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胰腺内分泌功能的变化。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组),每组24只。胆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制备SAP模型。术后(3、6、12)h分批剖杀大鼠,每个时间点8只。肉眼观察胰腺形态学变化,取胰头部胰腺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并评分。生化法检测血清淀粉酶(AMY),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胰岛素(INS)、C-肽(CP)和胰高血糖素(GG)的变化。结果:SAP大鼠造模成功后,随时间延长胰腺外分泌部损伤逐渐加重,并在12h达高峰,但内分泌部胰岛仅在12h出现形态学变化;SAP组3,6和12h组大鼠血清INS和CP水平与SO组相比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6和12h大鼠血清胰高血糖素与SO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牛磺胆酸钠制备的SAP模型中,出现了胰腺内分泌部的损伤,表现为其分泌激素水平的紊乱。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血府逐瘀汤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血清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影响.方法 逆行胰管注射5%的牛磺胆酸钠制作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模型.于3h、9h、24h、48h取标本观察各组血清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改变,及胰腺的病理学形态改变.结果 与ANP组(30.31±7.27 mlU/mL,19.54±6.25 mIU/mL)比较,中药治疗组(50.95±6.33 mIU/mL,47.67±6.94 mIu/mL)血清胰岛素水平在24h、48h相比恢复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NP组(2.98±0.43,2.87±0.44)比较,中药治疗组(2.16±0.31 ng/mL,2.07±0.29ng/mL)血清胰高血糖素水平在24h、48h相比恢复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治疗组胰腺问质水肿,炎性浸润减少,腺泡细胞胞浆空减少,胰岛细胞无明显病理改变.结论 血府逐瘀汤具有显著改善急性胰腺炎早期内分泌功能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血府逐瘀汤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血清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影响。方法逆行胰管注射5%的牛磺胆酸钠制作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模型。于3h、9h、24h、48h取标本观察各组血清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改变,及胰腺的病理学形态改变。结果与ANP组(30.31&#177;7.27mIU/mL,19.54&#177;6.25mIU/mL)比较,中药治疗组(50.95&#177;6.33mIU/mL,47.67&#177;6.94mIU/mL)血清胰岛素水平在24h、48h相比恢复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与ANP组(2.98&#177;0.43,2.87&#177;0.44)比较,中药治疗组(2.16&#177;0.31ng/mL,2.07&#177;0.29ng/mL)血清胰高血糖素水平在24h、48h相比恢复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中药治疗组胰腺间质水肿,炎性浸润减少,腺泡细胞胞浆空减少,胰岛细胞无明显病理改变。结论血府逐瘀汤具有显著改善急性胰腺炎早期内分泌功能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内分泌功能的变化,探讨iNOSmRNA在胰腺内分泌功能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制作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动物模型,对胰腺病理损伤评分;检测脂肪酶、血糖浓度;分离胰岛,进行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试验;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胰岛iNOS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病理学评分、血糖、血清脂肪酶升高,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提示重症急性胰腺炎组胰岛的iNOSmRNA表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对胰腺内分泌功能有较大影响,iNOSmRNA在其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一种操作简单、病变典型、稳定性好的大鼠急性轻症胰腺炎模型。方法大鼠腹腔内分次剂量L-精氨酸注射(3×1g/kg),注射后6、12、24、48、72 h观察血清淀粉酶水平、胰腺病理学改变及胰腺组织湿/干质量比值的变化。空白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6 h时处死。结果注射L-精氨酸6 h后大鼠即出现典型的急性轻症胰腺炎病理改变,24 h达高峰,48 h出现少量胰腺细胞坏死,72 h病变减轻;胰腺组织湿/干质量比值变化、病理评分呈时相性变化。血清淀粉酶6 h时显著增高,24 h达高峰,为对照组的3~4倍,72 h接近正常水平。结论分次剂量L-精氨酸腹腔内注射诱导的大鼠胰腺炎症改变符合急性轻症胰腺炎病理学的改变,是值得推广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从束缚强度、高脂饮食、血糖测定等方面探索慢性束缚应激模型用于观测高血糖相关指标的方法。