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病理性近视黄斑视网膜劈裂的光学相干扫描(OCT)视网膜形态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经OCT检查存在黄斑视网膜劈裂的21例病理性近视患者32眼(劈裂组)的OCT图像特点,并与病理性近视非劈裂组(51例73眼)的屈光度、眼轴长度及中心凹局限性视网膜脱离、黄斑裂孔、黄斑前膜、后巩膜葡萄肿、玻璃体后脱离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劈裂组外层劈裂25眼(78.12%),中层劈裂5眼(15.63%),内层劈裂4眼(12.50%),存在2层及以上的多层黄斑视网膜劈裂7眼(21.88%).2组屈光度、眼轴长度、中心凹局限性视网膜脱离、黄斑裂孔、黄斑前膜、玻璃体后脱离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劈裂组后巩膜葡萄肿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劈裂组(96.88% vs.64.38%,P<0.01).结论 病理性近视黄斑视网膜劈裂可表现为多种形态;常伴发其他黄斑病变;OCT能清晰地显示病理性近视黄斑视网膜劈裂的形态特征,有助于黄斑视网膜劈裂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病理性近视伴视网膜劈裂眼(RS)的玻璃体视网膜牵引征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研究2009年9月~2010年4月华西医院病理性近视276眼(163例)的眼底改变,分析伴有视网膜劈裂的病理性近视53眼(42例)的玻璃体视网膜OCT图像特征.结果 OCT显示49眼(92.45%)有不完全脱离的玻璃体牵引视网膜体征,其中21眼(39.62%)后极部的视网膜有牵引性皱褶,11眼(20.75%)有视网膜黄斑局灶样弥漫性增厚,8眼(15.09%)有视网膜内界膜局团状增殖样改变,7眼(13.20%)呈玻璃体条索状强反光带牵引视网膜,2眼(3.77%)有牵引性黄斑中心凹假孔.病理性近视的高度近视患眼多引发内层视网膜劈裂,而超高度近视患眼常伴发视网膜外层劈裂或混合劈裂,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伴视网膜劈裂的病理性近视眼普遍存在玻璃体牵引视网膜征.玻璃体视网膜牵引所致视网膜内层劈裂是病理性近视的早期病理退变,可通过OCT检查及时发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及对比敏感度曲线(CSF)对高度近视眼黄斑劈裂(RS)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9年11月~2010年3月华西医院就诊的高度近视患者112例(195眼)进行OCT检查,并对明确诊断的黄斑劈裂24例(36眼)进行CSF检查,分析其OCT及对比敏感度值(CS)的图像特征.结果 所有病例皆发现巩膜后葡萄肿及玻璃体不全脱离牵引征.黄斑外层劈裂集中在黄斑中心凹及巩膜后葡萄膜肿附近(Ⅰ类),内层劈裂多位于黄斑旁中心凹区域(Ⅱ类),混合型劈裂病变表现为后极部视网膜两层劈裂(Ⅲ类).各类黄斑劈裂在不同环境模式下的对比敏感度曲线有差异,在暗环境、有眩光的CS值均低于亮环境及无眩光,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OCT可及时准确反映近视黄斑劈裂的病理进展,对比敏感度曲线能早期反映黄斑劈裂近视眼的视功能改变.临床两者结合对评估近视黄斑劈裂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对高度近视眼黄斑劈裂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2011年6月在我院就诊经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A/B型超声和OCT检查确诊的42例78眼高度近视患者的临床资料。对黄斑劈裂组和非黄斑劈裂组的年龄、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进行比较。观察黄斑劈裂视网膜厚度与屈光度的关系。结果 OCT扫描发现黄斑劈裂17例25眼(32.1%),其中黄斑劈裂合并黄斑前膜2眼,合并玻璃体牵拉2眼。有视物变形、暗影、视力下降等症状26例51眼高度近视发现黄斑劈裂14例22眼,无症状16例27眼发现黄斑劈裂3例3眼。年龄、视力、眼轴长度和屈光度对黄斑劈裂发生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25眼黄斑劈裂多发生在黄斑中心凹,以外层劈裂多见,均累及2~4个象限不等。外层劈裂15眼,混合性劈裂10眼。外层劈裂可单独存在,中、外层劈裂及内、中、外层劈裂可共存于同一患眼。近视屈光度对黄斑劈裂视网膜厚度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25眼黄斑劈裂随访12~20个月,出现黄斑前膜2例2眼,2眼有玻璃体牵拉的黄斑劈裂发生视网膜脱离1眼,黄斑裂孔1眼。