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持续输注去氧肾上腺素预防腰麻引起低血压的量效关系。方法选取需行剖宫产术的足月健康初产妇80例,随机均分为4组:A、B、C、D组。蛛网膜下腔注射重比重布比卡因10 mg和舒芬太尼5μg后分别输注去氧肾上腺素0.25、0.375、0.5、0.625μg·kg^-1·min^-1,胎儿娩出时停止输注。观察蛛网膜下腔阻滞开始至胎儿娩出期间产妇收缩压的变化,各组发生高血压、低血压、恶心呕吐等的例数,记录各组使用补救去氧肾上腺素和阿托品的次数、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pH值。研究期间无低血压发生的去氧肾上腺素剂量定义为有效剂量,采用Probit分析计算半数有效剂量(ED50)及95%有效剂量(ED95)。结果A、B组低血压的发生率显著高于C、D组(P<0.05),麻醉后30 min内D组收缩压的波动明显低于其他各组。C、D组的高血压发生率显著高于A、B组(P<0.05),但均为一过性,停止输注后即降至正常。4组产妇术中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及寒战发生率相似,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4组出生1 min 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pH值无显著差异(P>0.05)。去氧肾上腺素预防低血压的ED50及ED95分别为0.31μg·kg^-1·min^-1(95%CI:0.24~0.36μg·kg^-1·min^-1)及0.63μg·kg^-1·min^-1(95%CI:0.52~1.00μg·kg^-1·min^-1)。结论去氧肾上腺素持续输注预防剖宫产腰麻引起的低血压的ED50及ED95分别为0.31及0.63μg·kg^-1·min^-1,0.625μg·kg^-1·min^-1(接近ED95)为推荐的输注剂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多拉司琼用于预防剖宫产腰麻后低血压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腰麻下剖宫产患者,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分别于麻醉前15 min静脉注射多拉司琼12.5 mg或生理盐水,观察两组产妇低血压、心动过缓、术中恶心呕吐发生率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治疗组产妇低血压发生率及麻黄碱的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30%VS 45%,P<0.05),治疗组产妇术中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拉司琼可有效降低剖宫产腰麻后低血压、降低麻黄碱的使用率,减少术中产妇恶心呕吐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盐酸甲氧明对剖宫产腰麻患者低血压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180例腰麻下拟行剖宫产的患者,年龄18~40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6组(n=30):A组在给予腰麻药物前后均未给任何药物,B组在给予腰麻药时肌注盐酸甲氧明0.1 mg/kg,C组在给予腰麻药后出现低血压时静注盐酸甲氧明0.05 mg/kg,D、E、F组分别在A、B、C组基础上预输注胶体8 m L/kg。经上述处理后,若血压仍明显偏低,则给予适量的麻黄碱。记录基础值和腰麻后5、10、15、20、25、30 min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麻黄碱总用量、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与基础值比较,在腰麻后各时点,E组血压及心率平稳(P>0.05),其余各组均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增快(P<0.05)。与A组比较,其余各组麻黄碱总用量减少、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P<0.05);与E组比较,B、C、D组麻黄碱总用量增多、恶心呕吐发生率增高(P<0.05)。结论对于腰麻下剖宫产术,预先肌注盐酸甲氧明并加以适当的胶体进行扩容治疗,可有效地防治术中的低血压,并可降低由低血压引起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等比重布比卡因腰麻在妊高征剖宫产手术的临床效果,探讨合适的局麻药剂量.方法 选择妊高征剖宫产产妇60例,ASAⅡ~Ⅲ级,按等比重0.5%布比卡因计量随机均分为3组,A组6mg、B组7mg、C组8mg.观察产妇的镇痛效果及腰麻后感觉阻滞平面、低血压、恶心、呕吐、硬膜外用药、麻黄素用量、Apgar评分等情况.结果 腰麻后感觉阻滞平面达T6的例数A组低于B、C组(P<0.05),达T2的例数C组低于A、B组(P<0.05);麻醉效果B(优85%)、C(优95%)组明显优于A组(优50%)(P<0.05);低血压发生率、麻黄素用量C组明显高于A、B组(P<0.05);硬膜外用药的使用率A组明显高于B、C组(尸< 0.05).结论 妊高征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等比重0.5%布比卡因L3-4腰麻7mg能提供良好的麻醉效果,而且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合适的局麻药剂量.  相似文献   

5.
