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初步了解老年发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以期为老年糖尿病预防及早期康复措施的介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0—06/2004—06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门诊及内分泌科、老年科住院治疗的中年糖尿病患者111例(中年组),男69例,女42例。同期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老年门诊及老年科住院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72例(老年组)。男41例。女30例。测定两组患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各点血糖、胰岛素等指标,计算各项胰岛素抵抗指数及β细胞功能指数。并将年龄与各项指标作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①老年组患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0,30,60。120min血糖值【(7.6&;#177;2.9),(11.8&;#177;3.5)。(15.4&;#177;4.4),(15.5&;#177;5.1)mmol/L】均低于中年组【(8.7&;#177;3.1)。(14.1&;#177;3.7)。(17.4&;#177;3.9).(17.0&;#177;4.2)mmol/L】【t=2.225—3.270,P&;lt;0.05~0.01);老年组患者120,180min胰岛素水平均高于中年组(t=3.114,t=2.005,P&;lt;0.05)。老年组糖负荷后30min胰岛素增值与血糖增值的比值高于中年组(t=2.42,P&;lt;0.05)。②在老年2型糖尿病组中,年龄与稳态模式评估法评估β细胞功能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314,P&;lt;0.01),与其余指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老年发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与中年发病者相比,具有相对较高的β细胞功能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24h动态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胰岛β细胞功能、特点及其关系。方法:将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35例、正常人群30例分成初诊组、正常组,查空腹血糖、24h动态血糖及胰岛素,采用稳态模式评估法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modelassessment,HOMA-IR)及胰岛β细胞基础分泌指数(homeostasismodelassessment,HOMA-βcell);采用糖负荷30min净增胰岛素/30min净增葡萄糖(ΔI30/ΔG30)评价早期胰岛素分泌功能。结果:初诊组患者空腹血糖(11.4±2.2)mmol/L、24h平均血糖(15.5±3.6)mmol/L、餐后1h血糖(17.3±3.1)mmol/L、餐后2h血糖(16.6±3.2)mmol/L、餐后3h血糖(13.6±3.5)mmol/L、糖化血红蛋白(9.7±1.1)%均比正常组高(t=3.524~3.535,P<0.01)。初诊组患者HOMA-βcell(92.4±22.4),ΔI30/ΔG30(23.9±6.3);均比正常组低(t=2.826,2.835,P<0.05)。初诊组患者HOMA-IR(8.4±1.3);均比正常组高(t=2.837,P<0.05)。当平均血糖值超过11.1mmol/L,患者HOMA-βcell及ΔI30/ΔG30明显下降;但患者HOMA-IR却变化不大。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24h平均血糖、餐后2h血糖高;全程持续高血糖是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特点,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的在初诊患者表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24h动态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胰岛β细胞功能、特点及其关系。方法:将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35例、正常人群30例分成初诊组、正常组,查空腹血糖、24h动态血糖及胰岛素,采用稳态模式评估法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msment,F/OMA-IR)及胰岛β细胞基础分泌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HOMA-β cell);采用糖负荷30min净增胰岛素/30min净增葡萄糖(ΔI30/ΔG30)评价早期胰岛素分泌功能。结果:初诊组患者空腹血糖(11.4&;#177;2.2)mmol/L、24h平均血糖(15.5&;#177;3.6)mmol/L、餐后1h血糖(17.3&;#177;3.1)mmol/L、餐后2h血糖(16.6&;#177;3.2)mmol/L、餐后3h血糖(13.6&;#177;3.5)mmol/L、糖化血红蛋白(9.7&;#177;1.1)%均比正常组高(t=3.524—3.535,P&;lt;0.01)。初诊组患者HOMA-β cell(92.4&;#177;22.4),△I30/△G30(23.9&;#177;6.3);均比正常组低(t=2.826。2.835,P&;lt;0.05)。初诊组患者HOMA-IR(8.4&;#177;1.3);均比正常组高(t=2.837,P&;lt;0.05)。当平均血糖值超过11.1mmol/L,患者HOMA-β cell及△I30/△G30明显下降;但患者HOMA-IR却变化不大。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24h平均血糖、餐后2h血糖高;全程持续高血糖是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特点,2型糖尿病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的在初诊患者表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周伟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10):1656-1657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0例初诊T2DM患者进行为期两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空腹FPG及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时第一时相胰岛素及C肽分泌。【结果】胰岛素强化治疗后,FPG、2hPG、HbA1C均较前明显下降(P<0.01),空腹及第一时相胰岛素和C肽的分泌较前明显升高(P<0.01)。【结论】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明显改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5.
