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比较不同麻醉深度下七氟醚与丙泊酚对癫痫手术术中皮层脑电图(ECoG)的影响.方法 癫痫手术患者30例,随机均分为七氟醚吸入麻醉组(S组)和丙泊酚靶控静脉麻醉组(P组).观察七氟醚吸入浓度或丙泊酚靶浓度分别为1.5 MAC或4.5μg/ml、1.0 MAC或3.0μg/ml、0.5 MAC或1.5μg/ml时的ECoG变化.结果 S组七氟醚吸入浓度在1 MAC以下,P组丙泊酚靶浓度在3.0μg/ml以下时不影响术中ECoG的定位,可准确描记到癫痫波.增加七氟醚吸入浓度或丙泊酚靶浓度均表现为α波及β波减少,δ波增加,癫痫波较浅麻醉时有所抑制.结论 七氟醚和丙泊酚对癫痫患者ECoG的影响呈剂量依赖性,在一定麻醉深度下不影响ECoG对癫痫波的描记,可安全用于癫痫手术患者的麻醉.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NSD)方法评价丙泊酚与七氟醚对妇科腹腔镜患者颅内压的影响。
方法 选择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40例,年龄20~60岁,BMI 18~27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丙泊酚组(P组)和七氟醚组(S组),每组20例。麻醉维持:P组静脉泵注丙泊酚4~12 mg·kg-1·h-1,S组吸入1%~2%七氟醚。使用容量控制模式,VT6~8 ml/kg,FiO2 50%,I∶E 1∶2,RR 12~20次/分。记录麻醉诱导后5 min(T0)、气腹开始后头低脚高位5 min(T1)、气腹开始后头低脚高位30 min(T2)、气腹开始后头低脚高位60 min(T3)时的HR、MAP、气道峰压(Peak)、气道平台压(Plat)、PET CO2 和ONSD。
结果 与T0时比较,T1—T3时P组MAP明显降低,T2—T3时S组MAP明显降低(P<0.05),T1—T3时两组Peak、Plat明显升高(P<0.05),T1—T3时两组ONSD明显升高(P<0.05)。T1时P组MAP明显低于S组(P<0.05)。T3时P组ONSD明显低于S组(P<0.05)。
结论 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与单纯使用七氟醚比较,应用丙泊酚维持可一定程度减轻颅内压的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冠心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时七氟醚与丙泊酚对心肌的影响.方法 40例心功能Ⅰ或Ⅱ级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R组)与七氟醚组(SE组).PR组丙泊酚靶控输注血药浓度维持在2~3μg/ml,SE组呼气末七氟醚浓度维持在2%~3%,连续监测血流动力学及ECC变化,检测麻醉前与术毕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心肌钙蛋白(cTnI)及糖原磷酸化酶BB(GP-BB)浓度.结果 术毕PR组血清IL-6、TNF-α、cTnI及GP-BB浓度明显高于麻醉前及SE组(P<0.05).结论 冠心病行非心脏手术时七氟醚对心肌的保护效应优于丙泊酚.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七氟醚吸入麻醉与丙泊酚静脉麻醉对心内直视手术患者CPB期间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心脏直视手术患者40例,ASAⅡ或Ⅲ级,随机均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丙泊酚组(P组)。记录诱导前(T0)、气管插管后5min(T1)、CPB后30min(T2)、CPB结束(T3)、术毕(T4)MAP、HR、BIS及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Cor)含量。结果与T0时比较,T1时两组MAP、BIS、ACTH、Cor均降低(P<0.05),T2~T4时ACTH、Cor均明显升高(P<0.01)。T2、T3时P组MAP、BIS、ACTH、Cor显著高于S组(P<0.05)。结论心内直视手术CPB期间七氟醚吸入麻醉较之丙泊酚静脉麻醉可显著降低机体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5.
