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风心瓣膜病患者血流动力学,左室功能和心肌超微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心肌超微结构改变Ⅱ-Ⅲ级组,PsAP,SVR,TSVR,TPVR明显较0-1级组增加;左室功能减退,提示:严重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加重心肌超微结构损害,并导致左心室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59例大型室间隔缺损(VSD)伴肺动脉高压在心脏不停跳下行VSD修补术的经验. 方法 59例大型VSD伴肺动脉高压患者均在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下行VSD修补术. 结果手术死亡1例,其余患者术后无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严重心律失常,发现残余漏4例和Ⅲ°房室传导阻滞2例,均治愈出院.术后随访未发现残余漏,无其他并发症和晚期死亡. 结论在心脏不停跳下行大型VSD修补术,能更好地保护心肺功能,术中能避免残余漏和Ⅲ°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我院于1986年7月至1988年7月共施行心脏瓣膜置换17例,男7例,女10例,年龄35~46岁,体重47~60kg。心功能Ⅲ级11例,Ⅳ级6例,心胸比例为0.55~0.8。术前均有房颇,Ⅱ°房室传导阻滞4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2例,心肌劳损6例,右心室肥大9例,行二尖瓣置换15例,行双瓣置换2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心室破裂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 1981年5月至2010年11月,2638例患者行二尖瓣置换术,其中11例发生左心室破裂,男4例,女7例;年龄28~71岁.术前心功能Ⅱ级2例,Ⅲ级9例.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室舒张期末直径32 ~62 mm.结果 根据左心室破裂时间分类,延迟破裂4例,早期破裂7例;无晚期左心室破裂.破裂类型经手术或尸检证实Ⅰ型5例,Ⅱ型4例,Ⅲ型2例.手术抢救成功4例,死亡7例.结论 女性、高龄、病理改变以二尖瓣狭窄为主、小左心室(舒张期末直径< 35 mm)和体重过低等是左心室破裂的危险因素.过多去除二尖瓣环上的钙化斑块;置换瓣膜型号过大,尤其是生物瓣瓣脚过高;瓣环处缝合进针过深;对乳头肌牵拉过度或者切除过多;心肌血肿以及粗暴搬动心脏等因素增加了左心室破裂的危险性.一旦发现左心室破裂,应尽快恢复体外循环,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直接缝合或在心腔内、外同时修补较为确实、可靠,有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5.
老年患者肾脏手术并发脑梗死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女性,79岁,体重57k。因右腰痛5月余,右腰流脓1月余入院。术前诊断为右肾结石继发感染,肾周脓肿及右腰部窦道形成。房颤史3年,心功能Ⅲ级,间断服用地高辛。B超示:右肾缩小及右肾结石;心脏彩超示:左心房、左心室增大,二尖瓣、主动脉瓣轻度返流。心电图示:房颤,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率(HR)74次/min;术前化验检查凝血功能未见异常;其余检查均在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二尖瓣生物瓣置换的经验,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行胸腔镜下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19~80(55.6±17.3)岁,体重37~78(55.7±9.7)kg,体表面积1.30~1.95(1.67±0.16)m^2;合并心房颤动5例,术前心功能分级(NYHA)Ⅱ级20例,Ⅲ级11例,Ⅳ级1例;二尖瓣风湿性病变16例,二尖瓣退行性病变1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4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1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行胸腔镜下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其中采用Medtronic HancockⅡ人工生物瓣27例,Medtronic Mosaic生物瓣5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13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例。全组患者住院期间无死亡,均顺利出院,住院期间未并发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及左心室破裂。术后复查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提示,所有患者人工二尖瓣功能良好,无瓣周漏发生。术后患者心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心功能恢复至Ⅰ级9例,Ⅱ级17例,Ⅲ级6例。术后早期及术后3个月左心房内径及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与术前相比均明显减小。而术后早期及术后3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术前相比有所降低。结论胸腔镜下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可行,使用特殊类型生物瓣可明显减小手术切口大小。  相似文献   

7.
