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作为抗凝剂在血液灌流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月-12月行血液灌流治疗的180例,按性别、病种分层随机分为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低分子肝素组及应用普通肝素治疗的普通肝素组,每组各9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管路凝血、出血情况及血小板计数、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 低分子肝素组均未发生灌流器凝血,穿刺点无明显出血;普通肝素组有7例(7.8%)出现凝血,11例(12.2%)发生出血,其中8例渗血,3例流血.两组管路凝血及穿刺点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血液灌流治疗后低分子肝素组血小板、APTT均无明显变化(P>0.05),普通肝素组血小板减少(P<0.05),APTT明显延长(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作为抗凝剂较普通肝素具有更好的抗凝效果,且能有效降低出血发生率,可在血液灌流治疗中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ICU中高出血风险患者进行床旁血液滤过治疗的不同抗凝方法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将57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抗凝组(n=24例)和无抗凝组(n=33例),比较2组患者血液滤过过程中管路及滤器的使用寿命、清除效率及出血发生率。结果:使用肝素加鱼精蛋白的抗凝组与无抗凝组进行比较,显示抗凝组管路寿命明显延长,清除肌酐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抗凝组造成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血小板下降发生率增加(P0.05),但血滤治疗后的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中高出血风险患者进行床旁血液滤过治疗时给予肝素加鱼精蛋白的抗凝方式是相对安全的,保证了治疗效果,达到了治疗目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全身抗凝和枸橼酸局部抗凝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透析(CVVH)时滤器使用寿命的比较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4月54例患者行128例次CVVH的治疗情况,按照抗凝方式不同分为枸橼酸钠组和低分子肝素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滤器使用时间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抗凝方式下均取得显著疗效,枸橼酸钠组滤器及管路平均使用寿命显著长于低分子肝素组。结论枸橼酸局部抗凝技术在延长滤器使用时间方面有明显优势,且对患者凝血指标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两种抗凝方法在中毒病人血液灌流治疗中的抗凝效果。[方法]将95例行血液灌流治疗的中毒病人随机分为两组,SH组62例,LMWH组33例,SH组采用普通肝素(SH)抗凝,LMWH组采用低分子肝素(LMWH)抗凝。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的抗凝效果。[结果]LMWH组发生管路不畅12例,SH组出现管路不畅4例;SH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治疗后明显升高,LMWH组治疗前后APTT变化不大;SH组治疗后出现出血12例,LMWH组1例。[结论]中毒病人血液灌流治疗中,LMWH抗凝可减少出血并发症,但其有效性也减低,容易出现管路不畅。  相似文献   

5.
血液透析应用低分子量肝素和普通肝素相关实验参数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血液透析应用低分子量肝素和普通肝素抗凝时相关实验参数的变化。方法 22例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分别用低分子量肝素和普通肝素抗凝,监测指标包括抗因子Xa活性(AFXa)、凝血酶时间(T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 应用低分子量肝素抗凝时APTT、TT在透析过程中延长不明显(P>0.05),普通肝素组APTT、TT于透析30分钟及透析结束时明显延长,甚至部分血液不凝。低分子量肝素组透析结束时血浆抗FXa活性较透析前有显著性差异,且透析后30分钟及透析结束时均明显高于普通肝素组(P<0.001)。结论 低分子量肝素抗凝作用同APFF、TT无一定相关,低分子量肝素抗凝作用可由抗-FXa水平作为可靠根据,低分子量肝素在血液透析抗凝过程中比普通肝素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预冲方法对无肝素抗凝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中对高危出血倾向患者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1年8月我科急危重合并出血倾向患者需行无肝素抗凝CVVH治疗26例,共66例次。选择2010年8月~2011年1月30例次患者作为对照组。2011年2月~8月36例次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采用高剂量肝素生理盐水密闭循环30min+静置15min,再行CVVH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进行预冲时间<30min,直接行CVVH治疗。治疗时间为24h。分别观察记录单个过滤器出现凝血时间、级别、例数,过滤器、管路使用寿命。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血小板(PLT)的变化及出血倾向改变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使用的管路和过滤器寿命明显长于对照组,过滤器II级以上凝血例数少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治疗前后PT、APTT、PLT、出血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剂量肝素生理盐水密闭循环30min+静置15min,对无肝素抗凝CVVH治疗可延长管路和过滤器的使用寿命,节约了成本,减少血液丢失。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鱼精蛋白中和的局部肝素化在高危出血倾向患者血液透析中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将44例高危出血倾向的血液透析患者按治疗单、双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鱼精蛋白中和的局部肝素化抗凝血液透析治疗56例次,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无肝素生理盐水冲洗法血液透析治疗39例次,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情况、透析器和静脉壶的凝血情况、治疗时间和超滤量以及透析前后的各项生化指标。结果两组无1例诱发或加重出血,观察组的透析器和静脉壶的凝血情况、治疗时间和超滤量以及透析前后生化指标差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鱼精蛋白中和的局部肝素抗凝应用于高危出血倾向患者行血液透析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高菊林  辛霞  杜娟  雷丽静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2):2050-2051
