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焦虑、抑郁情绪对癫患者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及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对60例癫患者(癫组)及60名健康自愿者(对照组)进行评定,并对生活质量与焦虑、抑郁作相关分析。结果癫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4个维度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SAS及SDS评分则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总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4个维度分均与SAS及SDS评分呈显著性负相关。结论癫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焦虑、抑郁情绪明显;其生活质量与焦虑、抑郁情绪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焦虑、抑郁情绪对癫(癎)患者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 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Zung焦虑自评量表 (SAS)及Zung抑郁自评量表 (SDS)对60例癫(癎)患者(癫(癎)组)及60名健康自愿者(对照组)进行评定,并对生活质量与焦虑、抑郁作相关分析.结果 癫(癎)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4个维度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SAS及SDS评分则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总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4个维度分均与SAS及SDS评分呈显著性负相关.结论 癫(癎)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焦虑、抑郁情绪明显;其生活质量与焦虑、抑郁情绪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焦虑、抑郁情绪对癫(癎)患者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 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Zung焦虑自评量表 (SAS)及Zung抑郁自评量表 (SDS)对60例癫(癎)患者(癫(癎)组)及60名健康自愿者(对照组)进行评定,并对生活质量与焦虑、抑郁作相关分析.结果 癫(癎)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4个维度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SAS及SDS评分则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总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4个维度分均与SAS及SDS评分呈显著性负相关.结论 癫(癎)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焦虑、抑郁情绪明显;其生活质量与焦虑、抑郁情绪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强化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对晚期胃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将108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两组患者均观察4周,分别以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分别采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核心量表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前SAS,SDS和EORTC QLQ-C30评分,组价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4周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降低,EORTC QLQ-C30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EORTC QLQ-C30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晚期胃癌患者进行强化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有助于更好地缓解焦虑、抑郁情绪,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随访护理对改善成人癫痫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03—2016-04到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成人癫痫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随访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前焦虑、抑郁评分(58.45±7.21分、61.72±9.28分)与对照组(59.01±7.82分、62.13±9.56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所下降,其中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42.56±5.56分、47.68±6.21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57.45±6.12分、59.45±7.89分),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各项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随访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成人癫痫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恶性肿瘤与心理社会因素关系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发病的影响。方法应用SAS焦虑自评量表,艾森克(EPQ)人格测验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生活事件量表对10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调查,并以100名正常人作对照。结果患者组病前有焦虑抑郁情绪、负性生活事件;个性N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逐步回归分析提示,影响癌症发生的因素依次为,病前焦虑、负性生活事件、EPQ之N分。结论癌症患者的心理卫生状况较差,对肿瘤的发病可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理性情绪治疗联合微课教育对产后抑郁患者的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1月~12月收治的80例产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理性情绪治疗联合微课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中文版育儿胜任感量表(C-PSOC)评分和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EPDS评分低于对照组,C-PSOC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自评得分、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评分及WHOQOL-BREF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理性情绪治疗联合微课教育可显著改善产后抑郁患者的抑郁抑郁,提高产妇的育儿胜任感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头颈部肿瘤患者伴发情绪问题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3例抑郁症患者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21例(认知行为治疗,CBT)和对照组22例(支持性咨询),疗程为8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第8周末,研究组HAMA和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AS标分、SDS指数、精神情感症状、躯体性障碍、精神运动性障碍和抑郁心理障碍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T可有效减少患者焦虑和抑郁症状,并通过早期干预治疗急性应激,防止癌症患者心理病理状态慢性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疗法对强迫症患者的强迫症状、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到2016年8月收治的120例强迫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行心理干预,利用健康调查表(SF-36)、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进行评价,利用耶鲁布朗强迫症量表(Y-BOCS)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强迫症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情绪以及强迫症状都较干预前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改善幅度更显着(P0.05)。结论心理干预疗法能够有效改善强迫症者强迫症状及负性情绪,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其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其焦虑、抑郁情绪的关系。方法 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对80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及80名健康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生活质量与其焦虑、抑郁情绪作相关分析。结果 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3个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SAS及SD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3个维度评分均与SAS及SDS评分呈显著性负相关。结论 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焦虑、抑郁情绪明显;其生活质量与焦虑、抑郁情绪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基于循证医学理念的心理护理对四肢骨折患者情绪,预后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为2014年2月到2016年12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18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骨科护理,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基于循证医学理念的心理护理,对比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生存质量、焦虑抑郁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焦虑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对比,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较干预前均有显著改善,且研究组的患者的疼痛程度,焦虑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对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体护理满意度为98.3%(58/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4%(51/59)(P0.05)。