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利巴韦林颗粒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 将普通型手足口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利巴韦林颗粒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外用;对照组单纯予利巴韦林颗粒治疗,比较疗效.结果 利巴韦林颗粒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小普通型手足口病可缩短退热时间、愈疱时间、结痂时间、疱疹消失时间,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结论 小儿轻症手足口病应用利巴韦林颗粒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可以缩短疗程,有效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利巴韦林为对照,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其对不同手足口病病毒学亚型的疗效。方法:将151例手足口病患儿以随机抽样法分为干扰素组(76例)、利巴韦林组(75例),干扰素组患儿给予肌内注射重组人干扰素α-2b50~200万IU,1日1次;利巴韦林组患儿给予静脉滴注利巴韦林10mg/kg,1日1次,观察2组的临床效果和病毒学效果。结果:干扰素组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利巴韦林组(P=0.012),干扰素组患儿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和溃疡愈合时间等显著短于利巴韦林组(P〈0.05);病毒学效果方面,干扰素组患儿用药48h即显示出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与利巴韦林组比较,Ct值差异显著(P=0.025),而且重干扰素α-2b对EV71型和高病毒滴度型手足口病患儿的疗效更加明显(P=0.001)。2组患儿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肌内注射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手足口病患儿,无论是临床效果还是病毒学效果均优于利巴韦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重组人干扰素α-1b和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接受的小儿手足口患者中,抽取376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188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显著由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手足疱疹、口腔疱疹)、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 <0.05)。结论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和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见效快、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予以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疗程均为5~7d。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93.88%,高于对照组的40.82%、67.35%,且退热及皮疹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α-1b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拟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α-2b干扰素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79例手足口病患儿随即分成2组,治疗组142例,对照组137例。治疗组给予痰热清注射液(0.3-0.5ml/(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3万IU/(Kg.d)皮下注射,每天1次。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α-2b干扰素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α—1b干扰素、利多卡因压缩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12例给予α—1b干扰素、利多卡因联合压缩雾化吸入。每日1次,每次药液容量4ml,连用4d。对照组80例用利巴韦林肌肉注射,每日2次(或利巴韦林口服,每日3次)。连用4d。两组其它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2%,对照组72.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α—1b干扰素、利多卡因压缩雾化吸入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方法简便易行,便于患儿接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干扰素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78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9例。治疗组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 8万IU/(kg.d),1次/d肌肉注射及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0~15 mg/(kg.d),分2次静脉点滴,同时给予对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5 d。结果治疗组显效率39.33%,与对照组25.8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85,P<0.01)。总有效率分别为95.51%、86.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5,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血红蛋白下降大于10 g/L的比率分别为2.24%、16.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2,P<0.01)。结论干扰素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优于利巴韦林,且不良反应少,给药方便。  相似文献   

8.
姚联珠 《海峡药学》2010,22(7):176-177
目的观察注射用炎琥宁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溶液口腔涂压辅助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手足口病82例.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儿科学)诊断手足口病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常规予以利巴韦林静滴抗病毒并结合对症支持疗法,合并感染者给予抗生素治疗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注射用炎琥宁,5~10mg/(kg·d)。静脉滴注,1日1次.疗程3~5d;并予以重组人干扰素α-2b 100万U加入0.9%氧化钠溶液5mL配成溶液后涂压口腔黏膜疹患处,1日2次.疗程3~5d。对照组应用利巴韦林静滴抗病毒并结合对症支持疗法,合并感染者给予抗生素治疗对症处理,必要时给予退热对症处理。每日观察体温、口腔粘膜疹、口腔疼痛情况。分别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持续时间,以确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9%,(P〈0.01),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注射用炎琥宁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溶液口腔涂压辅助治疗手足口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利巴韦林和干扰素α1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手足口病患儿,按治疗给药情况分为利巴韦林组、干扰素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利巴韦林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利巴韦林10.0mg/(kg·d);干扰素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肌肉注射干扰素α1b 0.5μg/(kg·d),疗程均为7d。观察比较三组患儿治疗效果、退热时间、皮疹消退和口腔疱疹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利巴韦林组和干扰素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扰素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利巴韦林组;利巴韦林组和干扰素组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和口腔疱疹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干扰素组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和口腔疱疹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利巴韦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利巴韦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30.00%,干扰素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30.00%,利巴韦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干扰素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干扰素α1在小儿手足口病中较利巴韦林的显著疗效,但两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均具有较高安全性,可改善患儿症状,缩短患儿症状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吴晓玲  李润珍  杜文丽 《河北医药》2012,34(19):2910-2911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1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3例,对照组组采用利巴韦林(静脉滴注,10~15mg.kg-1.d-1,疗程5d)治疗患儿,观察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肌内注射,100万U/次,1次/d,疗程5d)联合炎琥宁(静脉滴注,10mg.kg-1.d-1,疗程5d),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手足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利巴韦林与干扰素α1b在小儿手足口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5-8月在杭州市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确诊为手足口病(HFMD)的患儿488例,其中轻症349例,重症139例,分别按治疗用药情况分为干扰素组、利巴韦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对症治疗,包括补液,静脉滴注能量合剂、维生素C,体温>38.5 ℃时口服布洛芬或用冰袋等物理降温等;干扰素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干扰素α1b 0.5 μg/(kg·d)肌肉注射,连续5 d;利巴韦林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利巴韦林10 mg/(kg·d)静脉滴注,连续7 d。比较三组症状体征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评价疗效,并采用流式细胞微球阵列术检测重症患儿脑脊液中各细胞因子水平。结果:同一病情的三组患儿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一病情的三组患儿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重症三组恢复期脑脊液IL-1β、IL-12p70水平均未见明显下降(P均>0.05)。干扰素组和利巴韦林组恢复期CCL2/MCP-1、CCL5/RANTES、IL-10水平较急性期明显下降(P均<0.05);但对照组恢复期脑脊液CCL2/MCP-1水平较急性期升高(P<0.05),CCL5/RANTES、IL-10水平未见明显变化(P均>0.05)。结论: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利巴韦林或干扰素对小儿HFMD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效果不明显,但是否对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有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佐治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8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利巴韦林,观察组则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皮疹消退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和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皮疹消退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血红蛋白的下降幅度也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佐治小儿手足口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袁国忠  贺小林  周珊  唐玲 《抗感染药学》2019,16(8):1381-1384
目的:评价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对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水平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60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儿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患儿则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差异,以及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82.50%)(P<0.05),临床症状(体温、皮疹)复常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IL-4、IL-6和WBC水平测得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优于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治疗,有效改善了炎症因子水平,促进了临床症状的复常。  相似文献   

