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毓  展磊  陈镇秋  何伟 《中医教育》2008,27(3):55-57
目的探讨开放式教学方法在中医骨伤科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方法总结我院骨科采用的小组研讨式、临床案例式、专家专题讲座式以及网络等教学引导方法,分析这些开放式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特点。结果开放式教学方法明显增强了研究生信息获取、分析、综合和应用的能力,提高了理论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收到较好的临床教学效果。结论开放式教学是有效提高中医骨伤科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在中医骨伤科临床教学中的差别,探索PBL教学模式在中医骨伤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84名学生随机分为PBL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各42名,分别采用PBL教学和传统教学后,采用考核和调查问卷的方法分析教学效果。结果 PBL教学组的病例分析得分、总分、满意度和专业兴趣的帮助程度均高于传统教学组(P0.05),二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PBL教学模式在中医骨伤科临床教学中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教学中应用。  相似文献   

3.
中医骨伤科学是中医学的临床分支学科之一,具有高度的实践性.通过分析传统中医骨伤科学临床教学模式的不足,结合笔者临床教学经验与新型教学模式应用心得,针对性地从教学理念、学科特点、考核评估等方面探究如何建立科学、系统、高效的中医骨伤临床教学模式.提高临床教学效果与保留率.以求为更好地培养中医骨伤临床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试从统一的骨伤科研究生临床课题研究工作培训、合格的临床研究监查、严格的数据记录制度、规范化的数据统计制度等角度入手,立足于如何提高中医骨伤科研究生临床课题研究质量阐述了观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翻转课堂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在中医骨伤科临床教学中的差别,探索基于微信-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医骨伤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5名学生随机分为翻转课堂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分别采用翻转课堂教学和传统教学后,采用考核和调查问卷的方法分析教学效果。结果翻转课堂教学组的理论知识得分、临床技能得分、病例分析得分、总分、主观满意度和专业兴趣的帮助程度均高于传统教学组(P0.05),且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微信-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医骨伤科临床教学中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教学中应用。  相似文献   

6.
1994年始,本院中医骨伤科开始招收新加坡硕士研究生后,1997、2000、2003、2004年又多次招收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地硕士研究生。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适应于这些来自东盟国家的研究生,必须进行合理的教学改革。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工具,教材是提高教育质量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保障。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笔者认为有必要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和抓紧东盟中医骨伤科研究生的教材建设,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和地区要求的中医骨伤科人才。  相似文献   

7.
中医骨伤科专业和本单位骨伤科专科发展的需要,现代医学科学技术飞速进步,向骨伤科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在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以来,在招生报考、毕业生就业制度、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完善研究生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  相似文献   

8.
仇湘中教授、主任医师是国家级名中医、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骨伤科主任。老师1982年毕业于湖南中医学院医疗专业,从事骨伤科临床教学科研已30年,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运用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骨关节退行性病变、颈腰椎间盘突出症、股骨头缺血坏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等,现将其治疗脊柱退行性病变的主要学术经验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医正骨》2004,16(4):F002-F002
许书亮,男,1936年生,福建省厦门市人,中共党员。中医骨伤科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骨伤科学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之一。现任福建省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会长,福建省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理事长。曾任福建省人大常委,福建省政协委员,农工党福建  相似文献   

10.
中医骨伤专业研究生的临床教学质量是高等中医药院校骨伤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和关键。为了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和研究生临床技能操作水平,我们改进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临床教学手段、加强临床教学管理、开展教学示范查房、严格临床教学考核等措施,以提高中医骨伤专业的临床教学质量,为培养高素质中医骨伤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方坚  邓晋丰 《新中医》2006,38(3):14-15
邓晋丰是广东省中医院中医骨伤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全国第三批名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现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委员会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委员会理事。邓教授从事中医骨伤科临床工作4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对骨伤科疑难病的诊治有较深造诣,运用中医理论诊治颈椎病有独到见解,在“不通则痛、不荣则痛”理论基础上,提出“不松则痛、不顺则痛、不动则痛”的见解,并制定相应治法。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颈椎病经验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邓晋丰教授治疗膝退行性关节炎经验介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君鳌  邓晋丰 《新中医》2007,39(5):12-12
邓晋丰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骨伤科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导师、广东省名中医、全国第二批师带徒指导老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理事。邓教授从事中医骨伤科临床工作40余年,学贯中西,诊疗经验丰富,尤擅长治疗骨伤科疑难杂症,对骨与关节退行性疾病有着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现将其治疗膝退行性关节炎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翻转课堂联合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CBL)教学法在中医骨伤科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分析中医骨伤科学临床教学问题现状及翻转课堂、PBL、CBL教学法的优势,构建翻转课堂联合PBL、CBL教学法应用于中医骨伤科学实践教学的方案。结果:联合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医骨伤科学教学,能促进师生不断地改进、完善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师生对教与学均比较满意。结论:联合教学模式总体上有助于优化目前的中医骨伤科学教学的现状,值得进一步推广探索。  相似文献   

14.
王正  刘安平  王峰  张建华  周正新 《中医教育》2012,31(4):84-84,F0003
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专业性、临床实践操作性极强的课程,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往往单调枯燥、抽象、平面化.简单地重复既往教育模式和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临床教学的要求.笔者在中医骨伤科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件,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知识掌握得更牢固,课堂教学效果显著,受到学生的好评.现就多媒体教学在中医骨伤科学中的应用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型研究生存在着“临床不熟、科研不行、西医不通、中医也不行”的情形,开展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此文分析了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并进一步探讨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义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医正骨》2004,16(11):F002-F002
樊粤光,男,1954年10月出生于广东省,中共党员,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待遇。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院长,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全国中医髋关节疾病医疗中心副主任,股骨头坏死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第  相似文献   

17.
客观系统分析现阶段在中医骨伤科学临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基于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案例库在临床教学中的特点及其优势,以积极推动临床教学过程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完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主观能动性,争取达到临床、教学、科研三者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8.
刘元禄,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第四届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荣获全会骨伤科分会常务理事,辽宁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中医骨伤科学会主任委员,辽宁省医疗、高教,  相似文献   

19.
中医妇科学是中医药临床主干课程之一,除注重培养中医妇科学研究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和诊疗能力外,系统培养其医患沟通能力是其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对妇科临床教学遇到的中医妇科研究生医患沟通能力的现状和培养策略进行总结,为规范中医妇科研究生培养,提高实习基地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医正骨》2005,17(2):F002-F002
孙捷,男,1957年6月出生,浙江省富阳市人,汉族,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现任浙江省台州市博爱医院院长,主任医师。兼任河南中医学院骨伤系兼职教授,台州市政协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股骨头坏死学会委员兼秘书,《中医正骨》杂志第二届编辑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杂志特约编委,世界中医骨伤科联合会理事,《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特约编辑,全国民营中医院工作委员会委员等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