结论实施基于循证医学理念的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四肢骨折患者的情绪状态及预后状况,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自身免疫甲状腺炎(AIT)患者焦虑、抑郁自评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于2019年5月~2020年5月期间,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AIT患者设为研究组,另外选择10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研究对象的心理状态,测定血清抗a-烯醇化酶抗体(ENO1Ab)滴度与甲状腺功能相关激素,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1)研究组SAS评分及SD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焦虑、抑郁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3)青年患者中研究组与对照组TPOAb与TgAb、ENO1Ab、应对方式、重大生活事件、对待疾病的态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自身免疫甲状腺炎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情绪,且影响因素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剧治疗对强迫症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两组均给予足量足疗程的药物治疗及接受一般健康教育的基础上,仅对研究组辅以心理剧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生活质量测评工具SF-36量表、Yale—Brown强迫症量表(Y—BOCS)、17项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效果评定。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Y—BOCS总分和HAMD17HAMA总分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的SF-36量表各维度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剧治疗可巩固患者的疗效,并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能显著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个性化心理干预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抑郁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从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00例COPD合并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予以COPD的相关治疗,此外对照组采取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为个性化心理干预治疗,将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情况、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理前肺功能、焦虑抑郁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HAMA评分与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且肺功能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OPD合并抑郁患者应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个性化心理干预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伦理护理干预在颅内转移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颅内转移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伦理护理干预,采取生活质量评估量表统计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观察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取焦虑及抑郁评分表评估干预前后2组心理状况的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前2组不同维度生活质量评分、焦虑、抑郁量表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精神状态、躯体功能、心理状态及整体健康评分分别上升至(55.8±4.7)分、(49.7±5.2)分、(60.4±2.6)分、(63.7±4.4)分,观察组焦虑、抑郁量表评分降低至(12.1±5.2)分、(11.7±6.4)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0%,与对照组的28.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内转移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中,贯彻伦理原则,尊重、关爱患者,对改善其生活质量、心理负性情绪有积极的价值,同时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宫颈癌者行个性化护理对焦虑抑郁情绪、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分析本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诊治的宫颈癌90例患者资料,按照临床所用不同护理方案分成2组,对照组45例患者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45例患者在其基础上行个性化护理,对两组焦虑抑郁情绪、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术后总并发症率4.44%比对照组20.00%低,且生活质量评分总分(84.50±14.45)分比对照组(65.40±13.06)分高(P0.05)。结论宫颈癌者行个性化护理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7.
影响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影响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提示干预措施。方法对124例癌症患者在入院一周内进行癌症病人生活质量问卷(EORCT QLQ-3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防御方式问卷(DSQ)、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的评估,用t检验,多元逐步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对患病知情有利于患者认知功能提高且恶心呕吐减少;病程长躯体功能及角色功能差;本组抑郁发生率为32.26%,焦虑发生率为29.84%,抑郁、焦虑对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多项因子都有显著影响。多元分析结果表明,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总评与负性生活事件强度、疼痛、疲劳、社会支持利用度相关,社会功能与年龄、疲劳、HAMD总分有关。结论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严重影响了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负性生活事件、神经质个性、年龄、病程也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针对相关因素进行干预有利于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分析认知行为治疗对血液透析(HD)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生活质量、透析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9月于我院行血液透析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43),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生活质量、HD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和HD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HD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多发性硬化 ( multiple sclerosis,MS)患者中抑郁焦虑情感障碍发生率及抑郁焦虑与患者生活质量评定的关系。方法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 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 HAMA)及 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 ( Spitzer quality of life index,QLI)量表 ,对 5 8例 MS患者及 5 0名健康人进行调查评分 ,并记录扩展的残疾状况评分 ( EDSS)和病程时间。应用多重回归统计方法对上述各项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MS患者抑郁情绪发生率为 48.3 % ( 2 8/5 8) ,焦虑情绪发生率为 3 2 .7% ( 1 9/5 8) ,抑郁合并焦虑发生率为 2 9.3 % ( 1 7/5 8) ,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 P <0 .0 1 ) ;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明显减低 ( P <0 .0 1 )。抑郁焦虑情绪与生活质量有显著相关性 ,其中抑郁情绪为生活质量减低的重要预示因素。结论 MS患者中抑郁焦虑情感障碍发生率较高 ,抑郁焦虑情绪对生活质量评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不孕症患者应用正念减压疗法治疗后焦虑抑郁情绪、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变化。方法将我院89例不孕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4例给予常规心理治疗,观察组45例增加正念减压疗法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及睡眠质量改变,和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AS、PSQI、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念减压疗法能够有效缓解不孕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升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