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伤寒杂病论》对风湿三附子汤的论述详见于《金匮要略·痉湿喝病篇》.历代医家对于桂枝附子汤与白术附子汤的病证解读仁智互见,尤以白术附子汤为著.通过对其方证进行探讨,试析桂枝附子汤与白术附子汤的发病机制与治法,以便对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认为桂枝附子汤与白术附子汤乃内外合邪致病,治疗均旨在取微汗之义,注重顾护里气.然发汗太过,风邪虽去,病必不除,湿邪辗转,流滞皮下而现白术附子汤证.两方虽然症状相同,但是证候不同,病理反映亦不同.然药随方变,而方随证转,故制方加减用药应当以证为着眼点.  相似文献   

2.
浅谈《金匮要略》大黄附子汤治疗急腹症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曰:"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本条论述的是寒实内结的证治,其主症为腹痛、大便不通.方中用大黄泻下通便,附子、细辛温经散寒,并能止痛.用之治疗以大便不通为主症,伴见腹满痛的内科急症、重症屡获良效.  相似文献   

3.
詹晓欢 《光明中医》2016,(1):126-127
"三附子汤"(即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或去桂加白术汤、甘草附子汤的简称)在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脉证治篇及《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篇均有论述,但历代医家争议颇多,笔者通过拜读多位医家的注解,就三附子汤存在的疑问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4.
"三附子汤"作为仲景治疗风湿兼阳虚证的代表方剂,主要包括桂枝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或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3方。"三附子汤"均可治疗风湿相搏兼阳虚证,均有温阳止痛之效,但在主治病证上又略有不同,用桂枝附子汤时,因证属表阳虚,风邪偏盛,风湿之邪相搏在表,治宜速决,故用附子三枚,佐甘草二两以缓其烈性,重用桂枝达四两,以温经通阳,使风湿之邪得阳气蒸发而从外散发。用白术附子汤时,因表阳气虚,湿邪偏盛,故用附子一枚半,并减甘草之量为一两,去前方辛散之桂枝,加白术苦温燥湿,共逐皮间水气,此为因势利导之法。用甘草附子汤时,因表里阳气皆虚,风湿俱盛,但以风邪为主,故治宜标本兼顾,风湿同治,方中用附子二枚、炙甘草二两,此为缓兵之计,而用桂枝达四两,以祛在表之风邪,合白术以除在里之湿邪,使风湿之邪从内外分解。从《伤寒杂病论》中附子应用的研究可以看出,附子类方可治疗多种疾病,主要是用于治疗痹证、少阴病、霍乱、水气、痰饮等证。而究其根本病机不过虚实两端:虚,主要为阳气虚,可涉及肺、脾、心、肾;实,主要是寒湿痹阻,涉及脾及经络。因主治病证不同,"三附子汤"用药、配伍通变化裁十分讲究,匠心独运。  相似文献   

5.
在<伤寒论>174僚桂枝附子汤后载有去桂加白术汤(或称白术附子汤),方中为何需要去桂枝?一般解释,因为原文中大便鞭,小便自利是大小便相对正常,因而去桂枝,但在仲景书中,大便鞭皆指病理而非生理,此处解释成疑.再考<宋版伤寒论>条文中有一云脐下心下鞭一句校文,及<康平本伤寒论>中小便自利作小便不利,...  相似文献   

6.
7.
马要敏 《河南中医》2020,40(5):711-714
目的:观察白术附子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在本院治疗的PCOS患者为研究对象,共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在月经第5天开始服用克罗米芬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白术附子汤,日1剂,水煎服,分2次温服。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月经周期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双侧卵巢窦卵泡数目、卵巢平均体积、睾酮(testosterone,T)、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60.00%,观察组有效率为85.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月经周期评分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卵巢体积减小、卵泡数目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卵巢体积小于对照组,双侧...  相似文献   

