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病例简介患者,男,30岁。主因左小腿挤压伤致足背部疼痛、麻木,脚踝跖屈、背伸不能2小时入院。患者缘于开车时发生车祸,被车门挤压左下肢,当即疼痛、肿胀、麻木、不能主动活动,约2小时后被救出,送入我院,查体:发育良好,意识清晰,生命体征正常,心肺腹征阴性。专科检查:左下肢肿胀、麻木,足内翻、下垂畸形,踝关节无自主活动,跖屈、背伸均不能,股四头肌肌力3级,小腿肌肌力0级,跟腱反射消失,肌张力无减弱,足背动脉搏动尚可,小腿外侧及足背前内侧皮肤感觉减退,末梢血运  相似文献   

2.
《中国医药科学》2016,(16):43-45
目的探讨软瘫期电针针刺胫前肌及腓骨长短肌配合现代康复疗法预防脑卒中后出现足下垂及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软瘫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及患侧下肢针刺足三里、阳陵泉、申脉、解溪、太溪、丰隆、照海、悬钟、承山、太冲等穴位,并选其中足三里-丰隆、悬钟-太冲两组穴位加用电针综合治疗仪进行刺激,周一至周六每日一次。实验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和分别用电针针刺胫前肌及腓骨长短肌,其中周一周四电针针刺胫前肌,周二,三,五,六电针针刺腓骨长短肌。实验组和对照组电针综合治疗仪均选用20~30Hz的连续波进行刺激,每次30min。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的观察两组足下垂发生率和足内翻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足下垂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足内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软瘫期给予胫前肌及腓骨长短肌电针针刺配合现代康复疗法可有效预防脑卒中后出现足下垂和足内翻。  相似文献   

3.
<正>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小儿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很多,我们采用陆裕朴氏法治疗50例患儿,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50例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5月~1岁15例,1~3岁30例,3~5岁5例。双足畸形者44例,15例为石膏固定失败者。二.治疗方法:麻酸采用氯胺酮加局部奴夫卡因浸润,手术在止血带下进行,一般不输血。手术方法的选择主要根据患足畸形程度,对足跖屈、内翻畸形轻型者,一般行跟腱延长和胫前肌外移术;对足跖屈、内翻高弓中型畸形者,除采用跟腱延长、胫前肌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小儿常见的足部畸形,男孩多见,可单或双足发病,双侧者居多。出生后即见两足有内收、内翻与马蹄形,足内侧呈凹面而外侧凸面;足部发育有时较差,单侧发病者更明显。随年龄增长畸形加重,步行后足背常有胼胝,步态摇摆,踝内侧更显紧张。推拿治疗该病以其痛苦小、疗效好、无副作用,宜于接受。笔者在20年的推拿工作中,采用摇牵地治疗小儿肌性马蹄内翻足12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病人 ,男 ,5个月。双小腿环形缩窄畸形伴双足肿胀 ,左足马蹄内翻畸形 ,于 2 0 0 2年 5月 5日入院。检查 :双小腿下1/ 3处分别有一个环形缩窄畸形 ,呈对称性 ,束带质硬 ,无弹性 ,小腿远端及足部组织明显肿胀 ,颜色正常 ,左足马蹄内翻 ,足趾高仰 ,右足第四趾缺如。双小腿X线片示 :下段软组织有两个深凹的环形收缩。双足X线片示 :左足马蹄内翻 ,左足中附关节及趾骨缺如 ,右足骨质正常。手术按Pest法一次施行。 1个月后复查环形带消失。远端血运、神经功能正常。讨论 :先天性挛缩带合并先天性截肢畸形是一种罕见的畸形 ,多发生于上肢、下…  相似文献   

6.
<正>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又称拐状足,是先天性畸形足中最常见的一种。一、病因:关于本病的原因,说法甚多,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子宫内位置的异常:患足若位于健侧下肢之屈侧,其外缘可因受子宫壁的压挤而内翻。若两腿交叉,两足皆位于对侧下肢的屈侧,两足外缘同时受子宫壁的压力也可内翻,造成马蹄内翻足。②胎生第三个月,胎儿足部一般均位于马蹄内翻的位置,但以后胎儿下肢逐渐内转,胎足可逐渐变到正常的位置。如果下肢内转发生障碍,则该足即形成马蹄内翻畸形。③子宫内压力的改变—即机械因  相似文献   