患者 男性,62岁,维吾尔族,因劳累后心慌气短,心前区针刺样疼痛2个月入院求治。查体:血压130/50mmHg(1mmHg=0.133kPa),主动脉瓣区闻及2-3/Ⅵ级收缩期杂音及舒张期杂音。心电图示:左心室前侧壁缺血型ST-T改变,前、下壁心肌陈旧性心肌梗死。X线胸片示:左心室扩张,心胸比率(C/T)68%,升主动脉迂曲增宽。心脏彩色超声示:升主动脉自根部起呈瘤样扩张,累及主动脉弓,升主动脉最宽处约60mm,主动脉瓣钙化、僵硬,呈中-重度关闭不全,左心室舒张末期横径(LVEDd)6.1cm,左室收缩末期横径(LVESd)2.9cm,左室射血指数(EF)43%,左心室前壁及下壁心肌广泛明显变薄,运动减弱,心尖部向外膨出,有反常运动,室壁瘤形成。心脏血管造影显示:冠状动脉前降支近端80%局限性狭窄,对角支近端70%狭窄。临床诊断:升主动脉瘤合并主动脉瓣中-重度关闭不全,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左心室壁瘤形成。心功能Ⅲ~Ⅳ级。  相似文献   

8.
术前患者心腔心电图引导临时心脏起搏器放置的可行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术前患者心腔心电图引导临时心脏起搏器放置的可行性。方法 72例心脏起搏或传导功能障碍、需行外科较大手术的患者,ASA Ⅰ-Ⅲ级,年龄42-89岁,术前心电图显示对阿托品无反应的严重心动过缓;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Ⅰ度房室传导阻滞伴左束支阻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伴左前分支阻滞等。术前心腔心电图引导放置临时心脏起搏器,穿刺途径分别为左锁骨下静脉18例,右颈内静脉54例。结果所有病例全部起搏成功,均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患者心腔心电图引导放置临时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安全、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病心瓣膜置换术后疗效及危险因素,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144例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病患者行心瓣膜置换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6例、女28例,年龄15~69(44.9±11.9)岁;病程1个月~40年,平均病程(57.8±98.3)个月。风湿性心脏瓣膜病92例,退行性心脏瓣膜病28例,先天性心脏瓣膜病15例,感染性心内膜炎9例。对存活出院的137例患者进行随访,用t检验、卡方检验或Fisher′s精确概率法及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病患者行心瓣膜置换术后早期住院死亡、主要并发症发生及远期死亡的危险因素。采用寿命表生存率法计算术后远期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术后早期主要并发症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9例(13.2%),室性心律失常56例(38.9%),人工瓣膜瓣周漏7例(4.9%),胸腔积液33例(22.9%),心包积液8例(5.6%),肝功能不全23例(16.0%),肾功能不全5例(3.5%)。术后早期住院死亡7例,死亡率4.9%。Logistic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50岁、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术前心功能分级(NYHA)高(Ⅲ级或Ⅳ级)、病程长、术前左心功能低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双瓣膜置换术、合并其他心脏手术、体外循环及主动脉阻断时间长、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和术后室性心律失常是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病患者心瓣膜置换术后早期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病程时间长、术前心功能分级(NYHA)高(Ⅳ级)、术前左心功能低下(LVEF〈40%)、双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时间长是术后早期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心功能分级(NYHA)高(Ⅲ级或Ⅳ级)、合并其他心脏手术、术前左心?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55岁。阵发性心前区疼痛1年。既往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病史。查体:血压(BP):170/110mmHg,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3/6~4/6级收缩期杂音。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UCG)提示:左心室壁非对称性肥厚,室间隔最宽处31mm,心尖部增厚(19mm),左室侧壁增厚(15mm),左心室流出道狭窄。临床诊断:肥厚型心肌病(HCG),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冠心病(CHD),不稳定型心绞痛。于2005年4月18日行左心室测压 冠状动脉造影(CAG) 经皮腔内化学消融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septal myocardial ablation,PTSMA)。左心室造影显示:左心室腔狭小,左心室…  相似文献   

11.
