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比较雷米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鼾症患者的腭咽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0例拟在全麻下行腭咽成形术的患者,ASA Ⅰ-Ⅱ级.随机分成雷米芬太尼组(RF组)和芬太尼组(F组),测定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方法测定术毕拔管后的疼痛程度,记录不良反应. 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 05).两组患者诱导后MAP、HR均明显上升,至插管5 min后,两组MAP及HR均有下降,RF组下降更为明显,手术开始切皮时两组的MAP及HR均有所波动,F组较RF组明显,术毕拔管后RF组的MAP及HR均明显高于F组. 结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腭咽成形术,具有可控性强、镇痛完善、血流动力学稳定等优点,相对芬太尼其简便、可行、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靶控输注雷米芬太尼和丙泊酚在宫腔镜电切术中应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宫腔镜电切术的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雷米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记录麻醉诱导前、麻醉开始后10min、术后10min时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以手术结束的时间为零点计时,记录患者睁眼的时间,雷米芬太尼、丙泊酚的用量,术中需托下颌面罩加压给氧的总次数。结果麻醉诱导前两组患者MAP、HR、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开始后10min两组患者MAP、HR、SpO2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min两组患者MAP、HR、SpO2恢复到麻醉诱导前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患者睁眼时间明显短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雷米芬太尼的用量多于芬太尼,两组丙泊酚的用量R组明显少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需托下颌面罩加压给氧的总次数R组明显多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靶控输注雷米芬太尼和丙泊酚应用于妇科宫腔镜电切术,苏醒迅速,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3.
陈力  李传祥  宋伏虎  王怡 《广东医学》2012,33(4):534-536
目的 研究术中给予芬太尼对脊柱手术雷米芬太尼麻醉后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择期脊柱手术患者60例(ASA Ⅰ~Ⅱ级),分为3组,采用丙泊酚-雷米太尼静脉麻醉.F1组患者全麻诱导后,手术切皮前静脉注射芬太尼3.0 μg/kg,术中不追加芬太尼;F2组患者全麻诱导后,手术切皮前静脉注射芬太尼3.0 μg/kg,术中追加芬太尼3.0 μg/kg;F3组患者全麻诱导后,手术切皮前静脉注射芬太尼3.0 μg/kg,术中再追加芬太尼6.0 μg/kg.F2、F3组最后1次芬太尼均在手术结束前60 min给予.监测3组患者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记录术毕至拔管所用时间、拔管期间不良事件,评定苏醒期躁动程度(RS)、拔管后疼痛评分(VAS)和镇静状况(Ramsay).结果 F2 组RS 评分[(0.8±0.5)分]、VAS 评分[(1.0±0.3)分]均显著低于F1组(P<0.01),Ramsay评分[(2.0±0.3)分]显著高于F1 组(P<0.05),显著低于F3 组(P<0.05);F3 组呼吸恢复时间[(10.0±4.5)min]、意识恢复时间[(15.0±4.5)min]和拔管时间[(17.0±3.0)min]与F1、F2 组比较显著延长 (P<0.01);F1组的MAP和HR在拔管后10 min时比基础值显著升高(P<0.01),在拔管后10 min时F1 组MAP比F2、F3 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术中给予芬太尼6.0 μg/kg(在手术结束前60 min停止给予芬太尼)镇痛、镇静适度,拔管时合作,虽血压升高、HR增快,但躁动少而且轻,且不影响苏醒速度和拔管时间,能有效预防雷米芬太尼麻醉后痛觉高敏和苏醒期躁动.  相似文献   

4.
