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抗环瓜氨酸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nti-keratin antibody,AKA)、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和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lucose-6-phosphate isomerase,GPI)诊断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方法 收集103例RA患者和91例非RA的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清,另取8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抗CCP抗体和GPI,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KA,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RF.比较RA组、非RA组和健康对照组抗CCP抗体、AKA、RF、GPI阳性率差异;比较RA组抗CCP抗体与AKA、RF阳性率的差异,观察抗CCP抗体与RF、GPI是否具有相关性.结果 抗CCP抗体、AKA、RF、GPI诊断RA的敏感度分别为88.4%、68.0%、90.3%和84.5%,特异度分别为94.7%、96.5%、71.3%和71.0%. RA组抗CCP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AKA(P <0.01),抗CCP抗体与RF具有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 诊断RA的4种相关抗体中RF的敏感性最高,AKA的特异性最好,抗CCP抗体对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是诊断RA的一项良好血清学指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和类风湿因子(RF)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及价值.方法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间接免疫荧光法、免疫散射浊度法和魏氏法检测93例RA患者和54例非卧患者血清中抗CCP抗体、AKA、RF、免疫球蛋白、补体、CRP和ESR,血常规采用LH750全血细胞分析仪分析.结果 RA组患者抗CCP抗体阳性率高于非R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组中抗CCP抗体、AKA和RF三者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了6.3%、63.4%、79.6%;92.6%、100%、77.8%.抗CCP抗体阳性和阴性患者在RF滴度值、ESR和晨僵方面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CCP抗体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诊断RA的一项特异性的血清学指标,抗CCP抗体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有助于病情判断和活动性的监测,抗CCP抗体、AKA和RF三者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可提高RA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抗CCP)和抗角蛋白抗体(AKA)联合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RA患者和70例非RA的其他自身免疫病患者检测ESR、RF、抗CCP和AKA四种指标。结果:RA患者组的四项检查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其他自身免疫病组,单项检测RA诊断的敏感性为ESRRF抗CCPAKA,特异性抗CCPAKARFESR,联合检测对RA诊断的敏感性下降,特异性却升高甚至高达100%。结论:ESR、RF、抗CCP和AKA联合检测可提高对RA诊断的特异性,对RA的早期诊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4.
谭维贤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6):108-109,111
目的探讨血清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GPI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角蛋白抗体(AKA);速率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RF)。共检测65例类风湿关节炎(RA组)、85例其他风湿病患者(非RA组)和60例健康正常成人;(正常对照组)。结果4项血清学指标比较,GPI和抗CCP在诊断RA中有着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RF的灵敏度虽然最高,但特异性却最差。结论GPI对RA早期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且与抗CCP、AKA、RF无明确的相关性.GPI与RF联合检测更有利于RA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5.
张彩虹  白建红 《包头医学》2016,40(4):209-210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7例RA和80例非RA患者血清测定CCP,抗角蛋白抗体(AKA)同时测定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和红细胞沉降率(ESR).结果:CCP敏感性在RA组与非RA组分别为87.7%和2.5%;AKA敏感性在RA组和非RA组分别为49.1%和1.2%.CCP,AKA在RA组的敏感性均显著高于非RA组(P<0.001),且CCP的特异性高于其它项目.结论:CCP抗体对RA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抗环瓜氨酸多肽(anti-CCP)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及类风湿因子(RF)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该院就诊的112例疑似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经临床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的66例患者为RA组,非类风湿关节炎的46例为非RA组。所有患者均经联合检测确诊,且在确诊前接受抗CCP抗体、AKA、RF单独及联合检测。对比抗CCP抗体、AKA及RF单独和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及其诊断效能。结果抗CCP抗体、AKA、RF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RA组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非R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抗CCP抗体、AKA、RF单独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均低于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抗CCP抗体、AKA及RF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较高,可为明确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7.
