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留守营养不良儿童营养不良综合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留守营养不良儿童营养和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对100例留守营养不良儿童及监护人实施综合干预,比较实施综合干预前后留守营养不良儿童营养和健康状况。结果实施综合干预后,农村留守营养不良儿童营养不良程度明显改善(Z=-8.88,P<0.001),营养不良性贫血明显好转(Z=-7.39,P<0.001);监护人对综合干预方式满意度为95.00%。结论监护人对综合干预方式较满意;通过综合干预,能帮助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增加营养物质的摄入,改善留守营养不良儿童的营养状况,提高他们的体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重庆彭水县黄家镇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方法 2012年7月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3个自然村136名8~15岁学龄期留守儿童为调查对象,了解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结果大部分留守儿童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对父母和老师有敌对心理;98.7%的留守儿童存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扰和疑惑;92.3%的留守儿童曾遇到社会侵害等问题。结论在国内某些偏远地区,留守儿童身心健康问题应引起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湘西地区农村苗族留守儿童获取基本医疗服务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的《留守儿童获取基本医疗服务能力的调查问卷》,以便利抽样方法对M JA乡小学和M JA乡2所幼教机构的392例苗族留守儿童和101例其他民族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湘西地区农村苗族留守儿童意外伤害救治,常见感染性疾病就医,家庭急救,计划免疫等获取基本医疗服务的影响因素。结果本次调查苗族留守儿童男202名,女190名,中位年龄8.8岁,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抚养者占82.9%,监护人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占88.7%,留守儿童家庭使用苗语者占66.8%,家庭留守儿童平均数量为(2.1±0.5)名;在幼教机构中的107例留守儿童获取基本医疗服务能力评分为(45.3±7.3)分,在小学调查的285例留守儿童为(66.0±9.3)分。在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中,监护人年龄、家庭交流语言、家庭留守儿童数量、留守儿童年龄、监护人受教育程度在预测留守儿童获取基本医疗服务能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1.531,R2=0.373,P<0.05)。结论家庭交流以苗语为主、监护人年龄大、受教育程度低,留守儿童年龄小、家庭留守儿童数量多、急救知识和计划免疫健康宣教知识缺乏可能影响湘西地区农村苗族留守儿童获取基本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4.
儿童营养不良原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翠莲  郭兴东 《中外医疗》2008,27(24):99-99
探讨造成儿童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制定对策,对预防儿童营养不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淼 《中外医疗》2010,29(16):146-146
在人们更加重视健康水平的21世纪,为预防和治疗儿童肥胖症和营养不良提供依据。并希望以此使儿童肥胖症及营养不良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对留守营养不良儿童监护人儿童营养知识认知和行为的影响。方法对100例留守营养不良儿童监护人,在实施健康教育前、后发放儿童营养知识认知和行为问卷调查表,比较实施健康教育前、后对儿童营养知识的认和行为有无差异。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后,监护人对儿童营养知识认知程度明显提高,监护人及儿童的膳食行为也明显改善,与实施健康教育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对留守营养不良儿童监护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能提高其认知程度,纠正其不良的膳食行为,改善留守儿童的营养状况,提高他们的体质。  相似文献   

7.
湘西地区农村留守儿童体格发育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湘西土家族、苗族、汉族3~6岁留守儿童体格发育状况,为促进留守儿童生长发育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7-8月对湘西地区土家族、苗族、汉族1 527名3~6岁留守儿童(留守组)及738名非留守儿童(非留守组)的体格发育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并比较两组间有无差异.结果 湘西土家族、苗族、汉族3~6岁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年龄别体质量(WAZ)、年龄别身高(HAZ) Z评分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体质量和生长迟缓总患病率:留守组为11.7%,非留守组为4.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苗族儿童的低体质量、生长迟缓患病率明显高于汉族(P<0.01),而土家族儿童与汉族上述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土家族留守儿童的低体质量患病率低于苗族(P<0.05);不同民族儿童血红蛋白水平及贫血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前湘西地区留守儿童的总体营养水平低于非留守儿童,应引起卫生保健部门高度关注,加强对其体格发育的检测和指导,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救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南通市区7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措施及解决方案。方法对南通市区3678名7岁以下儿童进行体格检查,以身高和体重作为衡量儿童营养状况的指标,根据WHO推荐的NCHS标准对营养不良进行分型。结果南通市区7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为:营养不良占总受检人数的1.11%,其中低体重占0.57%,生长迟缓占0.41%,消瘦占0.14%。结论营养不良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通过营养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饮食指导可以预防的疾病。  相似文献   

