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和宫腔镜检查诊断的未改变宫腔形态子宫肌壁间肌瘤助孕患者肌壁间肌瘤及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对体外授精/单精子卵细胞浆内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临床妊娠及围生期结局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超声及宫腔镜检查显示未改变宫腔形态的单发或多发肌壁间子宫肌瘤18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采用随机数字法抽取180例年龄匹配但未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一般基线资料、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子宫动脉血流参数、临床妊娠结局及围生期结局等相关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活产率的相关因素。结果 两组hCG日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ulsatile index,PI)、子宫动脉收缩期最高血流速度/舒张期最低血流速度(S/D)、着床率、活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妊娠结局及围生期结局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0.849,95%CI:0.796~0.906,P<0.05)、有无肌瘤(OR=0.532,95%CI:1.196~5.359,P<0.05)、子宫动脉PI、S/D(OR=1.346,95%CI:0.205~0.586,P<0.001;OR=1.371,95%CI:1.184~1.588;P<0.001)、hCG日内膜厚度(OR=1.732,95%CI:0.639~0.839)是影响IVF/ICSI助孕患者活产率的独立因素;年龄、子宫动脉S/D、hCG日内膜厚度是影响合并肌壁间肌瘤的IVF/ICSI助孕患者活产率的独立因素(OR=0.876,95%CI:0.790~0.970,P=0.011;OR=2.265,95%CI:1.663~3.087,P<0.001;OR=1.751,95%CI:0.595~0.947,P=0.016)。结论 hCG日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及子宫内膜厚度是影响IVF/ICSI助孕患者活产率的独立因素,肌壁间肌瘤对IVF/ICSI助孕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杨蕊  罗莉  王颖  李蓉  刘平  乔杰 《生殖与避孕》2015,(4):241-246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初次进行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助孕时最佳方案的选择。方法:≤45岁初次行IVF/ICSI-ET助孕的PCOS患者1 407名,按照超长方案(A组)、长方案(B组)、短方案(C组)和拮抗剂方案(D组)分成4组,比较各组患者基本临床特征、控制性超促排卵(COH)特征、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及临床结局。结果:除A组年龄偏大外,各组体质量指数(BMI)、基础血清性激素水平相当;A组与B组促性腺激素(Gn)使用天数、剂量高于C组和D组,C组与D组h CG注射日血清LH、E2水平明显高于A组和B组,h CG注射日内膜厚度A组与B组明显高于C组和D组,A组临床妊娠率、持续妊娠率和活产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重度OHSS、异位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元因素回归显示IVF方案(OR=0.813,95%CI=0.667~0.991)、h CG注射日内膜厚度(OR=1.262,95%CI=1.148~1.388)和空腹血糖水平(OR=1.395,95%CI=1.021~1.905)可能影响PCOS患者临床妊娠率(P0.05)。结论:PCOS患者在初次尝试IVF助孕时,选择超长方案可获得更佳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临床妊娠率、持续妊娠率以及活产率,且不增加重度OHSS发生率。不足之处是Gn应用时间较长、剂量较大,可能增加临床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接受新鲜周期胚胎移植的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助孕治疗的卵巢功能正常患者的ABO血型与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5月1日至2017年5月1日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中心行新鲜胚胎移植的2323例IVF/ICSI周期,根据血型分为A组(n=637)、B组(n=803)、O组(n=664)、AB组(n=219)。比较各组的一般情况及妊娠结局。应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患者血型与活产及临床妊娠结果的关系,同时控制混杂因素,估算优势比(OR)及95%置信区间(95%CI)。结果:ABO血型组间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早产率、流产率、OHSS发生率、孕龄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BMI是临床妊娠的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1.477(1.222~1.785)、1.255(1.057~1.490)。年龄是活产的危险因素,Gn总剂量、Gn天数是活产的保护因素,OR(95%CI)分别为1.380(1.145~1.662)、0.808(0.670~0.976)、0.763(0.614~0.946)。结论:卵巢功能正常接受新鲜周期胚胎移植的IVF/ICSI助孕患者的ABO血型与妊娠结局无关。考虑如年龄、BMI、卵巢刺激持续时间、促性腺激素剂量和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等多种混杂因素后,结果不变。