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2.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室隔综合征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室隔综合征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室隔综合征临床治疗资料。结果腹腔置管或开腹减压引流组14例,死亡4例,3例穿刺引流减压不充分,腹腔室隔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s,ACS)持续进展,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uli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死亡,1例开腹减压延迟关腹术后,低蛋白血症,合并肠瘘、腹腔感染死亡;未引流减压组4例中3例并发MODS死亡。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在保守治疗的同时,应注意腹腔室隔综合征的发生,一旦诊断确立,应及时行腹腔减压。 相似文献
3.
4.
《中外健康文摘》2008,(3)
目的阐述腹腔室隔综合征的抢救与护理:腹腔室隔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是由不同原因导致腹腔内压力(intra-abdominalpressure,IAP)非生理性、进行性、急剧升高而影响内脏血流及器官功能所形成的一种临床症候群,治疗不及时常导致患者死亡[1]。迄今国外文献报道共百余例,是SAP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此病极为罕见且死亡率高达62.5-75%。主要原因是常误诊为多器官功能不全的早期表现[2]。此类腹腔室隔综合征病人的抢救有一定的困难,死亡率很高。我科成功抢救1例腹腔室隔综合征病人,现将抢救与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腹腔隔室综合征的手术治疗。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急性腹腔室隔综合征患者26例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确诊后8~36小时内手术,痊愈23例,存活25例,死亡1例。结论:首先临床医师应该力求预防为先,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尽力阻止腹腔内高压最后演变为腹腔室隔综合征。治疗越早,效果越好。通过外科手术减压仍是治疗原发性腹腔室隔综合征的主要选择。因其减压效果最为确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腹腔室隔综合征(ACS)的临床表现和早期的手术经验。方法分析2000年12月~2004年12月收治的ACS病人1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12例,死亡4例。结论外科危重病人中并发ACS病死率高,及时诊断早期剖腹减压是治疗ACS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2例 ,女 2例 ,年龄 19~ 6 4岁 ,伤病后就诊时间 30min~ 4d。所有病例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休克表现 ,但无呼吸困难。1 2 治疗方法 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 ,全腹膜炎 ,行穿孔修补术 ;1例脾破裂 ,失血性休克 ,行脾切除术 ,失血约 2 0 相似文献
8.
联体婴儿均为男性 (32周 ,剖腹产 ) ,术日为出生后 95d ,甲、乙两婴共重 9.40kg ,甲婴体形稍大 ,乙婴稍小。两婴连接部为胸骨中部至脐 ,联体周径为 38cm。CT、MRI和B超提示心脏相互独立 ,乙婴心脏突入到甲婴胸腔内 ,心脏疑有相连。甲婴右心室增大、房间隔缺损 (直径 6 .2mm) ;乙婴有动脉导管未闭。两婴肝实质融合 ,连接部直径约 8~ 1 0cm。 麻醉处理 :术前常规禁食、禁饮 ,入室后取其自然卧位 ,手术间温度维持在 2 4~ 2 8℃。两婴分别肌注东莨菪碱 0 .1mg、氯胺酮 40mg ,入睡后分别行足背动脉穿刺直接监测动脉压 ,… 相似文献
9.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多合并腹内高压(IAH),当腹内压〉25cmH2O时,病人出现少尿,气道压力高,低氧血症,心输出量下降,酸中毒,甚至低血压休克等临床表现的一项或多项,诊断为ACS。ACS是SAP严重的并发症,ACS可由胃肠功能障碍或腹膜后出血、坏死、渗出等不同原因所致。根据CT分型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可减少并发症,对降低诊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有重要意义。以下结合典型病例说明不同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0.