9.
背景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仅在认知发育,还在神经系统、生长发育、心血管系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且蛋白质-能量营养对0~1岁儿童体格、智力发育的影响可能是长期的、不可恢复的。因此,研究分析儿童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EM)的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对预防留守儿童的PEM及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遵义市农村留守儿童(≤1岁)的具体蛋白质-能量营养状况与健康问题还没有详细的资料。目的 分析遵义地区1岁以下农村留守儿童PEM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17年8月-2019年9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遵义地区1岁以下农村留守儿童进行PEM筛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儿童性别、月龄、看护人文化程度、吸收情况、饮食结构、父母平均身高、家庭人均年收入等情况,并测量儿童身高、体质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1岁以下农村留守儿童PEM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有效问卷65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2.9%。650例遵义地区1岁以下农村留守儿童PEM患病率为32.5%(211/650)。不同月龄、看护人文化程度、吸收情况、饮食结构、父母平均身高、家庭人均年收入的遵义地区1岁以下农村留守儿童PEM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月龄〔OR=9.562,95%CI(4.737,19.299)〕、看护人文化程度〔OR=0.482,95%CI(0.330,0.704)〕、吸收情况〔OR=2.508,95%CI(1.678,3.747)〕、饮食结构〔OR=0.298,95%CI(0.196,0.453)〕、父母平均身高〔OR=0.317,95%CI(0.208,0.481)〕、家庭人均年收入〔OR=0.367,95%CI(0.240,0.561)〕是PEM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遵义地区1岁以下农村留守儿童PEM患病率较高,月龄、看护人文化程度、吸收情况、饮食结构、父母平均身高、家庭人均年收入是遵义地区1岁以下农村留守儿童PEM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城市化和产业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使得很多的儿童被留在了农村,因父母双方或一方离开家乡外出工作,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与父母或其中一方生活在一起的儿童被统称为留守儿童[1]。留守儿童问题也成为了当前我国社会转型、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独特问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了专家、学者和教育者们的重视。儿童心理发展中的自我意识发展是一个重要问题,儿童期正是自我意识形成  相似文献   

11.
住院病人营养不良风险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调查我院5个科室住院病人营养不良发生率、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和实际应用营养支持率。方法选择我院消化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普通外科和胸外科新住院病人1000例。病人入院后首先评估是否符合营养不良风险调查(NRS)评定条件,符合者第2天早晨进行评定;对不符合条件病人检测血清清蛋白(sALB),按中国人正常值sALB<35g/L判定为营养不良。体质指数(BMI)采用中国标准<18.5kg/m2判定为营养不良。采用NRS2002方法判定是否需要营养支持。结果1000例新住院病人NRS的完全适用率为82.6%(826例),部分适用率为17.4%(174例);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6.7%(55例);需要营养支持率为23.2%;应用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率:1~3d者7.6%(76例),4~5d者8.5%(85例),5d以上者13.5%(135例)。以上指标消化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普通外科、胸外科5个科室明显不同。结论结合中国人正常值,应用NRS来评定营养不良以及判断是否需要营养支持是可行的,本文资料对于合理应用肠外、肠内营养有意义。  相似文献   

12.
儿童营养不良188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品芳  李琳  王亚辉 《医学争鸣》2001,22(20):F003-F003
0 引言 营养不良是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常见多发病 ,营养不良儿童的身高 [1 ]、体质量、智力、免疫力均低于正常儿童 . 1990年全国 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为 2 1% ,农村高达 30 %~ 40 % ,绝大多数发生在生后 6 mo~ 2 a的断奶期间 .我们通过对 188例儿童营养不良病因进行分析 ,为制定防治儿童营养不良的有效措施 ,降低营养不良的发病率提供可靠的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997/ 2 0 0 0年本院儿童保健门诊接诊的 0~5岁的儿童 1142例 .体格发育标准按照 1985年九市城区、郊区正常儿童体格发育衡量值进行评定 ,对每位母亲询问小儿的…  相似文献   