7.
婴儿瘫足部畸形是小腿多处肌群瘫及骨与关节受累综合症状。常见畸形有马蹄足、马蹄内翻足、马蹄外翻足,高弓仰趾等。长期以来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影响工作与学习,因而求治就医。我院自1980年9月至1985年4月,手术矫正治疗婴儿瘫足部畸形55例,术后疗效观察,尚为满意,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8.
病例摘要患者女,17岁。生后8月两足外翻畸形;9岁后两手无力;手指关节渐而不能屈曲;两下肢无力,腕踝活动困难。1980年4月来我院就诊,拟诊为腓骨肌萎缩症。体查:智能发育良好;两前臂远端2/3部、两下肢大腿下1/3部及小腿肌群萎缩,呈典型的爪状手及鹤腿。肌力:两侧肩4°、肘3°、腕0°、指1°、髋3°、膝4°、踝0°、趾1°,腱反射消失;感觉无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9.
张丽平  夏群英 《江西医药》2012,47(11):1034-1035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临床常见的小儿足部畸形,其特点是骨间关节内收,踝关节趾屈,足内翻,胫骨内旋及胫后肌挛缩.新生儿发病较高,约为1%-4%,男性为女性2倍,单侧稍多,早期干预治疗预后较好.2006年始,我科对已行Ponseti方法治疗的48例新生儿马蹄内翻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2月-2012年2月我科收治48例新生儿马蹄内翻足,均为单纯性马蹄内翻足,其中男36例,女12例,单侧内翻足32例,双侧内翻足16例,年龄7d-28d.48例患儿均采用Ponseti方法[1]维持矫正位置3-5min后放松,休息片刻后再做1遍.2-3遍后采用靴型石膏固定于矫正位置,石膏固定时由助手一手握住患儿小腿下段,拇指顶压在距骨头处,一手牵拉患儿拇趾使前足外展,术者将石膏托置于足底及小腿后侧,再用5cm宽石膏绷带(对于软组织挛缩轻者也可采用普通绷带)缠绕2-3层即可.10-14d后拆除石膏,重新手法矫正,石膏固定,如此重复,逐步纠正前足内收,中足高弓及后足内翻.视情况如跟腱紧张则需行跟腱延长术,术后石膏固定3-4周.石膏去除后外展支架固定.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一种常见的儿童骨科先天畸形,出生后即出现单足或双足马蹄内翻畸形,即足跟小、足跟内翻、前足内收、内翻,各足趾向内侧偏斜,此外常合并小腿内旋畸形。随着年龄的增大,畸形逐渐加重。尤其在负重行走后,由于足背外侧缘着地,常出现局部胼胝。先天性马蹄  相似文献   

11.
方德归 《现代医药卫生》2001,17(10):846-846
1病例介绍患者 ,女 ,66岁。入院前1年不明原因发现左小腿一肿物 ,肿胀轻痛 ,以晚间为甚 ,无寒战 ,发热 ,消瘦及明确外伤病史。逐渐小腿肿痛加重 ,小腿行走、站立不便。外院及我院多次检查后诊断为小腿软组织肿瘤 ,建议手术治疗。于2001年5月20日收入我院治疗。入院查体 :体温、脉搏、血压均正常。全身浅表淋巴肿大 ,甲状腺不大 ,心肺未见异常 ,左小腿前外中下1/3可扪及一个6cm×4cm×3cm大小的包块 ,质硬、不光滑、欠活动 ,与皮肤无粘连 ,与胫骨前肌关系密切 ,随足内翻 ,背屈等胫骨前肌活动而活动 ,左足内翻 ,背屈肌…  相似文献   

12.
下肢烧伤如处理不当,常致瘢痕挛缩牵拉引起畸形。我们诊治一例两岁患儿,因烧伤下肢包扎不当致踝关节前脱位,经一段时期以后,胫前与足背的软组织粘连,瘢痕牵拉,致双足前仰翻,只能两足跟着地,站立不稳,更不能行走。收住院时已距烧伤时一年半,住院时全身情况尚好,X线平片所见双足畸形与体检一致,骨及关节面无破坏。分两次手术矫正,先治左足,4个月后治右足,术后左足较  相似文献   

