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心电学杂志心电快递专栏编辑 :最近我遇到 1例植入双腔起搏器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患者男性 ,77岁 ,因房室阻滞植入双腔起搏器。近日反复心悸 ,给予动态心电图检查。我从这位患者动态心电图中选择了有代表性的 2段心电图 (图 1A、B)。我对图 1A的诊断 :窦性心律 ,起搏器呈DDD和VAT工作模式 ,箭头指处是心房起搏 , 号处为房性早搏。对图 1B的诊断是窦性心律 ,房早未下传 ,短阵房性心动过速 ,起搏模式为VAT模式。分析这两段心电图 ,图 1A的基本节律是窦性心律 ,仅第 5个周期为心房起搏 ,心室则均为起搏节律 ,因此 ,图 1A的起…  相似文献   

2.
生理性心脏起搏器越来越多地被用于重症缓慢性心律失常临床治疗。我科自1991年以来为35例病窦综合征房室传导功能正常的患者安置了AAI(R)—心房生理性心脏起搏,男19例、女16例,年龄28~72(平均56)岁。术前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如头晕、晕厥、胸闷等。心电图表现:显著窦性心动过缓16例,窦性停搏、窦房阻滞12例,慢快综合征7例(并发快速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或房性心动过速)。术前均做24h动态心电图监测窦性停搏>2.5s,食管心房调搏窦房结恢复时间>1600ms,房室传导文氏点110ppm者6例、120ppm者9例、≥130ppm者20例。冠心病10例、…  相似文献   

3.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64岁。因植入心脏起搏器4年半后右胸腹部跳动1周入院。患者4年半前因反复头晕黑■,心电图检查发现窦性心动过缓、窦房阻滞、窦性静止、RR间期最长3.6s.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经右锁骨下静脉穿刺途径插入导线,连接脉冲发生器(BiotronicNeos,VVI)。植入术后无自觉不适,随访期间程控起搏频率为60次/min,脉宽0.5ms,起搏电压4.8V,感知灵敏度2.5mV。入院前半年复查心电图起搏频率为60次/min(图1)。l周前无明显诱因突觉右胸腹部跳动,不能确切指明…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在体心脏起搏器对不同强度和频率电干扰的反应。方法 对10 例植入CPIDelta 937 型DDD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使用程序胸壁刺激试验(PCWS)测定起搏器对电干扰的反应。起搏器的植入时间平均为39.5±15.8个月,均在使用期内,且运转正常。结果 使用较低输出电压(平均0.5±0.12 V),连续递增刺激(频率平均125~1185±40.1 ppm 范围内)可使在体心脏起搏器触发心室同步快速起搏,此刺激频率范围即为起搏器的干扰触发区(ITA)。使用较高输出电压(平均1.16±0.4V),连续递增刺激(频率平均90~1236±317 ppm 范围内)可使在体心脏起搏器完全抑制,此刺激频率范围即为起搏器的全抑制区(CIA)。分别继续增大刺激频率,在体心脏起搏器则自动转化成DOO方式以下限频率起搏。刺激脉宽均为2 m s。结论 DDD起搏器对不同强度和不同频率的电干扰具有复杂的反应方式。此种患者应避免ITA和CIA频率范围内的电干扰,后两者均可使用PCWS检出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 ,78岁 ,因高度房室阻滞在局麻下行永久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当电极进入右房时 ,病人即出现阿 斯综合征 ,心电监护为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静止。最后在临时起搏保护下 ,成功置入永久心脏起搏器。  相似文献   

6.
1987~1997年12月本院共安置永久心脏起搏器211例,其中VVI146例、AAI40例、VDD5例、DDD20例。共发生起搏故障11例,其中10例为VVI起搏、1例为AAI起搏。所有患者起搏器植入途径均为左锁骨下静脉。11例患者中,男5例、女6...  相似文献   

7.
一例11岁矫正性大动脉转位(SLL)的女性患儿有晕厥史10年,超声心动图证实心内无分流,动态心电图及是生理检查均证实为Ⅲ度房室阻滞,窦房结功能正常,安置VDD生理性起搏器,感知与起搏电极间距为13cm,P波振幅2.2mV,心房感知0.75mV心室起搏阈值0.4V,术后观察心房感知率98%,给心内无分流的心脏畸形患者安置起搏器要充分考虑生理和生长发育的需要,如合理选择起搏器类型和电极长度,进行电生理  相似文献   

