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Solitaire颅内支架对颅内复杂动脉瘤的疗效与并发症并对比单纯弹簧圈栓塞和颅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患者的康复情况。方法 60例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中18例接受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42例使用Solitair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手术1个月内观察各种并发症(血栓、短暂性脑缺血、脑梗死、脑出血)发生率。手术后3~6个月内对患者进行血管造影复查,判断是否有动脉瘤复发或血管栓塞。利用修订Rankin量表(MRS)评价患者术后3个月状况。结果使用颅内Solitair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患者均比不使用的患者恢复效果好,复发率和再出血率均显著较低(P0. 05)。结论 Solitair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颅内复杂动脉瘤介入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其疗效。方法选择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37例(共39个动脉瘤),根据动脉瘤部位、数目、形状、与载瘤动脉关系、瘤壁上是否有穿支动脉,选择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双支架、双导管或载瘤动脉闭塞等介入治疗,术后造影评估栓塞效果。结果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32例,双支架治疗2例,双微导管技术弹簧圈栓塞治疗2例,载瘤动脉闭塞治疗1例。应用弹簧圈栓塞的36个动脉瘤,术后即刻造影示:100%栓塞21个、95%以上栓塞10个,90%以上栓塞4个,80%以上栓塞1个。术中未出现弹簧圈游走事件,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结论合理运用支架辅助栓塞、双导管、双支架及载瘤动脉闭塞等技术介入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血管内支架置人联合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术中存在着弹簧圈脱落的风险。因此,放置支架在动脉瘤颈或载瘤动脉内,结合弹簧圈栓塞动脉瘤,以达到稳定的栓塞宽颈动脉瘤的目的。但应用支架使栓塞的过程变得更复杂,风险也更高。需充分做好对患者心理护理、栓塞材料准备及术中观察,才能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成功。作者将12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的宽颈动脉瘤患者的术中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在颅内复杂动脉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10月-2011年6月我院42例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单纯微弹簧圈栓塞组(对照组)21例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组(观察组)21例,将两组患者出院时及随访6个月时的GO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质量评分进行统计并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出院时和随访6个月得分为4分及5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质量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效果明显,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5.
陈强  厉艳娟 《山东医药》2012,52(2):44-45
目的观察血管内栓塞术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对10例颅内微小动脉瘤患者行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术治疗,11个颅内动脉瘤中单纯弹簧圈栓塞8个,球囊辅助栓塞1个,支架辅助栓塞2个。结果本组9例康复出院,1例遗留中度神经功能缺失;术后随访6个月~3 a,均未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结论血管内栓塞术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诊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至2019年25例急诊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采用患者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临床以及随访资料. 结果 25例患者均成功置入颅内支架,所有颅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即刻造影,其中:Raymond I级栓塞20例(80%...  相似文献   

7.
覆膜支架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20世纪60年代起,血管内弹簧圈栓塞逐渐成为除开颅夹闭术之外的另一种颅内动脉瘤治疗手段,且近年来已成为许多医生的首选治疗方法。然而,颅内血管的解剖学复杂性和颅内动脉瘤的多样性使得单纯弹簧圈栓塞无法满足所有颅内动脉瘤治疗的需要,涂层弹簧圈、球囊辅助栓塞、支架辅助栓塞、覆膜支架等新材料和新技术应运而生。覆膜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原理是在载瘤动脉内置入一种带生物一物理屏障的支架,在保持载瘤动脉通畅的情况下,隔离动脉瘤并使其内部形成血栓,从而达到治愈病变的目的,在无重要分支血管毗邻的宽颈、巨大、夹层或假性动脉瘤等的治疗中有着较大优势。文章对覆膜支架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初步分析颅内椎动脉夹层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接受血管内治疗[载瘤动脉闭塞术和保留载瘤动脉通畅的重建性手术(单纯支架置入术、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的颅内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41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临床资料,一般资...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介入疗法治疗颅内血流相关性动脉的疗效.方法 颅内血流相关性动脉瘤患者126例.58例宽颈动脉瘤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填塞,1例动脉瘤以弹簧圈加Onyx胶闭塞载瘤动脉,其余67例单纯应用弹簧圈填塞;12例伴有动脉狭窄者行支架成形术,3例术后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4例术后行脑—硬膜—颞浅动脉融合术.结果 动脉瘤致密栓塞83例,瘤颈残留38例,动脉瘤大部分栓塞5例.术中动脉瘤破裂3例,死亡1例.结论 支架辅助弹簧圈填塞或单纯弹簧圈填塞可有效治疗颅内血流相关性动脉瘤.  相似文献   