探讨丙泊酚与七氟醚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 HIF-1)的影响。 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丙泊酚组(P组)和七氟醚组(S组),每组20例。P组采用全凭静脉全身麻醉,常规静脉诱导,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 TCI)丙泊酚,术中维持:瑞芬太尼TCI、丙泊酚TCI。S组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常规静脉诱导,术中维持:瑞芬太尼TCI、七氟醚吸入。于麻醉前30 min(T0)、手术结束即刻(T1)、术后24 h(T2)时采集患者颈内静脉血样4 ml,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HIF-1血清浓度。 结果 P组T1时点HIF-1浓度小于T0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T1时点HIF-1浓度大于T0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组比较,S组T1时点HIF-1浓度升高(P<0.05)。 结论 丙泊酚可以使结直肠癌患者血清HIF?蛳1的浓度降低,而七氟醚上调其表达水平,提示丙泊酚更适用于此类患者,对肿瘤后期治疗及康复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丙泊酚和七氟醚麻醉耳鼻咽喉手术患者红细胞和血清中一氧化氮(NO)、亚硝酸盐(NO2-)、硝酸盐(NO3-)含量的变化.方法 18例择期行耳鼻咽喉手术患者,男13例,女5例,年龄18~52岁,体重51~100 kg,随机均分为丙泊酚(P组)和七氟醚(S组),麻醉诱导P组采用咪达唑仑0.06 mg/kg、舒芬太尼0.5μg/kg、丙泊酚2 mg/kg、阿曲库铵0.15 mg/kg,S组采用吸入浓度3%~5%的七氟醚,余同P组.麻醉维持P组泵注丙泊酚6~8 mg·kg-1·h-1和瑞芬太尼0.05~0.10μg·kg-1·min-1,S组泵注等量的瑞芬太尼和吸入挥发罐浓度为1.5%~2.0%的七氟醚.检测诱导前和麻醉后2h血清和红细胞中NO、NO2-、NO3-和黄嘌呤氧化酶(XOD)的浓度及变化.结果 与诱导前比较,P组和S组麻醉后2h红细胞NO和XOD浓度明显升高(P<0.05),同时NO3-和NO2-浓度明显降低(P<0.05),血清中NO、NO2-和NO3-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XOD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与P组比较,S组麻醉后2h血清中NO、NO3-水平明显降低(P<0.05).红细胞中,两组诱导前以及S组麻醉后2 hNO与XOD呈明显线性相关.结论 耳鼻咽喉手术全麻患者术中红细胞NO生成增加,丙泊酚比七氟醚影响显著;而血清NO降低,七氟醚比丙泊酚影响显著,其机制可能与XOD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7.
七氟醚吸入麻醉与丙泊酚复合七氟醚麻醉对血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七氟醚吸入麻醉对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30例全麻患者随机分成七氟醚吸人麻醉组(A组)和丙泊酚复合七氟醚麻醉组(B组),每组15例.观察术前以及手术2h时的血糖浓度.结果 A、B两组手术2h的血糖均比术前明显升高[(6.23±1.45)mmol/L vs.(4.86±0.85)mmol/L和(6.66±1.48)mmol/L vs.(5.11±0.43)mmol/L](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七氟醚吸人麻醉与内泊酚复合七氟醚麻醉均不能抑制应激性血糖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丙泊酚与七氟醚对后腹腔镜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后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30~50岁,BMI 18~25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丙泊酚组(P组)和七氟醚组(S组)。两组麻醉诱导相同,麻醉维持P组持续泵注丙泊酚4~12mg·kg-1·h-1,S组持续吸入七氟醚2.0%~3.0%,两组均靶控输注瑞芬太尼10μg·kg-1·h-1,术中维持BIS 40~50。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1)、气腹后30 min(T2)、60 min(T3)、90min(T4)采集桡动脉血,测定血浆中血栓烷素B2(TXB2)、内皮素-1(ET-1)、D-二聚体和Hb的浓度;采集肘静脉血,测定T1、T4时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结果与T1时比较,T2~T4时两组TXB2、ET-1和D-二聚体的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与S组比较,T2~T4时P组TXB2、ET-1和D-二聚体的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不同时点两组间APTT、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1时比较,T4时两组PT均明显缩短(P<0.05)。结论对后腹腔镜手术患者,七氟醚较丙泊酚能更有效地抑制机体TXB2、ET-1和D-二聚体的释放。  相似文献   

9.