这些结果需更大规模的队列研究或前瞻性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性评价二甲双胍对常规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VF/ICSI)中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妊娠结局的有效性,旨在为助孕前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 Med、Medline、Embase有关二甲双胍对IVF/ICSI中PCOS患者妊娠结局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首先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后,采用Rev 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1个RCT研究,共1 310例患者,其中二甲双胍组713例,对照组59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二甲双胍组的临床妊娠率(OR=1.60,95%CI:1.26~2.04,P=0.000 2)较高,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较低(OR=0.45,95%CI:0.31~0.64,P=0.000 1)。而活产率(OR=1.38,95%CI:0.98~1.94,P=0.06)和流产率(OR=0.72,95%CI:0.51~1.02,P=0.07)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二甲双胍可提高IVF/ICSI中PCOS患者的妊娠率、降低OHSS发生率,但不能提高活产率及降低流产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单发肌壁间肌瘤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VF-ET/ICSI)生殖结局的可能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接受IVF/ICSI治疗的单发肌壁间肌瘤不孕症患者1348例,根据患者妊娠结局分为活产组(403例)与未活产组(945例)、妊娠组(634例)与未妊娠组(714例)。采用倾向性匹配评分(PSM)对活产组与未活产组患者进行1∶1条件匹配控制混杂因素,共386对患者匹配成功。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的协变量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肌壁间肌瘤与生殖结局的关系,并评价其预测价值。通过计算约登指数找到截断值。结果:PSM匹配后,未获得活产组的宫腔操作史、子宫内膜压迫患者比例明显高于活产组,肌壁间肌瘤大小明显大于活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妊娠组患者的子宫肌瘤直径显著大于妊娠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混杂因素后,宫腔操作史、子宫内膜受压及单发肌壁间肌瘤的直径对患者活产率存在显著影响(P<0.05);单发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h CG日子宫内膜厚度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纳入2015-01-01—2015-12-31 8家生殖中心共3601个IVF-ET周期。在h CG注射日测量子宫内膜厚度,绘制子宫内膜厚度与助孕结局的分布表,根据子宫内膜厚度分为2组,A组(289个周期):h CG日子宫内膜厚度8mm,B组(3312个周期):h CG日子宫内膜厚度≥8mm。比较两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妊娠丢失率、单胎妊娠持续时间、单胎出生体重。结果 A、、47.0%(P=0.000),妊娠丢失率分别为23.3%、15.8%(P=0.024)。两组单胎分娩胎儿妊娠持续时间和单胎分娩胎儿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校正女方年龄、BMI、移植胚胎数后,B组与A组比较,临床妊娠率(a OR=1.492,P=0.001)与活产率(a OR=1.621,P=0.000)均增加。结论 h CG日子宫内膜厚度影响IVF-ET妊娠结局,子宫内膜厚度8mm时,IVF-ET的临床妊娠率与活产率较低,在患者进行移植策略决策时,应充分告知;但h CG日子宫内膜厚度不影响单胎妊娠的妊娠持续时间和胎儿出生体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孕症合并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AEH)及早期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EC)药物保守治疗后体外受精(IVF)助孕时机、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不孕症合并AEH及EC保守治疗后行IVF助孕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首次子宫内膜病理证实病变完全消退(CR)后开始IVF助孕时间分为≤3个月组(A组,n=35)和3个月组(B组,n=25),比较组间患者的临床结局。结果共纳入60例患者,AEH患者45例,EC患者15例,首次CR后随访时间(39.6±26.9)个月。共行95个取卵周期,新鲜胚胎移植(IVF-ET)67个周期,周期妊娠率为38.8%(26/67),冻融胚胎移植(FET)54个周期,周期妊娠率为25.9%(14/54)。共有36例患者妊娠47次,25例患者分娩32个活婴。患者IVF-ET周期妊娠率及FET周期妊娠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B组复发率(48.0%)明显高于A组(17.1%,P=0.022)。多因素分析显示仅IVF助孕时间与复发有关(P=0.002,OR=1.078,95%CI=1.027~1.132)。随访期间总复发率为30.0%(18/60),无疾病进展及死亡不良事件。结论不孕症合并AEH及早期EC患者药物保守治疗后IVF助孕是相对安全有效的,复发与首次CR后IVF助孕时间有关,为降低复发宜尽早行IVF助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患者接受IVF治疗的活产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行TCRA手术治疗后接受IVF助孕的635例宫腔粘连(IUA)患者。随访其妊娠结局,并分析可能影响活产率的因素。结果TCRA术后患者行鲜胚移植的活产率为36.7%。年龄(OR=0.930,P<0.001)、AFS评分(OR=0.898,P=0.035)、移植胚胎数(OR=1.875,P=0.001)、促性腺激素(Gn)启动量(OR=0.994,P=0.001)是活产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年龄、AFS评分、移植胚胎数、Gn启动量可能是活产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对于TCRA术后准备接受IVF鲜胚移植的患者,医生应根据以上因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参数对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97例行IVF/ICSI助孕患者h CG注射日子宫内膜及内膜下超声参数,根据临床妊娠与否分组,比较妊娠组与非妊娠组的资料,并进一步根据促排卵方案行分层分析,研究各项超声参数与妊娠结局的关联。