周宇清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8):1395-1397
【目的】比较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和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MSⅡ)在2型糖尿病强化降糖中的效果。【方法】60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病人,分成胰岛素泵治疗组24例(CSⅡ组)和皮下注射胰岛素组36例(MSⅡ组),治疗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血糖、胰岛素、C肽变化,比较两组血糖达标天数、最大胰岛素用量、平均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现象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血糖均有明显下降(P〈0.05),胰岛素及C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上述改变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CSⅡ组血糖达标时间较MSⅡ组短,平均胰岛素用量及最大胰岛素用量均较MSⅡ组少,且低血糖发生次数也较MSⅡ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Ⅱ和MSⅡ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改善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对初发的2型糖尿病有良好治疗效果,其中胰岛素泵可以缩短血糖达标天数,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的一级亲属的胰岛素敏感性、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及胰岛素的早期分泌。方法:选取59例正常对照组、58例糖耐量正常的糖尿病一级亲属及38例2型糖尿病的个体进入研究,他们的体质量指数均小于25kg/m^2。所有研究对象均分别完成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分析各组稳态模式评估法(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HOMA)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及胰岛初期分泌指数(△I30/△G30)。结果:无论用免疫反应胰岛素还是用真胰岛素计算的非肥胖的糖耐量正常的一级亲属的HOMA-IR4 .93&;#177;1.55和2.39&;#177;0.72及1.83&;#177;0.64和1.33&;#177;0.53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lt;0.05),但低于2型糖尿病组(13.37&;#177;12.40及3.28&;#177;2.24,P均&;lt;0.01);而由真胰岛素计算的Homa-BTI一级亲属组低于对照组(103.90&;#177;51.79和38.45&;#177;24.25,P&;lt;0.01);由真胰岛素计算的△I30/△G30显示一级亲属组低于对照组(11.78&;#177;8.77和4.54&;#177;3.14,P&;lt;0.05),但高于2型糖尿病组(4.54&;#177;3.14.P&;lt;0.05)。结论:非肥胖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在糖耐量正常时就已经存在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受损、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早期分泌指数减低,胰岛素抵抗的存在并非继发于肥胖和高血糖。  相似文献   

7.
孙凤娟  王艳梅 《临床荟萃》2004,19(11):643-644
2型糖尿病是一种缓慢进展性疾病.其发病的中心环节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胰岛素抵抗贯穿在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始终,β细胞分泌功能的缺陷则是发病的必要条件,而β细胞功能逐渐衰竭又是糖尿病病情逐渐进展的驱动力量。持续性高血糖为诱发和加重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的最重要因素,还可进一步增加胰岛素抵抗。这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家系一级亲属非糖尿病患者绝经后的胰岛功能。【方法】2型糖尿病家系非糖尿病一级亲属组(FDR)89例和正常对照组(NC)62例,测定人体测量指标、血糖、胰岛素、血脂等。【结果】与NC组比较,FDR组糖调节受损(IGR)增加,β细胞功能指数(MBCI)和处置指数(DI)下降。由MBCI获得的DI值与年龄、家族史等相关。【结论】糖尿病家族史影响绝经后非糖尿病的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的糖代谢异常和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的一级亲属的胰岛素敏感性、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及胰岛素的早期分泌。方法:选取59例正常对照组、58例糖耐量正常的糖尿病一级亲属及38例2型糖尿病的个体进入研究,他们的体质量指数均小于25kg/m2。所有研究对象均分别完成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分析各组稳态模式评估法(homeostasismodelassessment,HOMA)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及胰岛初期分泌指数(ΔI30/ΔG30)。结果:无论用免疫反应胰岛素还是用真胰岛素计算的非肥胖的糖耐量正常的一级亲属的HOMA-IR4.93±1.55和2.39±0.72及1.83±0.64和1.33±0.53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低于2型糖尿病组(13.37±12.40及3.28±2.24,P均<0.01);而由真胰岛素计算的Homa-BTI,一级亲属组低于对照组(103.90±51.79和38.45±24.25,P<0.01);由真胰岛素计算的△I30/△G30显示一级亲属组低于对照组(11.78±8.77和4.54±3.14,P<0.05),但高于2型糖尿病组(4.54±3.14,P<0.05)。结论:非肥胖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在糖耐量正常时就已经存在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受损、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早期分泌指数减低,胰岛素抵抗的存在并非继发于肥胖和高血糖。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影响。