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质多巴胺神经元的减少是帕金森病的典型病理特征,但持续性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激活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1例进展期帕金森病患者在处理困难气道过程中,静注小剂量氯胺酮(20mg)完全缓解了震颤和发音障碍。这促使了本项病例报道,应用小剂量氯胺酮进行手术前镇静并缓解运动障碍。既往研究和我们的经验均建议根据其效用可给予小剂量氯胺酮,使患者更为舒适,并有利于控制围手术期的帕金森震颤。  相似文献   

2.
帕金森病是继阿尔茨海默病后第二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群,可引起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等运动症状和认知功能障碍、抑郁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非运动障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质量[1].  相似文献   

3.
小剂量氯胺酮治疗导尿管引起膀胱不适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麻患者插置导尿管后,于苏醒期发生导尿管相关性膀胱不适的现象比较普遍。有报道认为M受体拮抗药托特罗定(tolterodine)对于防止导尿管相关性膀胱不适有效[1]。低于催眠剂量的氯胺酮曾用来治疗术后震颤[2],并偶然发现其还有治疗术后导尿管相关性膀胱不适的效应[3]。本观察应用  相似文献   

4.
芬太尼静脉术后镇痛能够导致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尤其是呼吸抑制等并发症[1]。氯胺酮作为一种非特异性N-甲基-D-门冬氨酸谷氨酸(NMDA)受体拮抗药,对临床急性疼痛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本研究对小剂量氯胺酮联合芬太尼应用于静脉术后镇痛中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了观察。资料与  相似文献   

5.
我们比较了丙泊酚加常规剂量氯胺酮和丙泊酚加小剂量氯胺酮复合雷米芬太尼在乳房肿块切除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其对循环、呼吸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乳房肿块切除手术患者60例,年龄18~45岁,体重45~75kg,既往无心、肺、脑疾病史,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院对脊柱手术采用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全麻,观察其对术后疼痛的影响。今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隆乳术是一种可在门诊进行的美容手术,以往均在局部麻醉下完成,由于患者对疼痛耐受性较差,手术过程较痛苦,且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存质量的要求也愈来愈高.为减轻患者痛苦,我院将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异丙酚、芬太尼静脉全身麻醉,应用于门诊隆乳手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隆乳术是一种可在门诊进行的美容手术,以往均在局部麻醉下完成,由于患者对疼痛耐受性较差,手术过程较痛苦,且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存质量的要求也愈来愈高.为减轻患者痛苦,我院将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异丙酚、芬太尼静脉全身麻醉,应用于门诊隆乳手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在肠镜治疗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剖析。方法随机选取需进行肠镜下治疗的患者122例,随机分为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组(KD组)和氯胺酮组(PK组)2组,各61例,其中KD组患者给予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实施麻醉,PK组患者采取氯胺酮联合异丙酚进行麻醉,检测并比较2组患者注药时间、放置肠镜的时间、操作时间、苏醒时间等时间的HR、MAP、SpO2变化;记录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KD组患者置镜前后、术中及苏醒的HR、MAP及SpO2的变化程度较于PK组平缓,且KD组患者的手术时间TR和完全苏醒时间TW少于PK组患者;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在肠镜下治疗选择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可长时间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且苏醒时间及质量优于使用氯胺酮联合异丙酚进行麻醉的患者,是一种临床价值高及较为安全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0.
帕金森病是常见于中老年期的慢性进展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1817年帕金森病首先由英国医生Parkinson描述,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困难、肌肉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等。帕金森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其中40岁以上中年人患病率为0.1%~0.2%,而65岁以上老年人则达到1%。帕金森病的主要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以及脑内路易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细胞刀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麻醉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帕金森病 (Parkinsondisease)是一种以震颤、肌强直、动作减少和姿势反射障碍为特点的综合征 ,临床上又称之为“震颤麻痹” ,是中老年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变性疾病[1 ,2 ] 。其患病率与地区、种族、生活习惯有一定关系 ,我国中南地区为 2 1 1 /1 0万 ,而华北地区较低 ,9 2 /1 0万[3] 。近年来 ,立体定向微电极导向的细胞刀手术治疗帕金森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手术的麻醉管理也有其特点和要求 ,现将我们处理 980例细胞刀手术的麻醉体会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 980例 ,其中男性 591例 ,女性 389例 ,男…  相似文献   