两种不同椎管内麻醉方法用于剖宫产手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覃新杰 《安徽医药》2007,11(8):745-745
目的通过观察二种不同椎管内麻醉方法应用于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探讨剖宫产手术的最佳麻醉方法。方法200例剖宫产手术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A组)100例,硬膜外麻醉组(B组)100例,A组经L3,4间隙穿刺成功后注入布比卡因7.5 mg(重比重液1.5 ml),B组经L2,3间隙穿刺成功后注入2%利多卡因总量12~15 ml,观察二组麻醉效果、麻醉完善时间、胎儿娩出时间、低血压发生率。结果A组麻醉效果、麻醉完善时间、胎儿娩出时间均显著优于B组,A组低血压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经分析此为麻醉效果好,肌肉松弛完善引起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所致,经左推子宫后血压恢复正常所证实。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麻醉用药量少,麻醉起效快,较硬膜外麻醉好。  相似文献   

6.
陈献宇  余玲华 《海峡药学》2012,24(5):215-216
目的 预防性应用麻黄碱及万汶对腰麻后低血压的观察.方法 ASAⅠ或Ⅱ择期手术病人90例,随机分为万汶联合麻黄碱组(Ⅰ)单纯万汶组(Ⅱ)和单纯复方乳酸钠组(Ⅲ),观察并记录患者术中血压和心率发生率.结果 Ⅱ组与Ⅰ组比较在麻醉维持期间心动过缓率明显升高,Ⅲ组与Ⅰ组比较低血压及心动过缓率显著提高.结论 腰麻前快速静脉滴注万汶(6%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扩容联合小剂量麻黄碱静注预防腰麻后低血压,术中循环稳定,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间羟胺与麻黄碱对蛛网膜下隙麻醉(腰麻)下剖宫产术中产妇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在腰麻下行剖宫产术的单胎足月产妇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间羟胺(J组)和麻黄碱组(E组),各50例。腰麻后J组即刻予以静脉连续泵注间羟胺0.2~1.5μg/(kg·min),滴速逐渐下调,输注至手术结束。E组在平均动脉压(MAP)≤基础值80%时单次注射麻黄碱10mg,需要时重复使用。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后2、5、10、15、30、45分钟的血压、心率,记录恶心、呕吐、寒战的发生情况及新生儿出生后1、5分钟Apgar评分。结果两组均麻醉后2分钟的平均动脉压最低,间羟胺组在后面的麻醉时间里没有明显变化,而麻黄碱组上下波动明显。两组均在麻醉间2分钟时心率最高,后随时间的延长呈逐渐下降趋势,间羟胺组麻醉后在麻醉45分钟时基本接近正常心率,而麻黄碱组仍高达86.5次/min;两组间平行对照,间羟胺组心率、术中恶心、呕吐、低血压发生率均低于麻黄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麻黄碱相比,间羟胺用于腰麻下剖宫产术对产妇术中血流动力学更稳定,且可以明显减少恶心、呕吐和低血压发生率,对新生儿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采用小剂量局麻药复合头高脚高位防治腰麻下行剖宫产术低血压的可行性。方法:40例拟行腰麻下剖宫产手术的正常产妇随机分成A组(0.75%罗哌卡因8~10mg腰麻后采用头高脚高位)、B组(0.75%罗哌卡因15mg后采用平卧位)。监测两组入室时、腰麻后1、5、10min的血压和心率。结果:B组麻醉后1、5、10min的SBP、DBP明显低于入室时(P〈0.05),且B组麻醉后1、5、10min的SBP、DBP明显低于A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麻下剖宫产手术采用小剂量局麻药复合头高脚高位防治低血压比采用常规剂量局麻药及平卧位防治低血压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预注小剂量麻黄碱联合胶体扩容对剖宫产腰麻后低血压的预防效果。方法 100例足月妊娠单胎择期行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Ⅰ组(麻黄碱+胶体组)、Ⅱ组(胶体组)。入室建立静脉通路,两组产妇均快速输入6%羟基淀粉130/0.4,同时进行麻醉穿刺,不同是Ⅰ组腰麻药注入完毕后,即刻静脉推注麻黄碱10mg;Ⅱ组注入生理盐水1mL。监测并记录两组产妇入室后(T0)、腰麻注药完毕后即刻(T1)、腰麻注药后5min(T2)、胎儿娩出时(T3)、术毕(T4)的BP、HR、sPO2及产妇和新生儿的一般情况。结果与T0时比较,Ⅰ组产妇在T2-T4时SBP、DBP虽有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Ⅱ组产妇在T2-T4时SBP、DBP明显降低,HR明显增快,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Ⅰ组。两组新生儿Apɡ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预注小剂量麻黄碱联合胶体扩容能有效预防剖宫产腰麻后低血压的发生,并减少了恶心、呕吐发生率,提高了产妇和胎儿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盐酸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行择期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分为A、B、C组各30例,分别向蛛网膜下腔注入0.5%罗哌卡因1.2、1.5、1.8ml,术中根据手术需要于硬膜外分别加入不同剂量的2%的利多卡因。对3组的阻滞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A、B组术中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低于C组,A组牵拉反应发生率和追加药物剂量显著高于B、C组,C组追加药量低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0.5%罗哌卡因与2%的利多卡因腰—硬联合麻醉,0.5%罗哌卡因的最佳剂量为1.5ml。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预注小剂量去氧肾上腺素、甲氧明及麻黄素和输注羟乙基淀粉对腰-硬联合麻醉(CSEA)下产妇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 120例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分为4组,入手术室后先开放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200~300mL,行麻醉穿刺,在蛛网膜下腔注入0.5%布比卡因1.5mL后,产妇转为平卧位时,从静脉分别给予去氧肾上腺素10μg,甲氧明3mg,麻黄素6mg,羟乙基淀粉300mL,所有患者经上述处理后仍出现低血压时,给予麻黄素6~12mg;当心率低于60次/min时,给予阿托品0.5~1.0mg记录腰麻前、腰麻后(预注后)5、10、15min及手术结束后的血压、心率,比较两组间患者低血压、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及麻黄素(不包括预注量)、阿托品用量,两组反应性高血压次数。