结果:1妊娠组的年龄、不孕年限和IVF周期数显著低于非妊娠组(P0.05),而妊娠组的子宫内膜厚度、内膜体积大于非妊娠组(P0.05),妊娠组螺旋动脉收缩期速度(PSV)和舒张末期速度(EDV)、内膜下1 mm血流指数(FI)、内膜下3 mm的FI和血管血流指数(VFI)高于非妊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超声参数与长方案患者妊娠结局无明显关联,而在短方案促排卵患者中,妊娠组和非妊娠组的内膜厚度及螺旋动脉EDV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Logistic回归显示周期数和内膜厚度可作为短方案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指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也提示内膜厚度对妊娠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结论:IVF/ICSI患者h CG注射日子宫内膜和内膜下三维超声参数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十分有限,内膜厚度对短方案患者妊娠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常规IVF中原发、继发不孕患者及早期补救ICSI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常规IVF及ICSI助孕治疗患者资料1 733个周期,将1 097个IVF周期分为原发不孕组(571例)与继发不孕组(526例),比较两组患者不孕年限、年龄、基础内分泌、Gn总量、Gn天数、卵子受精率、胚胎种植率、补救率和妊娠率;针对不同的受精方式,还比较了IVF组、ICSI组、R-ICSI组的受精率、卵裂率、种植率、妊娠率及流产率。结果 原发不孕组与继发不孕组比较,经独立样本t检验,不孕年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不孕组妊娠率、胚胎种植率与继发不孕组比较,经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不孕组卵子受精率(χ~2=23.641,P=0.000)、正常受精率(χ~2=4.042,P=0.045)、卵裂率(χ~2=4.015,P=0.045)、补救ICSI率(χ~2=5.044,P=0.025)与继发不孕组比较,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VF组、ICSI组及R-ICSI组临床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IVF受精中,原发不孕患者卵子受精率及正常受精率低,短时受精联合R-ICSI可以有效地挽救IVF受精失败的患者,能够获得较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低剂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 CG)双扳机在高反应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期间采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拮抗剂方案进行控制性促排卵行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VF/ICSI)助孕的患者,因卵巢高反应采用低剂量h CG扳机的患者(A组,n=431),同期采用标准hCG扳机的患者,以年龄和获卵数1∶2配对(B组,n=862)进行队列研究。比较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治疗结局。结果患者年龄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促性腺激素(Gn)启动剂量及用药时间比较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hCG扳机日血清雌二醇(E_2)水平[(16 261±6 561)pmol/L]显著高于B组患者[(12 795±6 133)pmol/L](P=0.000)。ICSI受精率、MII卵比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双原核(2PN)率(56.0%)显著高于B组(54.7%)(P=0.001)。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早期流产率及活产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5例患者发生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结论使用拮抗剂方案的高反应患者,使用减量联合扳机,得到满意临床结局的同时,不增加OHSS发生率,新鲜周期也得到了满意的治疗结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β2糖蛋白I(β2GPI)与卵泡发育的关系。方法:选取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助孕治疗的卵巢功能正常者100例(NC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85例(PCOS组),卵巢储备功能低下(DOR)患者62例(DOR组),长方案促排卵,收集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 CG)注射日血清及取卵日优势卵泡的卵泡液,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各组卵泡液中β2GPI的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测定h CG注射日血清E2水平,并对IVF/ICSI周期卵泡液中β2GPI水平与h CG注射日血清E2水平、获卵数以及卵成熟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各组卵泡液中β2GPI浓度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NC组IVF/ICSI周期中卵泡液中β2GPI的水平与h CG注射日血清E2水平、获卵数及卵成熟率均呈负相关(r=-0.279,P0.05;r=-0.243,P0.05;r=-0.711,P0.01)。