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目的 探讨正丁胺基罗沙替丁乙酸酯(BRA)对胃溃疡大鼠三叶因子2(trefoil factors2,TFF2)、血清脑肠肽(Ghrelin)、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OM)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雷尼替丁组、BRA组.雷尼替丁组、BRA组大鼠造模.对照组予生理盐水灌胃;雷尼替丁组予雷尼替丁灌胃;BRA组以BRA灌胃.ELISA法检测血清TFF2及Ghrelin水平,逆转录PCR(RT-PCR)法检测SOM mRNA的表达.结果 BRA组血清TFF2水平、SOM mRNA显著高于雷尼替丁组;治疗组Ghrelin水平低于雷尼替丁组P均<0.05.结论 BRA可提高胃黏膜组织再生及修复能力,保护胃黏膜促进胃溃疡愈合,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正丁胺基罗沙替丁乙酸酯(BRA)对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大鼠胃液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幽门结扎法制备胃溃疡模型,测定大鼠溃疡指数及胃液分泌量。结果:BRA组溃疡指数、胃液、胃酸分泌量明显降低,胃蛋白酶活性也降低(P〈0.01)。结论:BRA对实验性胃溃疡有促进溃疡愈合、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考察注射用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与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参考临床用药浓度,取注射用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与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适量置聚丙烯离心管中,分别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制得配伍液,在室温和高温下,于0,1,2,4,6,8 h取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与头孢曲松钠的含量,测定配伍液pH值和不溶性微粒数并观察外观。结果:在高温和室温条件下,8 h内两药配伍后的外观、pH值均无明显变化,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含量相对降低14.71%,12.54%,14.29%,13.87%;头孢曲松钠含量相对降低8.45%,6.16%,9.54%,8.45%。结论:注射用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不能与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国产注射用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治疗消化性溃疡或急性胃黏膜病变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将213例消化性溃疡或急性胃黏膜病变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注射用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组)和对照组(注射用法莫替丁组)。试验组予以75mg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静脉注射,2次/d(隔12h),对照组予以20mg法莫替丁静脉注射,2次/d(隔12h),疗程7d。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呕血及黑便停止时间、治疗后每天的呕血次数、呕血量及黑便次数、黑便量。并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08例患者按方案完成研究,每组各104例。治疗后两组患者呕血及黑便停止时间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呕血次数、呕血量、黑便次数、黑便量减少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疗效判断标准,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间差别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疗消化性溃疡或急性胃黏膜病变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且疗效与注射用法莫替丁相当。  相似文献   

6.
<正> 艾伯替丁(Ebrotidine)是继西米替丁(Cimetidine)、雷尼替丁(Ranitidine)、尼扎替丁(Nizatidine)之后发现的第一个具有胃保护作用的新一代H_2—受体拮抗剂。它的胃保护作用、抗幽门螺旋杆菌作用,吸烟溃疡患者更易使用以及严重副反应发生率低等特点,使其成为有别于其他H_2—受体拮抗剂的新药。目前,Ebrotidine被认为是治疗由非甾体抗炎药、酒精、幽门螺旋杆菌及其他刺激引起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侵蚀性返流食管炎等急性胃损伤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7.
埃罗替尼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设计和合成出新的喹唑啉类化合物并研究其抗肿瘤活性。方法:3,4-二甲氧基苯甲酸乙酯经过醚化,再依次经过硝化、还原、环合得到4-氯-[6,7-二(2-甲氧基乙氧基)]-3H-喹唑啉-4-酮,最后氯代、与间氨基苯乙炔缩合、水解制得抗肿瘤药埃罗替尼,或者与氨基衍生物炔缩合、水解生成目标化合物。按MTT方法测定了目标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结果和结论:合成了8个埃罗替尼衍生物(8a~8h),其结构经核磁、质谱和红外光谱等数据确证。初步的抗肿瘤活性研究表明:在对人肺癌细胞A549的体外生长抑制作用上,所合成化合物对人肺癌细胞A549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8a、8c和8h活性与吉非替尼和埃罗替尼相当。  相似文献   