结论高度近视眼患者定期OCT检查有助于黄斑劈裂的早期诊断和监测,能明确黄斑劈裂发生的层次和清晰显示黄斑劈裂的形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高度近视继发中心凹视网膜劈裂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研究,今后进行医源性干预高度近视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眼科门诊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进行随访检查的高度近视眼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行OCT检查,其中,高度近视继发的中心凹视网膜劈裂患者25例50眼为劈裂组,高度近视眼无并发症患者15例30眼为无劈裂组,进行A超测眼轴、B超检查观察是否有后巩膜葡萄肿、眼底检查和OCT检查对测量中心凹处视网膜劈裂进行最大距离的测量。结果无劈裂组患者的眼轴长度小于劈裂组患者,而发生红巩膜葡萄肿的患者少于劈裂组,无劈裂组为56.67%,劈裂组的发生率为80.0%。结论高度近视继发中心凹视网膜劈裂患者的眼轴长度和劈裂距离具有相关性,另外后巩膜葡萄肿可能会对高度近视继发中心凹视网膜劈裂的发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泽斌  陈子林 《医学综述》2012,18(10):1575-1577
黄斑病变是病理性近视患者视力损害的常见原因,但由于其伴随的广泛视网膜脉络膜萎缩,使临床观察较为困难。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可获得清晰的活体视网膜黄斑部横切面解剖结构的伪彩色图像,并可准确观察视网膜黄斑部结构改变。OCT的应用使临床对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的观察变得更加可能,以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治。现对OCT在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的特点,探讨不同类型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年龄、眼轴、最佳矫正视力等指标特点。根据扫描图像对该类疾病分型、分期,探讨不同类型黄斑病变手术预后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高度近视患者49例(49眼)经眼科常规眼底检查、B超及OCT检查确诊的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患者,分析其OCT扫描图像特点以及年龄、眼轴、最佳矫正视力等临床指标特点。49例中40例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随访术后1月视力情况,分析不同类型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预后情况,探讨手术时机。结果: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OCT扫描图像均存在玻璃体后界膜对视网膜的牵引,同时根据视网膜的图像特征可分为以下几类:黄斑劈裂、黄斑水肿、黄斑前膜、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随年龄增加,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呈逐渐加重趋势。不同类型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最佳矫正视力等临床特点不同。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手术时机最好选择在视力下降但尚未形成黄斑裂孔及视网膜脱离前,不同类型术后预后不同。结论:根据OCT检查图像特征对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分类、分型有重要作用;OCT检查对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治疗方式选择、治疗时机选择均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高度近视后巩膜葡萄肿形态与视网膜劈裂参数的关系。方法:对2017年10-12月本院收治的临床诊断高度近视63例(80只眼)患者分别进行B超检查与相干光断层扫描仪(OCT)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对患者后巩膜葡萄肿形态进行分型,分析各形态与视网膜劈裂参数的相关性。结果:弧形后巩膜葡萄肿患者的眼球前后径短于其他形态(P0.05)。62只眼发生后极部或黄斑区的视网膜劈裂。各形态后巩膜葡萄肿视网膜劈裂眼发生情况与发生位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巩膜葡萄肿形态与视网膜劈裂发生与发生位置均存在相关性。结论:高度近视患者的后巩膜葡萄肿形态对于其视网膜劈裂的发生与发生的位置均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先天性视网膜劈裂患者11例22眼均行视力、裂隙灯显微镜、眼底、眼底彩色照相、OCT 检查,出现并发症者给予对症治疗,随诊2~7年。结果22眼均发生黄斑中心凹劈裂,8眼合并周边视网膜劈裂,6眼发生视网膜劈裂内层裂孔,2眼合并视网膜脱离,1眼合并玻璃体出血。