[方法]62名T2DM患者分为观察组34例及对照组28例,对照组予以饮食控制及胰岛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厄贝沙坦0.15g口服,一天一次。治疗前、治疗三个月后分别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C肽释放试验,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血糖(PG)、稳态模型评估法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分泌指数[糖负荷30min净增C肽与净增葡萄糖的比值(△C30/△G30)及以糖负荷120min净增C肽与净葡萄糖的比值(△C120/△G120)]。【结果】①两纽空腹血糖(FPG)、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治疗三个月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胰岛功能指标:两组HOMA-IR,HOMA-β、△C30/△G30、△C120/△G120治疗三个月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前两组各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月后观察组较对照组各指标改善显著,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治疗T2DM,能显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老年糖尿病(DM)患者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46例诊断为2型DM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格列酮组(罗格列酮,4mg/d,n=23)与二甲双胍组(二甲双胍,750 mg/d,n=23),连续治疗12周.另选23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人为对照组.两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检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肱动脉基础内径、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FMD)和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舒张(EID),并与对照组相应指标比较.[结果]罗格列酮组、二甲双胍组治疗前FPG、HbA1c、ET-1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N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FPG、HbA1c、ET-1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NO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罗格列酮组治疗后NO水平明显高于二甲双胍组(P<0.05).两组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组间肱动脉基础内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FMD和EID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两组肱动脉基础内径较治疗前均无变化(P>0.05), FMD和EID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老年DM患者均存在内皮细胞功能受损,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均有较好的内皮细胞功能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血糖对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葡萄糖毒性对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对38例初次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予强化降糖治疗并观察血糖控制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及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血糖控制后反映胰岛β细胞功能的指数显著升高(P<0.01)Homa-Is(3.19±1.16比5.23±1.97,t=20.416);FNNS/FPG(0.019±0.08比1.02±0.07,t=44.218),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下降(P<0.01)Homa-IR(2.03±0.82比1.12±0.41,t=10.223)及IAI(-5.84±1.29比-4.62±0.86,t=2.823).结论纠正葡萄糖毒性,可改善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水平与胰岛功能的关系。【方法】122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病程分为4组:A组(〈2年),B组(2~5年),C组(5.1~10年),D组(〉10年),用放射免疫法测血清C肽和胰岛素水平,用ELISA法测MCP-1,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脂系列。【结果】随着糖尿病病程延长,血清MCP-1的水平逐步升高,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MBCI)逐步降低,MCP-1与HbA1c、TG成正相关,MBCI与FPG、FINSI、NS2h、FCP、TC成正相关。【结论】随着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进行性下降,血清MCP-1显著升高,提示MCP-1可能在2型糖尿病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患病率的年龄及性别差异.方法:①选择1995-02/2005-02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及门诊就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86例为老年糖尿病组,男168例,女118例;年龄60~79岁.选择同期本院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88例为中年糖尿病组,男56例,女32例,年龄50~59岁.均对实验目的知情同意.60~69岁129例,男73例,女56例;70~79岁157例,男95例,女62例.选择本院健康体检老年人159人为老年对照组,男89人,女70人,年龄60~79岁.60~69岁78例,男42例,女36例;70~79岁81例,男47例,女34例.