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双胎妊娠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的发生率较单胎妊娠高,同时其筛查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双胎妊娠的合子性质非常重要,直接影响风险率的计算模式,临床实践中多以妊娠早期绒毛膜性间接判断。目前双胎妊娠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筛查方案集中在妊娠早期胎儿颈部半透明层厚度(nuchal translucency,NT)筛查、妊娠早期联合筛查(NT+血清学筛查)、妊娠中期血清学筛查以及利用无创产前检测技术(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NIPT)进行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筛查。这些方案主要涉及染色体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21-三体综合征和18-三体综合征。考虑到检出率、假阳性率以及经济学效应,妊娠早期联合筛查为目前双胎妊娠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筛查的主要方案,对近年来双胎妊娠染色体非整倍体产前筛查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无创产前筛查(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 NIPT)在双胎妊娠染色体非整倍体的应用价值,并对胎儿游离DNA浓度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接受NIPT检测的双胎样本617例(辅助生殖双胎284例,自然妊娠双胎333例)为研究对象,同期12688例单胎妊娠样本作为对照,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进行检测,对染色体非整倍体高风险样本行核型分析,根据Y染色体唯一比对条数对男胎进行胎儿游离DNA浓度计算,使用基于浅深度的母亲血浆DNA测序方法(SeqFF)对女胎进行胎儿游离DNA浓度计算。结果 双胎妊娠检出2例T21和1例T18,未检出T13,T21、T18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阴性预测值均为100%;单胎妊娠T21、T18、T13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8.89%、45.45%、25%,阴性预测值均为100%。双胎妊娠胎儿游离DNA浓度为10.48%,较单胎妊娠(11.35%)稍低;双胎妊娠首次建库成功率为99.03%,较单胎妊娠(99.99%)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1...  相似文献   

3.
妊娠物染色体中,不少于8%是非整倍体。常见的染色体非整倍体包括21-三体、18-三体、13-三体等。这些非整倍体导致了50%的妊娠早期流产和5%~7%的死产与新生儿死亡。近年来,由于妇女生育年龄普遍提高、辅助生殖技术的普及与不规范的卵巢刺  相似文献   

4.
<正>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可导致严重的不良妊娠结局及出生缺陷,其产前筛查及诊断是出生缺陷二级预防的重要内容之一。常见严重或致死的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有21-三体(唐氏综合征,Down′s Syndrome)、18-三体(爱德华氏综合征,Edwards Syndrome)和13-三体(帕陶氏综合征,Patau Syndrome),其中以21-三体最常见,发病率为0.7‰~1.5‰[1]。  相似文献   

