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5 毫秒
1.
目的观察伊贝沙坦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室重塑的阻抑作用.方法将72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6例、伊贝沙坦治疗组36例,并于AMI后2周、24周分别测定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A峰/E峰比值(A/E比值)、A峰速度(PAV)和E峰速度(PEV).结果 2周时,伊贝沙坦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上述各参数均无变化(P>0.05).24周时,伊贝沙坦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IVST、LVPWT、LVDd和LVMI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LVEF、CO、PEV均显著增加(P<0.05,或P<0.01),A/E比值和PAV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01).结论伊贝沙坦能明显减轻心肌梗死后心肌肥厚和左室重塑,改善左室功能.  相似文献   

2.
侯国锐 《临床医学》2006,26(9):21-22
目的比较美托洛尔联合卡托普利与单用卡托普利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左心室重构的效果?方法将122例AMI患者随机分为美托洛尔联合卡托普利组(52例)、卡托普利组(50例)和常规治疗组(20例),分别于治疗后1周、6个月采用心脏多普勒超声测定左心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同时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舒张早期左室充盈最大速率(E峰)与心房收缩期最大速率(A峰)。结果美托洛尔联合卡托普利组和单用卡托普利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均可使IVST、LVPWT变薄(P〈0.01),LVDd缩小(P〈0.01),LVMI降低(P〈0.01)。美托洛尔联合卡托普利组和单用卡托普利组均可增加LVEF、降低A/E峰比值,与常规治疗组比较,1周时P〈0.05,6个月时P〈0.01。美托洛尔联合卡托普利对心率较快的患者尤为适用:结论美托洛尔联合卡托普利具有良好的防治AMI后左室重构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的降压疗效及对维吾尔族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和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30例1~2级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给予口服厄贝沙坦150~300mg治疗6个月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及心率变化。用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治疗前后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后壁厚度(LVPWD)。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及E峰减速时间(DT),计算E/A比值。结果患者治疗12周后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血压明显下降(P〈0.05),E明显升高、A明显降低(P〈0.05),E/A值明显升高(P〈0.05)。LVID、IVST、LVPWT、LVMI较治疗前明显减轻(P〈0.05)。结论厄贝沙坦可显著降低血压,改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和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厄贝沙坦和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0例,随机分为厄贝沙坦组(35例,150mg/d)和依那普利组(35例,10mg/d)。连续服药,在患者服药前和服药后4周、6月测血压,服药前和服药后6个月测量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期室间隔厚度(LVST)、左室舒张末内径(LVD)、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舒张早、晚期血流峰值速度比值(E/A)等指标,判断其对心室结构及功能变化。结果服药4周、6月后,血压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且厄贝沙坦组血压明显低于依那普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LVEF较治疗前均无明显改变(P〉0.05),与治疗前比较,LVD、IVST、LVPWT及左室重量指数(LVMI)均明显降低(P〈0.05),E/A明显升高(P〈0,05),且厄贝沙坦组LVD、LVST、LVPWT及LVMI稍低于依那普利组,LVBF、E/A稍高于依那普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结论厄贝沙坦、依那普利均能有效降低老年人高血压、逆转左室肥厚和改善左室舒张功能,不良反应少,厄贝沙坦临床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邹戈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10):1788-1790
[目的]观察伊贝沙坦、苯那普利和非洛地平逆转原发性高血压(EH)的疗效及对左室肥厚的作用.[方法]将114例EH伴左室肥厚的患者随机分为伊贝沙坦、苯那普利和非洛地平组,于服药前及服药后3个月、6个月、12月分别潮定血压、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并按Deverux校正公式计算左室心肌重量(LVM)及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结果]治疗后,三组血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对心率的影响不明显.三组治疗前后比较LVMI、LVDd、IVST、LVPWT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5或P<0.01),但在伊贝沙坦组和苯那普利组较非洛地平组显著.[结论]伊贝沙坦、苯那普利和非洛地平能有效控制血压.伊贝沙坦及苯那普利能明显减轻左室肥厚.但三药对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的远期预后的影响如何,须进一步的临床现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hemodialySiS,MHD)患者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与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酶联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一6)、肿瘤坏死因子a(TNF—n)的水平及血生化指标,并根据hs—CRP水平将患者分为升高组(hsCRP≥3mg/L)及正常组(hsCRP〈3mg/L);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2组患者左心房前后径(LAD)、左心室舒张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期内径(LVDS)、左心室舒张期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前向血流E峰与A峰比值(E/A),测量心排出量(CO);并观察2组间心脏结构、功能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的分析。结果hsCRP升高组患者的胆固醇及三酰甘油水平较正常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白蛋白水平较正常组低(t=2.514,P〈0.05);hsCRP升高组患者LAD、LVDd、LVDs、LVPWT、IVST和LVMI均高于hsCRP正常组(P〈0.05),hsCRP升高组LVEF、E/A和cO低于hsCRP正常组(P〈0.01);hsCRP升高组左心室肥厚、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及左心室顺应性下降发生率均高于hsCRP正常组(P〈0.01);血清炎症因子与心超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发现:hsCRP、IL6、TNF一Ⅱ分别与LAD、LVDd、LVDs、LVPWT、IVST、LVMI呈正相关hsCRP、IL6、TNF—a分别与LVEF、E/A、CO呈负相关。结论MHD患者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与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7.