8.
《金匮要略》附子运用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附子在《金匮要略》中运用十分广泛.该书前22篇,载方205首,其中用附子(包括乌头在内)者23首,占十分之一强.现就其运用附子的规律作粗浅的分析,以就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9.
白术附子汤证既见于《伤寒论》174条 ,又载于《金匮·痉湿病篇》 ,原方白术二两 ,炮附子一枚半 ,炙甘草一两 ,生姜一两五钱 ,大枣六枚。然而对于本条之理解 ,历代医家仁智互见 ,各不相同。笔者不揣浅陋 ,管窥如次 ,探微于下 :首先 ,从本条承接关系来看。笔者认为是两种证候而采取的不同治法。这种文法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屡见不鲜 ,俯拾皆是。意在示人在相同的病证中或不同的病证中 ,同中求异 ,异中求同 ,目的通过对比鉴别 ,掌握病机 ,遣方用药 ,恰中肯綮。本条“伤寒八九日 ,风湿相搏 ,身体痛烦 ,不能自转侧 ,不呕不渴 ,脉浮虚…  相似文献   

10.
梁志清 《陕西中医》1991,12(9):425-426
竹叶汤方证,见于《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篇》第9条。原文为“产后中风,发热,面正赤,喘而头痛,竹叶汤主之。”对本条,高校(《金匮要略讲义》(以下简称《讲义》)一直沿用“本条论述产后中风兼阳虚的证治……但面正赤,气喘,则为虚阳上越之象”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12.
13.
探讨附子在《金匮要略》中的12种用法,其作用可归纳为助阳除邪、温经发汗、祛寒止痛、温阳散结、温阳通便、温阳散饮、温脏安蚘、暖宫安胎、回阳救逆、扶正固脱、温补中阳、温补肾阳等。可见,附子一物,配伍不同,功效迥异。  相似文献   

14.
王明炯 《河南中医》2016,(6):939-941
由于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基本不涉及脏腑,且对于"短气"一症的解释较少,所以笔者从《脉经》对于"短气"的论述入手,对于《金匮要略》中"短气"一症做出了全面的考证,认为"短气"一症和五脏相关,且分虚实,原因分别有1心气不足,外邪侵袭。2肺气痿弱,水饮内停。3脾脏"虚寒"。4脾脏有"实",有"热"。5肝肾之气不足,阴寒乘袭。且王叔和对于短气症状本身的特点做出了重要的补充,王叔和认为:呼出障碍和吸入障碍都属于"短气"症状。总之,全面学习仲景对"短气"的病因病机的理解对于临床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5.
竹叶汤方证,见《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将第九条。原文为:“产后中风,发热,面正赤,端而头痛,竹叶汤主之。”对本条,高等医药院校教材《金匮要略讲义》一直沿用“本条论述产后中风兼阳虚的证治……但面正赤,气喘,则为虚阳上越之象”的解释.笔者认为《金匮要略讲义》的这一解释,与原文精神相差颇殊,下面谈谈个人的不同认识。1“症”无虚阳上越及阳虚之症面色变化,是虚阳上越证的常见征象之一。虚阳上越之面色特征,在《金匮要略》中有两处提到。一是原文第一篇第三条“设做赤非时者死”;一是原文第十七篇三十四条“其人面少赤…  相似文献   

16.
三附子汤是仲景创制的有名的风湿三方,近来有较多的临床报道显示三方在治疗痹证方面有不可忽视的效果,用桂枝附子汤加味治疗寒湿痹证总有效率可达到91%,用甘草附子汤治疗其总有效率更是可以达到95%。本文根据临床报道整理了一些病例,并就这些病例对三附子汤的功效和痹证的临床治疗作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白术附子汤加味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白术附子汤加味和唑来膦酸干预4疗程,观察给药后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疼痛评分变化、体力状况ECOG评分及不良反应等。结果:中药组和对照组在近期疗效方面无显著差异。在疼痛VAS评分方面,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中药组和对照组疼痛评分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中药组疼痛评分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ECOG生存质量评分方面,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中药组和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中药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安全性方面,唑来膦酸组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而中药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白术附子汤加味可用于治疗乳腺癌骨转移,且在减轻疼痛、提高生存质量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附子汤、桂枝附子汤、芍药甘草汤镇痛抗炎作用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附子汤、桂枝附子汤、芍药甘草汤镇痛抗炎作用比较研究邱明义,曹远礼,俞良栋,李波(湖北中医学院武汉430061)附子汤、桂枝附子汤、芍药甘草汤均为《伤寒论》之方,三方均有止痛之功。为了验证三方的镇痛作用,特作如下有关实验。1实验材料1.1药物附子汤(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理、法、方、药、剂、工、质、效八个方面论述《伤寒论》干姜附子汤方证的临床意义,分析整理出张仲景"重阳气"之学术体系,并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