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比较喉罩与气管插管用于全麻或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患者的HR、BP变化。方法妇科手术90例,随机分为全麻气管搪管+硬膜外阻滞(A)组,全麻喉罩(B)组、全麻喉罩+硬膜外阻滞(c)组,每组30例。硬膜外阻滞按常规硬膜外麻醉进行,全麻诱导:咪达唑仑2mg、芬太尼3ug/kg、维库溴铵1mg/kg、异丙酚1.5mg/kg,全麻维持安氟醚、异丙酚、维库溴铵、芬太尼。于麻醉前插管后即刻、切皮、进腹探查3min,拔管后1min记录MAP、SPO2、HR。结果插管时两组插喉罩者HR、MAP分别低于气管插管P〈0.01;切皮时B组MAP高于A、C组P〈0.01;进腹探查3min时复合腰膜外阻滞者HR和MAP均低于基础值P〈0.05,且MAP低于单纯全麻者P〈0.01;拔管后A组HR显著高于基础值P〈0.05,组间比较B、C组HR、MAP增高幅度明显小于A组P〈0.01。结论:插喉罩对BP、HR的影响明显小于插管者,复合腰膜外阻滞时可减轻进腹探查时的BP波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静吸全麻和静吸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两种麻醉方式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PETCO2的影响.方法:将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6例,随机分为A组静吸全麻(GA)组,和B组静吸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CGEA)组每组各33例.使用CardiocapⅡ监测仪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Capnomac ultima气体监测仪监测呼气末CO2分压、气道峰压,麻醉前(T0)、麻醉后气腹形成前(T1)、气腹后10min内(T2)术毕排气后麻醉恢复前(T3),并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气腹后PETCO2逐渐升高,与T0时比较,T2、T3时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指标升高变化小于A组(P<0.05).A组T2、T3时HR、MAP显著高于B组同时点(P<0.05) 差异有显著性.讨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静吸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优于单纯的静吸复合全麻,对血流动力学及CO2分压影响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静吸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应用于老年患者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于T8—9行常规硬膜外穿刺并行静吸全麻,对照组不施行硬膜外阻滞,全麻过程同观察组。结果2组全麻诱导后均可见MAP下降和HR减慢,与麻醉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对照组在插管即刻和切皮2个时点MAP和HR均明显增加,在探查胆囊时则出现反向变化,与观察组和麻醉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观察组的MAP和HR在上述的3个时点与麻醉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静吸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是老年患者胆囊切除手术较好的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控制呼吸和保留自主呼吸的静吸全麻用于先天性双侧唇裂手术麻醉的安全性。方法将择期先天性双唇裂手术患儿随机分为气管插管控制呼吸组(K组)30例和气管插管自主呼吸组(Z组)30例。记录2组患儿气管插管前即刻(T1)、气管插管后15 min(T2)、气管拔管前即刻(T3)以及气管拔管后5 min(T4)的心率、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手术时间和术毕清醒拔管时间。结果Z组患儿在T2、T3时点PETCO2和心率均显著高于K组(P均0.05),K组术毕清醒拔管时间显著长于Z组(P0.05)。2组患儿术中Sp(O2)、手术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控制呼吸和保留自主呼吸的静吸全麻均可用于先天性双侧唇裂手术。控制呼吸的静吸全麻术中患儿生命体征较平稳,但要进行必要的肌松监测,注意术毕肌松残留问题。而保留自主呼吸的静吸全麻术中应监测PETCO2,必要时给予手控辅助呼吸。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与单用静吸复合麻醉用于上腹部手术的优缺点。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上腹部手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分别采用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与单用静吸复合麻醉,比较分析两组麻醉效果、术后苏醒时间、术后镇痛等情况。结果:实验组麻醉效果优级48例,占96%,无1例差级,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苏醒时间最短8min,最长36min,平均(24.61±10.12)min,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出现疼痛感时间平均为(9.20±1.1)h,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1)。结论:静吸复合全麻联合应用硬膜外阻滞麻醉具有麻醉止痛效果完全,血流动力学平稳,手术复合用药量减少、麻醉、手术安全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患者的影响对比。方法:将50例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的方法,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麻醉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伤口疼痛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适用于手术时间短的腹腔镜手术,更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适用于时间较长的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复合麻醉方式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选择腹腔镜妇科手术l20例,随机分为两组。I组用硬膜外阻滞复合气管内插管静脉全身麻醉,II组用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观察CO2气腹对三组患者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结果:I组、II组气腹后对呼吸循环干扰小,其中以I组干扰最小,PetCO2II组较I组高;II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最高。