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腹腔室隔综合征的分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建铨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6,31(6):904-905,924
目的:初步探讨重症胰腺炎并发腹腔室隔综合征(ACS)的不同类型及其对临床治疗的意义。方法:结合典型病例,提出重症胰腺炎并发腹腔室隔综合征不同类型,并对每种类型的临床特征、处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Ⅰ型腹腔室隔综合征(胃肠型)以胃肠道功能障碍、胃肠大量气液积聚为特征,主要影响呼吸功能;Ⅱ型(腹膜后型)以腹膜后大量渗出或组织坏死为特征,其中早期型以组织坏死为主,迟发型以液体积聚为特征,主要影响心、肾功能。临床和CT动态观察可以明确ACS类型和严重程度。Ⅰ型ACS治疗以积极处理原发病、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胃肠减压、导泻为治疗原则;Ⅱ型ACS应选择适当的手术减压时机,其中早发型手术并发症多,而迟发型手术效果较好。结论:明确重症胰腺炎并发ACS类型,针对不同类型ACS选择不同治疗手段有助于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诊疗费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肝移植(OLT)并发腹腔间室综合征(ACS)的诊断和处理经验。方法对我院2002年9月—2007年12月8例OLT并发ACS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例ACS患者,7例发生在OLT早期(3 d内),1例发生在OLT术后胆瘘感染(7 d)。8例发生ACS病人均行床边左、右下腹部小切口引流术,1例行短时血液滤过,2例行开腹减压术;8例均治愈。结论ACS是OLT的严重并发症。早期、及时的诊断与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是改善OLT并发ACS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13.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complicated with 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Abdominalcompartmentsyndrome (ACS)referstothemulti organdysfunctionthatfollowstheabruptelevationofintraabdominalpressure[1] .Severeacutepancreatitis (SAP)complicatedwithACSisaspecialtypeofpancreatitis ,whichtendstobeoverwhelm ing ,withitsmortalityratebeingashighas 6 6 .7% [2 ]insomecases.PatientswithSAPtendtodevelopACSduringthestageofsystemicinflammatoryre sponsesyndrome (SIRS) ,i.e .,1weekafterpresen tation .Itmayalsooccuronemonthaftertheonset(infectionstage)andcanbeignored .Forthesak…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腹腔室隔综合征(ACS)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该院2001年6月~2008年6月收治的26例SAP并发ACS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组17例(65.4%)发生在SAP的SIKS期,其中2例行下腹部小切口灌洗引流术,3例行腹腔镜灌洗引流术,11例行开腹减压术,1例行基础治疗加短时血滤.6例(26.1%)发生在SAP感染期(迟发性ACS),其中5例行开腹减压术,1例行腹腔镜灌洗引流术;3例(11.5%)发生在SIRS期和感染期(混合性ACS).2例早期行小切口腹腔灌洗引流术,后期又开腹减压术,1例行腹腔镜灌洗引流术.该组总死亡率为38.5%(10/26).结论 ACS是SAP的严重并发症.死亡率极高.早期、及时的诊断与根据不同ACS类型采取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是改善ACS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目的探讨烧伤并发腹腔间隙综合征(ACS)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对11例重度烧伤合并腹腔间隙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7例经治疗症状缓解,平稳渡过危险,痊愈出院,4例死亡。结论合理控制休克期补液的质与量,加强病因治疗和全身综合支持疗法,及早诊断腹腔间隙综合征,给予有效的腹腔减压是治疗ACS、减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发生胃瘫的原因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近12年来腹部手术后发生胃瘫的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胃镜检查及胃肠碘油或稀钡造影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经综合保守治疗后,胃肠动力可在术后2-8周内恢复正常。结论 综合保守治疗是治疗胃瘫的有效方法,应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胫腓骨骨折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诊治方法,分析诊治延误原因。方法本组45例,其中男30例,女15例,年龄9~67岁,平均29.3岁,密切观察临床症状和体征,及时应用Whiteside针刺测压装置监测,多普勒超声血流探测仪或彩超检查确诊后即时切开减压24例,保守治疗后减压21例。结果及时减压组优良率约91.66%,保守后减压组优良率约42.85%随访7个月~9年,其中1例后期形成慢性窦道骨髓炎,1例骨不连再次植骨加内固定而治愈,5例截肢后安装义肢,轻度足下垂、踝关节僵硬6例,站立及行走乏力5例;31例血液循环及下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早期诊断、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切开减压是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腹腔间隙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直接损害有2种可能:肠黏膜缺血和肠黏膜细胞间紧密连接的破坏.文中通过观察20mmHg(1mmHg=0.133kPa)腹腔高压(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IAH)状态下小肠绒毛光镜下结构以及细胞间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TJ)超微结构(电镜)的变化,找到IAH与肠黏膜和TJ变化间的关系,从而为IAH导致细菌易位找到证据.方法 SD(Sprague-Daley)大鼠40只,体重(250±25)g,随机等分为(n=10)对照组和3个实验组,3实验组在其余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分别维持20mmHg IAH 1、2、4h.切取小肠标本,HE染色,病理组织学观察并行扫描电镜超微结构分析.结果 病理研究显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呈现不同程度的水肿、变性.小肠绒毛广泛剥脱、萎陷.电镜超微结构分析显示IAH下肠壁绒毛细胞间TJ肿胀.这些改变与IAH持续时间相关.结论 腹腔压力升高能造成小肠上皮细胞的显著损害和细胞间TJ的显著肿胀,导致肠黏膜通透性增加.这可以解释IAH与细菌易位以及脓毒症的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