心脏双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麻醉处理沈通桃,陆文娟近年我院为8例双束支传导阻滞患者行9次手术。现就其麻醉处理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全组男7例,女1例,年龄61~79岁,均为右束支阻滞+左前分支阻滞。术前心功能I级2例,Ⅱ级6例,伴高血压4例,冠心病、肺气肿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Ebstein综合征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10年6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23例Ebstein综合征患者经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18例;年龄3~40(15.0±7.6)个月。行单纯三尖瓣环成形术1例,Danielson式折叠术5例,Carpentier式折叠术16例(其中5例患者三尖瓣和功能右心室发育差,加行双向Glenn手术),心脏复跳后三尖瓣关闭不全,有大量反流,再次阻断主动脉行三尖瓣置换术1例。结果无手术死亡,术后出现频发性室性早搏4例,室性心动过速2例,Ⅲ°房室传导阻滞1例,均于术后1周内恢复。术后1~2周复查心脏超声心动图提示:三尖瓣有微量至轻度反流19例,中度反流3例。随访19例,随访时间0.5~4.0(3.3±1.6)年,随访期间因右心功能衰竭死亡1例,再次手术行三尖瓣置换术1例;心功能分级(NYHA)Ⅰ级12例,Ⅱ级4例,Ⅲ级2例。失访4例。结论三尖瓣修复术是治疗Ebstein综合征有效的手术方式,可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血流动力学,促进右心室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患者 男,17岁。因自幼胸骨凹陷、胸闷、心悸10余年入院。幼儿时智力发育明显迟缓。查体:身高176cm,体重39kg。消瘦,肌肉弹性差,皮下脂肪少。头颅狭长,面孔不对称致右眼裂狭小,尖下颏,视力正常,无晶状体脱位。胸骨内陷,胸骨剑突交界处下陷最深。A2听诊区可闻及2/6级舒张期杂音。四肢细长,蜘蛛样指,扁平足,双小指末节指骨屈曲畸形,双足拇指外翻畸形,腕征(+),指征(+)。脊柱侧弯明显。CT示:胸骨明显内陷,脊柱呈“S”形侧弯,心脏被推至左侧胸腔。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提示:主动脉窦部明显扩张,最宽处56mm,主动脉瓣轻度关闭不全(反流面积4.7mm^2),左心室高值,其余腔室正常。心电图(ECG)示:窦性心律,电轴左偏,左心室高电压,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呼吸功能测定:限制型通气功能障碍。临床诊断:Shprintzen—Goldberg综合征,重度漏斗胸,升主动脉瘤,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功能Ⅲ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主动脉瓣二瓣畸形所致的单纯主动脉瓣狭窄外科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1993年5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主动脉瓣二瓣畸形所致的单纯主动脉瓣狭窄病人103例,其中男66例,女37例.年龄15~75岁,平均(52.9±13.2)岁.心功能Ⅱ级58级,Ⅲ级33例,Ⅳ级12例.所有病人均接受主动脉瓣置换术,同期行左室流出道疏通2例、房颤射频消融2例、升主动脉替换7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11例.结果 手术死亡1例(死亡病0.93%),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余者均治愈出院.随访6个月~14年,平均(86.3±26.8)个月.失访14例,随访率84.2%.3例出现脑出血或栓塞并发症,1例猝死,1例非心脏原因死亡.最后随访心功能Ⅰ级67例,Ⅱ级17例,Ⅲ级2例.结论 主动脉瓣置换治疗主动脉瓣二瓣畸形所致的单纯主动脉瓣狭窄有较好的疗效,合并升主动脉扩张应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15.