王从军  从园园 《安徽医学》2010,31(12):1506-1507
目的比较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麻醉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毕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R组)及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F组)。观察两组麻醉前10 min(T0)、气管插管后5 min(T1)、手术开始后1 min(T2)、手术开始后15 min(T3)及拔管后5 min(T4)时的HR、SBP、DBP,记录手术时间及拔管时间。结果 R组各时点,SBP、DBP明显低于F组,心率明显慢于F组(P〈0.05)。术毕拔管时间R组明显短于F组(P〈0.01)。结论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相比,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迅速,术后并发症少,适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超短效的μ型阿片受体激动剂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子宫肌瘤凝固刀手术治疗中的临床麻醉应用效果,探讨其在该类手术中的安全性和优越性.方法 选择凝固刀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应用组)和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对照组).应用组静注雷米芬太尼0.5μg/kg,丙泊酚2.0mg/kg,继而以丙泊酚4 mg/(kg·h)+雷米芬太尼0.3μg/(kg·h)输注.对照组静注芬太尼1μg/kg,丙泊酚2 mg/kg,继而以丙泊酚4 mg/(kg·h) +芬太尼0.6μg/(kg·h)输注.观察两组患者HR、SpO2、MAP在诱导前(T0)、注药后3min(T1)、10min(T2)及停药后5min(T3)的变化,同时记录呼吸频率下降情况、术中体动反应、注入诱导剂量后至针刺无反应的诱导时间、停药后至呼之睁眼时间和停.结果应用组、对照组在T0~T3时的HR无明显差异;T1~T3与T0比较,对照组MAP明显下降(PT1<0.05,PT2<0.05,PT3<0.05),应用组的MAP下降的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手术麻醉过程中患者在麻醉诱导时间、SPO2、呼吸频率下降项目上无明显差异(Pα>0.05),应用组术中体动小于对照组(Pβ<0.05)、停药后至呼之睁眼时间、停药至完全清醒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γ<0.05).结论 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子宫肌瘤的凝固刀手术,起效快、苏醒迅速、不良反应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芬太尼预防妇科手术雷米芬太尼麻醉后疼痛和躁动的合适剂量。方法60例ASAⅠ或Ⅱ级择期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F2、F3、F4三组,采用丙泊酚-雷米芬太尼静脉麻醉,缝合腹膜时F2、F3、F4三组分别以芬太尼2、3、4μg/kg静注,监测各时点MAP、HR,记录术毕至拔管所用时间、拔管期间不良事件,评定苏醒期躁动程度(RS)、拔管后疼痛程度(VAS)和镇静程度(RSS)。结果F3组RS评分、VAS评分均显著低于F2组(P〈0.01),RSS评分显著高于F2组(P〈0.05),显著低于F4组(P〈0.05);F4组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与F2组、F3组相比显著延长(P〈0.01);F2组的MAP和HR在T4时比T0时显著升高(P〈0.01),F2组的MAP和HR在T4时比T0时显著升高(P〈0.01),在T4时F2组MAP比F3组、F4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芬太尼3μg/kg镇痛、镇静适度,拔管时合作,虽血压升高、心率增快但躁动少,且不影响患者的呼吸恢复、苏醒速度和拔管时间,拔管后无呼吸抑制和呼吸遗忘,能有效预防雷米芬太尼麻醉后痛觉高敏和苏醒期躁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鼾症手术(UPPP)中麻醉维持及苏醒效果.方法:40例UPPP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组(Ⅰ组)和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组(Ⅱ组),每组20例,监测两组麻醉前(T0)、手术开始(T1)、手术开始后5 min(T2)、手术30 min(T3)、术毕(T4)的SBP、DBP、HR的变化及清醒拔管时间.结果:两组之间相比,Ⅰ组T2、T3的SBP、DBP比Ⅱ组下降显著(P<0.01),Ⅰ组T2的HR比Ⅱ组下降显著(P<0.05),Ⅰ组清醒拔管时间比Ⅱ组显著缩短(P<0.01).结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UPPP中应用,麻醉维持平稳,能早期清醒拔管,有利于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等效剂量曲马多和芬太尼持续静脉镇痛对全麻患者气管拔管循环和呼吸的影响。方法60例ASAⅠ、Ⅱ级全麻手术病人随机分为T组和F组,分别于手术结束前30min给予曲马多或芬太尼静脉镇痛,观察拔管后1、5和10min时的SBP、HR、SpO2和PEtCO2。结果拔管时间F组长于T组,两组同期比较拔管后F组HR明显低于T组(P<0.01),SpO2较T组低,而PEtCO2较T组高(P<0.05)。结论曲马多用于全麻术后静脉镇痛几乎不影响患者的清醒及恢复,对患者拔管期间循环和呼吸的影响小于芬太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雷米芬太尼加丙泊酚组(R组)和芬太尼加丙泊酚组(F组)。R组静脉滴注丙泊酚前30s缓慢静脉滴注雷米芬太尼0.5μg/kg,F组静脉滴注丙泊酚前2min缓慢静脉滴注芬太尼1μg/kg,丙泊酚用量为1.5mg/kg。