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压氧与尼莫地平、依达拉奉联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方案,加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实施高压氧与尼莫地平、依达拉奉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31%,与对照组(76.92%)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GCS显示,入院时及治疗第1天两组GCS无明显变化,治疗第14、28天,两组患者GCS均有不同程度上升,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12.82%,对照组为10.2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采取高压氧与尼莫地平、依达拉奉联合治疗具有较好疗效,能降低致残率及病死率,治疗安全性高,利于患者尽早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的疗效. 方法入选的80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及GCS评分. 结果观察组患者GCS评分治疗3个月后(12.43±1.97)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P < 0.05).对照组患者GCS评分治疗3个月后(9.52±1.48)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P < 0.05).但治疗前及治疗24 h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GCS评分组间分别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72.5%,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治疗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15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进行高压氧治疗,分为对照组和高压氧组。对照组58例,行神经外科常规治疗;高压氧组9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变化情况和治疗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情况。结果高压氧组GCS、GOS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辅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能降低致残率,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尼莫地平联合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联合高压氧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伤后24h内入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02例,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对照组102例及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尼莫地平联合高压氧治疗组100例,1个月后观察两组疗效及GCS评分.结果 尼莫地平联合高压氧治疗组总有效率78.0%,对照组58.8%,治疗组GCS评分提高6±3分,对照组提高3±2分,两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尼莫地平联合高压氧治疗有助于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及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高压氧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促醒作用。方法:60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使用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高压氧。于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GCS评分、GOS等级及清醒率和清醒时间。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GC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观察组患者改善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患者GC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OS良好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清醒率和清醒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高压氧可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促醒及改善预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早期高压氧联合纳络酮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应用早期高压氧联合纳络酮治疗。观察两组治疗10d后的血CRP水平变化、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伤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分级评分(GOS)情况。结果治疗10d后观察组的血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观察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高压氧联合纳络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血CRP水平,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凝血功能检测配合护理干预在颅脑损伤术后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3年4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8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术后护理干预不同,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颅脑损伤术后护理,观察组进行凝血功能监测,并配合计划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凝血功能指标、GCS评分、GOS评分变化,记录两组术后再出血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HISS评分和Barthel指数,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PT、am和TT显著下降(P<0.05),Fbg与PLT显著上升(P<0.05),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GCS评分显著上升(P<0.05),GOS评分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上升或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再出血率9.26%,对照组24.07% (P <0.05);治疗后两组NHISS评分显著降低(P<0.05),Barthel指数显著上升(P<0.05),且观察组下降或上升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64.81% (P <0.05).结论 凝血功能监测配合计划性护理干预在颅脑损伤术后中具有重要意义,患者术后凝血功能的改善可显著提高其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再出血率.  相似文献   

8.
彭建英  何婷  孙楠楠 《当代医学》2013,(19):109-110
目的研究探讨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血糖的变化。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2月颅脑损伤的患者42例,按照数字表随机抽取法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患者CRP、血糖及GCS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CRP、空腹血糖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GC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能够明显降低CRP和血糖水平,改善预后,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CRP与血糖的变化,有助于临床观察颅脑损伤的病情进展、评价疗效和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高压氧(HBO)治疗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疗效.方法 103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分为观察组(52例)与对照组(5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颈静脉血糖、乳酸及血氧饱和度,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得分,以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及控制情况.结果 治疗第7天,观察组血糖、乳酸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GCS评分3~8分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13~15分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压氧治疗能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的缺氧状况,加速患者清醒和神经功能的恢复,有利于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及提高感染后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0.
郭锦梅  李航  肖宏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5):137-139
目的 探讨高压氧综合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于高压氧综合护理的早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照组给予高压氧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高压氧综合护理,包括制定护理重点,康复计划及预见性护理措施.对比不同护理的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及因并发症中断高压氧治疗时间的差异,并比较两组高压氧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别.采用GCS评分行近期疗效评定.采用远期生活质量评估量表(KPS)行远期生活质量评定.结果 高压氧治疗及高压氧综合护理3个疗程后,研究组消化道出血发生(4/42)较对照组(14/41)减少,因并发症中断高压氧治疗的时间f(13.64±2.78)d]比对照组[(20.90±8.96)d]缩短,高压氧不良反应的发生(0/42)比对照组(4/41)显著下降,治疗前后GCS评分及治疗后KP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高压氧综合护理对早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具有更佳的临床效果和更大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