方法实验SD大鼠施加为期4个周期、每周期10d、每天12h的慢性束缚应激,喂饲普通或高脂饲料,并设高脂+链脲佐菌素(STZ)组、单纯高脂组和正常大鼠为对照。每个束缚周期结束后第3d用针刺大鼠尾静脉取血,血糖仪监测各组大鼠血糖;最后一个束缚周期结束后第3d处死大鼠,ELISA检测血清胰岛素、肾上腺素和皮质酮水平;胰腺行HE染色及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采用慢性束缚应激成功制备高血糖动物模型,成模率为32.5%;慢性束缚应激成模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高于3个对照组(P<0.05),而高脂+STZ组及单纯高脂饮食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胰腺HE染色及免疫组化显示慢性束缚应激大鼠胰腺体积增大,胰岛素水平下降(P<0.05);高脂因素可引起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水平均下降(P<0.05);高脂+STZ大鼠胰岛严重破坏,未见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表达。各实验组大鼠血清肾上腺素、皮质酮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本实验造模条件下可成功制备慢性束缚应激高血糖大鼠模型,相关指标检测方法具有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罗鸣  刘金波  夏先明 《四川医学》2019,40(7):665-669
目的观察复方清胰汤对急性重症胰腺炎大鼠模型胰腺组织、NF-κB、血清炎性因子及小肠的影响。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疾病模型组、复方清胰汤低、高剂量组,每组各15只。经胰胆管逆行注射牛磺胆酸钠建立急性重症胰腺炎大鼠模型。空白对照组和疾病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复方清胰汤低、高剂量组给予相应剂量中药煎煮液灌胃。灌胃24h后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学变化,比较大鼠小肠黏膜厚度、绒毛高度的变化,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转录因子-κB(NF-κB)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胰腺组织充血、水肿、坏死及出血,中性粒细胞浸润,腺泡结构不完整,与模型组比较,复方清胰汤两组大鼠胰腺组织损伤均减轻,小肠黏膜厚度和绒毛高度升高,血清IL-1β、IL-6、TNF-α、NF-κB水平降低,胰腺组织中NF-κB°p65蛋白表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其中复方清胰汤高剂量组差别更为明显。结论复方清胰汤可减轻急性重症胰腺炎模型大鼠胰腺组织损伤,保护肠道屏障,减少血清炎性因子和NF-κB表达,促进胰腺恢复。  相似文献   

8.
褪黑素干预大鼠胰腺炎线粒体膜电位及caspase3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大鼠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胰腺组织损伤时腺泡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Ψm)及caspase3表达的变化,探讨褪黑素(melatonin,MT)对大鼠急性重症胰腺炎胰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雄性SD大鼠48只,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急性重症胰腺炎组(SAP)、褪黑素干预组(MT),采取经胰管注射4%牛黄胆酸钠法制造大鼠重症胰腺炎模型,造模成功后4h、10h处死大鼠,各组各时点8只。检测血清淀粉酶,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胰腺病理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时间段腺泡细胞线粒体膜电位,Realtime-PCR检测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对照,急性重症胰腺炎诱导后4h、10h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1.579±0.103 vs 8.037±1.001,0.059±0.021 vs 8.508±0.494,P<0.01),caspase3相对表达量增多(1.470±0.173,1.700±0.180,P<0.01);与急性重症胰腺炎组相比,褪黑素治疗组4h、10h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0.580±0.107 vs 1.579±0.103,0.019±0.010 vs 0.059±0.021,P<0.01),caspase3相对表达量增多(2.069±0.282,2.520±0.296,P<0.01)。结论褪黑素可促进急性重症胰腺炎线粒体膜电位的降低及caspase3的表达增多,诱导细胞凋亡,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急性重症胰腺炎大鼠小肠组织细胞中黏附分子(ICAM-1)的表达与肠黏膜损害之间的关系,探讨生长激素对胰腺炎肠黏膜损伤的影响.[方法]将4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急性重症胰腺炎组及生长激素治疗组.采用胰被膜下注射牛黄胆酸钠法,建立急性重症胰腺炎模型,于制作模型后1,12h分别给生长激素治疗组注射生长激素,24h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淀粉酶及内毒素水平,观察胰腺、肠黏膜组织学变化及ICAM-1的表达情况.[结果]急性重症胰腺炎组大鼠血清淀粉酶及内毒素水平明显升高及小肠组织ICAM-1表达明显增多,肠黏膜损伤明显;生长激素治疗组与急性重症胰腺炎组比较,血清淀粉酶及内毒素水平显著降低,肠组织ICAM-1表达明显减少,肠黏膜损伤明显减轻.