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以护士为主导多学科参与的分组管理模式对血液透析病人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00例血液透析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血液透析期间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血液透析期间采用护士为主导多学科参与的分组管理模式,观察两组护理前后透析充分性指标、营养状况、血管通路并发症、感染率、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透析充分性指标、营养状况指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75,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及生活质量SF-36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护士为主导多学科参与的分组管理模式能明显改善血液透析效果,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肢体主动运动干预血液透析患者发生症状性低血压(IDH)的效果。方法将60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护理方法干预;试验组采用肢体主动运动干预。观察3个月,比较2组IDH发生率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试验组IDH发生率为6.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肢体主动运动能有效降低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频率,提高透析的充分性,且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以护士为主导的分组管理模式在减少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满意度、营养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016年12月于本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5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期间干预模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以护士为主导的分组管理模式。两组均连续干预3个月。记录两组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状况;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测定两组患者营养指标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血液透析期间出现低血压4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例(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88.46%,较对照组的65.38%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为15.38%,较对照组的42.31%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不同模式干预后,观察组血红白蛋白、血清白蛋白、肌酐及体质量指数等营养指标水平较对照组各指标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以护士为主导的分组管理模式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液透析期间低血压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高,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营养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一次性护理包在血液透析上下机操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选取2014年1-12月入我科进行血液透析患者112例,按透析日进行分组,周一、周三及周五透析为观察组(采用一次性护理包);周二、周四、周六透析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护理),各56例。观察两组患者在血液透析中护士的操作时间、患者的满意度、卫生材料成本核算以及交叉感染率等。结果观察组护士操作总时间为(9.38±0.59)min,低于对照组护士操作总时间(11.29±0.71)min;观察组操作技能满意度及舒适满意度分别为96.43%,98.21%,对照组操作技能满意度及舒适满意度分别为83.93%,82.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卫生材料成本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交叉感染率虽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护理包在血液透析上下机操作中应用,可节省护士操作时间,降低卫生材料成本及交叉感染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利于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组管理模式在动静脉内瘘(AVF)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MHD护理措施;将2016年1月~2017年6月80例MHD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士主导下多学科分组管理模式。比较两组透析充分性、营养状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尿素清除指数(Kt/V)、尿素氮下降率(URR)、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内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项评分均明显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组管理模式能够提高动静脉内瘘MHD患者透析效果,降低内瘘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于我院行血液透析的肾功能衰竭患者9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透析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透析期间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比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主管全面营养评分(SGA)、血清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均较干预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透析期间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饮食、精神、睡眠及心理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提高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综合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参与分组管理模式对血液透析(HD)患者护理质量管理、护理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透析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选择2017年1~12月透析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基于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参与分组管理模式进行干预。分别记录两组于干预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清甲状腺旁激素(IPTH)和β_2-微球蛋白(β_2-MG)的水平、钙磷代谢(CPM)情况、相关营养指标的达标率以及发生血管通路的并发症概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IPTH及β_2-M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钙磷代谢情况以及相关的营养指标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血管通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HD患者给予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参与分组管理模式,可以对HD患者进行更好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6):1171-1173
本文选取于2014年2月~2015年6月就诊我院进行透析治疗的88例血液透析患者,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的血液透析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的血液透析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观察组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73%)明显高于对照组(84.09%),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液透析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42.13±6.59)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41.64±6.45)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液透析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得分(47.56±5.26)分、焦虑自评量表得分(48.56±7.23)分,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并发症发生率(6.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透析并发症发生率(27.27%),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可有效的提高透析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透析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帮助透析患者较好的调整不良情绪,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精神科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人身安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7月我院86例精神科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依照管理模式不同分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人员护理工作质量以及护理人员负责患者人身安全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工作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5.42%(13/240)低于对照组13.92%(33/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可提高精神科护理人员护理工作质量,降低科内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效保障患者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血液透析并发肾性骨病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5年4月我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血液透析患者160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护理,观察组由责任护士按照护理路径的实施步骤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掌握情况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透析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净化中心实行临床护理路径,对并发肾性骨病患者能延缓肾性骨病的发展,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改善肾性骨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降低血液透析患者低血糖发生率的效果。方法将25例2016年1~12月进入本院血液透析室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纳入课题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循证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2例,护理组13例,分别接受循证护理和传统护理。结果循证护理组透析2h时和透析结束时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组各个时间段低血糖患者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循证护理组患者健康知识、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应用循证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发生低血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分层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月600例ICU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实验组采用分层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1个月后,对2组的死亡率、并发症感染率、转出ICU率、满意度和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感染和转出ICU的人数显著好于对照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在管理后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显著高于管理前,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护理人员在管理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分组护理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的理论和操作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并发低血压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血液透析的4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23例,观察组22例。所有患者每周透析2~3次,观察时间为4个月,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透析期间低血压的发生率、心理焦虑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低血压的发生率为6.8%,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1.4%(P 0.05);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平均分(30.2±6.3)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分(51.3±5.7)(P 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6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血液透析患者并发低血压的具体情况制订并实施整体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低血压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缓解患者心理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评估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接受治疗的8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透析期间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透析期间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护理评估;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ASA与SDS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后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评估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SAS、SDS评分,还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选取在我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护理后治疗组焦虑及郁抑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治疗组焦虑及郁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护理满意度为96.77%,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4.19%,治疗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使患者保持健康的心态,减少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从而提升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分层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2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血液透析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分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基本护理、专业技能、病房消毒和管理、护理文书、健康教育宣传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分别为96.08%和80.4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9.80%和39.2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精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健康、躯体角色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功能和心理健康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血液透析患者分层护理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进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90例手术室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常规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分组护理管理模式。比较2组手术室护理工作达标情况;患者、医生、护士、家属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水平;干预前后患者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例次。结果观察组手术室护理工作达标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医生、护士、家属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前2组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例次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价值高,可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护理达标率,减少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提升患者、家属、医生和护士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个案管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3月在本院血液净化中心长期血液透析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以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个案管理护理,研究人员在干预前及干预后分别对患者实验室指标、透析间期体重增长和干体重的比值、护理满意度、症状自评量表SCL-90得分的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患者血磷、甲状旁腺激素以及透析间期体重增长和干体重比值的控制达标率均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总分、护患沟通、健康宣教及护理技术得分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化、焦虑、偏执和精神病性得分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个案管理模式,可以增加患者实验室指标、透析间期体重增长和干体重比值的达标率,减轻焦虑、偏执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维护和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我院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定期透析的80例血液透析患者,根据患者接受管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常规护理组( n=40)和护理干预组(n=40),常规护理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管理,护理干预组患者接受PDCA循环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内瘘并发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5.00%)明显少于常规护理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25),护理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能够明显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责任制个体化护理模式应用于血液净化中心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本院血液净化中心诊治的120例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给予责任制个体化护理模式干预,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在透析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出现率、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结果干预组在透析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责任制个体化护理模式应用于血液净化中心,能明显降低血液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出现,改善护理质量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