14.
干扰素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脑膜脑炎45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干扰素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脑膜脑炎的疗效。方法:将86例流行性腮腺炎脑膜脑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干扰素α-1b、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结果:干扰素组在退热时间、腺肿消退时间、神经系统症状体征持续时间,与利巴韦林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干扰素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脑膜脑炎疗效确切,优于单用利巴韦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利巴韦林片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12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利巴韦林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48周时,观察组HCV-RNA转阴率、ALT复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利巴韦林片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疗效佳,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卫梅 《中国实用医药》2011,6(35):154-155
目的观察应用利巴韦林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我院慢性丙型肝炎患者12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干扰素-α-1b100万U,肌内注射,3次/周;利巴韦林口服,900~1200mg/d;治疗3个月后干扰素治疗剂量改为300万U,肌内注射,3次/周;观察组患者予以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哌罗欣)180μg,皮下注射,1次/周;利巴韦林口服,900~1200mg/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2个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早期应答率、完全应答率、持续应答率以及无应答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采用利巴韦林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哌罗欣)治疗慢性丙肝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且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重组人干扰素 a1b 注射液和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通过 PubMed、Cochrane 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重组人干扰素 a1b 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提取文献信息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应用 RevMan 5.3 软件进行 Meta 分析。 结果:最终纳入 14 篇研究,干扰素组 913 例,利巴韦林组 901 例,共计 1 814 例患儿。 干扰素组治疗总有效率、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和疱疹溃疡愈合时间均优于利巴韦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6.86,95%CI(4.97,9.46);MD=-1.55,95% CI(-2.13,-0.96);MD= -1.71,95% CI(-2.31,-1.11);MD=-1.13,95%CI(-1.38,-0.88),P<0.05]。 干扰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利巴韦林组。 结论:重组人干扰素 a1b 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用于小儿手足口病较利巴韦林联合常规治疗有更好的疗效及安全性,但限于纳入研究质量总体不高,需更多高质量、多中心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 与炎琥宁注射液分别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 A、B、C 3组,A 组采用重组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B 组采用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C 组单用利巴韦林治疗。比较3组患儿临床疗效、症状消退及治愈时间,并观察各组患者心肌酶及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结果 A、B 组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 C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A 组和 B 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和 B 组临床症状消退及治愈时间均短于 C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和 B 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3组心肌酶、hs-CRP 含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且 A、B 组较 C 组明显降低(P ﹤0.05),但 A 组和 B 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 联合利巴韦林、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效果较好,可降低心肌酶、hs-CRP 含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及对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1月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收治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6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利巴韦林组与人干扰素α2b组,各34例。利巴韦林组采用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人干扰素α2b组采用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治疗,2组均治疗7 d。比较2组临床疗效,症状消退时间,治疗前及治疗7 d后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及不良反应。结果 人干扰素α2b组总有效率高于利巴韦林组(94.12%vs. 76.47%,χ2=4.221,P=0.040)。人干扰素α2b组退热时间、口腔疱疹消失时间、咽部疱疹消失时间、进食恢复时间短于利巴韦林组(P<0.05或P<0.01)。治疗7 d后,利巴韦林组血清IL-10、CRP水平低于治疗前,人干扰素α2b组血...  相似文献   

20.
廖玲 《中国药业》2009,18(17):61-61
目的观察重组人α—1b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均分为两组,均给予感染、解痉、止咳、平喘等全身常规治疗,治疗组48例给予重组人α-1b干扰素滴眼剂+生理盐水+地塞米松+d糜蛋白酶雾化吸入,对照组48例给予利巴韦林(病毒唑)+生理盐水+地塞米松+理糜蛋白酶雾化吸入,治疗3d后观察患儿咳嗽、喘息等缓解情况。结果在咳嗽、喘息、肺部哮呜音消失时间,住院日以及治疗有效率等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重组人α-1b干扰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安全、有效、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