任焕民  刘晓良 《河北医学》2016,(12):1943-1945
目的::评价联合检测类风湿因子( RF)、抗角蛋白抗体( AKA)、C反应蛋白( CRP )、抗环瓜氨酸(抗-CCP )抗体、抗核抗体( ANA)在诊断类风湿关节炎( RA)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62例RA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RF、AKA、CRP、抗-CCP 抗体和ANA水平,比较两组5项指标的阳性比例并评价5项指标诊断RA的能力。结果:观察组的血清RF、AKA、CRP、抗-CCP 抗体、ANA阳性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均<0.01或P<0.05);联合检测5项指标的特异度高于单独RF、CRP、ANA检测( P 均<0.05),灵敏度高于单独RF、AKA、CRP、抗-CCP 抗体、ANA检测(P 均<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RF、AKA、CRP、抗-CCP 抗体、ANA水平能够大幅度提高RA的诊断灵敏度,有利于早期诊断RA。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类风湿因子(RF)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及关节侵蚀预测中的价值,筛选RA关节侵蚀的危险因素.方法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间接免疫荧光法、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抗CCP抗体、AKA、RF,比较三者单独或联合诊断RA的价值.用Larsen关节评分法将RA患者分为无(轻微)关节侵蚀组和严重关节侵蚀组,分析3种抗体在两组中的分布及与RA关节侵蚀相关的因素.结果 3种抗体诊断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抗CCP抗体(49%,94%)、AKA(50%,93%)、RF(79%,67%);3种抗体两两组合后诊断RA的特异性增高;3种抗体在严重关节侵蚀组的检测值或阳性率高于轻微关节侵蚀组(P<0.05);抗CCP抗体阳性患者更易出现关节侵蚀(OR=6.7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抗CCP抗体、AKA、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结节与RA的关节侵蚀有关,其中类风湿结节权重最大(OR=12.07).结论 抗CCP抗体在诊断RA中的价值优于AKA和RF;抗CCP抗体与AKA、RF联合使用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抗CCP抗体、AKA与RA关节侵蚀密切相关;综合评价RA关节侵蚀的多种危险因素有助于判断RA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及抗角蛋白抗体(AKA)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RA和65例非RA的其他自身免疫病患者检测RF、RF-IgM、抗CCP及AKA 4种指标。结果自身免疫性疾病女性发病较高,以RA组为甚;RA组的RF、RF-IgM、抗CCP及AKA高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组;单指标检测RA诊断的敏感性为RFRF-IgMAKA抗CCP,特异性为RF-IgM抗CCPRFAKA。阳性预测值为抗CCPRFRF-IgM、AKA,阴性预测值为RFRF-IgMAKA抗CCP;以并联或串联方式联合检测均以RF、RF-IgM及抗CCP三联及RF、RF-IgM、抗CCP及AKA四联检测为佳,并联检测的敏感性分别为93%及97%,串联检测的特异性分别为98%及99%。结论 RF、RF-IgM、抗CCP及AKA 4种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对RA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RA的早期诊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RA)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2010年4月—2010年7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138例门诊及住院患者的抗CCP抗体(包括69例RA患者,69例其它风湿病患者)并分析抗CCP抗体与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的相关性。结果:抗CCP抗体对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7.97%和91.30%,抗CCP抗体与RF、CRP、ESR无相关性。结论:抗CCP抗体对RA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较高的特异性,联合抗CCP抗体和RF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对RA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候鹏  华红  马文慧 《当代医学》2012,18(24):46-47
目的 评价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学辅助指标: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CCP)和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联合检测在RA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ELASA法检测60例RA患者,45例非RA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抗CCP抗体、RF、ESR、CRP以比较各项指标对RA的诊断价值.结果 CCP和RF对RA的敏感性分别为63.33%(38/60)和76.67%(40/60),特异性分别为90.00%和85.00%.RF诊断RA的敏感性高于抗CCP抗体、抗CCP抗体诊断RA的特异性高于RF.两者同时检测将有助于RA的早期诊断.在RA患者活动期,CRP与ESR呈显著正相关(r=0.9886),但CRP比ESR增快出现得早.CRP含量越多,病变活动度越高.结论 抗CCP抗体在诊断方面表现出较高的特异性,对RA早期诊断优于RF,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RA诊断的特异性;CRP和ESR对RA的诊断具有辅助作用.各项指标联合检测对RA患者诊断有重要意义与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中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抗原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60例RA患者,26例其他风湿性疾病患者和100例健康人群中血清GPI抗原的浓度,并检测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RA患者还检测了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ESR).