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浆病”)是常见多发病,病变的程度和范围,比原来认识的要广泛而严重,虽不致盲目,但其对工作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自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技术用于眼底病检查以来,对患者把握去上级医院采取激光治疗的机会,使其缩短病程,降低复发率,提供了更可靠的科学性依据。现将我院门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所见“中浆病”30例(35只眼)观察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在225例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中,有30例(35只眼)为“中浆病”,占总数的13-3%,其中男性18例,女性1… 相似文献
2.
资料与方法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C)(以下简称“中渗”)患者43例(43只眼),其中男11例,女32例;年龄16~48岁,平均32岁;病程7天~3年,平均30天;左眼23例,右眼20例,矫正视力指数/30cm~1.0。其中〈0.11者19例,≥0.1~0.2者7例,〉0.2~0.3者6例,〉0.3者11例。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和分析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e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患者荧光素钠和吲哚青绿眼底血管同步造影中脉络膜、视网膜血管的早期充盈特点。方法用海德堡眼底血管造影仪对23例CSCR患者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ICGA),并分别观察FFA和ICGA中视网膜、脉络膜动脉的充盈时间。结果23例患者(23眼)眼底血管的早期充盈状态有两种形式:12例患者脉络膜动脉的充盈在ICGA中早于视网膜中央动脉,在FFA中却晚于视网膜中央动脉;11例患者脉络膜动脉的充盈在ICGA和FFA中均晚于视网膜中央动脉。两种充盈状态下ICGA和FFA中脉络膜动脉充盈时间、视网膜动脉充盈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C患者眼底血管的早期充盈状态中充盈倒置现象的发生与脉络膜及视网膜血流动力学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5.
《医学综述》2017,(4)
目的探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者眼球血流动力学特征。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沈阳市皇姑区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300例(321眼)CS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期在医院体检的健康人群50例(100眼)作为对照组。两组受试对象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眼球后动脉血流动力学;CSC患者行FFA检查,观察视网膜色素上皮渗漏点的发生部位及形态特征。结果300例患者FFA检查共发现356处荧光渗漏灶,其中345处位于上下血管弓内,鼻上象限渗漏灶占33.9%(117/345),鼻下象限占24.1%(83/345),颞上象限占25.2%(87/345),颞下象限占16.8%(58/345)。314处渗漏灶位于黄斑中心3 mm半径内,距黄斑中心越近,渗漏灶越多,其中半径<1 mm内渗漏灶发生率为46.2%(145/314),半径1~<2 mm为36.0%(113/314),半径2~<3 mm为17.8%(56/314)。356处荧光渗漏灶中,喷出型渗漏灶发生率41.0%,扩散型为27.0%,微渗漏型为25.8%,混合型为6.2%。CSC组颞侧睫状后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显著低于对照组[(12.5±0.8)cm/s比(15.6±1.3)cm/s,(3.61±0.22)cm/s比(5.12±0.44)cm/s](P<0.05)。结论 FFA检查所表现出的图像特征能够为CSC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而联合超声检查脉络膜血流动力学能够为准确、完整诊断CSC提供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应用眼底荧光血地20例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渗)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15%病例为弓型虫引起;病变部位与视力损害程度明显有关,中心凹“中渗”大于非中心凹“中渗”病变时期与视力明显关系;活动期天才盲率23%,恢复期、奶期低视力高达67%和75%。提示,“中渗”对视和的影响为永久性,而且致残率很高为预防“中渗:”的发生,应杜绝猫、狗接触史。 相似文献
7.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CSC)是由于视网膜色素上皮 (RPE)屏障功能失常 ,形成黄斑部视网膜神经上皮浅脱离 ,从而引起视力障碍的一种常见眼底病。本病多见于2 0~ 4 5岁的青壮年男性 ,多单眼发病 ,其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FFA)中有独特的表现 [1 ] 。眼部荧光血管造影术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荧光素血管造影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应用中的局限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4月至2002年3月116例(133眼)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荧光素血管造影表现及检查中出现的副反应,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组表现为典型荧光渗漏72.2%,色素上皮脱离16.6%,浆液性神经上皮脱离73.7%,脉络膜背景荧光增强30.8%,晚期视乳头强荧光45.1%;常见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心悸胸闷,荨麻疹,晕厥等。结论:荧光素血管造影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病机的探讨、鉴别诊断、追踪观察,及对患者身心影响等方面存在局限。如能结合病史、体征及靛青绿血管造影、光学相关断层扫描等检查将使上述局限性得以减少。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分析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特征。方法对308例(330眼)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图像进行分析。结果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能清晰显示荧光渗漏点,典型荧光素渗漏点164例,占53.2%;不典型渗漏点144例,占46.8%;渗漏点位于黄斑中心凹中央无血管区44眼,位于中心凹外无血管拱环内103眼,超越无血管拱环外183眼。荧光渗漏点位置对患者视力影响有关。结论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能显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的影响程度、荧光渗漏部位、渗漏点数,对了解该病变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在诊治上出现一些新的方法,为临床诊治该病带来新的希望,综述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西医诊治相关文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57例(66眼)做了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分析。49眼出现荧光素渗漏,其它17眼均可见透见荧光。渗漏点的型态分为三型:喷出型,扩散型,玻璃膜疣型。渗漏点的型态与病程、视力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9):72-75