10.
自从支架辅助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动脉瘤技术问世以来,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效果得到了较大的提高。2003年12月—2006年5月,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采用Neuroform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40例共41个宽颈或夹层颅内动脉瘤患者,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颅内微小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0年6月在我科行介入治疗的10例颅内微小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10例颅内微小动脉瘤患者中,5例为前交通动脉瘤;3例为后交通动脉瘤;2例为脉络膜前动脉动脉瘤。结果单纯使用弹簧圈栓塞3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3例,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4例。术后即刻造影显示4例患者100%栓塞,4例95%栓塞,2例不完全栓塞。1例术中动脉瘤破裂,1例术中弹簧圈脱出至载瘤动脉并停留在胼周动脉A4段,1例术后出现一过性轻偏瘫。4例获得3个月造影随访,6例获得6个月造影随访;8例获得1年以上随访。临床随访显示所有患者未出现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未见瘤腔扩大或再通,1例瘤颈残留。结论对颅内微小动脉瘤采用弹簧圈栓塞治疗是安全、可行和有效的,治疗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栓塞技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Solitaire AB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与单纯弹簧圈栓塞术治疗急性期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的疗效。方法 126例急性期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弹簧圈栓塞术,观察组给予Solitaire AB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观察组栓塞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Solitaire AB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急性期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效果较好,且未引起明显并发症,患者复发率低,预后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Navien导管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的使用技术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神经外科于2016年3月至12月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中使用Navien导管的15例患者资料。所有患者颈内动脉颅外段严重迂曲,术中均使用同轴系统,观察Navien导管能否顺利到达目标血管位置,并运用单纯弹簧圈或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相应部位颅内动脉瘤,即刻栓塞结果按Raymond分级评价,观察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并进行影像学随访。结果 15例患者均为颈内动脉颅外段异常迂曲,Navien导管能顺利通过弯曲血管并能到达目标位置,对9例患者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6例患者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弹簧圈和支架的置入技术成功率100%,支架均准确释放到位,无移位。动脉瘤即刻栓塞Raymond分级显示,RaymondⅠ级15例。术中1例出现颈内动脉痉挛,予以罂粟碱后好转,其余无术中脑血管痉挛、血管夹层、支架内血栓形成以及术中动脉瘤破裂等并发症。术后对5例进行DSA随访3~6个月,动脉瘤未见复发、支架无狭窄及移位,无再出血和脑缺血。结论对于存在颈内动脉颅外段严重迂曲的患者,使用Navien导管能克服动脉迂曲等不利因素,顺利到达目标血管位置,使得颅内动脉瘤的栓塞治疗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4.
基底动脉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基底动脉不同形态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方法的选择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1月-2006年11月59例患者的59个动脉瘤,其中单纯微弹簧圈栓塞14例、支架结合微弹簧圈栓塞8例、使用球囊辅助技术栓塞动脉瘤5例。将动脉瘤及近端载瘤动脉闭塞的动脉瘤3例,单纯支架植入11例,手术失败3例,未治疗动脉瘤15例。结果术后即刻造影动脉瘤完全栓塞5个,近全栓塞19个,部分栓塞17个。结论基底动脉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对于小动脉瘤或大动脉瘤但瘤颈与瘤体之比≤1:3者,单纯弹簧圈栓塞即可达到动脉瘤完全栓塞;对于瘤颈与瘤体之比≥1:3者,最好采用其他辅助技术如球囊再塑型技术及支架结合弹簧圈技术。  相似文献   

15.
正血管内介入栓塞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重要手段,与传统开颅夹闭手术相比,其优点为创伤小、手术风险低、患者恢复快,但术后动脉瘤复发率较高,可能是材料学、血流动力学、病理生理学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模拟分析颅内支架及弹簧圈栓塞治疗对动脉瘤内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本研究将该进展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进行综述回顾。1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研究传统颅内动脉支架网孔略大,主要用于辅助支撑弹簧圈,防止瘤内弹簧圈突出。新型血流导向支  相似文献   

16.
前交通动脉(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ACoA)动脉瘤是最常见的颅内动脉瘤之一.宽颈ACoA动脉瘤的介入治疗仍然具有挑战性.几种颅内支架的相继问世以及多种支架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使得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逐渐成为治疗宽颈ACoA动脉瘤的首选技术之一.文章就ACoA动脉瘤的几种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血流导向支架已逐渐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重要方法。美国费城Jefferson医院的Chalouhi等对血流导向支架和单纯弹簧圈栓塞两种方法治疗颅内未破裂囊状动脉瘤(直径≥10mm)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临床预后进行了比较。研究共纳入40例采用PED(Pipeline Embolization Device)血流导向支架治疗者和120例单纯弹簧圈栓塞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分为PED组和栓塞组,剔除梭形和位于前交通动脉的动脉瘤。分析并比较操作并发症、介入治疗结果和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VasoCT支架显影技术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术中的应用。方法连续纳入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于武警总医院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的20例患者(23个动脉瘤),术毕均行VasoCT扫描,分别对所得图像行支架重建,在XpertCT模式下以容积成像及最大密度投影两种方式观察所得图像,并按支架显影清晰度将所得图像分为非常清晰、欠清晰、不清晰。结果 22个由支架辅助栓塞的动脉瘤中,16个完全栓塞,6个不全栓塞,所有支架完全撑开并释放至预定位置;其中11个动脉瘤支架显影清晰,9个动脉瘤显影欠清晰,2个动脉瘤显影不清晰。结论 VasoCT可用于支架辅助动脉瘤栓塞术的效果评估,能够清晰显示支架精微结构、位置、与血管壁的关系及支架与弹簧圈的关系。支架显影清晰度与填塞弹簧圈直径相关,同时受金属伪影投射方向及填塞弹簧圈致密程度影响。  相似文献   

19.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并发症的文献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颅内动脉瘤的治疗过程中,宽颈和巨大动脉瘤是难点。近年来,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这类动脉瘤开展得越来越多。其主要优点在于可以保持载瘤动脉的通畅,防止弹簧圈脱入载瘤动脉,而且显著提高了安全性。随着这项技术的广泛应用,该项技术的一些并发症也有所增多,故我们对近年来的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文献进行回顾(表1),以总结经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已经广泛应用于颅内动脉瘤的治疗,多项研究证实支架对颅内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会产生一定影响。该文从支架本身、载瘤动脉、支架置入操作和支架治疗方案选择方面对支架置入对颅内动脉瘤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