伊贝沙坦、缬沙坦和氯沙坦对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伊贝沙坦、缬沙坦和氯沙坦对高血压左室肥厚的疗效。方法:选择13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伊贝沙坦、缬沙坦和氯沙坦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PWT)、左室重量(LVM)、左室重量指数(LVMI)的变化及24h平均血压的变化。结果:三组治疗前后血压明显下降(P〈0.01),IVST、PWT、LVM和LVMI明显下降(P〈0.01),三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伊贝沙坦、缬沙坦和氯沙坦均可有效的降低血压。并明显改善心富肥厚。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研究福辛普利和非络地平逆转原发性高血压(EH)左室肥厚的作用。方法:将104例EH伴左室肥厚的患者随机分为福辛普利组和非络地平组,于服药前及服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分别测定左室舒张末内径(LVDT)、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量(CO)、A峰/E峰比值(A/E比值)。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LVEF、CO均无变化,而A/E比值则明显降低;左室重量指数(LVMI)、LVDd、IVST、LVPDWT在福辛普利组明显下降,而在非络地平组则无变化。结论:福辛普利和非络地平均能明显改善左室舒张功能,但福辛普利能明显减轻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苯那普利、伊贝沙坦及两药联用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LVH)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单盲、病例对照设计,71例原发性高血压LVH的患者随机分入苯那普利组(5—10mg.每天一次)22例,伊贝沙坦组(150—300mg,每天一次)25例,联用组(苯那普利2.5—5mg,每天一次,加伊贝沙坦75—150mg,每天一次)24例治疗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及同期各组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舒张期末室间隔厚度(IVST)、舒张期末左室后壁厚度(LVPWT)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SBP、DBP同期各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前后比较各组均显著下降(P〈0.001);IVST、LVPWT、LVMI治疗后各组均显著下降(P〈0.001),两单用组比较,3个参数下降幅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两单用组分别与联用组比较,3个参数下降幅度均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联用组较单用组下降幅度总体上分别增加10.16%、8.81%、8.67%。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LVH的患者,苯那普利、伊贝沙坦消退LVH的作用相当,两药联用则作用明显加强,联用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0.
贝那普利对高血压心肌纤维化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心肌纤维化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A组23例为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B组30例为高血压不伴左室肥厚患者。均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中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蛋白(LN)、透明质酸(HA)的变化及其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射血分数及E/A比值。结果:经贝那普利治疗后:①A组:LVMI和血清PCⅢ、LN、HA均显著降低(P<0.01),E/A比值显著升高(P<0.01);②B组:血清PCⅢ、LN、HA也明显降低(P<0.05),E/A也明显升高(P<0.05);③两组血压均显著下降(P<0.001)。结论:贝那普利可显著降低血压,逆转高血压心肌肥厚及间质纤维化,改善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1.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左室重构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变化,探讨血浆Hcy水平与左室重构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肾脏病患者60例和健康对照者60例,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水平,应用ATL公司HDI-5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和晚期最大血流速度比(E/A),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慢性肾脏病患者高Hcy血症发生率为70%,而正常对照组高Hcy血症发生率为5%.慢性肾脏病患者Hcy水平[(27.29±25.87)μmol/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8.65±2.57)μmol/L](P<0.05).慢性肾脏病高Hcy组与正常对照组间LVDd、IVST、LVPWT、LVMI、LVEF、E/A比值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LVDd、IVST、LVPWT、LVMI与血浆Hcy呈正相关(r分别为0.30、0.44、0.58、0.42,均P<0.05).而LVEF、E/A比值与血浆Hcy呈负相关(r分别为-0.42,-0.45,均P<0.05).这种相关性在应用多元回归剔除了性别、年龄、血压、血脂、血红蛋白等因素影响后仍然存在.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高Hcy血症发病率高.高Hcy血症可能是慢性肾脏病患者心室重构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AMI患者134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急诊PCI组52倒,延迟PCI组42例,未再灌注组40例。所有患者于发病后1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二尖瓣血流频谱E峰、A峰计算E/A比值,测定肺静脉血流频谱Ar波峰,左室舒张早期传播速度Vp及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Em。结果:急诊PCI组与延迟PCI组及未再灌注组比较,Ar波峰低,Vp及Em速度增快(P〈0.05),E/A比值比延迟PCI组高(P〈O.05),但与未再灌注组无显著差异(P〉0.05)。延迟PCI组与未再灌注组比较Ar波峰低,Vp和Em速度增快,E/A比值低(P〈0,05)。