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输血后丙型肝炎的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血后丙型肝炎的特点及防治对策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传染病教研室石淑仙,林建国输血后肝炎(PTH)是输血常见并发症。在献血员进行乙肝病毒检测筛除之后,发现PTH中90%与丙肝病毒(HCV)感染有关。国内外文献报道HCV是PTH最常见的病源[1]。1...  相似文献   

2.
输血传播病毒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连杰  赵西平 《肝脏》1999,4(1):49-51
自从1989年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发现丙型肝炎病毒后,人们认识到至少有5种嗜肝病毒是病毒性肝炎的原因: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戊型肝炎病毒(HAV)。除了这些肝炎病毒外,还有一些非嗜肝病毒,例如巨细胞病毒(CMV),或Epstein-Bars病毒(EBV)和其它原因引起的肝脏炎症,例如酒精、药物、代谢性疾病以及免疫性和原发性胆道疾病等。HCV感染是输血后肝炎和不明原因散发性肝炎的主要病因,虽然已有多种敏感的检测方法,但是临床上…  相似文献   

3.
内镜检查前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测定的意义及阳性病例的临床探讨[酒井武则,加藤寿一,浅田耕造,他·肝脏1991;32(supplel):261(日)][目的]日本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携带率约1.2%左右。HVC除输血外也可通过种种医疗途径感染,但仍多不...  相似文献   

4.
输血后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前瞻性调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了解输血所致HBV和HCV感染现状及HBsAg抗HCV和ALT筛检供血的效果。方法 对138例输血者输血前,后1,3,6,9个月血清标本及其供血检测HBsAg,抗HBs,抗HBc,抗HCV和ALT,并对部分血清标本用PCR及巢式RT-PCR法检测HBVDNA和HCVRNA,结果和结论 输血后HBV和HCV感染率分别为1.4%(2/138)和34.8%(48/138),输血后乙型和丙型肝炎发生  相似文献   

5.
输血后丙型肝炎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解输血后丙型肝炎的发病情况,北京协和医院、华西医科大学、北京医科大学和上海医科大学4个单位共同协作,于1993年4月至1994年11月进行了输血后丙型肝炎的前瞻性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并对健康献血员进行了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的检测。北京协和医院的结果发现,献血员中抗-HCV的阳性率以市区志愿献血员为低(0.42%),其次为农村献血员(5.60%),市区职业献血员最高(14.49%)。输血后丙型肝炎的发病率在随访3个月以上的受血者中,抗-HCV阳性率分别为:北京协和医院15.34%(14/91),华西医科大学24.59%(15/61),上海医科大学13.18%(12/91)和北京医科大学1.53%(1/65),而同期输血后乙型肝炎的发病率和以往相比明显下降。表明现有献血员的各项筛选尚不能完全排除输血后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  相似文献   

6.
传染病寄生虫病006用干扰素α-2B可使血友病患者血浆中HCV-RNA消失[英]/BrestersD…ScandJGastroenterol.-1992,27(2).-166~168血友病用血浆浓缩凝血因子者约有80%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而且...  相似文献   

7.
输血后丙型肝炎32例临床分析和振坤杨存葆索智敏近年来,丙型肝炎病毒(HCV)已成为输血后肝炎的主要原因,约80%~90%输血后肝炎由HCV引起。由于丙型肝炎易慢性化,易癌变,又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故应引起临床重视。现将本院1990年10月~1996年...  相似文献   

8.
慢性及输血后肝炎抗-HCVIgM检测及其意义马勇,李保仝,扬毓华,刘健虎,严家春自获得HCV基因克隆和重组丙型肝炎病毒多肽抗原C100-3以来[1],已建立了多种检测HCV感染的方法。但抗-HCVIgG不能预示丙型肝炎病毒的急性感染或慢性感染是否处于...  相似文献   

9.
088丙型肝炎病毒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恶化因子[日]濑户口纯子…//糖尿病-1995,38(7).-523~525近来有报告指出,应用干扰素治疗C型肝炎,引起眼底病变恶化。作者发现门诊糖尿病患者中,C型肝炎病毒(HCV)携带者达10%。为此,作者探...  相似文献   

10.
庚型肝炎病毒与其他肝炎病毒重叠感染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庚型肝炎病毒重叠其他肝炎病毒感染状况。方法:分别对497倒不同病原的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HGV RNA(RT PCR)及其中180例患者进行抗-HGV(ELISA)的检测。结果:①HGV在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总的重叠感染率为7.8%(39/497)。②HGV重叠感染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为189%(10/53).高于其他肝炎病毒的重叠感染率,P<0.01。③有输血史的患者HGV RNA阳性率(16.0%,12/75)高于无输血史的患者(6.4%.27/422),P<0.01。④重叠HGV感染组与非重叠HGV感染组比较,两组肝功能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⑤抗-HGV的检出率为12.8%(23/180),但其中仅有21.7%(5/23)同时为HGV RNA阳性。结论:①输血可能是传播HGV的主要途径之一,但HGV也可经非输血途径传播。②HGV致病性可能较弱。③抗HGV阳性并不一定代表HGV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11.
非甲—庚型肝炎患者TT病毒感染的检测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急慢性输血后肝炎、散发性肝炎及爆发性肝炎中,有相当比例的患者用现有甲、乙、丙、丁、戊、庚型肝炎实验室诊断方法尚不能分型,在排除已知的致病因素外,仍有3.50~15%的肝炎病人病因不明。通常将这些不明原因的肝炎称之为非甲-庚型肝炎。1997年日本学者报道发现一种新的肝炎病毒,并命名为TT病毒(TTV)[1]。我们根据日本报道的TTV基因序列,建立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方法,在我国北京地区非甲庚型肝炎患者中检测出TTV基因,并进行了序列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标…  相似文献   

