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康复干预对早期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36例与对照组34例。康复组按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术后24h病情稳定即开始康复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及随意自我锻炼。两组在术后第20天采用自编生存质量评价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康复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0项评价指标中有7项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早期康复干预可以促进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心脏康复,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康复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5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6例.对照组实施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术后康复护理干预,为患者制订详细的康复护理方案,进行心理康复护理、康复锻炼指导、心理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食欲、睡眠、疲乏、自理能力、运动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对护理的满意度更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术后康复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康复,并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康复干预对早期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方文  陈永彤 《中国临床康复》2002,6(8):1106-110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7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36例与对照组34例。康复组按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术后24h病情稳定即开始康复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及随意自我燃烧。两组在术后第20天采用自编生存质量评价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康复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0项评价指标中有7项存在显差异(P<0.01)。结论:早期康复干预可以促进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的心脏康复,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将2002年10月—2005年6月就诊的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病人8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取术后护理干预措施,制定个性化康复手册,增强心功能、抗凝剂应用、饮食、运动和休息指导,对照组不作干预,以并发症出现早晚、再次入院时间长短为观察指标。[结果]对观察组病人采用的各种护理措施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对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能够减少手术后并发症、延长再次入院时间,提高病人的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改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精神状态及提高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9月于本院治疗的风湿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31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其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分别用SCL-90和SF-36量表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SCL-90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干预后,实验组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干预前SF-36总分、阳性项目均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实验组总分、阳性项目均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风湿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精神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早期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康复治疗,康复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再给予康复护理进行早期康复。将两组患者术后第20天心功能和生活质量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康复组患者术后第30天心功能I级患者比例明显升高,Ⅱ级患者比例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与对照组相比,康复组患者术后第30天的生活质量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治疗不仅可以明显改善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还有利于提高体力,促进恢复工作,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将2002年10月-2005年6月就诊的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病人8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取术后护理干预措施,制定个性化康复手册,增强心功能、抗凝剂应用、饮食、运动和休息指导,对照组不作干预,以并发症出现早晚、再次入院时间长短为观察指标.[结果]对观察组病人采用的各种护理措施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对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能够减少手术后并发症、延长再次入院时间,提高病人的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康复护理对心脏双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对心脏双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风湿性心脏病双瓣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康复组除行常规护理外,同时实施系统、规范的康复护理;对照组则行常规护理和随意自我锻炼.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监护时间、住院天数、术后第20天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术后住院天数和第20天心功能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康复组术后第20天生活质量明显提高,10项指标评价P均<0.0001,术后监护时间也较对照组平均缩短了7.5h,且并发症发生率下降了19%.结论康复护理能有效降低心脏病双瓣置换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心脏康复,缩短监护时间和住院天数,明显提高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对抗凝治疗依从性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对抗凝治疗的依从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治疗依从性调查表及健康知识水平调查表对80例瓣膜置换术后半年以上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对抗凝治疗依从性得分为服药依从性最高,影响依从性的因素有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性别、术后时问。结论患者的抗凝治疗依从性影响治疗效果,护士应关注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阶段性康复护理干预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31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15例和对照组11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阶段性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卧床时间及应用抗凝药依从性,患者护理满意率及预后。结果:观察组ICU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0.05),用药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阶段性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可缩短患者住院天数,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加快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的康复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1月于本院行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手段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分别给予临床常规护理与全程、细致的康复护理措施,观察2组护理效果以及出入院时生存质量评分变化,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5.24±3. 86) d,而对照组住院时间为(21. 06±4. 38) d,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入院时,2组患者生存质量量表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出院时,观察组SF-36量表中各指标较入院时及同期对照组患者均有明显好转,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为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实施科学的康复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对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积极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联合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联合心脏瓣膜病患者行瓣膜置换术后的临床观察和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患者行瓣膜置换术后的观察和护理要点,主要包括:术后严密监测循环功能和呼吸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各种管道的护理,术前、术后做好心理护理及康复护理。结果:本组患者术后无1例血栓形成,无1例死亡,6个月后心功能均逐渐恢复正常。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营养支持是危重病病人治疗不可缺少的部分,它起到加速病人康复,缩短病程的作用。风湿性心脏病术后患者,尤其是合并心功能不全的危重病人,除心脏本身病变引起能量消耗增加外,易引起肠道淤血,消化道吸收不良,导致肌体慢性营养不良,免疫机制和生活质量下降,影响手术治疗效果。我们对85例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行营养支持,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月310例在我院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治疗的病患,按照随机编号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5例,实验组患者制定综合护理干预机制,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对心脏康复知识的认知度、术后抗凝药物依从性以及对药物的不适表现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接受一定护理干预后在对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以及术后康复知识的认知度较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意义;研究组心脏疾病患者对术后抗凝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对患者实施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增加病患对心脏疾病治疗及康复知识的学习和深度认知,有效的减少或者避免术后抗凝治疗中出血情况的发生,帮助病患在抗凝治疗中培养更好的依从性,因此护理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依从性具有良性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心脏瓣膜置换术是治疗心脏瓣膜病所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手术的危险性较大,术后恢复缓慢,且机械瓣膜置换术后需终身服药。目前心脏瓣膜置换术越来越成熟,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患者病死率以及促进患者的康复。现就近年来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风湿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是风湿侵及心肌、心包、心内膜瓣膜,而其中尤以瓣膜病变最为突出。瓣膜是维持心内血流正确方向的关键,一旦瓣膜发生病变,将产生血液动力学的改变,最终可引起心力衰竭,甚至死亡。人工心脏瓣膜的问世,瓣膜置换术应运而生,为瓣膜病患者带来了福音。瓣膜置换术是在体外循环下用人工瓣膜代替有病变的心脏瓣膜,从而维持止常的心脏排血量,效果良好。我院自1998—2001年共为36例重症风湿性心瓣膜病患者施行了人工瓣膜置换术,均康复出院。现将瓣膜置换术围术期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对性康复护理在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3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心脏大血管外科收治的80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功能、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同期射频消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术后护理要点。方法2007年1月-2008年12月本院收治的31例风湿性心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给予机械瓣膜置换术同期射频消融术,术后给予针对性的护理。结果8例发生房室传导阻滞,4例发生房性早搏,5例发生心房颤动,30例使用临时起搏器;29例发生低钾血症;1例发生呼吸功能不全;11例出现少量心包积液;15例术后出现焦虑情绪,经处理后均康复出院。结论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同期射频消融术可有效改善患者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术后预见性防止患者心律失常及出血等并发症,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9.
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12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瓣膜置换术的观察和护理要点.主要包括术后严密监测循环系统及呼吸系统,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各种管道护理;术前、术后做好心理护理、康复护理等.认为加强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手册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4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每人发放一本健康教育手册,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服药的依从性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手册的患者术后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健康教育手册的方法,可以加强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的认识,使患者对所患疾病的基本知识和术后抗凝药物治疗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并使患者建立起坚持长期服药的决心,从而提高其长期服药的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