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头部电针透穴治疗面肌痉挛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寻找提高治疗面肌痉挛临床疗效的最佳方法。方法:选择面肌痉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电针透穴组40例、电针对照组40例、药物对照组40例。电针透穴组取头部百会透曲鬓、神庭透颔厌、头维透悬厘、本神透率谷,电针对照组取百会、阳白、地仓、颊车、翳风、合谷、太冲、三阴交,两组均每日1次,共治疗30天;药物对照组采用卡马西平0.1g,每日2次,共口服30天。从面肌痉挛强度分级和频度分级以及肌电电生理变化等方面判断其疗效。结果:电针透穴组能明显降低面肌痉挛的强度和频度,与其他两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电生理指标影响,电针透穴组与其他两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头部电针透穴治疗面肌痉挛能提高疗效,是目前治疗本病较佳的疗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针刺及艾灸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选患侧扳机点、合谷、太冲,找到扳机点注射复方当归注射液,再针刺、艾灸。结果:总有效率98%。结论:穴注复方当归注射液活血化瘀药物可以使粘连得血管神经及肌腱组织得到分离,配合针刺艾灸以增强组织的拨托分离疗效提高弹性来调节肌肉的动态平衡,从而缓解痉挛。 相似文献
4.
5.
针刺足阳明胃经特定穴与非特定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针刺足阳明胃经特定穴、非特定穴以及非经非穴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不同评价时点的临床疗效差异,探讨经穴效应差异性。方法:将116例患者随机分为足阳明胃经特定穴组(A组)36例、足阳明胃经非特定穴组(B组)39例和非经非穴组(C组)41例。A组针刺冲阳、丰隆、足三里、梁丘,B组针刺条口、阴市、伏兔、犊鼻,并均沿穴位所在经络近心端约2mm位置设置辅助针刺点进行浅刺。C组针刺4个非经非穴点:①肘内侧,肘尖与腋窝连线中点;②肱骨内上髁与尺骨腕部之间中点;③臂内前缘三角肌和二头肌交接处;④足三里水平旁开1~2cm,胫骨外侧缘处,并沿非经非穴点所在肢体纵轴线体表投影在非经非穴点近心端约2mm位置设置辅助针刺点进行浅刺。各组针刺点及其旁开的辅助针刺点均接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均治疗4个疗程。治疗后、治疗后1个月、3个月随访观察各组功能消化不良症状积分(FDI)、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SF-36)情况,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A组餐后饱胀、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症状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8%(28/33)、67.7%(21/31)、76.9%(20/26)、56.3%(9/16),B组分别为45.9%(17/37)、38.7%(12/31)、42.9%(12/28)、38.5%(5/13),C组分别为15.8%(6/38)、18.4%(7/38)、46.1%(12/26)、16.7%(4/24),A组在餐后饱胀、早饱感、上腹痛3个症状方面总有效率均优于B组(均P<0.05);A组在餐后饱胀、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4个方面总有效率均优于C组(均P<0.05);B组在餐后饱胀症状方面总有效率亦优于C组(P<0.05)。各组FDI评分、SF-36评分在治疗后、1个月随访、3个月随访时点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均P<0.05);A组在以上各时点FDI评分、SF-36评分较其他两组改善更明显(均P<0.05);B组在治疗后2项评分也较C组改善明显(均P<0.05)。结论:针刺足阳明胃经特定穴、足阳明胃经非特定穴与针刺非经非穴治疗FD均有效,而针刺足阳明胃经特定穴治疗FD具有更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证实了经穴特异性效应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针刺治疗面肌痉挛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06~2004-01,笔者运用镇静安神法为主治疗面肌痉挛30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30例均为门诊患者,男8例,女22例;年龄最小30岁,最大56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3年.其中原发性面肌痉挛26例,曾患面神经麻痹经长期针刺治疗后引发面肌痉挛4例. 相似文献
7.
火针治疗面肌痉挛6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火针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将120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5例,采用火针治疗;对照组55例,采用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17例,显效29例,好转10例,无效9例,愈显率为70.8%,总有效率为86.2%。对照组痊愈12例,显效17例,好转17例,无效9例,愈显率为52.7%,总有效率为83.6%。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2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火针与电针治疗面肌痉挛临床疗效相当,而火针的愈显率更优,因此火针是治疗面肌痉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阳明经穴位为主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病例纳入标准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和药物对照组,每组30例,针刺组取患侧四白、下关、双侧足三里为主穴治疗,药物对照组采用卡马西平0.2g,每日2次,共口服30天。两组均每日1次,共治疗30天。结果:两组患者均于30天评价疗效,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组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常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9.