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气管内插管静脉全身麻醉能显著降低由气腹引起的应激效应,麻醉并发症少,是妇科腹腔镜手术较为常用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椎管内阻滞和静吸复合全麻的优缺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 0 3年 1— 8月我院器官移植中心所做的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的麻醉 ,对符合条件的 38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2组间比较ASA分级 ,术中输液量 ,移植肾血流开放前收缩压、舒张压、心率、麻醉并发症 (仅包括硬膜外血肿或心功能衰竭 )和移植肾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异 ,体质量和ICU停留时间有显著性差异 ,静吸复合全麻组比椎管内阻滞组体质量更重 ,ICU停留时间更长。结论 椎管内阻滞有时不能满足手术要求 ,能满足手术要求的椎管内阻滞 ,手术结束后循环功能较稳定 ,烦躁不安少见 ,手术后恢复较快 ;静吸复合全麻能更好地满足手术要求 ,尤其是体质量较大的患者 ,但在拔出气管导管前后可能引起血流动力学剧烈波动 ,甚至心功能衰竭 ,手术后恢复较慢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不同麻醉方法在小儿漏斗胸矫形术的应用。方法 将 112例先天性漏斗胸患儿随机分为单纯肌注 +静注氯胺酮全麻组 (KK组 )、全麻气管内插管组 (G组 )及全麻 +硬膜外神经阻滞组 (GE组 )。结果 三组麻醉效果均满意 ,KK组中 1例根据术式要求途中改为气管插管全麻 ,G组和GE组术毕均按时拔管。G组芬太尼总量为 5~ 8(6 .0 1± 1.6 8) μg/kg ,明显小于GE组 [3~ 6 (4± 1.2 3) μg/kg](P <0 .0 1)。结论 小儿漏斗胸矫形术的麻醉方法应根据病情灵活选用。幼儿期的简单手术不需气管内插管 ,年长儿手术以硬膜外加全麻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静吸复合全麻气管插管患者行右美托咪定对其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清远市清新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静吸复合全麻患者共6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行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组行右美托咪定,对两组患者插管前、插管即刻、插管后1 min、3 min及5 min时的心率(HR)、血压水平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插管前HR及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插管后1~5 min观察组患者HR及血压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气管拔管、恢复自主呼吸和定向力时间及睁眼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气管插管麻醉患者行右美托咪定可有效保证患者麻醉期血压、心率平稳,因此可在临床中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在全麻气管插管应激反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52例全麻择期手术病人作为研究对象,ASA Ⅰ~Ⅱ级.排除有既往心血管病史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诱导麻醉采用咪唑安定0.1mg/kg,芬太尼5ug/kg,异丙酚1.5mg/kg,维库溴铵4mg静注.实验组在2min后采用艾司洛尔1.0mg/kg,加生理盐水稀释成10ml静注,对照组则采用生理盐水10ml静注.观察麻醉诱导前(安静状态时)、气管插管前、气管插管时、气管插管后1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气管插管前收缩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气管插管时、气管插管后1min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前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时、气管插管后1min的心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全麻诱导期使用一定量的艾司洛尔,可减少全麻气管插管造成的应激反应,从而减少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余洁  齐雪芬 《中国药学杂志》2011,46(16):1286-1288
 目的 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上腹部大手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POCD)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 Ⅰ~Ⅲ级,65岁以上择期行上腹部手术患者55例,随机均分为异氟醚全麻组(27例,G组)与异氟醚全麻合并硬膜外麻醉组(28例,C组)。G组常规诱导麻醉后,吸入异氟醚,间断静脉给予维库溴铵、芬太尼维持麻醉。C组吸入异氟醚(呼气末浓度为1.2%~1.5%,MAC维持在0.7~0.8,术中每间隔45 min于硬膜外导管内注入0.5%盐酸罗哌卡因3~4 mL,维库溴铵0.03 mg·kg-1维持肌松,分别于术前24 h、术后1、3、5 d采用简化智能评分(mini-me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评估认知功能,并计算出Z值,Z≥2分判断患者。在相应时点抽取静脉血,离心提取血清,采用免疫酶联吸附法(ELISA)测定S100β浓度。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MMSE评分、S100β蛋白测定值比较无差异。术后各时间点血清S100β浓度G组均较C组高(P<0.05)。术后1、3 d C组POCD发生率显著低于G组(P<0.05);术后5 d POCD发生率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可显著降低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血清中S100β浓度与近期POCD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On the basis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onacupuncture compound anesthesia conductedfrom 1998 to 2000[1--4], the anesthetic effectand regularities of acupuncture anesthesia com-bined with epidural administration of small doseof anesthetics for cholecyStectomy are anaIyzedfurther. Here is the summary.1 OBJECTS AND METHODSl. l Selection of cases l94 simple cholecystomypatients (AInerican ASA I-II) who were clearlyand definitely diagnosed as benign cholecystitisthrough ultrasonic examinatio…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2种麻醉方式的效果。