术中必要时,追加丙泊酚,每次0.5mg/kg。观察并记录手术开始前、手术开始后1、3min及手术结束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和丙泊酚的用量、苏醒时间、体动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各观察点MAP、HR、SpO2均较术前降低(P〈0.01),手术开始后1、3min R组SpO2显著低于F组(P〈0.01)。R组患者苏醒时间明显短于F组(P〈0.05),体动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F组(P〈0.05)。结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门诊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好,苏醒速度快,苏醒质量好,但呼吸抑制发生率较高,术中要注意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雷米芬太尼用于小儿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全麻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 60例阻塞性睡眠性呼吸暂停综合征患儿(3~8岁),择期行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随机平均分为3组各20例:雷米芬太尼与丙泊酚组(R组),芬太尼与丙泊酚组(F组),氯胺酮与丙泊酚组(K组).记录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即刻(T1)、手术开始30min(T2)、手术结束时(T3)、拔管后5min(T4)的心率(HR)、上肢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搏氧饱和度(SpO2);各组患儿术毕停药到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以及拔管时间.结果 各组间患儿的性别比、年龄、体重、麻醉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流动力学参数R组、F组T1时点组内比较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K组比较,R组、F组T1时点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以R组最短,F组次之,K组最长(P<0.05,或P<0.01).结论 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儿童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安全、有效,诱导和苏醒迅速,术中平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布托啡诺与芬太尼用于短时手术全麻中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评价布托啡诺用于全麻的临床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ASAⅠ~Ⅱ级耳鼻咽喉科择期声带息肉摘除术住院患者40例,手术时间(12±2)min,随机分为布托啡诺组(B组,n=20)和芬太尼组(F组,n=20).B组诱导静脉注射布托啡诺20 μg·kg-1,F组诱导静脉注射芬太尼5 μg·kg-1,2组4 min后均静脉注射丙泊酚及琥珀胆碱行气管插管控制呼吸,术中静脉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及琥珀胆碱维持麻醉.术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术后Ramsay镇静评分及VAS镇痛评分、不良反应和拔管时间.结果 ①与术前相比,B组静脉注射布托啡诺后及术后RR、SpO2无明显变化(P>0.05);F组静脉注射芬太尼后及术后RR下降显著(P<0.05),术后拔管时间明显大于B组(P<0.05).②B组各时间点MAP、HR变化不明显(P>0.05);F组静脉注射芬太尼后HR下降显著(P<0.05).③拔管后B组VAS评分明显低于F组(P<0.05).④F组呛咳、恶心、肌肉僵直、寒颤、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静脉注射20 μg·kg-1布托啡诺可安全用于短时手术全身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雷米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观察两者对老年手术患者循环功能及苏醒的影响。方法ASAⅠ~Ⅱ级择期行股骨头置换手术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雷米芬太尼组(R组)和舒芬太尼(S组),每组20例。气管插管全麻,麻醉维持用丙泊酚2μg/ml靶控输注,R组恒速输注雷米芬太尼0.1μg/(kg.min),S组恒速输注舒芬太尼0.01μg/(kg.min)。记录诱导前(T1)、诱导用药后(T2)、插管后5 min(T3)、切皮(T4)、断股骨头(T5)、扩充骨髓腔(T6)等时间患者MAP及HR的变化。分别记录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以及患者恢复期的行为表现。结果两组从T1~T6的MAP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组内比较,两组T2,T3的MAP均明显低于T1(P<0.01、P<0.05),以R组略为明显;T4,T5,T6的MAP较T1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T2~T6的HR均较T1减慢,以S组明显(P<0.05)。R组患者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短于S组(P<0.05)。结论雷米芬太尼或舒芬太尼持续静脉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均适合老年人股骨头置换手术,但雷米芬太尼组苏醒快,并发症少,更符合快通道麻醉要求。  相似文献   

13.
