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体外循环血液稀释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9例膜肺体外循环下施行心脏手术病人。术前用药对血小板功能无影响。分别于麻醉诱导前(S_1),体外循环前(S_2),体外循环3min(S_3),10min(S_4),及30min(S_5)测定血小板最大凝集率和血小板最大ATP释放量。  相似文献   

2.
体外循环是一种非生理性灌注。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可导致血小板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引起血小板的激活及聚集功能的严重损伤。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与血小板聚集功能密切相关。流式细胞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分析细胞的高新技术。本文综述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体外循环对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与纤维蛋白原分子的结合是血小板各种激活途径的共同通路。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基因多态性对其功能会产生影响。体外循环是使血小板激活的强烈因素,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基因多态性因此可能与体外循环的预后有关。本文着眼于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临床应用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血小板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与纤维蛋白原分子的结合是血小板各种激活途径的共同通路.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基因多态性对其功能会产生影响.体外循环是使血小板激活的强烈因素,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基因多态性因此可能与体外循环的预后有关.本文着眼于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临床应用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心脏直视术中大剂量国产抑肽酶对血小板功能的保护蔺嫦燕倪虹董培青体外循环引起血小板凝血机制紊乱、血小板功能下降是导致心脏直视手术后诸多并发症的重要原因。我们初步探讨国产抑肽酶对血小板功能的保护。临床与实验资料选择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病人43例,随机分成...  相似文献   

6.
体外循环是一种非生理性灌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可以引起血小板的激活与聚集及其结构与功能严重损伤,从而导致术后非外科性失血。本文对体外循环期间引起血小板损伤的原因、血小板激活与聚集的过程及血小板功能与结构的损伤和防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体外循环与血小板损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体外循环是一种非生理性灌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可以引起血小板的激活与聚集及其结构与功能严重损伤,从而导致术后非外科性失血,本文对体外循环期间引起血小板损伤的原因,血小板激活与聚集的过程及血小板功能与结构的损伤和防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体外循环术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刘传绶,漆一伟,陈生龙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出血及渗血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血小板功能与数量的降低[1]。其机制与体外循环机械性损坏、预充液稀释、输入库血、血小板微栓子形成等有关,一般持续1~3天。免疫性血小板减少为血液循环中存...  相似文献   

9.
体外循环对血小板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心脏瓣膜替换术病人10例,用流式细胞术(FCM)方法在围术期定量检测血小板质膜蛋白Ib、IIb/IIa复合物、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溶酶体完整膜蛋白-CD63及血小板计数等项血小板膜糖蛋白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体外循环中血小板计数、膜糖蛋白Ib均明显下降;α-颗粒膜蛋白140、溶酶体完整膜蛋白及膜糖蛋白Ib/IIa均显著增高。证实体外循环(CPB)对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影响,更深入了解CPB导致血小板功能获得性损害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0.
止血环酸对体外循环中血小板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止血环酸对体外循环中血小板的保护作用马松峰乔峻张立生作者单位:830053新疆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外科体外循环术后渗血原因复杂,其中血小板功能损伤及数量减少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血小板的保护一直受到临床研究的关注〔1〕。本研究旨在探讨止血环酸抑制纤溶酶...  相似文献   

11.
体外循环所致肺脏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外循环所致的主要脏器功能不全早年被称为“灌注后综合征”或“体外循环后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目前认为,这种综合征与血液与人工管道的接触、再灌注损伤以及内毒素血症有关。近年来,人们对体外循环导致肺脏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就体外循环对补体系统、中性粒细胞、细胞因子、血小板、内皮细胞及肺泡上皮细胞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应用抑肽酶和止血芳酸对体外循环后血小板及出血量的影响。方法:328例体外循环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观察术前、术后的血小板数,术中、术后用血量及术后引流量。结果:体外循环后血小板减少,但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引流量、用血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抑肽酶和止血芳酸对减少体外循环后渗血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3.
Sonoclot凝血与血小板功能分析仪在体外循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onoelot凝血和血小板功能分析仪(简称Sonoclot分析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凝血和血小板功能的多用途监测仪器,可用于手术室、凝血实验室、急诊实验室和重症监护病房病人的凝血功能监测,反映凝血及血小板功能变化,对评估肝移植和心血管外科手术病人尤为重要。本文主要综述其在体外循环手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Sonoclot凝血与血小板功能分析仪在体外循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onoclot凝血和血小板功能分析仪(简称Sonoclot分析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凝血和血小板功能的多用途监测仪器,可用于手术室、凝血实验室、急诊实验室和重症监护病房病人的凝血功能监测,反映凝血及血小板功能变化,对评估肝移植和心血管外科手术病人尤为重要。本文主要综述其在体外循环手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体外循环对血小板的影响及其因素初步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体外循环(CPB)对血小板功能和数量的影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我们测定CPB围术期血小板粘附率、最大聚集率和数量,探讨CPB对血小板的影响及其与CPB时间、氧合器类型等因素的相关性。临床资料和方法CPB心脏手术病人58例,其中男30例,女28例;年龄1...  相似文献   

16.
体外循环对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选择22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观察在体外循环(CPB)中血小板的功能及花生四烯酸(AA)代谢改变。结果显示:CPB中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功能及粘附功能均显著下降,而血小板胞浆游离[Ca2+]及膜磷脂酶A2(PLA2)、环氧化酶(CLO)活性均显著升高,停机时血小板聚集功能及粘附功能均与术后失血量呈显著负相关,而胞浆游离[Ca2+]i及膜PLA2活性则与术后失血量呈显著正相关。表明CPB对血小板胞浆游离[Ca3+]及膜PLA2活性的影响是血小板功能失调及术后非外科性失血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止血芳酸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血小板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止血芳酸(PAMBA)对体外循环心肺转流(CPB)心脏手术中血小板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22例择期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分为两组,观察组于麻醉后切片前经中心静脉给予给予PAMBA 20mg/kg(其中的400mg预充体外循环机内),对照组不给药。在CPB前、CPB后30分钟、CPB结束、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20分钟四个时点检测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功能和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和GPⅡb/Ⅲ  相似文献   

18.
体外循环使血小板激活,造成了转流后血小板功能障碍和异常出血.抑肽酶通过保护血小板膜糖蛋白受体使血小板免激活,维护了转流后血小板功能的完整性.临床对比研究证实,抑肽酶确实能减少心脏手术失血和输血,一般心脏手术约减少50%,而对一些如再次心脏手术等有出血倾向的病人,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体外循环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和OPCAB)围术期血小板数量和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随机选取接受CCABG和OPCAB的患者各30例,术后常规阿司匹林治疗(100mg,每天1次),分别记录两组术前、术后当天、术后1d、5d和10d的血小板数量及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PAG)。描绘走行趋势图,分析术后血小板数量和PAG的变化规律。结果在术后常规阿司匹林治疗的情况下,CCABG组和OPCAB组患者术后早期血小板数量均短暂下降,然后显著上升并超过术前水平(P〈0.01),这种变化在CCABG组更明显。两组的PAG术后均增高(P〈0.05),于术后第10天,OPCAB组基本恢复正常,而CCABG组仍高于术前水平(P〈0.05)。结论无论是否应用体外循环,CABG术后均有血小板数量的增加和功能的提高,体外循环组的变化更明显。  相似文献   

20.
用于扩容和体外循环预充的胶体溶液对凝血功能有影响。代血浆HES对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不良作用损害了凝血 功能,使术后过量失血的风险增加。白蛋白对凝血机制无不良作用;可降低CPB后SIRS和ARDS的程度;更节省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