结果甲氧明组低血压发生率稍高于麻黄素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黄素组比较,甲氧明组心动过缓的发生率稍增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去氧肾上腺素组低血压发生率低于甲氧明组和麻黄素组,羟乙基淀粉组低于甲氧明组和麻黄素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黄素用量(不包括预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氧肾上腺素10μg,甲氧明3mg,或麻黄素6mg羟乙基淀粉术前输注均能有效地预防CSEA下产妇血压下降,并且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荟萃分析(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对剖宫产患者麻醉后瘙痒、寒战、低血压及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及the Cochrane Library,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9年6月。收集在剖宫产手术中使用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的随机对照试验(干预组患者使用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对照组患者使用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采用Rev Man 5.3软件对收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3篇文献,涉及2 008例患者,其中干预组患者1 003例,对照组患者1 00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剖宫产患者麻醉后瘙痒、寒战、低血压及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围术期使用麻黄碱的患者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胎儿娩出时的脐动脉血p H更接近正常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围术期麻黄碱使用剂量、新生儿娩出5 min后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能降低剖宫产患者椎管内麻醉后瘙痒、寒战、低血压及心动过缓的发生率,减少麻黄碱的使用。  相似文献   

13.
徐波  张兴安  邵伟栋  郑隽 《中国药房》2011,(44):4177-4179
目的:探讨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用于剖宫产的最佳剂量。方法:将2009年8月-2011年8月在我院择期行剖宫产手术患者180例随机均分为3组,分别给予0.75%布比卡因2.0mL(A组)、1.5mL(B组)、1.2mL(C组)进行蛛网膜下腔麻醉,观察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痛觉恢复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运动阻滞最大程度(Bromage评分),同时记录麻醉前及麻醉后5、10、15、30min时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SpO2)和新生儿Apgar评分;观察麻醉后低血压、恶心呕吐、产妇术后头痛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麻醉起效时间和痛觉恢复时间3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痛觉消失时间、Bromage评分和运动阻滞恢复时间A、B组与C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3组麻醉前及麻醉后5、10、15、30min的心率、SpO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血压在麻醉5min时出现降低,与B、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时间3组血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新生儿出生1、5、10min时Apgar评分均>7分,3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患者术中出现低血压、恶心发生率较高,与B、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呕吐和术后头痛3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0.75%布比卡因1.5mL蛛网膜下腔麻醉进行剖宫产效果确切,既能保证麻醉效果,又能最大限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谷文萍 《中国药房》2012,(48):4558-4559
目的:观察小剂量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手术时产妇抗焦虑、抗应激、抑制内脏牵拉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美国麻醉师协会I级的22-35岁产妇100例,按用药情况均分为A、B组。A组切皮前给予咪达唑仑0.03mg·kg^-1静脉注射;B组切皮前给予咪达唑仑0.03mg·kg^-1静脉注射,2min后芬太尼0.75gg·kg^-1静脉注射。观察2组产妇血压(BP)、心率(HR)等临床指标。结果:与麻醉前比较,2组产妇用药后抗焦虑作用效果显著(P〈0.05);A组用药后BP、HR、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无显著变化(P〉0.05);B组用药后BP、HR、SpO2、RR均有所下降,与A组同一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的牵拉反应、镇静状态、术后24h遗忘率均相似(P〉0.05)。2组产妇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小剂量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有满意的镇静、抗焦虑、术后遗忘及抗内脏牵拉反应效果,但单用小剂量咪达唑仑对产妇呼吸、循环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不同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患者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孕妇循环的影响。方法90例择期行剖宫产术的孕产妇,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分别在蛛网膜下腔注入0.5%布比卡因(0.75%布比卡因2 mL+0.9%生理盐水1 mL)1.3 mL(A组)、<160 cm为1.2 mL,160~165 cm为1.3 mL,165~170 cm为1.4 mL,>170为1.5 mL(B组)和1.0 mL+硬膜外2%利多卡因3 mL(C组)。