结果:RA组的GPI浓度明显高于其他风湿性疾病组及健康对照组,且GPI水平在RA活动组与非活动组差异亦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当GPI 为 0.49 μg/mL时,其敏感度为73.7%,特异度为92.3%;GPI与RF有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其他指标CRP、ESR无相关性(P>0.05);GPI和抗CCP抗体对RA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无明显差异.结论:GPI、抗CCP抗体、AKA与RF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因子阴性患者在诊断上可起到互补作用,GPI对RA的诊断及活动性判断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及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通过检测40例RA患者,35例非RA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抗CCP抗体和RF、CRP、ESR,分析其在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RA组抗CCP抗体和RF、CRP、ESR检测结果显著高于非RA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RA组抗CCP抗体和RF诊断RA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非RA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RF诊断RA的敏感性高于抗CCP抗体,抗CCP抗体诊断RA的特异性高于RF,两者联合诊断的敏感性高于单项检测。结论抗CCP抗体对于RA的早期诊断优于RF;抗CCP抗体和RF联合检测可提高对RA诊断的敏感度;CRP和ESR对RA的诊断具有辅助作用。对疑似RA以及RA的患者定期检测抗CCP抗体和RF、CRP、ESR,在RA早期诊断、鉴别诊断、治疗观察、病情估计和判断预后中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分析抗瓜氨酸化波形蛋白(MCV)抗体,抗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抗体,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抗角蛋白抗体(AKA),RP因子等五项指标在类风湿性节炎(RA)患者血清中的表达与疾病相性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50例RA患者,30例SLE,30例强直性脊柱炎(OA),20例骨节炎(AS),20例干燥综合征(SS),20例结缔组织病(CTD)患者和40名健康人血清标本进行分析.结果:5种抗体在RA患者组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P均<0.05),除AKA抗体阳性率较符外,其余抗体在RA中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RF/抗GPI/抗CCP抗体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90.4%和96.5%,RF/抗MCV/抗CCP抗体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94.1%和96.5%.结论:抗MCV和抗GPI抗体诊断RA的敏感度最高.抗CCP抗体的特异性最高,AKA抗体虽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但敏感度最低.联合检测可弥补单项抗体检测造成RA漏诊.RF/抗GPI/抗CCP抗体和RF/抗MCV/抗CCP抗体的组合模式可同时提高诊断RA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血清中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角蛋白抗体(AKA)和类风湿因子(RF)联合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以118例RA患者(RA组)、74例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非RA组)和4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抗CCP、AKA、RF水平,比较单项检测、双项检测和3项联合检测对RA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3指标单独检测对RA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RF为82.20%、71.62%,AKA为52.54%、90.54%,抗CCP为68.64%、89.19%;联合检测对RA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RF联合AKA为83.90%、93.24%,RF联合抗CCP为87.29%、91.89%,AKA联合抗CCP为73.73%、94.59%,3指标联合为94.92%、97.30%。结论:RA诊断中RF具有较高的敏感性,AKA和抗CCP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联合检测可以大大提高RA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有利于RA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中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及类风湿因子(RF)对中国汉族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在116例中国汉族早期RA患者及100例健康人中对GPI、抗CCP抗体与RF进行测定。其中GPI及抗CCP抗体的检测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RF的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早期RA诊断的金标准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ACR)1987年修订的RA分类标准。结果在单独检测任何一项指标时,对中国汉族早期RA诊断的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为GPI (82.8%)、RF (81.0%)及抗CCP抗体(76.7%),特异性由高到低依次为抗CCP抗体(97%)、RF(83%)及GPI (79%);联合检测抗CCP抗体及RF这两项指标对中国汉族早期RA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51.7%及98%;而在联合检测GPI、抗CCP抗体与RF这三项指标时,其对中国汉族早期RA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49.1%及100%。