5.
B超筛查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非整倍体异常是胎儿最常见的一类染色体异常 ,包括了2 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 ,以及一些性染色体异常 :X单体 ,如 45 ,X(Turner综合征 ) ,或性染色体三体 ,如 47,XXX、47,XXY、47,XYY。常用的产前诊断方法 ,如羊膜腔穿刺、绒毛取样、脐带穿刺术均属于“创伤性”产前诊断技术 ,都有其并发症及一定的胎儿丢失率。近年来 ,通过孕妇血清生化指标筛查 2 1三体综合征患儿受到重视。但是 ,生化指标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 ,寻求安全、简便、有效的筛查手段及提高筛查的准确性成为有待解决的问题。近几年 ,…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在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行NIPT检测的6030例单活胎孕妇(孕12~32周)外周血标本并提取胎儿游离DNA,进行文库构建后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生物学信息分析,推算出胎儿患染色体疾病的风险率。对检测结果提示高风险者建议行羊水或者脐血穿刺及染色体核型分析;对检测结果低风险者进行电话跟踪随访。结果:行NIPT检测的6030例孕妇检出高风险67例,其中21-三体高风险16例,18-三体高风险3例,13-三体高风险5例,性染色体异常高风险34例,其他染色体异常高风险9例。67例高风险孕妇中,10例拒绝进一步产前诊断,余57例均行羊水/脐血穿刺检查,其中确诊胎儿染色体异常34例(21-三体16例,18-三体2例,13-三体2例,性染色体异常12例,其他染色体异常2例);余23例羊水/脐血穿刺结果正常者,继续妊娠。NIPT对21-三体和18-三体的阳性预测值达100.00%和66.67%,但对13-三体、性染色体异常以及其他染色体异常的阳性预测值仅50.00%、42.85%和33.33%。结论:NIPT对21-三体和18-三体的检测符合率较高,但对13-三体、性染色体异常以及其他染色体异常符合率偏低。NIPT是一项筛查技术,测序高风险的孕妇仍需行羊水/脐血穿刺,以保证产前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双胎妊娠非整倍体产前筛查较单胎复杂。应在早孕期确定孕周、绒毛膜性并测量颈项透明层厚度。早孕期联合筛查优于中孕期血清学筛查,但检出率明显低于单胎妊娠。无创产前检查用于双胎筛查仍需更多研究数据。双胎之一胚胎停育将影响早孕期筛查的准确性。产前诊断时区分标记双胎是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母体血浆中胎儿游离DNA的发现使无创产前检测成为可能.基于高通量测序的无创产前检测已用于临床筛查常见的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测序流程复杂,质量控制有助于提高高通量测序无创产前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数字PCR作为核酸定量检测的新技术,具有快速准确,流程简单的优势,有望成为无创产前检测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更具成本优势的新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创产前检测技术在双胎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5年10月1日至2016年8月1日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就诊,自愿接受无创产前检测的423例妊娠12~31周双胎孕妇,抽取外周血获取胎儿游离DNA,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胎儿非整倍体的情况。无创检测的结果由羊水细胞及分娩时脐血核型分析进行验证。结果无创产前检测异常者8例,4例提示21-三体高风险,2例提示18-三体高风险,2例提示X染色体单体(45,X)。6例三体高风险胎儿经羊水或脐血穿刺检查结果确认无误。1例X染色体单体的羊水结果与检测结果一致,另1例羊水检测结果正常,但随后确认该孕妇核型为46,XX[36]/45,X[64]。经验证的低风险者176例,均与其一致。结论无创产前检测作为一种快速、安全的产前筛查手段,在双胎的非整倍体疾病筛查中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是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危害性大,及早对其做出正确诊断十分必要.结合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2007年)和加拿大妇产科医师协会(2008年)相继发布的筛查和侵入性检查指南以及国内研究现状,作者对胎儿非整倍体异常诊断相关的实验室、影像学和细胞遗传学检查以及筛查方案进行综述,以期为产妇选择适宜的检查方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正非侵入性(或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NIPT)是基于对于孕期母亲外周血游离DNA进行平行测序,即将母体游离DNA与胎儿游离DNA(cf-DNA)共同检测以判断常见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的一种产前筛查技术。基于其较高的检出率以及与传统的血清学筛查相比极低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越来越被广大的临床医生和孕妇所接受,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国际上许多学术组织相继发表了委员会意见和指南并不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无创DNA产前检测(NIPT)技术在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7年1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门诊接受NIPT的8594例孕妇为研究对象,统计不同年龄段、孕周的孕妇染色体异常风险增加情况,并进行NIPT与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的结果符合情况比较。结果:8594例孕妇筛查出染色体异常高风险96例(1. 12%)。筛查出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高风险44例(0. 51%),性染色体异常高风险45例(0. 52%)和其他常染色体异常高风险7例(0. 08%)。年龄≥35岁孕妇染色体异常高风险(1. 80%),高于30岁(0. 72%)和30~34岁(1. 19%)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8594例孕妇中于孕中期(孕13~20周)接受NIPT的孕妇比例最高(6556例,76. 29%),经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率也最高(42/61,68. 85%)。77例NIPT染色体异常高风险孕妇经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54例(70. 13%),其中阳性预测值分别为21-三体综合征100. 00%、18-三体综合征62. 50%、13-三体综合征25. 00%、性染色体异常54. 55%、其他常染色体异常50. 00%。结论:NIPT对21-三体综合征具有较高的检测价值。选择孕中期进行NIPT准确性较高。NIPT可以作为高龄孕妇的主要筛查手段,能有效地避免染色体异常患儿的出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技术在无创产前筛查(NIPT)提示非整倍体高风险胎儿的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41例NIPT提示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高风险的孕妇,经羊膜腔或绒毛穿刺获取胎儿细胞,进行CMA分析。对于NIPT提示21-三体和性染色体非整倍体高风险的孕妇根据筛查原因(高龄筛查组、唐筛异常或超声软指标异常组、非高龄筛查组)进行组间NIPT阳性预测值的比较,并对CMA检测提示有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NV)的病例进行致病性分析。结果:NIPT对于染色体非整倍体总的阳性预测值为76.3%。NIPT对于21-三体、18-三体、13-三体和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5.0%、88.8%、75.0%和53.3%。经CMA分析确认,在101例NIPT提示21-三体高风险病例中,以高龄筛查组阳性预测值最高(100.0%),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90例NIPT提示性染色体非整倍体高风险病例中,仍以高龄筛查组阳性预测值最高(61.9%),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12例NIPT提示染色体非整倍体高风险经CMA检测存在CNV。结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孕妇血浆中游离胎儿DNA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在无创性产前诊断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对22977例孕中期妇女进行唐氏综合征筛查,对筛查结果为高风险的1173例孕妇采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检测母体血浆胎儿游离DNA,分析胎儿染色体拷贝数,检测结果为高危的孕妇再做羊膜腔穿刺及脐血穿刺术进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1173例孕妇中游离胎儿DNA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检测出11例染色体高风险胎儿,羊水/脐血核型分析证实其中10例为染色体异常,分别为7例21-三体和2例18-三体,1例13-三体.游离胎儿DNA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的敏感度为100.00%(10/10),特异度为99.91%(1162/1163),假阴性率为0(0/1173),假阳性率为0.09%(1/1173).结论:母体血浆游离DNA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可用于胎儿染色体拷贝数异常的检测,有准确性高、假阴性和假阳性率低、无创取样的优点,但由于费用较高,可结合血清学唐氏综合征筛查在有条件的地区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孕妇血浆中胎儿游离DNA的发现已对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的无创产前检测产生了巨大的变革,母体血浆中的游离DNA越来越被认为是非侵入性检测胎儿发育异常的重要指标。二代测序技术的发展也使染色体非整倍体无创产前筛查(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 NIPT)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迅速的开展和推广应用。在NIPT筛查中,血浆中胎儿游离DNA比例是整体检测性能的关键参数,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对检测结果作出正确的临床解释。本综述中,我们对目前NIPT中胎儿游离DNA比例的检测方法和生物信息学算法进行介绍,并简单讨论各个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非多态性位点多重荧光定量PCR(QF.PCR)技术快速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的可行性.方法 2006年3月至2007年11月间,收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早孕期自然流产绒毛组织、中孕期羊水及妊娠晚期的胎儿脐血共63例为研究组.同期60例健康成年人外周血标本(男、女性各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非多态性位点QF-PCR技术检测两组各样本的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情况,以人釉原蛋白基因(AMXY)位点为内参照,根据公式计算剂量系数(DQ)值,DQ值在0.7~1.3之间为正常,>1.3为染色体扩增,<0.7则为染色体存在缺失.当2个以上位点电泳峰与AMXY比值异常时,为性染色体数目异常,即各位点与性染色体峰面积比值均>2.0或<0.7.将QF-PCR的检测结果与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正常对照组中女性性染色体检测结果为AMX,男性性染色体检测结果为AMX、AMY,与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一致.各常染色体DQ值的均值为0.7~1.3,标准差为0.05~0.12.(2)研究组63例中有19例为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其中13例与核型分析结果一致.与核型分析结果不一致的6例中,1例在18q22.3的CNDP2基因位点表现为三体改变,位于18q12.1的CDH2基因位点表现为正常二倍体,其DQ值为1.28,染色体核型分析为47,XY,+18;5例非多态性位点QF-PCR结果提示有染色体拷贝数异常,而核型分析结果未见异常,其中1例为47,XY,+13,核型分析结果为46,XX;1例为Y染色体缺失,而核型分析结果为46,XY;另外3例中1例为47,XX,+16,2例为47,XX,+13,而核型分析结果均为46,XX.(3)研究组63例中有44例染色体为正常二倍体,其中36例(82%)与核型分析结果一致.与核型分析结果不一致的8例中,1例为培养失败;2例非多态性QF-PCR结果为正常男性,而核型分析结果为正常女性;4例核型分析为多倍体,其中3例核型分析为69,XXX,1例核型分析为92.XXXX;1例核型分析为45,XX,rob(13;21).结论 采用非多态性位点QF-PCR技术进行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畸形,具有通量高、快速、价廉等特点,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双胎妊娠发生胎儿畸形、染色体异常的风险较单胎妊娠高。近年来双胎妊娠发生率和高龄产妇数量不断增加,双胎妊娠的早期筛查以及产前诊断十分重要。早孕期,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超声筛查是重要手段,不建议单独使用血清学筛查;中孕期超声结构筛查对检出胎儿结构异常有一定意义。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对降低侵入性产前诊断的风险有重要意义,但由于目前临床证据尚不充分,双胎妊娠行无创基因检测仍需谨慎。  相似文献   