②测量患者的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体质量(kg)/身高(m)^2.根据骨质疏松诊断标准骨密度比骨峰值减少2.5 s以上)判断纳入对象骨质疏松患病情况.③计量和计数数据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和X2检验.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86例和中年2型糖尿病组88例及健康老年人159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老年糖尿病组女性和老年糖尿病组70~79岁男性骨质疏松患病率明显高于中年糖尿病组(X^2=4.68,4.19,7.11,P<0.05~0.01);但明显低于同龄对照组(X^2=4.02,3.85,4.14,P<0.05).②老年糖尿病组对象体质量指数明显高于老年对照组(t=2.660~4.20,P<0.01).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女性和70~79岁男性患者骨质疏松患病率并不比同龄健康老年人高,甚至等于或低于健康老年人,但高于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这种现象的发生可能与老年糖尿病患者体质量控制较好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伴明显高血糖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对21例空腹血糖大于11.1 mmol/L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分析比较其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胰岛素和空腹血糖比值(FIns/FBG)及口服馒头餐-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中葡萄糖曲线下面积(AUCg)、糖负荷后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i)、糖负荷后C-肽曲线下面积(AUCcp)、AUCi/AUCg、AUCcp/AUCg、糖负荷后30 min胰岛素增值与血糖增值的比值(ΔI30′/ΔG30′)3、0 minC肽(CP30′)3、0 minC肽和血糖比值(CP30′/G30′)、HomaB功能指数、Homa IR的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FBS、AUCg显著下降(P<0.01);FIns、AUCi、ΔI30′/ΔG30′明显上升(P<0.05);FIns/FBG、AUCcp、AUCi/AUCg、AUCcp/AUCg、CP30′、CP30′/G30′、HomaB功能指数显著上升(P<0.01);Homa IR下降(P<0.01)。结论对伴显著高血糖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快速控制血糖,显著改善胰岛β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对于老年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β细胞功能影响。方法:50例老年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甘精胰岛素治疗组(G组)和门冬胰岛素30治疗组(N组),进行为期2周的治疗,计算治疗前后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结果:2组患者的胰岛功能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01)。但是治疗后,N组患者的糖负荷30min后胰岛素增量与葡萄糖增量的比值(ΔI30/ΔG30)较G组患者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对于老年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用甘精胰岛素治疗有利于改善其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DM)与胰岛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DM患者54例(A组),无DM的高血压37例(B组),无原发高血压的DM患者33例(C组),检测并比较三组血清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GHbA lc)、空腹胰岛素(FINS...  相似文献   

18.
刘霞  陈桂丽  杨青 《临床荟萃》2002,17(6):314-315
目的 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真胰岛素 (TI)水平 ,探讨其在 2型糖尿病 (DM)患者胰岛 β细胞功能中的意义。方法 对 99例对象 [其中DM 39例 ,糖耐量低减 (IGT) 30例 ,正常糖耐量 (NGT) 30例 ],行口服 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及TI、胰岛素 (INS)和C肽 (CP)释放试验 ,进行比较。结果 以酶联免疫法测定的TI值 ,各组TI值均低于放射免疫法测定的INS值 ;空腹TI值NGT组 >IGT组 >DM组 ,INS值DM组 >IGT组 >NGT组。结论 TI的测定比INS的测定更敏感、更准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2型糖尿病(T2DM)患者.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后对胰岛B细胞功能变化的差异。[方法]选择初诊断的T2DM患者21例,磺酰脲类继发失效的T2DM19例,对两组患者进行2个月的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周,治疗2个月与治疗前的空腹、餐后2h血糖,餐后2hc肽,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B细胞指数(HOMA-B)。[结果]两组患者的空腹、餐后2h血糖和HbA1C均得到良好控制。初诊组HOMA-IR,HOMA-B在治疗2周,2个月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继发失效组HOMA-1R在治疗2周.2个月较治疗前改善,但无统计学差并。初诊组有5例患者获得半年以上不需应用降血糖药物的缓解期。【结论】应用胰岛紊强化治疗后,T2DM的胰岛B细胞功能改善和修复的程度与糖尿病病程及高血糖持续时间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20.
妊娠期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的检测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日后妇女患2型糖尿病的一个危险因素。本文对GDM胰岛β细胞功能做一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