结论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症主要病变是黄斑中心凹劈裂,病情相对稳定,亦可出现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对症处理可降低视力损害,OCT有利于观察视网膜劈裂,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高度近视又称病理性近视,其病变可广泛累及眼球组织,但以黄斑部及其周围组织的变性损害影响视力最重[1-2]。黄斑出血就是其重要并发症之一。由于高度近视患者的眼轴变长,尤其是有后巩膜葡萄肿的患者,持续过强的壁间压可使脉络膜毛细血管被拉长、截割或破裂,导致出血的产生;或因脉络膜微循环受损,进而影响玻璃膜的营养与代谢,逐渐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  It was well known that tangential vitreoretinal traction and epiretinal membrane play important roles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macular hole (MH) associated with retinal detachment (RD) in highly myopic eyes. But it was not clear about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anteroposterior traction, posterior vitreous cortex (PVC) and MH-RD. The vitreous status in highly myopic eyes were analyzed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VC in the role of MH-RD formation. 
Methods  Sixteen consecutive highly myopic eyes with RD due to MH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from January 2009 to April 2009. The preoperative examinations for detecting posterior vitreous detachment (PVD) and vitreoretinal traction included B-mode ultrasonography and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 The residual PVC and PVD were confirmed intraoperatively during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TA) assisted vitrectomy.
Results  Under ultrasonography, the preoperative PVD patterns were stratified as: complete PVD in three (19%) eyes, partial PVD in eight (50%) eyes, and no PVD in five (31%) eyes. OCT confirmed vitreoretinal traction and no complete PVD in 10 (63%) eyes, including anteroposterior traction in four eyes and tangential traction in six eyes. During TA-assisted vitrectomy, it was confirmed that no complete PVD existed in 16 eyes, including six eyes (38%) finally diagnosed of partial PVD, and five (31%) eyes with vitreoschisis. Anteroposterior vitreoretinal traction around MH is always in conjunction with partial PVD (67%), and high proportion (80%) of vitreoschisis is associated with tangential vitreoretinal traction. Comparing with the precision of TA staining of PVD diagnosis, the coincidence rate of ultrasonography was 69% (P=0.02), and that of OCT was 63% (P <0.01).