8.
雷尼替丁(Ramitioline)、西咪替丁(Cimetidine)、尼扎替丁(Nizatidine)、艾伯替丁(Ebrotidine)都是化学结构相似的H2-受体拮抗剂,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侵蚀性反流食管炎等急性胃黏膜损伤。现就艾伯替丁与雷尼替丁的化学结构、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抗分泌作用,抗幽门螺旋菌、胃保护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资料做一比较,以方便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孕酮受体拮抗剂米非司酮衍生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找单一的孕酮受体拮抗剂,以米非司酮为先导物,3-乙撑二氧基-5(10),9(11)-雌甾二烯-3-酮为原料,经环氧化、格氏加成,加成,还原,水解5步反应,设计并合成了8个目的物及12个中间体,均未见文献报道,其结构均经红外、核磁及质谱确证。  相似文献   

10.
金春玉  李文远 《吉林医学》2003,24(4):356-356
2001年6月~2002年12月期间我科用西脒替丁治疗过敏性紫癜23例,疗效显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历摘要:所有病例均为住院患儿,诊断明确共43例,其中男21例,女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对照组20例,患儿年龄最小6岁,最大13岁。两组病例均有本病特征性皮肤紫癜,观察组有9例合并消化道及关节症状,有2例合并肾脏症状,对照组有8例合并消化道及关节症状,有1例合并肾脏症状。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和临床分型上均无显著差异。1.2方法:两组病例均采用一般对症疗法(止血、脱敏、中药活血化瘀等),病情较重者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除采用上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寻找新型抗肿瘤活性物质。方法:根据先导化合物大黄素的结构,设计合成了一类大黄素衍生物:以中药有效成分大黄素为原料,经取代反应,再与3种胺相连得到产物。结果:合成了3个新型大黄素的衍生物,产物的结构经IR、MS确证。结论:该方法具有原料易得、操作简便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对异甜菊醇C-环、D-环进行结构修饰与改造,同时将其C19-COOH成酯,设计并合成了 9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5~13),所有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均经ESI-MS,IR,1H NMR确定。采用MTT法测试了目标化合物对HCT116,Huh7,SW620及HepG2等细胞的抗肿瘤活性。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13表现出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IC50=3.57 μmol/L),与阳性对照舒尼替尼(sunitininb)(IC50=5.62 μmol/L)活性相当,化合物10对HCT116,Huh7,SW620均有较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罗丹宁衍生物WL-276的基础上设计并合成一系列新的罗丹宁衍生物,并对这些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进行测定。以氨基酸为原料,经环合和缩合反应,合成了化合物Ⅱ1-4,然后分别与硫化氢供体ADT-OH偶联得到化合物Ⅲ1-4,共合成了8个目标化合物,其中4个未见报道,其结构均经1H NMR、IR和HR-MS确证。然后用MTT法筛选其抗肿瘤活性。初步研究表明,化合物Ⅱ1,3,4和Ⅲ1-4对HepG2肿瘤细胞和DU145肿瘤细胞的增殖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化合物Ⅲ的活性比Ⅱ强;化合物Ⅲ2,4对HepG2细胞和化合物Ⅲ1,2,4对DU145细胞的抗增殖活性均高于阳性对照5-氟尿嘧啶。  相似文献   

14.
利伐沙班是噁唑烷酮类选择性Ⅹa因子抑制剂,本文在利伐沙班的结构基础上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新的噁唑烷酮类化合物,并对这些化合物的Ⅹa因子抑制活性进行了测定。2-苯胺基乙醇经过酰化,再依次经过硝化、还原、与环氧化合物缩合、CDI缩合、脱除保护基制得中间体4-{4-[(5S)-5-(氨基甲基)-2-氧代-1,3-噁唑烷-3-基]苯基}吗啉-3-酮,再与噻吩酰氯缩合制得利伐沙班,或者与噻唑类酰氯缩合生成目标衍生物,共合成了10个利伐沙班衍生物(11a~11j),其结构均经IR、1H NMR、13C NMR和MS确证,然后测定了目标衍生物的Ⅹa因子抑制活性,初步研究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具有一定的Ⅹa因子抑制活性,但活性低于利伐沙班。  相似文献   