[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大鼠小肠组织ICAM-1表达增加,肠黏膜损害明显.补充外源性生长激素可降低小肠组织ICAM-1的表达,减轻肠黏膜组织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和干细胞动员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的保护作用。方法腹腔注射L-精氨酸制备大鼠SAP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骨髓干细胞移植组(MSC)、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G-CSF)及MSC+G-CSF组(n=48),各组再按术后不同观察时间段分为12、24、48、72h亚组(n=12)。MSC组造模后6h经股静脉注入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2ml,G-CSF组造模前连续3天皮下注入G-CSF 40μg/kg,MSC+G-CSF组则联合应用,假手术组仅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在术后相应时间点观察各组大鼠的死亡率,观察胰腺病理改变并评分,测定Bax蛋白水平和细胞凋亡指数,检测血清中TNF-α、IL-6、AMY、CRP含量,用方差分析比较各治疗组间的指标差异。结果各治疗组48h前未见死亡,72h死亡率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胰腺病理变化较模型组减轻;治疗组各时间点Bax蛋白水平和凋亡指数均较模型组增高(P<0.05),MSC+G-CSF组48、72h凋亡指数及24、48,72h Bax蛋白含量与MSC和G-CSF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各治疗组血清TNF-α、IL-6、AMY、CRP含量24h/48h后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MSC+G-CSF组48h/72h各指标与MSC组和G-CSF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MSC组与G-CSF组各项指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联合自体骨髓MSC移植与动员能有效保护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大鼠胰腺的损伤,可能与MSC的抗炎症及促进胰腺腺泡细胞凋亡等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大鼠胰岛β细胞的作用。方法雄『生Wistar大鼠36只,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组)和罗格列酮干预组(ROSI组),每组12只。胆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制备SAP模型。sO组和SAP组造模前30min股静脉注射10%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0.2ml/100g);ROSI组则注射10%DMSO溶解的罗格列酮(6mg/kg)。术后12h剖杀大鼠,检测血清淀粉酶(amylase,AMY)水平;取胰头部胰腺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并行胰岛素原位染色检测;电镜观察胰岛B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SAP组造模成功后,血清AMY、胰腺组织病理评分明显升高,与SO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SI干预后血清AMY和胰腺组织病理评分较SAP组明显降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观察ROSI干预后胰岛β细胞形态、结构较SAP组完整,同时其胰岛素原位染色较SAP组深,但低于SO组胰岛素染色的表达。结论罗格列酮在SAP过程中对胰腺β细胞形态和分泌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本研究通过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血清淀粉酶、TNFa、IL-6、胰腺腺泡细胞凋亡指数及胰腺组织学变化程度作用的动态观察,以进一步了解治疗SAP的作用机理。方法 用chetty法制做大鼠SAP模型,动态测定术后0h、24h、30h、36h各组血清TNFa、IL-6浓度,并取得胰组织做病理学检查;同时,应用TUNEL技术分析大鼠胰腺腺泡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 研究发现SAP组30、36h时血清TNFa、IL-6水平明显升高,腹水量明显增加,胰组织病变程度明显加重;胰腺腺泡细胞凋亡指数较SAP组胰腺腺泡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升高。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胰酶及炎症介质的释放及胰腺腺泡细胞凋亡在其病情发展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牛磺胆酸钠诱导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的胰腺组织在不同时间点蛋白组学的变化。方法 36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AP组,分别于24 h、48 h、72 h 3个时间点处死大鼠,每时间点6只。动物经胆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诱发SAP,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5%牛黄胆酸钠行假手术。通过双向电泳分离、硝酸银染色和图谱分析模型组与对照组蛋白点的差异。结果牛磺胆酸钠诱导出SAP典型组织病理学改变,伴随有胰外肺、肾、胃肠器官的损伤。通过图像分析软件分析胰腺组织蛋白组学变化:24 h时SAP组与假手术组有46个差异点,其中9个点蛋白上调,37个点下调;48 h时SAP组与假手术组有97个差异点,其中43个点蛋白上调,54个点下调;72 h时间点SAP组与假手术组有80个差异点,其中10个点蛋白上调,70个点下调。