Conclusions  The residual PVC due to partial PVD or vitreoschisis may cause the anteroposterior or tangential traction of macular area, which contributes to the formation of MH and subsequent RD in highly myopic eyes. And it is necessary to realize the vitreoretinal relationship and assess the status of PVC synthetically for surgery by combined ultrasonography and OCT preoperatively and TA staining intraoperatively.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在特发性黄斑前膜(IMEM)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分析OCT检查指标与患者视力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107例(121眼)IME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OCT图像对黄斑前膜进行分类,测量黄斑中央中心凹厚度(CFT)、体积(V)、平均厚度(AT)以及黄斑中心凹厚度(FT).分析OCT各项指标和临床检查结果与患者LogMAR最佳矫正视力的相关性.结果 IMEM的OCT图像表现为视网膜表面薄厚不一的、与视网膜呈紧密粘连或分离的高反光带,绝大多数伴有程度不同的中心凹水肿增厚.121眼平均LogMAR最佳矫正视力为0.67(0 ~2),CFT为(481.34±68.13) μm (206~572μm),FT为(311.57±124.76) μm(134~ 639 μm).CFT与LogMAR最佳矫正视力密切相关(r =0.761,P<0.05),而V、AT、FT与LogMAR最佳矫正视力无相关性;患者年龄、性别以及是否合并视网膜水肿、板层孔、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劈裂及感光细胞内外节损伤与LogMAR最佳矫正视均无相关性.结论 OCT诊断IMEM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并可直观显示黄斑区视网膜组织结构的改变及其相互关系.IMEM引起的黄斑区水肿增厚与视力损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玻璃体后皮质在高度近视性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形成中的作用。 方法 2009年1月至4月在我院接受玻璃体手术的16例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患眼纳入本回顾性研究。所有患眼术前均接受了裂隙灯显微镜、间接检眼镜、B型超声、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CT)检查,以发现玻璃体后脱离和玻璃体视网膜牵引的状况;玻璃体手术中采用曲安奈德(TA)进行玻璃体后皮质染色,以确认残留的玻璃体后皮质和玻璃体后脱离的状况。综合各项观察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检眼镜和超声检查之后,确定16例患眼术前玻璃体后脱离的状况分为:3眼(18.75%)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8眼(50%)部分性玻璃体后脱离,5眼(31.25%)无玻璃体后脱离。OCT检查发现有10/16(62.5%)眼不存在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而且在裂孔边缘存在玻璃体视网膜牵引,包括4眼的前后方向玻璃体牵引,6眼的切线方向牵引。TA辅助的玻璃体手术中证实16眼均不存在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其中有6/16(37.5%)眼最终诊断为部分性玻璃体后脱离,5/16(31.25%)眼诊断为玻璃体劈裂。综合比较后发现66.7%的部分性玻璃体后脱离患眼在OCT检查中发现存在前后方向的玻璃体视网膜牵引,80%的玻璃体劈裂患眼在OCT检查中发现存在切线方向的玻璃体视网膜牵引。在玻璃体后脱离的诊断符合率方面,超声检查为68.7%(P=0.02),OCT为62.5%(P<0.01)。结论 部分性玻璃体后脱离或玻璃体劈裂引起的玻璃体后皮质残留,可能会导致黄斑区前后方向或者切线方向的玻璃体视网膜牵引,进而影响高度近视性黄斑裂孔的形成和视网膜脱离的发展。术前综合超声和OCT等检查,加上术中TA辅助玻璃体后皮质染色,对于了解玻璃体视网膜的关系、综合评价玻璃体后皮质的状况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征和手术疗效.方法 采用系列病例研究,对近6年40例(40只眼)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屈光不正均≥-6.00 D,不伴有周边视网膜裂孔.结果 40例(40只眼)中,男8例,女32例.年龄33~76岁,平均59.3岁.平均随诊时间12.3个月.视网膜最终复位36只眼(90.0%).术后视力提高30只眼(75.0%),保持稳定5只眼(12.5%),下降5只眼.术后视力较术前视力提高(P=0.000).预示术后视力差的因素:伴有后巩膜葡萄肿(P=0.023),伴有视网膜色素上皮萎缩(P=0.001).