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鱼类因其营养丰富,且蛋白质、脂肪又易于消化,因此,它是人类所需的主要动物性食品之一。但是,如同温血动物的肉类一样,鱼类也可能成为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传染源,并可因含有或产生极为有  相似文献   

2.
功能性食品正在成为当代食品的主流。 人类的第一代食品即传统食品,以谷物、肉类和蔬菜及它们的粗加工品为主,主要效用是填足肚腹,维持生存所需。第二代食品即营养食品,崛起于人类进入工业化初期,以传统食品的精细加工品为主,色香味俱全,类型五花八门,着重于强化营养价值。第三代食品即功能性食品,不仅具有第二代食品的共性,更具有特色的是有助于机体发挥生理效能,强身保健。  相似文献   

3.
南江 《肉品卫生》2004,(5):38-40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以前以食用粮食食品为主逐渐向以食用副食品为主转化,尤其对肉类食品的需求大为增加。据近期统计,我国2003年各种肉类消费量有大幅增长。  相似文献   

4.
我国肉类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肉类生产国和消费国,约占全球产量和消费量的四分之一。由于我国是以粮食为主的膳食结构,人民收入水平不高,购买力较弱,肉类食品在我国食品消费总量中所占比例仍相对较低。再加上肉用家畜品种改良迟缓,肉类食品卫生质量较差,疫病较多,缺乏国际竞争能力等原因,致使我国现已出现了阶段性的肉类过剩,这给我国养殖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  相似文献   

5.
在饮食总量控制好的前提下,在用餐时先不要吃主食,先吃蔬菜或是喝蔬菜汤,这样可以获得很好的饱腹感,可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和矿物质的蔬菜、菇类等。随后再吃肉类、鱼类和蛋等以蛋白质为主的食物。最后吃米饭、面条、馒头等主食。  相似文献   

6.
谈亚英  何荣海 《肉品卫生》2001,(2):17-21,16
世界肉类联盟认为,作为全球第一产肉大国,肉类产品出口前景十分广阔,但中国肉类出口总量和金额一直比较少,特别是西欧、美国及日本市场很难进入,主要的问题是畜禽疫病多,肉品加工及卫生质量不符合国际标准。九六年,欧盟曾以中国食品企业不具备HACCP体系为由,停止从中国进口肉类产品,因此,如  相似文献   

7.
鱼类食物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约为15% ̄20%,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的组成与肉类接近,属完全蛋白质,营养价值很高。鱼类组织脂肪含量低,约为1% ̄10%。鱼类食品含维生素A、B1、B2和D,鱼肝脂肪中维生素A、D含量特别高。我国的渔业资源非常丰富,在日常饮食中,人们也越来越重视鱼类食品  相似文献   

8.
很多人觉得,冷冻食品很安全,细菌不会滋生,因为低温可以抑制微生物的增殖。但是低温不能起到有效的杀菌作用,一旦恢复室温,冷冻食品中存活的微生物仍可能活跃增殖。肉类、鱼类、蔬菜、水果和饺子等速冻食品都是在生的状态下冷冻的,  相似文献   

9.
5.1.6 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系毒素型食物中毒。是由于摄入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葡萄球菌肠毒素而引起的,是最常见的食物中毒之一。5.1.6.1 易引起中毒的食品主要是营养丰富并含有水分较多的食品,如:剩饭,糕点,冰淇林,奶及其制品,其次是熟肉类、鱼类及其制品都容易污染中毒。  相似文献   

10.
日本国的领土较小,农副产品很大程度上要依赖进口,主要有粮食类、豆类等。进口食品占总食品量的47%。其中小麦85%靠进口,豆类95%是来自美国和中国,肉类、鱼类、蔬菜水果类也不同程度依靠进口。由于日本国民的生活水平较高,膳食结构同我国相比有较大差异,生冷食品较多,因此对食品的卫生要求很高。为保证进口食品的卫生安  相似文献   

