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自2001年6月—2004年10月,我院应用经皮经腔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肥厚梗阻性心肌病(HCX2M)患者1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采用经皮经腔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septal myocardial ablation,PTSMA)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OCM)的近期疗效.方法经超声心动及左心室造影证实为HOCM 8例,通过左心室造影测定静息时左心室与左室流出道压差(LVOTPG)≥6.67kPa,用OTW球囊堵塞靶间隔支后LVOTPG下降和/或杂音减轻,确定为靶血管.第一间隔支消融5例,第二间隔支消融2例,第三间隔支消融1例,平均注射无水酒精(3.5±1.5)ml.在消融术前及术后4个月至1 a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室间隔厚度及左室流出道宽度.结果术后8例梗阻等症状减轻或消失,NYHA分级增加Ⅰ~Ⅱ级,心脏超声示:室间隔厚度由(29.20±3.50)mm降至(20.52±1.73)mm(P=0.0015),左室流出道宽度由(8.50±2.15)mm增至(15.35±2.28)mm(P=0.002),左室与主动脉压力阶差由(10.05±1.81)mm降至(4.53±0.93)mm(P=0.0007).结论PTSMA是一项介入治疗的新技术,能显著降低室间隔厚度,增加左室流出道的宽度,近期疗效可靠,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灌注显像和平衡法核素心室显像在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应用价值。方法8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于PTSMA术前3~6[平均(4±1)]d和术后7~15[平均(10±3)]d分别行99TcmMIBI静息心肌灌注显像和平衡法核素心室显像。计算室间隔和左心室侧壁放射性比值及室间隔缺损范围,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峰充盈率(PFR)和室间隔局部EF。结果8例患者术前心肌灌注显像均显示室间隔放射性浓聚。术后心肌灌注显像示7例部分室间隔放射性缺损,其中1例伴左心室下壁放射性缺损;术后室间隔和左心室侧壁放射性比值明显低于术前(0.76±0.14比1.15±0.11,P<0.01),室间隔缺损范围占左室的(6.42±1.29)%;仅1例室间隔放射性计数无明显变化。术后PFR明显高于术前[(2.29±0.24)EDVs比(1.62±0.28)EDVs,P<0.01],室间隔局部EF明显低于术前[(34±9)%比(57±7)%,P<0.01],但LVEF无明显变化。结论心脏核素显像有助于判断PTSMA所致心肌损害和心室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探讨超声心动图对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化学消融术治疗疗效的诊断价值。方法:HOCM患者用超声心动图的方法测量治疗前后的不同时间室间隔基底部的厚度、左室流出道的宽度及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结果:10例HOCM患者进行了化学消融术治疗,其中7例男性,3例女性,平均年龄55岁,术前室间隔基底部厚度18.5±4mm,左室流出道内径9±4mm,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59±26mmHg。术后1周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平均下降到17.7mmHg,术后1月室间隔厚度15±3mm,左室流出道内径约15±3mm,术后半年与术后1月相比无明显改变。其中1例患者于随访第3年发现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回升至46.8mmHg。结论:超声心动图对于检测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评价化学消融术的疗效是一个无创的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经皮经腔间隔心肌消融术 (percutaneoustransluminalseptalmyocardialablation ,PTSM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hypertrophicobstructivecardiomyopathy ,HOCM )的即刻和近期疗效 ,并探讨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对 3例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HOCM患者 ,进行PTSMA治疗 ,由压力监测判断即刻疗效 ,术后半年则由患者临床症状及超声心动图评价近期疗效。结果 室性早搏激发的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 (sLlVOTG)术前平均 14 3mmHg(70~ 180mmHg) ,术后平均 5 3mmHg(30~ 80mmHg) ,下降幅度平均 78% (6 9%~ 85 % )。 3例中有 1例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伴交界性逸搏心律 ,另有 1例出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3例均于术后 6个月随访 ,其心绞痛症状基本消失 ,心功能明显改善 ,室间隔肥厚和SAM现象明显减轻。结论 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HOCM患者 ,可采用PTSMA ,其近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经皮经腔间隔心脏化学 (无水乙醇 )消融术 (PTSMA)治疗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HOCM)的长期疗效 (3.5年 )。