8.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射频导管消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6例儿童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的快速型心律失常射频消融结果。临床资料见附表。全部患儿均经询问病史、常规体检、体表心电图(ECG)、胸部X线摄片或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存在先天性心脏病。例6患儿3岁时行VSD修补术,术后3年出现心房扑动(简称房扑),持续9年至今,不能被抗心律失常药物终止。5例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合并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4例预激综合征旁道均定位在右中后间隔。其中例3Ebstein畸形患儿同时存在两条旁道,定位于右后间隔和右侧壁。例1VSD患儿心动过速时经消融导管逐点标测未记录到…  相似文献   

9.
对我院 1989年 7月~ 1999年 12月埋置心脏起搏器的10 2例患者进行临床随访。置入起搏器后晕厥 9例 (男 5例、女 4例 ) ,年龄 34~ 79岁。其中病窦综合征 6例、Ⅲ度房室阻滞 3例 ;置入起搏器类型 :非生理性起搏 (VVI) 3例 ,生理性起搏AAI、DDD各 3例。晕厥发生时间 :术后 1个月以内 1例、3~ 6个月 4例、2~ 9年 4例 ;晕厥原因 :起搏系统故障者 2例 ,均对起搏器依赖 ,表现为术前症状的再现。 1例为脉冲发生器线路故障 ,1例为电极尾端与起搏器输出端连接松脱 ;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 2例 ,均有心脏扩大 ,实为原有心脏病加剧 ,或有电解…  相似文献   

10.
螺旋电极导线Koch三角起搏治疗慢-快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近年来起搏技术的发展 ,心脏起搏器不仅仅用于治疗缓慢心律失常 ,还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 ,心房起搏部位也不只局限在右心耳 ,还可在Bachmann束、冠状静脉窦中段、Koch三角等部位。我院用螺旋电极导线在右心房的Koch三角起搏治疗慢 快综合征患者 9例 ,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资料和方法 对象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0年 11月在我院住院的 9例患者 ,男性 4例 ,女性 5例 ,年龄 48~ 80岁 ,因慢 快综合征窦性心动过缓和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房速 )、心房颤动 (房颤 ) ,植入AAI(8例 )和DDD(1例 )起搏器。其中病因诊…  相似文献   

11.
一例11岁矫正性大动脉转位(SLL)的女性患儿有晕厥史10年,超声心动图证实心内无分流,动态心电图及电生理检查均证实为Ⅲ度房室阻滞,窦房结功能正常。安置VDD生理性起搏器,感知与起搏电极间距为13cm,P波振幅2.2mV、心房感知0.75mV、心室起搏阈值0.4V。术后观察心房感知率98%。给心内无分流的心脏畸形患儿安置起搏器要充分考虑生理和生长发育的需要,如合理选择起搏器类型和电极长度,进行电生理检查测定心尖至高位右房的距离,同时熟悉复杂心脏畸形影像学的知识对保证安置术的成功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VDD起搏治疗幼儿完全性房室阻滞(附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例3.5岁的女性幼儿因室间隔缺损修补术致迟发性完全性房室阻滞(CAVB)而安置VDD起搏器。经锁骨下静脉途径埋置单根心房感知、心室触发起搏电极,使之于右房内塑形并贴靠房壁;起搏器埋于同侧皮下胸大肌筋膜上囊袋内。术中测得起搏阈值0.1V、脉宽0.4ms、电极阻抗520Ω、A波振幅1.5mV、V波振幅10.6mV,A波感知设定0.25mV。术后房室同步起搏率100%,临床症状改善。表明VDD起搏器不仅埋置简便,而且具有房室同步、频率应答等生理性起搏特点,是治疗幼儿CAVB的理想起搏方式。  相似文献   