吴春美  关宏锐  岑惠芬 《吉林医学》2010,31(22):3706-3707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曲马多在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早期妊娠要求终止妊娠,无人工流产及静脉全身麻醉禁忌证的健康妇女15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50例、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F组)50例、丙泊酚复合曲马多组(T组)50例。消毒铺巾后,常规吸氧,P组静注丙泊酚,F组和T组分别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和曲马多2mg/kg,再静脉注射丙泊酚,意识和下肢张力消失后开始手术,术中患者出现体动则追加丙泊酚0.5mg/kg。监测MAP、HR、SpO2,观察呼吸抑制及皱眉、体动等情况、记录丙泊酚总用量、术毕苏醒时间、有无恶心呕吐、术毕下腹痛情况。结果:三组在给药5min内的MAP、HR均较给药前略下降,但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丙泊酚总用量T组较P组少,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毕苏醒时间F组稍长,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呼吸抑制、皱眉、术毕下腹痛明显多于其他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丙泊酚复合曲马多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患者苏醒迅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人流镇痛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小剂量芬太尼或丙泊酚预防气管拔管时心血管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ASAI级~II级择期全身麻醉手术病人,男60例、女30例,年龄(50.36±9.26)岁(26岁~65岁),体重(63.33±8.54)kg(46 kg~80 kg),无心脑血管疾病史,均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手术,术毕不用纳络酮催醒。术中监测HR、MAP、双频指数(BIS)、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EtCO2)和呼气末吸入麻醉药浓度,根据麻醉深度调整七氟烷的吸入浓度,保持七氟烷1.0 MAC~1.3 MAC,BIS小于50,HR和BP波动在20%内。术毕前15 min停吸七氟烷,待MAC降为0.4、自主呼吸恢复、Vt大于6 ml/kg,RR大于10 tpm,BIS大于80%时准备拔管。拔管前给予预定剂量的预防药物,90例全身麻醉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芬太尼组(F组,n=30)于拔管前给芬太尼1μg/kg静脉注射,丙泊酚组(P组,n=30)于拔管前给丙泊酚0.5 mg/kg静脉注射;对照组(D组,n=30)拔管前不给任何药物。应用Dash2500床边监护仪分别记录用药前、拔管前、拔管后1 min、5 min和10 min时的HR、MAP参数的变化。结果:3组病人的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3组病人于停吸七氟烷后15 min~20 min时达到拔管指标。用药后拔除气管导管,芬太尼组和丙泊酚组病人拔管前后循环系统基本稳定,对照组血流动力学拔管前后有较大波动;3组拔管后10 min的SpO2均保持95%以上,对指令有正确反应;对照组有12例、丙泊酚组有7例、芬太尼组有3例感觉切口疼痛,拔管后连接静脉止痛泵进行术后镇痛。结论:应用小剂量芬太尼或丙泊酚可有效预防拔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比较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应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48例气管异物患儿,随机分为A组(24例)和B组(24例),两组均静脉注射丙泊酚1~1.5 mg/kg后以80~150μg.kg-1.min-1速率持续输注。A组静脉注射雷米芬太尼后持续输注;B组靶控输注(TCI)。术中用KR-III(B)喷射呼吸机经支气管镜侧孔行高频喷射通气(HFJV)。术中增减雷米芬太尼用量调节麻醉深度。观察记录入室后、注射丙泊酚后2分钟、注射雷米芬太尼2分钟、置入支气管镜时、取异物时、术毕5分钟时点MAP、HR、SpO2、RR值;记录术中呛咳挣扎、喉痉挛、呼吸抑制、肌强直、心动过缓和术后恶心呕吐等发生率和术毕清醒时间、雷米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结果注射雷米芬太尼后SBP、HR A组较B组下降明显,在置镜、异物取出时A组较B组升高明显,雷米芬太尼用量A组明显多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8例患儿出现呼吸抑制,B组2例;A组有5例患儿出现呛咳屏气,B组有1例。结论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较持续输注靶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小儿异物取出术,患儿术中生命体征更平稳,能保留患儿自主呼吸,术毕清醒迅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小儿扁桃体和增殖体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将ASAⅠ~Ⅱ级择期行扁桃体和增殖体切除术的患儿40例,随机分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R组)和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F组),每组各20例。