目的探讨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amilial exudative vitreoretinopathy,FEVR)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luorescein fundus angiography,FFA)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儿34例68眼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小儿34例68眼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应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诊断。结果研究组34例患儿68只眼中,正常眼3只,占4.4%,1期眼4只,占5.9%,2期眼7只,占10.23%,3期眼2只,占2.9%,4期眼8只,占11.8%;5期眼44只,占64.7%。两组在CRA血流参数方面对比,研究组的PSV及EDV低于对照组,同时RI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PCA血流参数方面对比,研究组PSV及EDV低于对照组,同时RI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OA血流参数方面对比,研究组PSV及EDV低于对照组,同时RI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诊断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效果理想,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浆)影响患者视力的相关因素。方法对323例(358眼)中浆图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中浆患者造影能清晰显示荧光渗漏点,358眼中典型荧光渗漏216眼。患者视力与荧光渗漏点位置呈正相关。结论造影能显示中浆对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的影响程度,明确荧光渗漏情况、部位及渗漏点数,对诊断及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患者视力与荧光渗漏点或病变部位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122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检眼镜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检出率情况。结果 FFA检查共检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15眼,病变检出率为94.3%,明显高于检眼镜检查的检出率(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FA造影检出非增生性DR 21眼(17.2%),增生前DR 42眼(34.4%),增生性DR 32眼(26.2%),糖尿病性黄斑病变13眼(10.7%),糖尿病性视神经乳头病变7眼(5.7%)。结论 FFA检查能够提高DR的检出率,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眼底改变及对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30例(60只眼)患者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结果:30例(60只眼)DR患者中,有44只眼(73.3%)显示微血管瘤样改变,有23只眼(38.3%)显示新生血管,其检出率远比眼底镜检查高,FFA检查对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都有重要的价值。结论:FFA能更早的显示DR的眼底改变,在DR的诊断和治疗上已被广泛地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的临床特征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rorescein angiography,FFA)的特征。方法对26例CSC患者的视力、初诊年龄、患病率、男女发病比例及FFA影像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女CSC患病率比男低(1∶4.25);≤40岁的CSC患者18眼,FFA单灶渗漏14眼(75.0%),多灶渗漏3眼(16.7%),不典型渗漏1眼(5.6%);>40岁CSC患者8眼,FFA单灶渗漏6眼(8.7%),多灶渗漏1眼(12.5%),不典型渗漏1眼(12.5%)。两组比较没有非常显著差异。结论 CSC的FFA表现单灶渗漏及墨渍、喷出型渗漏为主要特征,复发者渗漏点多靠近原发灶。患病率与性别有关,与年龄无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诊断分期和指导治疗方面的价值。方法:采用FFA对135例(249只眼)糖尿病患者进行筛查,对DR临床分期进行修正,并根据FFA的分期指导治疗。结果:12只眼眼底检查未发现有DR的患者FFA显示有I期微血管瘤病变;11只眼Ⅲ期患者FFA显示毛细血管无灌注区范围比检眼镜下检出棉絮斑范围广,l3只眼出现新生血管改变;20只眼Ⅳ期患者检出比检眼镜下更多的新生毛细血管及黄斑水肿改变。结论:FFA是作为DR分期的最佳标准,且为指导激光治疗和评定光凝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exudative chorioretinopathy,CEC)的光学相关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的图像特征.方法对32例(34只眼)进行检眼镜、荧光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OCT检查,并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4只眼的OCT图像中,均有色素上皮反光强弱不等及色素上皮下可见高反射组织的表现,并可根据是否合并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及色素上皮层脱离分为三种表现形式.结论 OCT诊断技术可对CEC提供丰富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