13.
患者 ,男性 ,70岁。因冠心病、广泛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充血性心力衰竭于 1993年 11月 4日入院。住院期间曾出现交替性左右束支阻滞、Ⅲ度房室阻滞 ,反复发作阵发性心房颤动、心房扑动。 1994年 3月 4日突发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心室停顿合并阿斯综合征、呼吸停止 ,在常规心肺复苏的同时 ,予心前区经胸壁置入双极起搏钢丝 ,行心内膜紧急起搏 ,复苏成功。因未出现窦性心律 ,15h后安置永久性VVI心脏起搏器 (CPI公司VISTA6 44 4)。术后仍有VT发作 ,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或普罗帕酮可终止发作 ,但 7月 15日VT发作时…  相似文献   

14.
121例安置生理性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完全性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42例;病窦综合征79例,其中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60例、慢─快综合征19例。安置DDD起搏器40例,28例为心房变时性反应正常的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安置AAI、AAIR(变时性反应不良者选用)起搏器49例。发生并发症14例,均为采用心房电极起搏方式者。其中电极脱位3例、低感知4例、膈刺激现象及输出阻滞各2例、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3例,根据笔者的经验,对不同心律失常类型提出了选择生理性起搏方式的原则,并就其应用限制进行了讨论,强调全面评估病情是作出最佳选择的前提。  相似文献   

15.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伴房室阻滞并非少见。Josephson观察 14 1例AVNRT患者有 17例 (12 % )出现房室阻滞 ;Wellness等观察 6 7例AVNRT患者有 10例(14 9% )出现房室阻滞。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 2例 ,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  2例患者 ,男女各 1例 ,年龄分别为 2 7岁和 34岁 ,心动过速病史 3~ 5年 ,于 2 0 0 0年先后住院治疗。临床各项检查排除器质性心脏病 ,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 ,入院后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例 1HRA =高位右心房 ;HBE =希氏束 ;CS =冠状静…  相似文献   

16.
5例复合性心律失常患者一般资料及介入治疗情况见附表。介入治疗按如下顺序进行:电生理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先消融房室结双径路(DAVNP),后消融房室旁道(简称旁道);先消融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室性早搏(简称室早),后消融DAVNP、旁道或植入起搏...  相似文献   

17.
同步型心脏起搏器依靠感知功能发挥与自身心搏同步的作用,但由于个体差异,出厂时设置的感知参数并不能适应于千变万化的电生理现象,本文报道4例由此种不适当感知所致的心律失常。例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间歇发生窦房阻滞、双结病变,伴头晕黑而植入VDD型起搏器,...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 ,5 6岁。临床诊断 :冠心病、高血压、双束支阻滞。心电图记录于起搏器植入术后第 8d。窦性P波顺序发生 ,窦性频率 68bpm ,起搏频率 72bpm。肢导、胸导各为 6导同步记录 ,肢导R1 及胸导R2~ 4为窦性 ,P、R、T电轴分别为 :5 4°、-66°、3 1°。PR间期 0 12~ 0 16s ,QT间期 0 40s。肢导R2 的形态介于窦性与心室起搏的QRS之间 ,PR间期 0 12s,QRS前有 1起搏脉冲信号 ,为窦 -室室性融合波 (VF)。肢导窦性QRS呈左前分支阻滞 (LAH) ,胸导呈右束支阻滞 (RBBB)图形 ,3个窦性QRS时间分别为 0…  相似文献   

19.
通常认为右心室心尖部起搏体表心电图应呈左束支阻滞图形,但实际工作中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患者体表心电图胸前导联呈典型左束支阻滞图形者只占约50%。本文通过分析我院85例植入VVI或DDD起搏器患者术后体表12导联心电图,观察Ⅰ、aVL导联及胸前导联QRS波主波方向与形态,并与X线定位分析比较,以探寻一种判断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更为简单、可靠的方法。 资料和方法1996年3月至2000年12月我院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85例,40例植入VVI起搏器,45例植入DDD起搏器,均经X线后前位、右前斜位30℃、左…  相似文献   

20.
我院1996年以来安置VDD起搏器9例。男7例、女2例,年龄平均64(42~78)岁,均为高度或Ⅲ度房室阻滞(AVB)者。术前Holter检查及心电监护证实心房变时性正常,P波频率均>60bpm。常规经右锁骨下静脉穿刺植入单根电极VDD起搏器(Bi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