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吸出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56例(61 眼),利用超声乳化晶状体吸出术联合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其治疗,对比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的视力、眼内压、前房深度、房角关闭情况.结果 治疗后,68.9%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视力有所提高;眼压控制良好,而且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组优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组;术后前房深度增加、房角开放.结论 超声乳化晶状体吸出术联合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能良好的控制眼压,迅速提高视力,而且操作安全简捷,可以作为本病的初始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晶状体超声乳化手术对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对64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A组32例32眼(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和B组32例32眼(周边虹膜切除术),观察两组术前术后眼压、前房深度、前房角及视力情况。结果A组术后1d眼压升高,术后3d以后恢复正常。术后中央前房平均深度为(2.62±0.33)mm,与术前中央前房平均深度(1.54±0.38)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房角增宽,视力提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术后眼压、前房深度、房角增宽程度及视力,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对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具有加深前房、开放前房角和提高视力的效果,而且又可避免青光眼的发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黄旭  禤中宁  唐寅 《吉林医学》2011,(31):6536-6538
目的:探讨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房角粘连松解术对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8例21眼,施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前房角粘连松解术。结果:眼压、前房中央深度、前房角开放程度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1只眼术前视力为0.049±0.019,术后视力为0.586±0.226,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1年,眼内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通过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房角粘连松解术,能够解除晶体因素性瞳孔阻滞,恢复房角正常结构,从而达到控制眼压、保护视功能的目的,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前房角粘连关闭程度将60例(60只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分为三组:房角开放者采用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房角粘连小于180°者采用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房角粘连大于180°者采用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所有患者视力,前房中央深度,眼压、房角检查结果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房角粘连均重新开放,三种治疗方案均改善了患者的平均视力、前房中央深度及眼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和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或合小梁切除术均可改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患者的视力状况、眼压水平及前房深度,疗效安全可靠。对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手术治疗应结合房角关闭程度选择合适的术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在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对38例(42眼)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房角分离,观察术前术后眼压、视功能、前房深度、房角变化。结果术后眼压12±32mm Hg,比入院时55±7mm Hg明显降低,视力明显提高,前房深度术前为2.5mm,术后为5.5mm,房角开口术前为5,术后开口为45,房角粘连术前平均180,术后平均30。结论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可以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联合房角分离手术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这样可以使患者的眼压得到有效的控制,使他们的视力得到提高,且操作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6.
闫仲朝  闫静君 《中原医刊》2006,33(17):56-57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统计2003年1月~2004年12月期间,收住我院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1例11眼,均伴有晶状体不同程度混浊,视力<0.5,行表面麻醉下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访6~12个月,对比术前、术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与前房角的变化。结果11例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且明显低于术前眼压(P<0.01)。术后前房深度都较术前明显增加,周边前房均>1CT。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治疗伴白内障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一种可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00~2004年部分慢性及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55例(58眼),合并晶状体浑浊,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随访半年,对比术前、术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与前房角的变化。结果 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明显好于术前,前房深度较术前加深,眼压低于术前,部分前房角开放。结论 超声乳化吸除术即可提高视力,又可控制眼压,避免青光眼发作,可有效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方法选择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的白内障52例(52眼),采用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前术后视力、眼压、前房角及前房深度。结果术后6个月,50眼(96.15%)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前与术后6个月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眼压和前房深度分别为(35.8±3.6)mmHg、(1.56±0.37)mm,术后6个月眼压和前房深度分别为(14.7±3.1)mmHg、(3.29±0.73)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晶状体超声乳化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可有效地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手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抽取曾在我院就诊的32例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其中A组15例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B组17例为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手术,术后随访6~12个月,对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压、前房深度、房角及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所有患者的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房角均有不同程度改善,A组病例较B组病例术后眼压控制更理想、安全和稳定。结论应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手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急、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均能达到理想效果,但对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选择该手术方式较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更需慎重,术后需要进行更严密的随诊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宁陵县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10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及手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视力、前房深度及眼压水平。