研究表明 ,多种麻醉药对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1 ,2 ] ,本研究旨在观察七氟醚、安氟醚、异氟醚三种氟化类吸入麻醉药对 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 选择开胸手术病人2 8例 ,(男 16 ,女 12 ) ASA ~ 级 ,随机分成三组 :七氟醚组、安氟醚组、异氟醚组。术前未用免疫功能抑制药 ,也未行放疗和化疗。既往无免疫系统疾病。手术均为贲门癌及食管癌切除术。二、麻醉方法 术前半小时肌注阿托品 0 .5 mg,安定 10 m g。诱导时静注芬太尼 3μg/ kg、2 .5 %硫喷妥钠 8m g/ kg和琥珀胆碱 2 mg/ kg静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系统性评价丙泊酚与七氟醚分别用于成年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时对ECG校正QT间期(corrected QT,QTc)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维普网等数据库的相关文献,并对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进一步的检索,收集七氟醚和丙泊酚用于成年人手术全身麻醉诱导的随机对照实验(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RCT),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采用RevMan5.0软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7项研究,共计313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七氟醚与丙泊酚比较,具有明显的延长心肌复极时程的作用[加权均数差(weighted mean difference,WMD)=-23.53,95%CI(-30.57~-16.49)](P<0.01),但对于HR[(WMD=0.22,95%CI(-4.92~5.36)]及MAP[(WMD=-2.23,95%CI(-8.66~4.20)]的影响二者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丙泊酚相比,七氟醚可明显延长心肌复极时程,增加心律失常发生的风险,且二者对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无明显差异,提示在麻醉诱导过程中,丙泊酚对于心脏电生理的影响较小,是一种良好的麻醉诱导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丙泊酚靶控输注(TCI)清醒镇静对围术期患者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影响。方法 30例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切除或下肢手术的患者,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丙泊酚TCI组(TCI组)。手术前5min开始输注生理盐水或丙泊酚,手术结束前5min停止输注。流式细胞术测定输注开始(T1)、手术开始(T2)、术毕(T3)、术后24h(T4)和术后48h(T5)各时点外周静脉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结果与T1时比较,T2~T5时对照组CD3+、CD4+、(CD3++CD4+)/(CD3++CD8+)和NK细胞明显降低(P<0.05或P<0.01),T3、T4时TCI组CD3+、CD4+、(CD3++CD4+)/(CD3++CD8+)和T2~T4时NK细胞明显降低(P<0.05)。T2~T5时对照组CD3+、CD4+、(CD3++CD4+)/(CD3++CD8+)及NK细胞变化幅度大于TCI组。两组各时点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硬膜外麻醉复合丙泊酚TCI清醒镇静可改善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丙泊酚与七氟醚对骨科围术期小儿体温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全麻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儿68例,男4例,女64例,随机均分为两组:丙泊酚组(P组)和七氟醚组(S组)。P组麻醉诱导及维持使用丙泊酚,S组麻醉诱导及维持使用七氟醚,观察并记录麻醉诱导前5min(T0)、麻醉诱导后5min(T1)、15min(T2)、30min(T3)、45min(T4)、60min(T5)、75min(T6)、90min(T7)、105min(T8)、120min(T9)体温;观察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输液量和围术期低体温及寒颤发生情况。结果与T0时比较,T1~T8时两组体温明显降低,T7、T8时P组体温明显高于S组(P0.05);S组患儿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为8例(23.5%),明显高于P组的1例(2.9%)(P0.05)。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输液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患儿均无寒颤发生。结论行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儿,术中体温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与丙泊酚比较,在麻醉诱导后90min内,七氟醚更易导致小儿围术期低体温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丙泊酚和七氟醚麻醉维持在喉返神经监测下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9—12月需行喉返神经监测下甲状腺手术的患者80例,男40例,女40例,年龄22~45岁,BMI 19~27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丙泊酚麻醉维持组(P组)和七氟醚麻醉维持组(S组),每组40例。P组采用静脉泵注丙泊酚4~6 mg·kg~(-1)·h~(-1)麻醉维持,S组吸入1.5%~2.5%七氟醚麻醉维持。监测左手拇内收肌肌肉松弛程度,分别记录给予罗库溴铵后TOF值下降达75%、50%、0、恢复4个成串刺激、TOF值恢复至50%和恢复至75%的时间。记录术中高血压、低血压、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阿托品使用、体动发生情况。记录停麻醉药到清醒拔管时间、术后躁动、嗜睡、咽痛、恶心呕吐发生情况。记录喉返神经首次监测时间和首次监测成功例数。结果与P组比较,S组达到恢复4个成串刺激、TOF值恢复至50%和恢复至75%的时间明显延长(P0.05),术中低血压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体动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停麻醉药到清醒拔管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术后躁动、咽痛、恶心呕吐发生率及术中神经监测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丙泊酚和七氟醚均可满足行喉返神经监测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麻醉维持需求,与丙泊酚4~6 mg·kg~(-1)·h~(-1)麻醉维持比较,吸入1.5%~2.5%七氟醚麻醉维持时肌松恢复时间长,术中体动少且不影响神经监测,因此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急性非等容血液稀释(ANIH)和急性高容血液稀释(AHH)联合控制性降压(CH)对直肠癌患者围术期自然杀伤(NK)细胞和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IK)细胞的影响.