11.
《保健医苑》2011,(8):55-55
<正>地中海式饮食习惯是指食用大量水果、蔬菜、坚果、豆类、谷类,食用适量鱼类、肉类、鸡鸭和乳类产品,用餐时喝点葡萄酒,食用油以菜籽油和橄榄油为主。雅典大学研究人员对1000名心脏病患者进行跟踪调查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食品中重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为该区域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2017—2021年《成都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等相关规定和要求在温江区大型农贸市场、大型超市、集体食堂、冷鲜肉门店、饭店以及快餐店等地对肉类(生肉和熟肉,包括猪肉、牛肉、羊肉)、水产品(海水和淡水,鲜冻水产品和生食水产品)进行采集并检测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等主要食源性致病菌,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7—2021年共采集食品样本1 000份,其中肉类600份,水产品400份,大型农贸市场采集139份,大型超市采集146份,集体食堂采集197份,冷鲜肉门店采集204份,饭店采集201份,快餐店采集113份。共检出致病菌590株,总体检出率为59.00%。不同年份食品中重要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肉类和熟肉制品中不同致病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熟肉制品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生肉类中以沙门菌为主,水产品种主要检测出副溶血性弧菌,但海水产品和淡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采样地点重要食源性致病菌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大型农贸市场重要食源性致病菌阳性率最高,其次为冷鲜肉门店,饭店和快餐店重要食源性致病菌阳性率较低。结论 成都市温江区食品安全总体态势较好,但也存在一定的隐患,肉类特别是熟肉制品存在明显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水产品则以副溶血性弧菌污染为主。大型农贸市场是食品污染的主要场所。在今后应针对以上特点持续加强监督,做好食品安全预警,以降低食品污染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3.
《食品与健康》2008,(12):7-7
研究发现,全球心脏病发作的人群中,以油炸食品、咸味食品和肉类饮食为主的人约占35%。这项涵盖52个国家的研究显示,食用主要由红肉、油炸食品、奶制品以及咸味零食组成的“西式”饮食的人更可能出现心脏病发作,而那些吃较多的水果和蔬菜的人则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14.
冻猪肉出口的卫生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肉类联盟认为,作为全球第一产肉大国,肉类产品出口前景十分广阔,但中国肉类出口总量和金额一直比较少,特别是西欧、美国及日本市场很难打入,主要的问题是畜禽疫病多,肉品加工及卫生质量不符合国际标准。因此,如何提高我国出口食品卫  相似文献   

15.
《长寿》2010,(2):54-55
血液偏酸性与饮食习惯有关。吃肉类、鱼类、蛋类、糖类及辛辣食物多的人,血液常偏酸性。而多吃蔬菜、豆类、蘑菇、海藻类、水果、茶等食物者,血液多偏碱性。碱性食品能中和酸性。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使血pH值保持于7.4左右,  相似文献   

16.
资讯     
《食品与健康》2008,(12):7-7
西式饮食易诱发心脏病研究发现,全球心脏病发作的人群中,以油炸食品、咸味食品和肉类饮食为主的人约占35%。这项涵盖52个国家的研究显示,食用主要由红肉、油炸食品、奶制品以及咸味零食组成的"西式"饮食的人更可能出现心脏病发作,而那些吃较多的水果和蔬菜的人则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17.
正牛肉属于蛋白质多、脂肪少、血红素铁丰富的肉类之一,热量在肉类中属于低的,与大多数鱼类相当。常食牛肉能强筋壮骨、补虚养血、化痰熄风、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牛肉中的肌氨酸含量比其它食品都高,对增长肌肉、增强力量特别有效。粉蒸牛肉,以蒸气加热,使调好味的原料成熟或酥烂入味,保持了菜肴的原形、原汁、原味,尽量减少牛肉中营养价值流失。粉蒸牛肉嫩滑易消化,最适合小孩子和老人了。  相似文献   

18.
周昭平 《肉品卫生》1997,(10):22-26
我国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发展中国家,肉类食品在人们膳食结构中虽不像发达国家占据主要地位。但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类食品在一日三餐中的比重亦日趋增多,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效,农业丰收促进畜牧业、养殖业迅猛发展。据国家统计公报公布:“1995年我国肉类总产量达5000万吨,是世界第一产肉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3年来食品卫生质量,为食品卫生监督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用2005~2007年巴镇地区抽检和送检的6 647份食品为样本,按照不同年度、不同季节、不同种类作分析比较。结果2005~2007年食品微生物不合格率呈上升趋势,分别为9.34%、10.73%、11.66%。春、夏、秋、冬四季样品的不合格率分别为8.09%、11.00%、8.95%、6.45%。夏季食品微生物污染情况较其他季节严重。在不合格食品中,以熟肉类、奶类食品为主,占所有不合格食品的64.10%。3年间均以熟肉类和奶类食品不合格者为最多。结论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对夏季食品、熟肉类、奶类等食品的监督监测,减少食源性疾患的发生,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20.
我部自1955年以来,近三十年共发生食物中毒229次,发病××××人。现将情况总结如下。一、引起中毒的食品中毒食品中,以肉类最多,肉类中毒103次,占发生中毒总次数的44.98%;其次是剩饭菜,发生49次,占21.39%;再次是鱼蟹类,发生29次,占12.90%。其他如蛋类发生11次,发酵食品8次,奶类2次,皆为数不多。以上可见,肉类是集体食堂主要中毒食品。从中毒人数来看,肉类中毒平均每次52人,蛋类46人,剩饭菜28人,鱼蟹类22人。也是以肉类中毒人数为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