12.
背景鉴于氯胺酮联合曲马多用于患者手术后镇痛的研究较少,本文旨在验证曲马多复合氯胺酮能否改善腹部大手术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在此项双盲、随机、对照研究中,行择期开腹手术的成年患者(n=120)随机分入氯胺酮组(氯胺酮手术中用量为0.3mg/kg,手术后以0.1mg·kg^-1·h^-1速度输注)或对照组(相同剂量和速度的生理盐水)。所有患者在手术中均使用曲马多3mg/kg,手术后48小时持续输注曲马多0.2mg·kg^-1·h^-1另以患者自控吗啡镇痛用于补救性镇痛。结果在整个48小时研究期间,氯胺酮组在静息(P=0.01)和活动(P=0.02)时的疼痛评分较低,吗啡的需求量较少(P=0.003)。在0~24小时期间,氯胺酮改善了患者主观的镇痛效果(P=0.008),镇静作用较小(P=0.03),需要医师干预的严重疼痛较少(P=0.01)。氯胺酮组中产生幻觉的患者较多,但两组的其他副作用均相似。结论腹部大手术后,小剂量氯胺酮是辅助吗啡和曲马多镇痛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3.
医学影像学是现代医学最重要的诊断工具之一,术中X线透视检查因可实时获得患者的骨骼结构信息和可移动便利性而被广泛使用于脊柱手术中[1]。脊柱微创手术近年来因其创伤小、出血少、创口美观、感染几率小、术后恢复快、疗效相当而得到迅速的发展并在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推广[2~4],现已明确可应用于脊柱退行性疾病[5]、脊柱畸形[6]、外伤[7]和肿瘤[8]等。然而,由于脊柱微创手术经常需要在X射线透视下进行定位和复位检查,所以脊柱外科医生的辐射危害是临床上不容忽视的问题[9]。高剂量辐射可以诱发肿瘤、白内障、心血管疾病等,低剂量辐射暴露与肿瘤、白内障、心血管疾病等联系也是当下研究的热点[10~13]。增强对辐射危害的基本认识,提高辐射的防范意识,掌握减少辐射暴露的原则与方法是每一位脊柱外科医生的职业健康的必修课[3、14]。笔者就脊柱微创手术的辐射危害及其防护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帕金森病又名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65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为1000/10万.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为主特征[1].本院2009年7月~2011年7月我们对1000例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手术期舒适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为帕金森手术患者1000例男600例,女400例,平均年龄65岁,护士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观察,发现不舒适的原因,认真倾听主诉,通过语言及非语言因素等手段获知,收集资料,制定实施护理措施后施以评价.结果通过运用舒适护理,患者在生理、心理方面情况均有改善,由于心理因素引起的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患者满意度达98%.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帕金森病以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及肌强直等运动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随着疾病的进展常常出现姿势异常、平衡障碍及步态障碍等中轴症状。近年来PD治疗理念不断发展,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非药物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运动症状已取得了显著的进步。DBS对PD患者中轴症状的治疗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然而由于PD中轴症状的复杂机制,DBS对其治疗效果仍存在争议。本文将总结近年来有关脑深部电刺激术对帕金森患者中轴症状作用的研究进展,希望能对帕金森病中轴症状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同期苍白球和丘脑切开术治疗合并顽固性震颤的帕金森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同期苍白球加丘脑切开术治疗合并顽固性震颤的原发性帕金森病 (Parkin sondisease ,PD)的必要性、临床效果、安全性及其手术适应证。 方法 应用微电极导向技术对 2 0例合并顽固性震颤的原发性PD患者实施了立体定向同期苍白球加丘脑切开术 ,同时对 32 6例患者实施了单侧苍白球切开术 ,采用UPDRS评分量表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前和术后的病情评分 ,比较分析两组手术对PD的整体症状 ,特别是震颤症的改善情况及并发症的情况。 结果 同期苍白球加丘脑切开术能全面改善PD整体症状 ,特别是所有患者手术对侧的顽固性震颤症状 ,无论在“开”状态还是“关”状态均完全消失 ,改善率达到 10 0 % ,显著优于单纯苍白球切开术对震颤的治疗效果。同期苍白球加丘脑切开术与单纯苍白球切开术相比风险相当 ,无其他特殊并发症发生。 结论 同期苍白球加丘脑切开术对合并顽固性震颤的PD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案 ,但要严格把握手术的适应证 ,对术者也提出了更高的技术和理论要求。  相似文献   

17.
作者用小剂量氯胺酮麻醉施行小儿口腔科门诊手术,所用的剂量仅达到抑制知觉,但仍保持吞咽反射的程度,由此给治疗操作创造方便条件。术前注意病史和全身检查,并禁食肌注氯胺酮2mg/kg+阿托品0.02mg/kg,首先出现眼球震颤,然后视觉消失,4分钟后精神恍惚,5~8分钟神志抑制,此时把小儿安置在取半坐位的牙科椅上,开始治疗操作。小儿处于特殊的僵直状态,不需加以  相似文献   

18.
探讨小剂量氯胺酮辅助硬膜外麻醉对阑尾炎腹腔镜手术的效果。2015年9月—2016年6月,阑尾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均采取硬膜外麻醉加常规镇静剂,试验组同时给予小剂量氯胺酮,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中生命体征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显示,试验组在T2、T3、T4时的HR和在T2、T3时刻的PETCO_2水平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各时刻的MAP、SpaO_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手术中镇静效果优54例(90.0%)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6例(76.7%,P0.05);对照组恶心的发生率21.7%、术后躁动的发生率13.33%均显著的高于试验组的8.3%、3.3%(P0.05)。结果表明,小剂量氯胺酮辅助硬膜外麻醉能减轻手术气腹、游离阑尾系膜牵拉阑尾引起的不适反应,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张栋  郑扬  王华栋  朱跃  何勍 《颈腰痛杂志》2022,43(2):303-304
研究[1]显示,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步态功能障碍表现为步速、步频等降低,康复的重要目标是改善其步态特征.节律性听觉刺激有助于改善内在和生物节律性运动,在帕金森病[1]、中风[2]、创伤性脑损伤[3]患者步态研究中显示了积极的作用,但其在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尚不明确.本研究观察了节律性听觉刺激对不完全性脊髓...  相似文献   

20.
断指再植术是一种精细手术,手术时间长,要求病人绝对安静,我们采用微量泵输注小剂量丙泊酚和氯胺酮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断指再植术患者30例,年龄18~50岁,体重50~75kg,ASAI~II级。手术时间3~6h,术前常规留置导尿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