观察患儿在麻醉诱导及气管插管时的BP、HR,记录术毕停药后小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结果:R组与F组麻醉诱导期心血管副作用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R组插管反应明显少于F组(P<0.05)。R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短于F组(P<0.05)。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小儿扁桃体和增殖体切除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对麻醉诱导和维持阶段的血流动力学、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的影响。方法60例神经胶质瘤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R组使用瑞芬太尼诱导,以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分别静脉泵注维持麻醉,F组使用芬太尼诱导,以丙泊酚和芬太尼分别静脉泵注维持麻醉,术中连续监测HR、SpO2、MAP值,并观察术毕呼吸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以及术后恶心呕吐。结果在麻醉诱导和维持阶段,R组和F组MAP和HR均下降,R组下降幅度大于F组(P〈0.05),气管插管后即刻和切皮时R组麻醉深度明显少于F组(P〈0.05),拔管后5min,R组MAP和HR明显高于F组(P〈0.05)。呼吸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R组明显短于F组(P〈0.05),两组之间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神经外科手术中瑞芬太尼比芬太尼更能有效地抑制气管插管和手术导致的应激反应,且术后呼吸恢复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气管拔管时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全麻术后,观察组静脉缓慢推注雷米芬太尼0.5μg/kg、丙泊酚0.3 ̄0.5mg/kg,2 ̄3min后吸痰拔管。对照组不给药,直接吸痰后拔管。结果:观察组与用药前比,HR、MAP、RR均下降。对照组拔管时、拔管后5min HR、MAP、RR均较前明显升高。结论:小剂量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能有效的抑制气管拔管时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用于甲状腺手术麻醉诱导对围拔管期的影响。方法 50例ASAⅠ-Ⅱ级全麻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25):布托啡诺组(B组)和芬太尼组(F组)。B组诱导时静注布托啡诺30μg/kg,F组静注芬太尼4.0μg/kg,咪达唑仑、顺苯磺酸阿曲库铵、依托咪酯诱导气管插管,术中以雷米芬太尼、顺苯磺酸阿曲库及丙泊酚维持麻醉,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清醒拔管后送PACU。记录麻醉前、气管拔管前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术后Ramsay镇静评分及VAS镇痛评分;不良反应。结果与麻醉前比较,B组拔管前和拔管后MAP、HR无明显变化(P〉0.05),F组围拔管后即刻MAP、HR明显增高(P〈0.05);B组VAS评分明显低于F组(P〈0.05);F组躁动、寒战肌僵、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结论甲状腺手术病人,布托啡诺30μg/kg全麻诱导,拔管前后呼吸循环稳定,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0.
李小锋  王霞 《重庆医学》2011,40(2):143-144,146
目的观察芬太尼、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小儿眼科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诱导时观察组采用芬太尼而对照组采用雷米芬太尼,两组都持续静脉输入雷米芬太尼和丙泊酚行维持麻醉。分别记录两组诱导前(T1)、诱导后(T2)、插管时(T3)、手术开始时(T4)、手术结束时(T5)、拔管时(T6)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同时记录术后咽喉反射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对语言指令反应恢复时间,并记录苏醒期是否有躁动、呕吐发生等。结果与T1相比,两组患儿T2时收缩压、舒张压下降,HR减慢,对照组变化明显(P<0.01);T3时SBP、DBP升高,HR增快,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4、T5时SBP、DBP明显下降,HR明显减慢(P<0.01);T6时SBP、DBP升高,HR增快,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芬太尼、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小儿眼科手术效果好,诱导和拔管时BP、HR波动相对较小,术后躁动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