和单独检测一项指标相比,联合检测抗CCP抗体及RF这两项指标及联合检测GPI、抗CCP抗体与RF这三项指标对中国汉族早期RA诊断的敏感性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特异性均有显著提高(P〈0.05)。和联合检测抗CCP抗体及RF这两项指标相比,联合检测GPI、抗CCP抗体与RF这三项指标对中国汉族早期RA诊断的敏感性有稍微降低,特异性上升到接近100%,但差异均未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仅检测单项指标相比,联合检测GPI、抗CCP抗体与RF这三项指标对中国汉族早期RA诊断的特异性显著提高到接近100%,有助于中国汉族早期RA的确诊。但和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联合检测抗CCP抗体及RF这两项指标相比,联合检测GPI、抗CCP抗体与RF这三项指标对中国汉族早期RA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均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抗角蛋白抗体(AKA)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阳性率及临床意义。方法:用ELASI法检测抗CCP抗体,RA组62例,非RA组53例,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KA,RA组34例,非RA组21例,比较抗CCP抗体AKA与RF相关性。结果:64例RA病人中,抗CCP抗体阳性率为51.6%,非RA组阳性率为5.7%;AKA抗体在34例RA中阳性率29.4%,非RA组阳性率4.76%;抗CCP抗体对RA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51.6%和95.2%。AKA对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29.4%和91.8%。结论:抗CCP抗体、AKA对RA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联合检测抗CCP抗体、AKA、RF可提高早期RA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AKA APF及抗CCP联合检测与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庆  顾德良  赵陆伍 《河北医学》2007,13(5):509-512
目的:联合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的抗环瓜氨酸抗体(CCP)和抗角蛋白抗体(AKA)、抗核周因子抗体(APF),探讨RA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对已确诊的71例RA患者、207例非RA的自身免疫病患者同时测定抗CCP抗体(ELISA法)和AKA、APF(间接免疫荧光法).结果:AKA、APF及抗CCP抗体对早期RA的敏感性分别为46.5%、77.5%和69.0%;特异性分别为100%、100%和98.8%.CCP及APF的阳性检出率高于AKA(p<0.01)而与类风湿因子(RF) 无差异(p=0.067).RF弱阳性或阴性的RA患者,AKA、APF及CCP可为阳性.结论:CCP抗体及APF对RA 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高度的特异性,联合检测AKA、APF、CCP抗体可作为早期RA病人及RF阴性RA病人的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葡萄糖6 磷酸异构酶( GPI)、类风湿因子( RF)、抗角蛋白抗体( AKA)、抗环瓜氨酸肽( CCP)抗体4种血清标志物在类风湿关节炎( RA)疾病的诊断、疾病活动度的判断及骨侵蚀的预测方面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193例RA患者, 158 例非 RA 患者, 98 例健康体检者. 采用ELISA法定量检测GPI和抗CCP抗体浓度水平,免疫透射比浊法定量检测RF浓度水平,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定性检测AKA. 结果 血清GPI、RF、抗CCP抗体、AKA阳性率在RA组与非RA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5);血清GPI、RF、抗CCP抗体浓度水平在RA组显著高于非RA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血清GPI、RF浓度水平在RA活动组浓度显著高于非活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血清抗CCP抗体浓度水平在RA活动组与非活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血清GPI、RF浓度水平在RA骨侵蚀组与非骨侵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抗CCP抗体浓度水平在RA骨侵蚀组显著高于非骨侵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 血清AKA阳性率在RA活动组与非活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RA骨侵蚀组与非骨侵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结论 血清 GPI、RF、抗 CCP 抗体、AKA 的水平对RA的诊断起到重要作用,血清GPI、RF浓度水平与RA患者疾病活动度有关,血清抗CCP抗体浓度水平可以预测RA患者骨侵蚀,RA患者血清AKA阳性可能与骨侵蚀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6-磷酸葡萄糖异构酶(GPI)、类风湿因子(RF)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 方法 检测148例RA患者组、126例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组和11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RF(速率散射比浊法)、抗CCP抗体(ELISA法)和GPI(ELISA法),比较分析其检测结果一致性和对RA的诊断效率. 结果 RA患者组抗CCP抗体和GPI的平均浓度显著高于自身免疫病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抗CCP和GPI对RA诊断的特异性高于RF(P<0.05).2种或3种指标联合检测对RA诊断的敏感性减低,但其特异性高于单项检测指标(P<0.05). 结论 抗CCP抗体和抗GPI均是RA敏感而特异性血清学指标,两者与RF综合分析,有助于RA的早期诊断,并提高RA的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