目的 观察血液净化时法安明持续低剂量泵入抗凝有效性.方法 将100例次血液净化患者分为A组45例次和B组55例次,A组采用无肝素血液净化,B组采用法安明持续低剂量泵入,观察血液净化开始前和结束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的变化;观察透析器和血路管凝血情况.结果 A、B两组相比血液净化开始前和结束后APTT和TT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抗凝效果相比B组优于A组,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有出血倾向患者血液净化时采用法安明持续低剂量泵人优于采用无肝素血液净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栓弹力图与传统凝血指标监测指导下的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的肝素抗凝效果.方法:将105例DIC评分≥3分的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血栓弹力图(TEG)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组和安慰剂组.TEG组与APTT组于入院当天给予肝素连续输注,TEG组根据R值调整肝素输注剂量,APTT组根据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高浓度枸橼酸钠和局部肝素体外抗凝在血液净化伴出血倾向患者中运用的效果。方法 2015年9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在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南京分院肾内科需要行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治疗的伴出血倾向患者27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两组。A组(14例)以高浓度枸橼酸钠抗凝行CBP治疗,B组(13例)以局部肝素体外抗凝行CBP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电解质、肌酐、血气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并观察两组滤器及管路凝血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CBP治疗,在治疗中均发生滤器及管路Ⅰ级凝血各1例,未出现Ⅰ级以上凝血。A组患者透析后未发生高钠、低钙血症及严重的碱血症,未出现口唇、四肢麻木的低钙表现,患者均存在轻度碱血症,与枸橼酸抗凝呈碱性相关;B组患者在治疗8~12 h时,监测出血时间发现,APTT时间轻度延长。A组和B组患者各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程度不同。结论对于具有出血倾向患者CBP治疗时,建议首选高浓度枸橼酸钠抗凝,其次是局部肝素体外抗凝。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抗凝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30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在行CBP治疗时,实验组采用阿加曲班注射液抗凝,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CBP治疗中监测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管路动脉压、静脉压变化;观察管路、滤器凝血情况;观察患者有无组织器官出血等不良反应.结果:阿加曲班组治疗后4 h及8 h静脉端APTT明显增高,动脉端APTT也增高,但不如静脉端明显,而且治疗后恢复接近治疗破前水平.低分子肝素组滤器及或管路凝血发生率26.7%;阿加曲班组滤器及或管路凝血发生率6.7%.阿加曲班组滤器及或管路凝血或器官出血发生率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已观察到阿加曲班的体外抗凝效果有优于低分子肝素的趋势,而很少并发出血,可应用于伴有出血倾向的MODS患者行CBP治疗时的抗凝.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在急性中毒血液灌流(HP)中应用低分子肝素钠抗凝,研究其作为血液灌流抗凝剂的疗效。方法 HP治疗中毒24例,采用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治疗前及结束后测定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血小板计数(PLT),观察患者出血、灌流器、管路凝血情况。结果 24例均顺利完成HP,其中5例出现灌流器凝血倾向,无一例发生出血、凝血;治疗前后APTT、TT及PLT无明显差异。结论低分子肝素钠作为HP治疗急性中毒中的抗凝剂,具有抗凝效果好、出血并发症少、安全可靠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秦寒枝 《护理研究》2013,27(5):439-440
[目的]探讨双灌流机循环预充方法在急性农药中毒多个灌流器连续血液灌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64例需要连续做血液灌流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1台灌流机进行预冲及灌流;试验组采用2台灌流机循环预充方法.比较两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单次灌流时间、肝素用量、出血情况、管路凝血情况.[结果]两组APTT、单次灌流时间、肝素用量、出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双灌流机循环预充在急性农药中毒多个灌流器连续血液灌流中应用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局部枸橼酸抗凝(regional citrate anticoagulant,RCA)、普通肝素(unfractionated heparin,UFH)、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3种抗凝方法在重症中毒患者血液灌流的应用,观察局部枸橼酸抗凝在血液灌流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7年9月行血液灌流治疗的30例重症中毒患者,按性别、病种分层随机分为局部枸橼酸抗凝、普通肝素抗凝和低分子肝素抗凝组,每组各10例。观察并比较3组的管路凝血、出血情况及血小板计数、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比较RCA组血液灌流前后的血清游离钙、血清总钙、血PH值。结果 RCA组未发生灌流器凝血,UFH组有2例、LMWH有1例出现Ⅲ级灌流器凝血;RCA组无穿刺点或其他部位出血;UFH组有3例穿刺点出血、3例皮下出血和2例其他部位出血,发生率高于RCA组(χ~2=9.436,P=0.022);LMWH组有3例穿刺点出血、2例皮下出血和1例其他部位出血,发生率高于RCA组(χ~2=8.556,P=0.036)。与治疗前比较,血液灌流治疗后3组均有Fib及血小板计数降低,UFH组的APTT(t=2.722,P=0.009)、PT(t=2.234,P=0.016)、血小板计数(t=3.893,P=0.001)、Fib(t=4.056,P0.001)与RC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LMWH组的APTT(t=2.459,P=0.012)、PT(t=2.168,P=0.021)、血小板计数(t=3.608,P=0.001)、Fib(t=3.892,P=0.001)与RC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RCA组血液灌流后血清游离钙(t=0.452,P=0.594)、血清总钙(t=0.307,P=0.681)、血PH值(t=0.260,P=0.758)无明显变化。结论局部枸橼酸抗凝较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具有更好的抗凝效果,能有效降低出血发生率,安全性好,可在血液灌流治疗中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15.