13.
胫内翻(Blount氏病)是骨髂的一种发育性异常。特点是胫骨上端内侧骨骺和干骺端软骨生长障碍,此病在我国较为少见,尤其是家族性胫内翻在临床上则属罕见。我院自1982年4月以来收治4例胫内翻,其中2例为家族性,现报导如下: 王×,男性,6岁。出生后发现双膝内翻,2岁明显,但无疼痛,4岁外院诊断为“缺钙”,后因行走严重摇摆,双腿易疲劳,于1983年8月入院。患儿系第二胎,足月顺产,生后肥伴。追问病史,其母亲及外祖母均有胫内翻,经体检与摄片已证实,但程度较轻,患儿无炎症及外伤史,一般状态良好,智力正常,站立时,双膝内翻,内侧间距16厘米,双侧腓骨小头向外突出,小腿近端内侧凹陷,双踝不能并拢,双踝内翻。X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研究术后康复锻炼对预防肱骨踝骨折患儿肘内翻畸形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6例肱骨踝上骨折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53)和观察组(n=53),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康复锻炼对患儿进行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进行肘关节外翻训练,观察两组患儿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儿康复训练后随访两年,观察组中有3例患儿出现肘内翻,发生率为5.66%,对照组中有11出现肘内翻,发生率为20.75%,两组肘内翻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术后在进行基本的康复训练时,再加上肘外翻训练,能显著提高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有效预防肘内翻的发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一氧化碳中毒致手内在肌阳性征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明贵 《河北医药》2001,23(12):950
例 1 患者 ,男 ,34岁 ,农民。主因 :煤气中毒后右手畸形 ,功能受限 1年入院。检查 :一般情况良好。右腕关节活动正常。右手外观第 2~ 5掌指关节屈曲 45度 ,指间关节过伸 2 0度畸形 ,拇指内收畸形 ,骨间肌无明显凹陷。触诊 :大鱼际肌及骨间肌的弹性差 ,未触及条索状瘢痕。作者单位 :0 50 50 0 河北省灵寿县医院外科掌指关节过屈位 ,指间关节可屈曲 ,在被动伸掌指关节时 ,指间关节不能被动屈曲 ,拇指不能外展。治疗过程 :2 0 0 0年 4月 2 5日在臂丛麻醉下骨间肌剥离及部分切断 ,拇收肌横、斜头切断 ,鱼际肌部分切断 ,术中见背侧骨间肌有部分…  相似文献   

16.
1 病例报告患者男,19岁。因双小腿疼痛2月而入院。患者每次参加长跑训练后即出现双小腿疼痛,始为钝痛,迅即加重,经卧床休息1~2天后症状消失,剧烈活动后复发。入伍前无超负荷运动史。发作时体征:双侧胫前筋膜间室张力增高,压痛(+),被动牵拉痛(+),胫前肌、(足母)长伸肌、趾长伸肌肌力轻度减弱,足背动脉搏动正常,第一、二趾蹼区皮肤痛觉、触觉轻度减退。诊断:双侧慢性胫前筋膜间室综合征。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胫前筋膜间室扩大术,术中纵向梭形切除部分筋膜。随访1年,症状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17.
患儿,女,11岁.7岁时放学后行走出现右足行走不便,轻度足内翻,无疼痛,回家休息后好转,第2天晨起可正常行走上学(家距学校约1000m),但放学后又出现相同症状,曾服用维生素、钙片无效.约6个月后晨起时右足内翻已不能完全缓解.于9岁时在某医院骨科行右足内翻畸形矫正术,减少活动,术后3个月内曾有好转,但以后上述症状又逐渐出现,且左足出现相同症状,并有行走时双下肢僵硬感,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法,预防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并发症发生。方法采用手法整复,屈肘90°、前臂旋后90°和外展15°-25°位长臂石膏托矫形固定,必要时配合闭式穿针内固定。治疗小儿伸直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186例。结果经6个月~16年随访观察,186例外形和功能完全恢复正常,占96.75%,6例发生不同程度肘内翻畸形,占3.25%,未发生其他并发症。结论该方法可预防肘内翻、缺血性肌挛缩和肘关节伸屈功能受限等并发症发生,是治疗小儿伸直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9.
多发性内生软骨瘤病又称欧利(Ollier)氏病,是一种少见病,国内文献报告不多,我们曾遇1例报告如下。患儿女性,11岁,住院号4769。因四肢骨骼进行性畸形9年,于83年8月8日入院。患儿于两岁时,家长发现其左小腿及胸廓变形,并且双手指较同年龄儿童增粗,左肩下方逐渐隆起,随年龄增长上述畸形逐渐加重。无疼痛及其它不适。家族中无类似疾病。体检:营养欠佳,发育矮小,智力正常,明显跛行。  相似文献   

20.
小儿马蹄内翻足是小儿足部畸形,也是临床上常见的先天性畸形的一种,主要表现在患儿的足前半部内收、内翻,跟骨内翻、跖屈、跟腱挛缩呈马蹄畸形等。据统计,目前临床上小儿马蹄内翻足发病率为1.0‰~4.5‰[1],此病在婴儿出生后就能够很快的辨认畸形,所以在诊断方面并无困难。此病要早发现早治疗,效果才会显著。现将我院36例小儿马蹄内翻足患儿实施全麻联合骶管阻滞麻醉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