术中剥除内界膜17只眼,保留内界膜23只眼,剥除内界膜组视网膜复位率(94.1%),保留内界膜组视网膜复位率(78.3%),两组术后视力提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0).结论 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可以使视网膜脱离绝大多数复位,手术后大多数眼能改善或保持视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近视性光学离焦对幼恒河猴正视化过程的影响。【方法】将14只20~40天龄的健康幼恒河猴随机分为A(n=6)、B(n=8)两组,A组猴双眼均配戴+3.00D镜片,造成近视性光学离焦;B组猴双眼均配戴0.00D镜片,作为对照。戴镜前及戴镜后2、4、6、8和12周给所有动物进行屈光度测量、角膜地形图检查、A超测量玻璃体腔长度,以动态观察在两种不同干预条件下,幼猴眼球生长和屈光状态的变化情况。【结果】戴镜前后A、B两组猴右左眼玻璃体腔长度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在观察期内,所有猴眼玻璃体腔长度均逐渐增加。戴镜12周后,近视性离焦猴双眼玻璃体腔长度的增加比对照组猴双眼玻璃体腔长度的增加要少(近视性离焦组0.41ram(S=0.17);对照组0.70ram(S=0.18),P=0.01。戴镜前后所有猴右左眼屈光度相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在观察期内,所有猴双眼均朝向远视度数减少的方向发展,戴镜12周后,近视性离焦猴双眼屈光度减少1.3D(S=1.5),与对照组的2.3D(S=1.3)似较慢,但P=0.205。【结论】近视性离焦可干预幼恒河猴的正视化过程,表现为玻璃体腔生长延缓,形成相对的远视状态,提示l临床上婴幼儿屈光不正的矫治要慎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特发性黄斑区视网膜前膜(idiopathic epiretinal macular membrane, IERMM)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图像特征,探讨其对手术效果评估的意义.方法:38例(38眼)黄斑前膜患者,行玻璃体切割联合黄斑前膜剥离手术,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底彩色照相以及OCT检查的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黄斑部视网膜前膜的OCT图像表现为视网膜内表面厚薄不一的高反光带,或紧贴于黄斑表面,或与其部分相连.绝大多数黄斑中心凹厚度增加,患眼视力不同程度下降.术后视网膜表面异常反光条带均消失,即黄斑区视网膜前膜消失,黄斑中心凹曲线恢复或接近正常状态,术后视力不同程度提高.部分病例黄斑区色素上皮损害或黄斑部水肿.结论:通过OCT可以了解前膜牵拉黄斑区组织结构形态的改变关系,从而为黄斑前膜的临床鉴别诊断、手术指征评估及手术效果评价,提供比以往更加准确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应用放射状角膜切开术矫正近视性屈光参差3例。术前近视屈光度为-4.50-5.00D,平均-4.67D,另一眼为正视,屈光参数-4.50--5.00D,裸眼视力0.08-0.3,矫正视力≥0.8。术后随访3个月,裸眼视力0.8-1.2,平均1.10,视力平均提高0.82,屈光不正完全矫正。  相似文献   

18.
视神经炎是导致视觉损害的一种常见重要眼病。其中典型性视神经炎与多发性硬化相关联,在急性期大剂量激素冲击有助于加快视力的恢复,并能降低多发性硬化发生的风险。非典型性视神经炎常与中枢神经系统非多发性硬化炎症性疾病有关,该类病人需依靠及时的免疫抑制疗法以促进视力的改善。然而,全身应用大剂量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即使在短时间内应用,具有较大毒副作用;此外,视神经炎治疗中有时使用的免疫调节剂如干扰素和免疫球蛋白价格也十分昂贵,因此在治疗前明确球后视神经炎诊断是尤为重要的。由于球后视神经炎患者在发病初期眼底表现正常,临床医生时常将眼底表现正常或有微小改变的视网膜或黄斑疾病误诊为球后视神经炎。在我们临床实践中回顾分析曾被误诊为球后视神经炎的视网膜或黄斑疾病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结果发现误诊为视神经疾病的视网膜或黄斑疾病主要病变有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隐匿性黄斑营养不良、视锥和视锥-视杆细胞营养不良、急性黄斑区神经视网膜病变和癌症相关性视网膜病变等,这些疾病与球后视神经炎存在一些相似的临床特征,也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单眼或双眼急性或进行性视功能损伤,眼底表现正常或改变轻微,视野和视觉诱发电位异常等。这些视网膜或黄斑疾病往往不需激素或免疫调节剂治疗,当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时仅给患者带来全身毒副作用,而无治疗效果。这些疾病的诊断和鉴别主要通过视网膜形态及功能学检查方法进行判断。因此,临床诊疗中,明确球后视神经炎诊断前,进行相关的视网膜形态与功能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