15.
利用Baker-Venkataraman重排法,以2,4,6-三羟基苯乙酮为原料,经羟基保护、酰化、重排、成环、脱保护5步反应全合成白杨素。以白杨素为骨架,再利用7位羟基的活性,在C-7位引入水溶性基团——烷胺基,设计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21种白杨素系列衍生物8a-8u,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IR和MS确证。采用MTT法评价了目标化合物对HCT-116(人体结肠癌细胞系),HeLa(人体宫颈癌细胞系),DU-145(人体前列腺癌细胞系),SGC-7901(人体胃癌细胞系)和HEK-293(人胚肾细胞系)的抗肿瘤活性。其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表明,7-(2-哌嗪乙氧基)-5-羟基-2-苯基-4H-1-苯并吡喃-4-酮(8o)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设计合成丙炔苯丙胺类化合物。方法以3-甲基苯甲酸为原料,经过NBS溴代、氨解与缩合三步反应得到目标终产物。采用时间分辨荧光法对合成的3个目标化合物进行体外分子水平的活性评价。结果得到3个丙炔苯丙胺类衍生物,结构均经过1H NMR和LC-MS表征。结论合成的化合物未见文献报道,探索的合成路线稳定可靠,操作简单。3个化合物对β-分泌酶没有明显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7.
在阿哌沙班的结构基础上,保持其P1部分不变,对其P4部分进行结构改造,用一系列芳香酰胺基团代替2-氮己酮,合成了一系列未见报道的吡唑并吡啶酮类化合物。所合成化合物结构均经IR,1H NMR和MS确证,并对这些化合物的Ⅹa因子抑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所有化合物均表现出一定的Ⅹa因子抑制活性,但活性均低于阳性药阿哌沙班。  相似文献   

18.
摘 要:目的 设计合成薯蓣皂苷元衍生物,并评价其体内抗血栓形成活性。方法 以薯蓣皂苷元为先导物,经过酯化等反应得到薯蓣皂苷元酯类衍生物,选择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模型,评价体内抗血栓形成活性。结果 合成了6个目标化合物,结构经过1H-NMR、13C-NMR、MS确证。抗血栓形成活性筛选结果显示,目标化合物3β-薯蓣皂苷元丁二酸单酯具有较好的抗血栓形成活性。结论 C-3位适当亲水性基团的引入,有助于增强薯蓣皂苷元的抗血栓形成活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设计合成7,8-二甲氧基-2(1H)-喹啉酮-3-甲酸甲酯.方法 以简单易得的香兰素为原料,通过乙酰化、硝化、甲基化、还原及缩合5步反应进行合成.结果 合成得到的目标化合物经1H-NMR、13C-NMR、IR确证为7,8-二甲氧基-2(1H)-喹啉酮-3-甲酸甲酯.结论 7,8-二甲氧基-2(1H)-喹啉酮-3-甲酸甲酯是一种具有潜在药理活性的新型喹诺酮衍生物,未见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设计2-羟基查耳酮类衍生物的合成路线,并对其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方法:以2,4-二羟基苯乙酮为原料,经过4步反应得到13个5-哌啶基甲基-4-乙氧基-2-羟基-查耳酮类化合物。用MTT法检测13个目标化合物对对数生长期的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人白血病细胞株L1210、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等4种癌细胞株增殖的抑制作用,以研究目标化合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 合成了13个化合物,结构均经过H-NMR确证。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表明,这一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结论 该合成路线反应温和、操作简便、对环境友好,目标化合物有较强抗肿瘤活性,可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