结论:卵泡液中β2GPI的水平与卵巢功能无显著相关性,卵泡液中β2GPI的表达水平与IVF/ICSI周期中卵泡的发育存在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宫腔形态无改变的肌壁间子宫肌瘤对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embryo transfer,IVF/ICSI-ET)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行IVF/ICSI-ET治疗伴单发或多发肌壁间子宫肌瘤且宫腔形态正常的93例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行胚胎移植104个周期(研究组);按对照组与研究组1:3比例随机抽取同期行IVF/ICSI-ET且无子宫肌瘤的30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共行IVF/ICSI-ET周期312个,分析控制性超促排卵(COH)、体外受精参数和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促性腺激素(Gn)使用天数、获卵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体质量指数(BMI)、Gn用量、双原核(2PN)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着床率、异位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晚期流产率、活产率、单胎活产率、双胎活产率、早产率、低体质量儿率、出生缺陷率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宫腔形态无改变的肌壁间子宫肌瘤对IVF-ET的临床结局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口服脱氢表雄酮(DHEA)辅助治疗在卵巢储备功能低下(DOR)高龄患者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行IVF/ICSI助孕治疗的DOR患者152例,所有患者均行2次及以上助孕周期,前一周期为未加用药周期(治疗前组),本次为用药周期(治疗后组),进行自身用药前后对照分析。比较口服DHEA后卵巢储备功能的变化情况,同时比较是否加用DEHA患者IVF/ICSI-ET的临床治疗参数、实验室参数及临床结局。结果 (1)口服DHEA后患者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睾酮(T)及窦卵泡计数(AFC)较用药前升高,卵泡刺激素(FSH)较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组h CG注射日E2及孕酮(P)水平、获卵数、受精率、可移植胚胎数、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高于治疗前组,Gn总用量、Gn使用时间、周期取消率低于治疗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OR的高龄患者在进入IVF/ICSI周期前口服DHEA可改善其卵巢储备功能及助孕结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常规体外受精/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中心行长方案IVF/ICSI-ET治疗的1381例PCOS患者,根据BMI分为4组:A组(低体重组,BMI18.5);B组(正常体重组,18.5≤BMI23.9);C组(超重组,24≤BMI27.9);D组(肥胖组,BMI≥28)。分别比较各组相关指标和妊娠结局。结果 D组促排周期取消率高于B组(2.78%vs.0.30%,P0.001),D组与C组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总量和时间显著多于B组与A组(P0.001),D组胚胎种植率(24.04%)与临床妊娠率(36.27%)明显低于A、B和C组(P0.01);D组活产率(26.44%)明显低于B与C组(P0.01);B组h CG注射日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浓度最高,获卵数最多(P0.001),4组间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BMI升高,PCOS患者IVF/ICSI-ET助孕过程中Gn使用时间延长、用量增加。体重低于或高于正常者获卵数减少。PCOS伴有肥胖者行IVF/ICSI-ET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降低,对妊娠结局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多次助孕周期妊娠结局的变化趋势,探讨影响重复周期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生殖中心2008年1月—2009年10月行IVF/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助孕治疗的患者1314例(1746周期),其中助孕周期次数≥3的患者128例(191周期)。分析妊娠结局与助孕周期次数的关系,比较第3周期未妊娠者(A组,68例)与妊娠者(B组,37例)既往未妊娠周期中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在第1~4周期间呈现递减趋势(P〈0.001),第1周期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第2周期,活产率显著高于第2~4周期,但第2周期及其后周期间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第1/2周期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年龄、不孕类型和优质胚胎个数,其OR值分别为0.757/0.865、12.00/3.376和1.711/1.436。结论:IVF-ET第1周期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高,其后周期临床妊娠率、活产率与周期次数无明显关系。在第1、2周期未妊娠的患者中,年龄越小、优质胚胎数越多和继发不孕者在第3周期中获得妊娠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多次助孕周期妊娠结局的变化趋势,探讨影响重复周期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生殖中心2008年1月—2009年10月行IVF/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ICSI)助孕治疗的患者1 314例(1 746周期),其中助孕周期次数≥3的患者128例(191周期)。分析妊娠结局与助孕周期次数的关系,比较第3周期未妊娠者(A组,68例)与妊娠者(B组,37例)既往未妊娠周期中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在第1~4周期间呈现递减趋势(P<0.001),第1周期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第2周期,活产率显著高于第2~4周期,但第2周期及其后周期间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第1/2周期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年龄、不孕类型和优质胚胎个数,其OR值分别为0.757/0.865、12.00/3.376和1.711/1.436。