18.
<正>21-三体综合征是先天出生缺陷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我国其发生率约占活产新生儿的1/800~1/1000。18-三体综合征和13-三体综合征是仅次于21-三体综合征的常见染色体三体综合征,均表现为严重智力低下,特殊面容,常合并各种先天畸形。染色体异常是导致出生缺陷、智力障碍的重要原因,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故只能通过产前早发现、早诊断、早终止妊娠控  相似文献   

19.
<正>由于辅助生殖技术的广泛使用及高龄受孕,多胎妊娠呈现显著上升趋势。自1995~2004年间,多胎妊娠的发生率增加到了3.0%。2017年加拿大妇产科学会(SOGC)发表了关于双胎妊娠非整倍体的产前筛查及诊断指南,在非整倍体异常风险评估、评估手段、介入性产前诊断和遗传咨询等方面进行指导,为临床中对于双胎的筛查、诊断及处理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意见,此次发表的指南是对2007年的指南的再次更新。通过对此指南的解读,希望能进一步规范临床中对于双胎妊娠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出生缺陷的高发国,目前我国出生缺陷的发生率约在5.6%,每年新增出生缺陷数约90万例.染色体疾病是最为严重的出生缺陷之一.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和性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是最常见的染色体疾病.其中,21三体、18三体约占围生期出生缺陷的0.15%,占围生期常染色体非整倍体的95%左右,一直是我国控制和预防出生缺陷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