病人 男,44岁.活动后胸闷、胸痛1年,休息可缓解,未行药物治疗.胸闷、胸痛加重1天.既往吸烟史20余年,饮酒史10余年.心脏超声示左房内径39 mm,左室舒张末内径57 mm,左室收缩末内径44 mm;心尖区饱满,有一腔与左心室相通,呈矛盾运动;左室壁呈弥漫性运动减弱;射血分数0.45.心电图示Ⅱ、Ⅲ、avF、V3-6导联ST段抬高0.05~0.10mV,Ⅰ、avL导联T波低平,Ⅱ、Ⅲ、avF、V3-6导联T波倒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二尖瓣置换术(MVR)后左心室后壁早期破裂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81年5月至2010年11月期间沈阳军区总医院施行二尖瓣置换术2 638例中发生左心室后壁早期破裂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例,女5例;年龄28~71岁。术前心功能分级(NYHA)Ⅱ级1例,Ⅲ级6例。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9%~60%,左心室舒张期末容积(LVEDV)29~42 ml。均在中度低温、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行人工心瓣膜置换术。结果 7例左心室后壁早期破裂均经手术修补,其中Ⅰ型2例,Ⅱ型4例,Ⅲ型1例。死亡4例,均死于失血性休克或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手术抢救成功3例,术后7~15 d顺利出院。3例生存患者随访4.5~18.0年,一般状况良好,生活质量满意,无晚期假性动脉瘤形成。结论左心室后壁早期破裂修补困难,死亡率较高,应以预防为主;术中一旦发生破裂,应该尽快恢复体外循环,根据实际情况在心腔内、外联合修补较为确实、可靠,有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透析方式对尿毒症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研究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2~2015年在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行透析治疗的患者63例,根据透析方式分为腹透组和血透组,2组患者在透析前后均行心脏彩超检查,收集患者透析前后的一般资料及心脏彩超各项指标包括心脏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房前后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并计算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比较2组患者上述指标在透析前后组间及组内的差异,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在透析前,2组患者残余尿量、平均动脉压、血白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透析后与血透组比较,腹透组的残余尿量、平均动脉压均偏高,血白蛋白偏低,差异有的统计学意义(P0.05)。与透析前比较,透析后2组血钙浓度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透析后,腹透组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浓度较血透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透析前,2组患者心脏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透析后2组患者的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值明显升高(P0.05)。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与收缩压成正相关(r=0.382,P0.05),与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残余尿量呈负相关(r=-0.303、-0.253、-0.4,P0.05或P0.01)。结论透析会影响尿毒症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且血液透析的影响可能更大,这可能与患者的残余肾功能、血压、贫血、低密度脂蛋白等因素有关,提示应对透析患者提早进行干预,改善心肌肥厚。  相似文献   

18.
例1 女性,55岁,体重57kg,因胃癌入院。活动后乏力、心悸、气短已15年,突发头晕2次。胸骨左缘下端可闻粗糙的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和左前半束支传导阻滞、异常 Q 波。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明显增厚,室间隔与左室后壁比值>1.5∶1,左室流出道变窄,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符合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诊断。术前血压16.0/9.3kPa,心率60bpm,心功能Ⅱ~Ⅲ级。麻醉前肌注安定10mg 及东茛菪碱0.3mg。在监测  相似文献   

19.
冠状动脉搭桥同期室壁瘤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例冠心病并发左心室室壁瘤患者实施冠状动脉搭桥同期室壁瘤切除术.结果 5例手术顺利,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住院20~35 d康复出院.随访30~90 d,心功能由Ⅲ~Ⅳ级恢复至Ⅰ~Ⅱ级.提出术前精心准备,术后重点监护循环和呼吸功能,严格、规范用药减轻心脏负荷是冠状动脉搭桥同期左心室壁瘤切除术围术期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外科治疗以及手术近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3年12月于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心外科行改良扩大Morrow手术治疗65例HOC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0例、女25例,年龄18~70(48.4±11.5)岁。结果全组无住院死亡,手术无瓣叶损伤及室间隔穿孔发生。手术后LVOTG、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以及二尖瓣反流(MI)程度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3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7例,左前分支传导阻滞3例。术后所有患者均随访,随访时间6~35个月,55例(84.6%)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其余10例患者症状较术前明显减轻。随访期患者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为Ⅰ~Ⅱ级。结论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可以解除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消除或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满意的近中期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