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视力、眼压及前房深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视力优于术前,眼压低于术前,前房深度大于术前,且观察组视力优于对照组,前房深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效果确切,有利于改善患者视力,加深前房深度,降低眼压,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Phaco+IOL)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前期合并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法将5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行单纯Phaco+IOL治疗,对照组行Phaco+IOL联合小梁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眼压、视力、周边前房深度、房角宽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Phaco+IOL组和Phaco+IOL联合小梁切除术组患者术后眼压较术前明显降低,前房深度较术前加深,房角宽度较术前加宽或重新开放,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前房深度、房角宽度、眼压、视力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并发症,但Phaco+IOL组并发症发生率较Phaco+IOL联合小梁切除术组低(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能够有效提高视力,降低眼压,加深前房并开放房角,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合并老年性白内障一种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36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不同程度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手术,比较手术前后患者视力、眼压、前房深度、房角粘连情况,且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 术后患者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显著提高;术后1 d眼压(15.49±2.23)mmHg,较术前眼压(26.48±3.02)mmHg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视力、眼压相对稳定;术后前房深度加深,房角粘连情况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可有效降低患者眼压、提高视力,改善房角粘连情况,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李荀丽 《中外医疗》2012,31(28):47-48
目的研究并探讨超声乳化术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行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前、术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随访3~6个月。结果两组术后眼压控制稳定。在视力提高和前房深度方面,A组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的方式来治疗合并有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能够有效的加深前房、控制眼压、恢复视功能,具有相当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现代的临床中进行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00~2004年部分慢性及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55例(58眼),合并晶状体浑浊,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随访半年,对比术前、术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与前房角的变化。结果 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明显好于术前,前房深度较术前加深,眼压低于术前,部分前房角开放。结论 超声乳化吸除术即可提高视力,又可控制眼压,避免青光眼发作,可有效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5):71-73
目的探讨晶状体不全脱位继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晶状体不全脱位继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6例,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术中12例晶状体脱位范围≤90°经超声乳化后再行皮质吸出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对4例晶状体不全脱位范围≥180°经超声乳化后行人工晶体缝襻固定术,观察其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前房角开放程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7 d 14眼眼压恢复正常,余2眼经再次治疗后恢复正常,视力有所改善,术后前房深度较术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423,P=0.000)。本组患者术后未出现人工晶状体偏移、眼内炎及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结论对晶状体不全脱位继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及前部玻璃体切除可取得良好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白内障并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方法选取近6年来因白内障并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于我科治疗的患者48例(56眼),根据前房角的情况分为A组(房角关闭<180°)和B组(房角关闭>180°)。A组28眼中,Aa组14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Ab组14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 B组28眼中,Ba组14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b组14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术后1个月,比较各组患者的眼压、前房深度和房角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56只眼的眼压和前房深度均较术前有改善,房角关闭均<180°。其中,Aa组和Ab组的眼压及前房深度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a组和Bb组的眼压和前房深度改变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白内障并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可明显改善眼压和前房的深度,其中房角关闭>180°的患眼术中需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原发闭角型青光眼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原发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术后患者眼压、前房深度及视力均有显著改善,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并发症少,取得良好疗效。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可提高视力、加深前房深度、提升房角功能、降低眼压,是治疗原发闭角型青光眼的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原发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原发闭角型青光眼进行临床观察。方法:我院2005年1月~2009年8月,有选择地应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闭角型青光眼。结果:术后眼压除一人降眼压药维持外其余患者眼压均≤21mmHg(1mmHg=0.133kPa)。术后视力进步者为13只眼,仅限1只眼因视神经萎缩视力无进步。结论:超声乳化吸除术不仅晶状体皮质可完全吸出,而且术后加深了前房深度,提高房角功能,解除瞳孔阻滞因素,既控制了眼压,又提高了视力。对小梁有正常功能的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应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但应严格控制病例条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治疗白内障并发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9月郸城县中医院收治的82例白内障并发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比较两组术前、术后2个月视力、眼压情况、前房深度、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2个月视力高于对照组,眼压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2个月前房深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44%)与对照组(4.8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治疗白内障并发闭角型青光眼,可提高患者视力,改善患者眼压与前房深度,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0.
常晖 《当代医学》2016,(4):25-25
目的:探究不同方法对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62例,按其住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超声乳化吸出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眼压、视力、眼房开放角度、中央前房深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吸出联合房角分离术能有效的提高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手术效果,减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