方法  1998年 8月~ 2 0 0 1年 10月收治HOCM 119入院行PTSMA ,1.入选标准 :①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明确的晕厥、心绞痛或心功能不全病史 ) ;②超声诊断左室流出道 (LVOT)宽度 <10mm ,室间隔 (IVS)厚度≥ 15mm ,室间隔 左室后壁≥ 1.3,SAM征阳性 ;③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愿意接受该治疗患者 ;④经导管压力测定静息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 (LVOTPG)≥ 5 0mmHg(1mmHg =0 .133kPa) ,或应激后LVOTG≥ 70mmHg。⑤心脏血管解剖适于行PTSMA[1 ] 。 2 .除外标准 :①非梗阻性心肌病 ;②合并严重的左房室瓣病变 ;③间隔心肌较薄 (<15mm)和间隔心肌中部梗阻者 ;④合并其他需要手术的疾患 ;⑤不能确定靶间隔支及球囊在间隔支固定不确切[1 ] 。其中 34例随访近 3.5 (3.5± 0 .5 )年。在消融术前及术后半年 (5~ 7个月 )至 3.5年行超声心动图测量室间隔 (IVS)厚度及左室流出道 (LVOT)宽度。 3.化学消融情况 :每例患者平均使用无水乙醇为 3.0~ 9.0ml,平均 (4 .2± 1.8)ml,消融间隔支平均1~ 3(1.4± 0 .4 )支 ,34例患者平均住院 (15 .4± 4 .5 )d。 4 .术中、术后LVOTPG :术前平均静息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 (LVOTP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室间隔乙醇消融术(ASA)与室间隔心肌切除术(SSM)后中期心电图(ECG)变化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上海长海医院确诊的92例HOCM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接受ASA术43例,接受SSM术49例。比较两种术式随访3个月ECG,总结其变化特点。结果 术后3个月,ASA组、SSM组分别有22例(51.16%)、2例(4.08%)患者新发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χ2=26.329,P<0.01),分别有2例(4.65%)、13例(26.53%)新发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χ2=8.034,P=0.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SM组9例(18.37%)新发心房颤动,高于ASA组2例(4.65%)(χ2=4.093,P=0.043)。SSM组左心室肥厚缓解率较高于ASA组(44.90%比25.58%,P=0.054)。结论 ASA术后新发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比例显著高于SSM,而SSM术后新发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心房颤动比例显著高于ASA。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心房电-机械传导异常的严重程度及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PTSMA)对患者电-机械传导异常改善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成功进行PTSMA术并术后6个月进行随访的HOCM组25例和正常对照组26例。测量心动图P波起始点至心尖四腔观二尖瓣环左室侧壁、后间隔及三尖瓣环右室侧壁位点处组织多普勒曲线上a波起始点的时间(P-LA、P-IVS、P-RA),计算左心房内不同步性(P-LA与P-IVS差值T1)、左右心房间不同步性(P-LA与P-RA的差值T2)。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OCM患者手术前、后P-LA、P-IVS、P-RA均明显延长(P0.05),T1、T2值明显增大(P0.05);与HOCM患者术前相比,术后P-LA、P-IVS、P-RA均显著缩短(P0.05),T1、T2值明显减小(P0.05)。结论 HOCM患者存在心房电-机械传导间期延长、左心房内及左右心房间不同步运动,而PTSMA术使患者这种心房电-机械活动异常及心房不同步运动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0.
11.
12.
目的 探讨导管消融术(CA)治疗肥厚型心肌病(HCM)合并心房纤颤(AF)的长期结果、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总结复发性心律失常的预测因素。方法 检索2013-01至2022-01纳入Pubmed、CNKI、NOS等电子数据库检索符合标准的18篇HCM合并AF患者进行CA术后的文献,利用Revman软件进行Meta分析,总结CA成功率、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评估CA对HCM伴AF临床疗效、长期结果及安全性。结果 HCM合并AF患者826例经CA治疗,停止口服药物后随访,Meta分析示,临床观察转复率69.98%,95%CI:1.99(1.72,2.30),P<0.00001。围手术期及术后并发症共64例,95%CI为0.09(0.08,0.10),P<0.00001。在HCM合并AF患者中行CA转复成功率高,能有效转复为窦性心律,部分患者在口服降心率药物的协助下能维持窦性心律。CA术后预测复发/成功的协变量为左心房直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论 CA治疗HCM合并AF转复率高,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少,病死率低,安全性好,LAD和左房容积指数是CA术后AF复发的最重要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