12.
传染病寄生虫病102输血引起的丙型肝炎的临床转归[英]/TongMJ…NEnglJMed.-1995,332(22).-1463~1466本文旨在研究输血引起的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自然发展过程。方法作者研究了从1980年~1994年亨廷顿...  相似文献   

13.
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与调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肝纤维化是肝脏慢性损伤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数量增加和/或成分改变,目前认为,ECM在肝脏累积是其合成和降解失去平衡的结果,因此研究ECM降解及其调控日益受到人们重视[1]。Iredale等[2]发现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有ECM降解发生逆转的可能,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 ECM降解的主要酶系,为防治肝纤维化提出了新的策略,本文就这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1 MMPs与ECM降解 MMPs是一类锌或钙依赖…  相似文献   

14.
019胞液钙与胰岛素抵抗[英]/DrazninB//AmJKidneyDis,-1993,21(6:suppl3).-32~38许多高血压病人存在胰岛素抵抗,其机制尚不清楚。细胞钙的处理异常,尤其是胞液游离钙([Ca2+]i)水平升高可能是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马兜铃酸I(AAI) 所致LLCPK1 细胞凋亡时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 Ca2+ ]i) 的变化和钙拮抗剂拉西地平对细胞凋亡的作用。 方法:应用已建立的AAI 所致LLCPK1 细胞凋亡模型,使用光镜、AnnexinVFluos 凋亡检测试剂盒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经Fluo3/AM 染色,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测定平均[Ca2+]i 。 结果:0-04 g/L 的AAI 作用24h 可致LLCPK1 细胞出现明显细胞凋亡和平均[Ca2+]i 显著升高;拉西地平(100 ng/L,1 μg/L) 可显著抑制AAI 所致的[Ca2 +]i 升高并能降低凋亡细胞比例。 结论:在体外条件下AAI 所致LLCPK1 细胞凋亡的发生可能与[Ca2+]i 升高有关;拉西地平可能通过抑制[ Ca2+]i 升高而抑制AAI 所致的凋亡。  相似文献   

16.
输血及血透者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王敏李金星济南军区总医院康复科山东省济南市250031主题词输血/副作用血液透析/副作用肝炎病毒/免疫学肝炎抗体/分析Subjectheadingsbloodtransfusion/adverseeffectshe...  相似文献   

17.
在无国产抗-HCV试剂供应的1990和1991年,甲地观察输血者90名(不筛查ALT),乙地筛查ALT观察输血者64名。输血后HCV感染率甲地45.6%,乙地18.8%,p<0.01;其中输血后丙型肝炎发生率甲地41.1%,乙地14.1%P<0.01,甲地观察二年未发现抗-HCV阴转;输血距抗-HCV阳转甲地38.4±11.8天,乙地42.9±15.9天;输血后ALT异常率甲地44.4%,乙地21.9%,输血距ALT异常甲地48.2±16.8天(观察二年ALT异常率27.8%),乙地51.9±20.9天。输抗-HCV阳性、阴性血受血者,其HCV感染率88.2%(45/51)和7.8%(8/103)。既往HCV隐性感染的受血者,输后丙型肝炎发病率52.9%(11/22),同时发现3例输血后抗-HCVS/CO值渐低,2例阴转,似有HCV中和性抗体存在。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上海地区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现状,采用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庚肝炎病毒(HGV/GBV-C)核酸(HGV RNA)。结果在各类患者和因员中HCVRNA的检出率分别是;血液透析和肾移植为15.7%,丙型肝炎为3.3%、乙型肝炎为0、散发性非A-E型肝炎为0、义务因员为7.5%。提示HGV杂多为无闰状或亚临床型,常与HCV重叠感染,并与输血密切相关,作者肯定了上海地区存在庚型肝炎,指出筛选  相似文献   

19.
006与人类3,5,3’-三碘甲状腺氨酸受体β链的激素结合区域中碱基突变相关的脑垂体对甲状腺激素的抵抗[英]/Sasakis…//JClinEndoCrinolMetab.-1993,76.-1254~1258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分为两种主要类型:普...  相似文献   

20.
传染病寄生虫病193家庭内丙型肝炎病毒的散发传播[英]/Garcia-BengoecheaM…∥ScandJInfectDis.-1994,26.-15~18尽管流行病学已证实,性接触是急性非甲、非乙型肝炎的危险因素,但家庭内丙型肝炎病毒(HCV)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