13.
郭玉钗  刘君卿  杨丽娟  刘媛 《医学动物防制》2012,(12):1359-1360,1363
目的通过对无极县留守儿童免疫现状调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为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入户调查的方法对留守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进行调查登记。结果留守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较低,尤其是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最低的是甲肝疫苗,为30.52%。结论留守是适龄儿童接受免疫规划服务的一个危险因素,加强留守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儿童龋齿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龋齿是影响人们健康的常见口腔疾病,尤其是在学龄前儿童中其患病率高,发展速度快,直接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现将1994年青岛市分层抽样调查儿童龋齿及相关因素的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为青岛市在园儿童312例,男154例,女158例;年龄3~6岁。调查方法:采用WHO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中规定的龋齿调查标准,采用平面口镜、探针,在自然光线下,由经过口腔医院培训的医生进行检查。相关因素为口腔卫生和喂养方式,通过家长问卷取得。 2 结果 2.1 各年龄组儿童患龋情况 312例儿童,患龋198例,患龋率63.5%.各年龄组患龋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15.
农村留守儿童营养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英  彭建  杨旭  韩晓琴  李静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3):116-117
目的了解农村留守儿童营养状况,提出可行的干预措施。方法对所调查儿童采用询问调查、体格测量、实验室检查,用WHO儿童生长发育评价标准及电脑进行评价。结果留守儿童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于非留守儿童。结论在农村儿童保健工作中应重视儿童营养,尤其是留守儿童,以科学的膳食调配方式为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展儿童营养膳食工作,使儿童体格发育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对龙胜县城1993~1995年连续三年0~7岁学龄前儿童1900人营养不良患病情况进行调查,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按照1985年九市二省农村标准和WER-EA儿童电脑的评价方法进行分析,在不同的年龄、性别和地区营养不良的调查结果,1993、1994、1995年营养不良的患病率分别为23.63%、20.97%和13.38%,各年龄组中以0~4岁患病率较高,农村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25.32%)高于城镇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根据牧区营养不良儿童心电图改变探讨心电图检查可否作为判断治疗及预后的一项检测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检查并治疗的80例我旗(0~3岁)营养不良患儿体检心电图检查临床资料.结果 80例营养不良患儿中有36例心电图异常表现,其中电解质紊乱导致心律失常最多见,心电图改变以复极异常、传导阻滞和低电压为主,以及Q-T间期延长,T波双相(u)波,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等,经过对营养不良患儿原发病或合并症治疗,1周后复查心电图,正常32例,治愈率89%.结论 对营养不良患儿经过综合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而对于重度营养不良患儿导致的多脏器功能严重受损、心电图检查心肌缺血、坏死,T波呈对称倒置,成为不可逆的改变,与综合治疗前比较无差异(P>0.01),体表检查提示临床有心音低钝,心率增快或减慢时可用心电图检查作为判断治疗及预后的一项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徐闻县500名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状况,并分析导致儿童营养不良的主要因素。方法抽取徐闻县3所幼儿园的500名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来调查分析引起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的有关因素。结果发生轻度、中度及重度营养不良比率分别是16.4%、11.4%和0.6%;单因素分析显示,儿童年龄、饮食习惯、居住环境、母亲身高、母亲受教育程度及家庭收入状况等都是影响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的有关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频繁患病(P=0.031;OR=2.314)是危险因素,饮食习惯良好(P=0.004;OR=0.784)、母亲受教育程度高(P=0.003;OR=0.597)等是保护因素。结论加强儿童保健知识宣传,改善居住环境,降低儿童患病率等是改善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状况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解我市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情况,为今后儿童营养不良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市区29所幼儿园学龄前儿童进行全面体检,用标准差单位法作营养状况评估,卡方检验分析资料。结果:29所幼儿园儿童营养不良总患病率为4.22%,其三项指标中低体重为1.57%,发育迟缓为2.32%,消瘦为0.33%;营养不良患病率3—5岁年龄组最高;男女无差异;城区与城郊幼儿园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存在差异性。结论:我市学龄前3—5岁年龄组儿童营养不良总患病率最高,应加强对儿童的平衡膳食指导,提高保教人员素质及其家长们的健康教育,以保证儿童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