤期蕈样肉芽肿Th17细胞有所下降,而Treg细胞继续升高,但蕈样肉芽肿各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二者在肿瘤期无相关性。 结论 Treg和Th17细胞失衡可能参与了蕈样肉芽肿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临床上皮损表现为红斑鳞屑的蕈样肉芽肿在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下的特征.方法 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皮肤科门诊的收集蕈样肉芽肿患者6例,年龄7~73岁,病程1~5年;男4例,女2例;斑片期2例,斑块期3例,肿瘤期1例.均经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及相关检查确诊.RCM观察6例蕈样肉芽肿患者各3处皮损,选取1处皮损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发现角化过度,棘层混乱,基底层色素环折光减弱,表皮内可见散在分布的单个圆形或类圆形的高折光细胞,真皮乳头环内可见少许炎细胞浸润.少数可见低折光的,圆形至椭圆形的细胞聚集形成的一个囊泡样结构.这些RCM特征与其组织病理对照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结合临床表现,RCM可能作为蕈样肉芽肿的无创性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8.
作者测定了同一蕈样肉芽肿病人红斑、斑块、肿瘤皮损中全 T 细胞和 T 细胞亚群的核形指数,并进行了对比研究。例1.女性,42岁,主诉皮疹20年,患者颈、肩部肿瘤皮损,左乳房和左臀部斑块皮损,病理显示表皮内有 Pautrier 微脓肿,真皮中有异形细胞。例2.男性,62岁,主诉乳房湿疹样皮疹,痒20余年。皮疹很快播散至躯干,10年后一些皮损发展成斑块、肿瘤,2,例蕈样肉芽肿病人活检标本均取自  相似文献   

9.
报道2例以局部浸润性斑块为主要表现的肉芽肿性蕈样肉芽肿并复习相关文献.2例患者均表现为红斑、斑块,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见真皮内淋巴样细胞及巨细胞浸润,患者1免疫组化示CD2、CD3、CD5、CD7阳性,患者2 CD2、CD3、CD4阳性及CD68组织细胞阳性.诊断:肉芽肿性蕈样肉芽肿.患者1口服阿维A及肿块局部浅层X线照射...  相似文献   

10.
蕈样肉芽肿的bcl-2、p53和PCNA的蛋白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4例蕈样肉芽肿(MF)中bcl-2、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蛋白表达。结果发现bcl-2蛋白表达于大部分标本;p53蛋白表达于60%的肿瘤期MF、21%的斑块期MF和0%的斑片期MF;100%的肿瘤期MF、38%的斑块期MF和0%的斑片期MF的PCNA呈中或强阳性表达。表明PCNA和p53均与MF的恶性程度有关,对评估MF的临床生物学行为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亲毛囊性蕈样肉芽肿四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报道4例亲毛囊性蕈样肉芽肿。男3例,女1例,年龄32 ~ 52岁。3例以头面部及颈部受累为主,密集多发性暗红色不规则浸润性斑块、结节、肿块、毛囊性丘疹及痤疮样皮损,躯干、四肢表现为斑片、轻度浸润的斑块、毛囊性丘疹及痤疮样皮损。1例头面部未受累,全身密集毛囊性丘疹。组织病理显示真皮内、血管周围及毛囊周围大量淋巴样细胞为主的团块状浸润,部分细胞异形,浸润细胞移入毛囊上皮是他们共同而显著的特征,而亲表皮现象不明显。其中2例毛囊内充满黏蛋白,阿新蓝染色阳性。免疫组化显示浸润细胞主要为CD4阳性T细胞。对常规用于经典蕈样肉芽肿的治疗反应差,病情难以完全缓解,即使部分缓解后也极易复发。  相似文献   