结论:IVF-ET第1周期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高,其后周期临床妊娠率、活产率与周期次数无明显关系。在第1、2周期未妊娠的患者中,年龄越小、优质胚胎数越多和继发不孕者在第3周期中获得妊娠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改善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冻融胚胎解冻移植周期(FET)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作用效果。方法对激素替代人工周期方案准备子宫内膜拟行FET的RIF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h CG组(n=275),自月经周期第7日起肌内注射h CG 150 IU/d直至胚胎移植后第6日;对照组(n=237),自月经周期第7日起肌内注射等体积0.9%生理盐水直至胚胎移植后第6日。监测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血流分支、放射状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I)与血流阻力指数(RI)、基底区螺旋动脉PI与RI,以及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结果移植日h CG组子宫内膜厚度[(9.72±0.20) mm]、子宫内膜血流分支[(5.1±1.6)支]高于对照组[(9.35±0.18) mm,P=0.033;(4.8±1.3)支,P=0.013];放射状动脉PI、放射状动脉RI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 CG组基底区螺旋动脉PI(1.03±0.17)、基底区螺旋动脉RI(0.57±0.06)均小于对照组(1.15±0.20,P=0.000;0.62±0.07,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G组胚胎种植率(38.66%)和临床妊娠率(61.4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0.48%,P=0.005;51.49%,P=0.025)。结论对于RIF患者,在FET周期添加小剂量h CG是有益的。h CG通过促进血管生成丰富子宫内膜的血流供应,从而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提高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改良超长方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应用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6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长效长方案助孕未孕之后行改良超长方案(n=65),比较两种方案促性腺激素启动前一日黄体生成素(LH)水平、注射绒促性素(HCG)日LH水平、孕酮(P)水平、雌激素(E2)水平、P/E2比值、子宫内膜厚度、促排天数、用药量、平均获卵数、受精率、优胚率,且统计改良超长方案组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等。结果:与长效长方案组相比,改良超长方案组Gn启动前一日LH水平(2.54±0.87 U/L vs 1.04±1.76 U/L,P=0.000)、HCG日LH水平(1.39±0.66 U/L vs 1.01±0.52 U/L,P=0.000)、P/E2比值(0.42±0.25 vs 0.32±0.17,P=0.010)均明显下降,而HCG日E2(657.86±260.39 pmol/L vs 781.11±401.34 pmol/L,P=0.040)、促排卵用药量(2425.19±868.56 U vs 3172.31±1137.67 U,P=0.000)明显增加。虽其他指标无明显差异,但改良超长方案组受精率[(64.22±24.03)%vs(75.49±19.1)%,P=0.004]明显增加。改良超长方案组着床率39.26%,临床妊娠率64.41%,活产率45.76%。结论:改良超长方案有助于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IVF/ICSI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男方染色体多态性对精子质量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比较IVF/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ET助孕治疗的男方染色体多态(n=131)和正常对照夫妇(n=160)的妊娠结局,观察男方的精子质量和受精情况、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结果男方染色体多态组中严重少/弱精子症(19.85%)比例显著高于染色体正常组(5.00%,P0.001),Yqh+在严重少/弱精子症(38.46%)中的比例最高;Yqh-也高达15.38%,1qh+在严重少/弱精子症组是最常见的常染色体多态类型(19.23%);染色体多态组的女方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基础性激素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男方前向精子率(PR%)、精子正常率以及获卵数、移植胚胎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染色体多态组行IVF-ET助孕治疗后,其着床率(17.42%)、临床妊娠率(28.17%)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32.26%,59.38%)(P0.05);并且早期流产率(11.11%)高于对照组(2.0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染色体多态组行ICSI-ET助孕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妊娠结局无统计学差异(P0.05),优质胚胎率(75.24%±23.68%)还高于正常对照组(49.97%±29.31%)(P0.05)。行ICSI-ET助孕的男方染色体多态患者其着床率(34.78%)以及临床妊娠率(52.00%)显著高于行IVF-ET助孕的男方染色体多态患者(17.42%,28.17%)(P0.05)。结论男性染色体多态性患者中严重少/弱精子的比例增加,男性染色体多态不利于IVF妊娠结局,对ICSI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