结论牛磺胆酸钠诱导的大鼠SAP模型胰腺组织在不同时间点蛋白组学的变化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DDFA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肺组织内细胞凋亡及Bax,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 方法:大鼠4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G), SAP组和DDFA治疗组,每组15只. 大鼠SAP模型采用分2次ip 200 g/L-精氨酸溶液方法建立,建模后24, 48和72 h时测定血清TNF-a,淀粉酶. 血钙及光镜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细胞凋亡原位检测(TUNEL)法测定肺组织内细胞凋亡,SABC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肺组织Bax, Bcl-2基因表达. 结果:SAP组血清淀粉酶, TNF-a和肺组织内细胞凋亡指数, Bax, Bcl-2基因表达较CG组升高,光镜下见肺组织损害明显;经DDFA治疗后,血清淀粉酶, TNF-a和肺组织内细胞凋亡指数, Bax基因表达下降,而Bcl-2基因表达增强,光镜下见肺组织损害减轻. 结论:肺组织细胞凋亡, Bax, Bcl-2基因表达参与SAP发病机制,在SAP早期给予DDFA治疗对减轻肺脏损害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对大鼠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组织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大鼠160只,大鼠随机分四组:对照组,n=40;SAP组,n=40;SAP+硫氢化钠(NaHS)组,n=40;SAP+DL-炔丙基甘氨酸(PAG)组,n=40。每组随机分为四小组,分别对应末次注射L—Arg后3h、12h、24h、36h四个时间点,每小组n=10。分别测定血清H2S、淀粉酶、胰腺组织中胱硫醚-γ-裂解酶(Cystathionine-γ-synthase,CSE)含量、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SAP+NariS组血清淀粉酶较SAP组有显著升高;CSE表达与SAP组无显著性差异;镜下见比SAP组更早出现坏死和小叶结构破坏。SAP+PAG组与SAP组对照发现,预先腹腔注射PAG后,血清淀粉酶、H2S含量及组织CSE含量明显降低,其差异有显著性,病理结果显示,显著延缓了胰腺组织损伤的出现,出血、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少,Grewal胰腺病理损伤评估证实与SAP组有显著差异。结论血清H2S含量与组织损伤呈正相关,PAG有减轻大鼠胰腺炎模型胰腺组织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体外循环手术病人胰腺内、外分泌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手术病人围期胰腺内,外分泌功能的变化以及影响这些变化的可能因素。方法:20例体外循环病人分别测定术前,术后2,24,48h血糖,淀粉酶,胰岛素,C肽浓度。结果:血糖,胰岛素,C肽含量,术后与术前经均有明显提高(P<0.05);术中,术后2h血淀粉酶的值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手术后24,48h即显高于术水平(P<0.05)。淀粉循环围术期胰腺内,外分泌功能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损害,而避免体外循环转流中灌注压过低对减轻胰腺功能的损害具有一定积极意义,术后早期应避免输入高渗葡萄糖。  相似文献   

17.
刘宏  邓明明  王烜  何彩 《陕西医学杂志》2011,40(11):1460-1464
目的:通过观察二氯醋酸二异丙胺注射液(DADA)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肝脏细胞凋亡指数及Bcl-2及fas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DADA对SAP大鼠肝脏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7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6)假手术组(n=24)、SAP组(n=24)和DADA治疗组(n=24),假手术组、SAP组、DADA治疗组分别设12h、24h、48h、72h四个时间段。大鼠SAP模型采用5%牛磺胆酸钠(1ml/kg)逆行胰胆管注射法建立;DADA组大鼠在模型制备成功后10min开始给予肝乐注射液[0.375ml/(kg.12h)]尾静脉注射;SAP组经尾静脉给予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各时间点实验完成后处死大鼠,测定血清AST、ALT,光镜下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TUNEL法测定肝脏细胞凋亡,SABC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肝脏组织细胞色素C、Bcl-2、fas基因表达。结果:重症胰腺炎组AST、ALT、细胞色素C、fas基因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Bcl-2基因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明显下降,肝脏细胞凋亡指数随着病程进展明显增加,光镜下见肝脏组织损害明显;经DADA治疗后,AST、ALT、细胞色素C、fas基因表达下降,而Bcl-2基因表达增强,肝脏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降低,光镜下见肝脏组织损害减轻。结论:1肝脏细胞凋亡在重症胰腺炎肝脏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2细胞色素C、Bcl-2、fas基因表达参与SAP肝脏损伤的发病机制。3在SAP早期给予DADA治疗对减轻肝脏损害程度、改善预后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