12.
蕈样肉芽肿(MF)是一种原发于皮肤的T细胞中辅助细胞的恶性肿瘤,晚期或肿瘤期可侵犯内脏和淋巴结.本院1980-2006年确诊蕈样肉芽肿1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蕈样肉芽肿的端粒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各期蕈样肉芽肿(MF)的端粒酶活性,探讨端粒酶在MF肿瘤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端粒酶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PCR-ELISA),对35例MF患者进行端粒酶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 92.3%的肿瘤期MF、78.6%的斑块期MF和75.0%的斑片期MF显示端粒酶阳性;肿瘤期MF的端粒酶活性水平高于斑块期和斑片期,且差异有显着性;而斑块期与斑片期之间差异无显着性.对照组的端粒酶均为阴性.讨论 MF患者存在高水平的端粒酶活性,提示端粒酶可能在MF的肿瘤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对MF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甲氧补骨脂和长波紫外线的光化学疗法(简称PUVA)治疗蕈样肉芽肿曾有报道,但通过临床和病理来判断治疗效果的例子还较少,作者报道6例均通过临床和组织病理的评定。治疗方法:内服甲氧补骨脂30~50毫克,剂量按体重而不同,服药2小时后用高强度长波紫外线照射,每周3次,照射量逐渐增加,疗程为2~6周。治疗前后均作了病理检查。临床分期:蕈样肉芽肿的分期是根据皮肤、淋巴结、肝及脾的临床检查。0期——血管性萎缩性皮肤异色症;Ⅰ期——斑块状损害;Ⅱ期——浸润性斑块;Ⅲ期——结节性肿瘤;Ⅳ期——淋巴结组织学改变。Ⅴ期——肝脾病变。组织病理检查:“蕈样肉芽肿细胞”(简称MF细胞)为非典型的淋巴样细胞,有大而深染的核。表皮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蕈样肉芽肿和大斑片样副银屑病中P16INK4a基因甲基化状态和其蛋白的表达对其分型的相关性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以及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14例蕈样肉芽肿和4例大斑片样副银屑病石蜡蜡块组织中P16INK4a蛋白及P16INK4a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结果:蕈样肉芽肿中14例中有9例少量表达P16INK4a蛋白,10例P16INK4a甲基化阳性,大斑片样副银屑病4例中有1例少量表达P16INK4a蛋白,4例全部P16INK4a甲基化阳性。蕈样肉芽肿组和大斑片样副银屑病组之间以及蕈样肉芽肿各组之间的蛋白表达和甲基化状态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16INK4a基因甲基化状态及蛋白的表达和蕈样肉芽肿的分型可能不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与蕈样肉芽肿(MF)疾病进程和树突细胞(DC)的关系。方法皮肤肿瘤组织冰冻切片,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多染及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结果MF斑片斑块期肿瘤组织Pautrier微脓肿内及真皮T细胞浸润区内可见少量凋亡细胞或凋亡小体,肿瘤期真皮T细胞浸润区内可见大量凋亡瘤细胞或凋亡小体(P<0.01)。部分肿瘤组织真皮深层凋亡细胞成片分布,这些区域常见许多未成熟的DC及包绕吞噬有凋亡瘤细胞或凋亡小体的未成熟的(Lag ,CD1a )DC存在,斑片及斑块期不易见到这种现象。结论凋亡瘤细胞或凋亡小体的出现和增多可能是MF疾病进展的一个病理征象,肿瘤期中包绕吞噬凋亡瘤细胞或凋亡小体的未成熟的CD1a DC出现提示在诱导抗肿瘤免疫方面存在交叉呈递,可能诱导抗肿瘤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17.
报告2例鱼鳞病样蕈样肉芽肿。例1.患者男,45岁。因全身皮肤干燥伴躯干淡褐色斑片1年就诊。例2.患者男,25岁。因躯干及四肢鳞屑性斑片12年就诊。皮肤科检查:2例均表现为躯干及四肢弥漫性、大小不等、菱形或多角形、淡褐色至黑褐色的鱼鳞病样斑片。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浅层单个核细胞浸润,可见单个核细胞进入表皮,呈轻度异形改变。免疫组化:单个核细胞CD3及CD4阳性,CD20及CD79a阴性。2例患者均诊断为鱼鳞病样蕈样肉芽肿。  相似文献   

18.
作者对17例经组织病理证实而没有任何淋巴结和内脏波及的蕈样肉芽肿病人进行研究。其中7例是Ⅰ期具有红色斑块性损害;8例是Ⅱ期具有浸润斑块性损害;2例病人是蕈样肉芽肿Ⅲ期,除浸润性斑块之外还有肿瘤损害。予以PUVA治疗。首次照射剂量1.5~4.0焦耳/平方厘米,后逐渐增加到10.0焦耳/平方厘米,每周治疗4次。全部Ⅰ、Ⅱ期的15个病人以及1例Ⅲ期病人皮损获得了完全消退。另1例Ⅲ期病人的肿瘤数目和体积均减少,但未完全消失。患者在痊愈后停止治疗,进行随访。  相似文献   

19.
早期梅毒皮损形成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形成早期梅毒皮损的可能机制。方法 分别用常规病理、银染及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早期梅毒皮损组织中的病理变化、梅毒螺旋体和Th1/Th2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 一期梅毒硬下疳和二期梅毒的结节、斑块、丘疹、脓疱等皮损中有典型的梅毒组织学结构和梅毒螺旋体,而斑疹损害中无典型的梅毒组织学结构和梅毒螺旋体。硬下疳中Th1型细胞因子表达占优势,二期梅毒患者的结节、斑块、丘疹、脓疱等皮损中Th1/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视梅毒螺旋体感染时间长短而不同,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主要见于感染时间较长的皮损,而斑疹中Th2型细胞因子表达与梅毒螺旋体的感染时间无关。结论 二期梅毒斑疹损害可能因机体的变态反应引起。  相似文献   

20.
【摘 要】:目的:探讨斑秃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Th1/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状况与斑秃发病的关系。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检测18例轻型斑秃、24例重型斑秃患者及20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经PHA刺激后具有代表性的Th1型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和具有代表性的Th2细胞因子白介素4( IL-4)、白介素10(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经PHA刺激后轻型斑秃患者PBMC中Th1型细胞因子(IFN-γ、TNF-β)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 05);Th2型细胞因子(IL-4、 IL-10)基因表达水平下降,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 05);重型斑秃患者PBMC中Th1型细胞因子(IFN-γ、IL-12)基因表达不仅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 05),而且还高于轻型斑秃病人(P<0. 05);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基因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 05),与轻型斑秃病人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斑秃患者PBMC中Th1/Th2型细胞因子基因表达失衡,表现以Th1型细胞因子基因过度表达为特征的Th1型反应,可能参与了斑秃的发病机制。 关键词:斑秃;细胞因子;基因表达; γ-干扰素; 肿瘤坏死因子-β; 白介素-4 ; 白介素-10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