方法:207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34例)和对照组(77例),观察组采取持续硬膜外麻醉联合喉罩通气下浅全麻方式,对照组采取持续硬膜外麻醉联合静脉强化方式。结果:观察组血流动力学变化、术中麻醉感受及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田〈0.05)。结论:持续硬膜外麻醉联合喉罩通气下浅全麻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一种较好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在于评价喉罩通气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静脉复合全身麻醉时的安全性、优越性、可行性.方法:选择乳腺癌根治术患者90例分为3组,A组行喉罩通气,B组行气管插管通气,C组行面罩加口咽通气道通气.观察对比3组患者诱导期和拔除通气道前后循环变化、术中呼吸管理难度、术中动脉血气分析PaCO2值及术后咽喉不适的发生率.结果:放置通气道后和拔除通气道前B组循环波动明显大于A组和C组.术中呼吸管理难度A组明显小于B、C组.术中动脉血PaCO2值C组明显高于A、B组.苏醒期躁动及拔除通气道时呛咳A组明显少于B、C组.术后咽喉不适发生率A组明显少于B组.结论:喉罩通气能够避免面罩通气时的通气不足及二氧化碳蓄积,减少气管插管和拔管时的循环波动和许多并发症,为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静脉复合全麻时优越的通气工具,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针刺复合全身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ASAⅠ-Ⅱ级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全麻(对照组)和针刺复合全麻(针麻组)。两组均以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铵诱导,针麻组在全麻诱导前应用针麻仪刺激器(取双侧内关、合谷、曲池穴)进行电针刺激,针麻诱导15 min后与全麻组一样开始全麻诱导和维持。并运用胸电生物阻抗法无创连续血流动力监测仪监测麻醉诱导前基础值、麻醉诱导后意识消失时、气管插管即刻、手术开始时、术毕、拔管时、拔管后10 min的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和麻醉维持时间均无统计学意义。单位时间维库溴铵用药量针麻组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对照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率收缩压乘积(RPP)、心排血量(CO)、外周血管阻力(SVR)及血流加速度指数(ACI)在麻醉诱导期均显著低于麻醉诱导前(P<0.05或P<0.01), 在插管即刻和拔管时均显著高于麻醉诱导前(P<0.05或P<0.01),而针麻组无明显变化;插管即刻和拔管时,MAP、RPP、SVR和ACI对照组明显高于针麻组(P<0.05或P<0.01)。结论 针刺复合麻醉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使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小,血液循环趋于稳定,并且能减少麻醉药用量,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麻醉的中医作用理论及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高龄患者静脉麻醉中的疗效。方法:将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在单县中医医院普外科手术治疗的78例高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全身静脉麻醉,对照组使用芬太尼静脉麻醉,观察组使用瑞芬太尼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术后苏醒质量。结果:观察组麻醉诱导前、诱导后、气管插管时、气管拔管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压(HR)均较对照组控制平稳(P<0.05);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认知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瑞芬太尼在高龄患者静脉麻醉中的疗效更佳,术中血流动力学更为平稳,术后苏醒速度更快,苏醒质量更高,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电针对全麻围气管插管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朋立超  蒋克泉  杨美蓉 《中国针灸》2005,25(12):873-875
目的:观察电针内关等穴位对全麻围气管插管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气管插管病人60例随机分成电针组(麻醉诱导前电针刺激内关、合谷、曲池、神门)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病人均用咪唑安定、芬太尼、异丙酚、琥珀酰胆碱等全身麻醉药物诱导,光导喉镜明视下行气管插管;于麻醉诱导、插管期不同时点监测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麻醉诱导期电针组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相对平稳,对照组则表现为显著下降(P<0.01).气管插管过程中,电针组各项指标较麻醉诱导前有一定升高(P<0.05),而对照组则呈现显著上升(P<0.01).插管后5分钟两组各项指标恢复正常.结论:电针刺激内关等穴位可以稳定围插管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提高麻醉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麻醉方法在老年高血压患者腹部大手术中麻醉的效果和苏醒的质量.方法:选择择期腹部大手术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ASAⅡ~Ⅲ级,随机分为全麻组(A组)和全麻联合硬膜外组(B组),每组30例.记录诱导前(T1),插管时(T2),插管后5min(T3),术中探查(T4),拔管时(T5),拔管后5min(T6)6个时间点的SBP,DBP,HR以及术后患者呼吸功能恢复情况和苏醒时间.结果:A组在T2,T4,T5时SBP,DBP,HR均高于B组(P〈0.05),全麻用药量B组明显少于A组(p〈0.05),B组患者的术毕苏醒时间明显快于A组(p〈0.0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腹部大手术中,通过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方法可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减轻应激反应,加快患者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