记录各组麻醉至手术开始的时间和手术时间;观察各组麻醉阻滞效果、麻黄碱用量;记录各组产妇在麻醉前、麻醉后仰卧、麻醉后5 min、麻醉后10 min、娩婴、各时间点心率、血压的变化情况;记录产妇恶心、呕吐、低血压等情况。结果三组间的手术时间及麻醉至手术开始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5 min收缩压C组(112.9±1.8)mmHg,高于A组(101.9±2.4)mmHg,P<0.05;麻醉后10 min收缩压C组(111.6±2.2)mmHg,低于A组(102.3±2.7)mmHg,P<0.05;娩婴时收缩压C组(121.4±2.5)mmHg与A组(109.8±2.3)mmHg、B组(113.8±2.0)mm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10 min舒张压C组(68.7±1.5)mmHg与A组(59.5±2.0)mm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时间点三组收缩压与舒张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各时间点心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A、B、C三组的阻滞效果分别为(1.00±0.00)、(1.00±0.00)和(1.20±0.07)分,A、B组阻滞完善度优于C组(P<0.05);麻黄碱用量C组(0.0±0.0)低于A组(5.3±1.2)和B组(6.0±1.6),P<0.05;低血压发生率A组43.3%,B组40%,高于C组3.3%,P<0.05;三组间的恶心、呕吐及胸闷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腰麻(1.0 mL)复合硬膜外追加利多卡因3 mL对剖宫产患者循环影响最小,恶心、呕吐及低血压发生率低,麻黄素用量少,麻醉效果相对差;固定剂量组1.3 mL与根据身高调整腰麻用量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史学兵  高田  廖和国 《淮海医药》2012,30(2):117-118
目的观察快速输注羟乙基淀粉130/0.4联合小剂量麻黄碱预防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低血压的效果以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方法选择足月妊娠产妇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单纯乳酸钠林格氏液组;B组: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注射液组;C组: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麻黄碱组。观察3组麻醉开始前10 min,麻醉后5 min、10 min1、5 min、手术结束血压、心率的变化及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 C组麻醉前后血压、心率变化小,麻醉后各时点,与A组和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0.05),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也明显少于A,B组(P〈0.01)。B组血压下降程度及低血压发生率虽然少于A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羟乙基淀粉130/0.4联合小剂量麻黄碱能较好的预防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低血压的发生及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鞘内注射对产妇的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及舒芬太尼用于鞘内注射的最佳剂量.方法 选择160例ASAⅠ~Ⅱ级足月妊娠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分成4组(每组40例)实施腰-硬联合麻醉(CSEA).对照组(A组)用0.75%的布比卡因1.1 ml(8.25 mg);舒芬太尼依据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剂量不同分为B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0.75%布比卡因复合吗啡与可乐定在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法,将132例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足月单胎产妇分为两组。A组(n=66):8.0 mg(1.6 ml)布比卡因+100μg(1.0 ml)吗啡+75μg(0.5 ml)可乐定;B组(n=66):8.0 mg(1.6 ml)布比卡因+100μg(1.0 ml)吗啡+0.5 ml生理盐水。记录两组的术前及术后的SBP、DBP、HR值的变化,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阻滞达到最高平面的时间,术中改良Bromage运动阻滞评分,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术后的镇痛效果及麻醉并发症。结果两组在术前、术后5 min的SBP、DBP,HR值的变化、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术后镇痛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出现低血压8例(12.1%),B组出现低血压17例(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6,P<0.05),两组均未发生其他不良反应。A组追加麻黄碱8例(12.1%),B组追加麻黄碱17例(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8,P<0.05)。结论 0.75%布比卡因复合吗啡与可乐定应用于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可增强术中及术后镇痛效果,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等比重、重比重布比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探讨重比重腰麻在剖宫产术中的可行性。方法选择70例ASA分级Ⅰ~Ⅱ级的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2组:Z组(重比重腰麻组):0.75%布比卡因2 mL+10%葡萄糖1 mL;D组(等比重腰麻组):0.75%布比卡因2 mL+0.9%生理盐水1 mL,分别记录腰麻起效时间,达到最高平面所需时间,最高镇痛平面,及术中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Z组腰麻起效时间明显较D组快(P<0.05),Z组最高镇痛平面较D组高,Z组镇痛和运动阻滞维持时间明显长于D组(P<0.05)。术中发生低血压、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平卧位下,重比重布比卡因麻醉效果明显优于等比重组,腰麻质量可靠,可安全地用于剖宫产患者的麻醉,尤其适用于急诊剖宫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