方法 择期直肠癌根治术患者45例,随机均分为ANIH组、AHH+CH组和对照组.分别于麻醉前1 h(T1)、术毕即刻(T2)、术后第1天(T3)、第4天(T4)抽取静脉血检测NK和CIK细胞的数量.结果 与T1时比较,T2~T4时AHH+CH组NK细胞明显升高(P<0.05),T4时ANIH组NK细胞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则明显降低(P<0.05).与T1时比较,T2时三组CIK细胞均明显降低(P<0.05),T4时ANIH组和AHH+CH组均明显升高(P<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HH联合CH以及ANIH均能使直肠癌患者NK和CIK细胞增加,AHH联合CH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七氟醚复合雷米芬太尼两种麻醉方法用于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维持期间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方法50例拟在气管插管全麻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病人(年龄≥60岁)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和七氟醚组(S组)两组,每组25例。快速诱导后经口插入气管导管,麻醉维持P组采用0.1mg·kg^-1·min^-1丙泊酚和1μg·kg^-1·min^-1雷米芬太尼静脉泵入,S组采用3%~4%七氟醚吸入和1μg·kg^-1·min^-1雷米芬太尼静脉泵入。于麻醉诱导后10min、手术开始后30、45、60min以及术毕30min记录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和外周血管阻力(SVR)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值。结果临床麻醉剂量的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七氟醚复合雷米芬太尼对病人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均较轻,两组间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麻醉方法对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维持期间心血管功能的影响程度相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和比较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下丙泊酚与七氟醚全麻苏醒期的特征,以及苏醒时的Narcotrend指数(NTI)是否一致。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5例。丙泊酚深麻醉组(PD组)和七氟醚深麻醉组(SD组)术中维持NTI在46~37,丙泊酚浅麻醉组(PL组)和七氟醚浅麻醉组(SL组)术中维持NTI在56~47。记录苏醒时的NTI、苏醒时间、拨管迟滞时间。结果苏醒时PD组NTI为84.2±2.7,PL组84.9±2.5,明显低于SD组88.6±3.4与SL组89.9±3.3(P0.05),拨管迟滞时间SD组(9.4±4.6)min,明显长于SL组(4.7±2.4)min(P0.05),PD组与P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D组苏醒时间较其余三组明显延长(P0.05),SL组、PD组和PL组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丙泊酚与七氟醚全麻患者苏醒时的NTI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七氟醚和异丙酚对骨科手术患者止血带诱发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膝关节韧带修复术患者54例,性别不限,年龄18~64岁,体重44 ~ 85 kg,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n=18)∶对照组(C组)、异丙酚组(P组)和七氟醚组(S组).行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后,P组静脉注射异丙酚2 ~4 mg/kg麻醉诱导,并置入喉罩,术中静脉输注异丙酚2~4 mg·kg-1·h-1维持麻醉.S组吸入8%七氟醚麻醉诱导,并置入喉罩,术中吸入2%七氟醚维持麻醉.异丙酚或七氟醚给药15 ~ 20 min时,C组于相应时点,应用止血带,充气压力为300mm Hg,术毕时放气.术后口服美洛昔康或肌肉注射哌替啶镇痛,维持VAS评分<3分.分别于入室后(T1)和止血带放气后30 min (T2)时采集血样,测定血浆MDA和TNF-α浓度,计算其增长率.术后记录止血带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和术后24 h内镇痛药用量.结果 患者均未见止血带相关不良事件发生.与C组比较,P组和S组T2时血浆MDA和TNF-α浓度及其增长率降低(P<0.05);与P组比较,S组血浆MDA和TNF-α浓度及其增长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时比较,P组和S组T2时血浆MDA和TNF-α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明显升高(P<0.05);3组患者术后24 h内镇痛药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醚和异丙酚均可减轻骨科手术患者止血带诱发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效果无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七氟醚和丙泊酚对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40例,年龄40~55岁,ASAⅠ或Ⅱ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丙泊酚组(P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采用丙泊酚2 mg/kg、舒芬太尼0.5μg/kg、罗库溴铵0.9mg/kg常规麻醉诱导,麻醉维持:S组吸入麻醉维持七氟醚MAC 0.7~1.3,P组靶控输注丙泊酚维持其血浆靶浓度为2.0~5.0μg/ml。术中控制BIS值在40~55,分别检测诱导前(T_0)、手术开始时(T_1)、手术结束时(T_2)的血糖、胰岛素、C肽、胰高血糖素、皮质醇浓度。结果与T0时比较,T_1、T_2时两组患者血糖、胰岛素、C肽、胰高血糖素、皮质醇明显升高(P0.05);与T_1时比较,T_2时两组患者血糖、胰岛素、C肽、胰高血糖素、皮质醇明显升高(P0.05)。T_1、T_2时P组血糖、胰高血糖素、皮质醇明显低于S组(P0.05),胰岛素明显高于S组(P0.05)。结论与七氟醚比较,丙泊酚更能促进胰岛素和C肽的分泌,抑制皮质醇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抑制术中血糖的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