面肌痉挛是一种半侧面部不自主抽搐的病症,抽搐呈阵发性,且不规则,程度不等,可因疲倦、精神紧张及自主运动而加重,起病多从眼轮匝肌开始,然后涉及整个面部。2001—2005年,笔者运用针刺疗法治疗面肌痉挛58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临床特点为阵发性,一侧性面肌抽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董氏奇穴巨刺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膝骨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董氏奇穴巨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疗法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6周后、治疗结束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 Lysholm 膝关节评分标准评价两组患者患膝疼痛及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前后各时间点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时间效应(F =1.955,p =0.287);两组患者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存在分组效应(F =19.512,p =0.000);治疗前两组患者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5±0.9)分,(8.6±1.1)分;t =﹣0.385,p =0.701];治疗6周后、治疗结束后3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6±0.4)分,(2.9±0.5)分,t =﹣11.120,p =0.000;(2.2±0.6)分,(3.5±0.5)分, t =﹣9.117,p =0.000;(2.8±0.8)分,(3.7±0.7)分,t =﹣4.637,p =0.000];但治疗结束后12个月,两组患者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9±1.0)分,(4.2±0.9)分,t =﹣1.221,p =0.227];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 =0.009,p =0.048)。治疗前后各时间点间患膝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时间效应(F =1.576,p =0.226);两组患者间患膝功能评分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存在分组效应(F =10.835,p =0.034);治疗前两组患者间患膝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6.8±10.2)分,(55.2±9.5)分;t =0.629,p =0.532];治疗6周后、治疗结束后3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间患膝功能评分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0.6±8.4)分,(75.9±9.6)分;t =2.018,p =0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观察揿针联合常规针刺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面肌痉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揿针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 d后休息1 d,治疗3次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面肌痉挛强度分级、频度分级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痉挛强度、频度分级均改善(P 0. 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 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 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揿针联合常规针刺治疗面肌痉挛疗效确切,并能改善临床症状,促进面部肌肉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14.
面肌痉挛属祖国医学“面”、“面风”范畴 ,是指一侧面部肌肉发生阵发性、不规则、不自主的抽搐。笔者自 1 993年以来 ,采用穴位注射治疗面肌痉挛36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6例中 ,男 1 3例 ,女 2 3例 ;年龄最小者2 9岁 ,最大者 6 1岁 ;病程最长者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足阳明经穴针刺血清对家兔离体胃窦平滑肌细胞舒缩活动的影响,从离体细胞水平研究足阳明经与胃相关的特异性.方法:将45只家兔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阿托品模型组、针刺足阳明经穴组、针刺足少阳经穴组、针刺足太阳经穴组,每组9只.分组处理后,颈动脉采血制备针刺血清.另取正常家兔10只,取胃窦平滑肌,经Ⅱ型胶原酶消化后制成正常兔胃窦平滑肌细胞悬液.取1∶2稀释的针刺血清与同体积的正常兔平滑肌细胞悬液作用,用戊二醛固定后在显微镜下以测微尺测定细胞长度.结果:阿托品模型组的血清能使正常兔胃窦平滑肌细胞舒张,细胞长度增加;针刺足阳明经穴组的血清可以促进正常兔胃窦平滑肌细胞收缩,细胞长度缩短,而针刺足少阳经穴组和针刺足太阳经穴组的血清对正常兔胃窦平滑肌细胞的长度影响不明显.结论:足阳明经穴针刺血清能使离体胃窦平滑肌细胞产生明显的收缩效应,从离体细胞水平进一步证实了足阳明经与胃相关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7.
18.
针刺足阳明经穴对家兔胃窦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针刺足阳明经穴对胃平滑肌细胞内第二信使Ca2 的影响.方法:将45只家兔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阿托品模型组、针刺足阳明经穴组、针刺足少阳经穴组、针刺足太阳经穴组,每组9只.分组处理后,取胃窦平滑肌,制成活的单个平滑肌细胞悬液,以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 ]i).结果:针刺足阳明经穴组胃窦平滑肌细胞内[Ca2 ]i明显高于阿托品模型组(P<0.01),而其他各组间细胞内[Ca2 ]i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足阳明经穴对胃运动的影响与胃平滑肌细胞内Ca2 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9.
针刺加激光照射治疗面肌痉挛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寻找一种治疗面肌痉挛方便、安全的有效方法。方法:将390例面肌痉挛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药物组200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针刺激光组190例,采用针刺加激光照射治疗。两组均治疗30天后总结疗效。结果:针刺激光组总有效率93.7%,治愈率64.7%,6个月复发率6.7%;药物组总有效率62.0%,治愈率32.0%,6个月复发率33.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加激光照射是治疗面肌痉挛方便、安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