两种低分子肝素和肝素钙在血液透析中抗凝效果对比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观察速避凝和法安明两种低分子肝素在血液透析中抗凝效果。方法选择39例常规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3组,分别使用肝素钙、法安明和速避凝抗凝进行血液透析2次。观察透析结束后出血、透析器凝血情况,测量透析器容量及KT/V值,同时检测透析前,透析后30分钟、2和4小时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活动度(PA)、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凝固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结果透析后齿龈出血肝素钙组明显多于法安明组和速避凝组;两种低分子肝素组压迫止血时间明显短于肝素钙组(P均<0.05);速避凝组体外循环系统血栓形成率最高,与肝素钙组比较P<0.05;但3种肝素使透析器容量下降率及对KT/V值的影响无显著差异。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法安明组及速避凝组PT无变化,PA增加,APTT、TT延长,FIB升高;肝素组透析30分钟即出现PT、APTT、TT显著延长,PA降低及FIB升高,并延续至透析结束。结论低分子肝素作为血液透析抗凝剂可起到与肝素钙同样的抗凝效果,同时减少出血倾向。使用速避凝抗凝时,至少应用0.4ml,才可达到理想抗凝效果。  相似文献   

16.
张静  吕小林  朱亚梅  马逊  王蓉花  王玲  徐玮 《护理研究》2013,(25):2737-2738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串联血液透析(HD)时应用不同连接管路连接血液灌流器和透析器,观察灌流结束卸灌后对透析器及血液管路凝血的影响。[方法]选择10例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病人,采用自身对照法。先用肝素生理盐水冲洗浸泡灌流器,使灌流器中吸附剂充分膨胀肝素化,达到最大吸附面积。灌流器串联于透析器前端,联合治疗2.5h,卸下灌流器再继续透析1.5h。每人10次共100例次,HP串联HD时采用常规管路连接,每人10次共100例次HP串联HD连接管路为带滤网管路连接法。观察透析治疗结束后透析器及管路的凝血情况。[结果]HP串联HD连接管路为带滤网管路卸灌后1例病人的透析器及管路有凝血现象发生,而常规管路生理盐水回血法卸灌后有9例病人的透析器及管路有不同程度的凝血现象发生。[结论]HP串联HD连接管路为带滤网管路连接法优于常规管路连接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素剂量、透析液温度及血流速度对灌流器内凝血的影响,寻找合适的抗凝方法,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将62例药物中毒患者分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2)。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净化肝素量、温度、血流速度。观察组预先(上机前15 min)体外肝素化,提高透析液温度(37.0℃)、加快血流速度(150~180 ml/min)。观察两组治疗过程时效性、凝血程度及凝血时间。结果观察组血液净化治疗有效率80.0%,对照组有效率53.1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下机后凝血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级凝血率10.0%、2级凝血率3.33%,对照组1级凝血率21.88%、2级凝血率9.3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预先进行体外肝素化,提高透析液温度、加快血流速度可以大大降低灌流器内凝血程度,保证血液净化的时效性,明显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局部枸橼酸抗凝在急性中毒患者血液灌流中的抗凝效果。方法:将37例拟行血液灌流的急性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普通肝素(SH)组、低分子量肝素(LMWH)组和局部枸橼酸钠(RCA)组,分别采用SH、LMWH及RCA抗凝,监测三组血小板计数、凝血活酶时间及灌流器凝血和身体出血情况。结果:RCA组的灌流器凝血程度、出血发生率、凝血功能及血小板计数,与SH组、LMWH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中毒患者血液灌流中使用RCA抗凝效果优于抗凝。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伤的临床特征和CRRT治疗,探讨多次肝素冲洗抗凝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ICU住院的37例诊断为抗结核药物肝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7)和观察组(n=2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凝治疗护理,观察组患者严密监测凝血情况,给予多次低剂量肝素冲洗抗凝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管路和滤器使用时间、凝血事件发生率、出血情况及凝血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管路和滤器单次使用时间分别为(14.24±2.31)h和(15.67±2.01)h,和对照组比较使用时间显著延长(P0.05)。观察组滤器管路凝血事件发生率为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65%;同时观察组患者活动性出血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53%,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后凝血功能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多次肝素冲洗抗凝护理可以减少抗结核药物肝损伤中CRRT治疗管路和滤器凝血事件的发生,同时有效预防活动性出血。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9):1404-1405
目的探究血栓通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0月我院救治的8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将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40例患者临床资料归为对照组,将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血栓通治疗的40例患者临床资料归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凝血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高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可改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凝血指标,降低纤维蛋白原,从而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