结论:AMI患者行急诊PCI治疗有利于保护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肌作功指数(Tei指数)评价慢性肾衰竭患者左室整体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慢性肾衰竭患者51例,根据肾功能损害程度分为3组:氮质血症组(Ⅰ)、肾衰竭组(Ⅱ)和尿毒症组(Ⅲ),对照组(Ⅳ)30例,M型超声心动图分别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左室后壁厚度(IVST、LVPWT),输入患者身高及体重计算心肌重量指数(LVMI);二维超声心动图心尖四腔切面以Simpson法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频谱多普勒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血流峰值并计算E/A比值,测量E峰减速时间(DT);测量二尖瓣口相邻两个频谱相距的时间(a)及左室射血时间(b),根据公式Tei=(a-b)/b计算Tei指数。结果Ⅰ组IVST、LVPWT、LVEDd以及LVMI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Ⅱ组IVST、LVPWT较对照组增厚(P〈0.05),LVEDd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Ⅲ组IVST、LVPWT、LVEDd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Ⅱ组及Ⅲ组LVMI较对照组增加(P〈0.05)。各组EF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Ⅰ组E/A比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Ⅱ、Ⅲ组E/A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Ⅰ组Tei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Ⅱ、Ⅲ组Tei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相关分析显示:Tei指数与LVMI(r=0.72,P〈0.05)及IRT+ICT(r=0.59,P〈0.05)呈正相关。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随肾功能损害程度加重左心重量指数增加;处于治疗状态的各阶段慢性肾衰竭主要以舒张功能减退为主。左心Tei指数有随肾功能损害程度加重而逐渐增大的趋势,且与左室重量指数呈正相关,该指数可作为评定左心整体功能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4.
龙湘党  赵康  敖琨  钟昕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7):1213-1215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左心功能的关系。【方法】将120名拟诊冠心病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冠心病组(冠心病组按冠脉病变情况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内径(LA)、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收缩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舒张功能指标二尖瓣口E峰速度(E),A峰速度(A),E/A比值以及左室整体功能指标Tei指数,分析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心病患者左心结构和左室功能的变化。【结果】冠心病组LA、LVDd和LVDs均增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冠心病组EF、Fs、A、E/A比值以及左室Tel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A、E/A、Tei指数随病变支数的增加,差异有显著性;单支病变组EF、F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EF、F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冠状动脉病变可导致左室心肌重塑和左室功能减退,舒张功能障碍早于收缩功能障碍,Tei指数是评价心功能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比研究福辛普利和非络地平逆转原发性高血压 (EH)左室肥厚的作用。方法 :将 10 4例EH伴左室肥厚的患者随机分为福辛普利组和非络地平组 ,于服药前及服药后 6个月、12个月、2 4个月分别测定左室舒张末内径 (LVDT)、舒张期室间隔厚度 (IVST)、左室后壁厚度 (LVPWT)、左室射血分数 (LVEF)、心排量 (CO)、A峰 /E峰比值 (A/E比值 )。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比较LVEF、CO均无变化 ,而A/E比值则明显降低 ;左室重量指数 (LVMI)、LVDd、IVST、LVPDWT在福辛普利组明显下降 ,而在非络地平组则无变化。结论 :福辛普利和非络地平均能明显改善左室舒张功能 ,但福辛普利能明显减轻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16.
王丽霞 《中国综合临床》2002,18(10):881-882
目的:探讨伊贝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自身对照及组间对照,将72例CHF分为伊贝沙坦组(36例),服用伊贝沙坦150mg/d,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6例),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ESV),6分钟步行试验相关参数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伊贝沙坦组临床显效率47.22%,有效率44.44%,无效率8.33%,对照组分别为38.89%,36.11%,25.00%,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LVEF,LEDV,LESV,6分钟步行试验相关参数均有显著改善(P<0.05),伊贝沙坦组与对照组间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5),结论:伊贝沙坦治疗CHF疗效肯定,优于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冠心病(CAD)和原发性高血压(EH)患的左室舒张功能。方法:采用M型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研究了36例正常人(I组),33例冠心病患(Ⅱ组)和7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Ⅲ组)。测定了从二法瓣到心尖的早期充盈峰速传播速率(Vp),早期充盈峰速时间(TD)和Vp/E比值,同时测定左室舒张早期、晚期跨二尖瓣血流峰速(E峰和A峰)、早晚期血流峰速比(E/A)和舒张晚期跨二尖瓣血流速度时间(AD),并测定左室结构与收缩功能。结果:3组在性别、年龄和心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Ⅱ组、Ⅲ组与Ⅰ组比较,E、A、E/A,Vp、TD和Vp/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Ⅱ组与Ⅰ组比较,左室内经(LVID)、左室质量指数(LVMI)、射血分数(EF)、缩短分数(S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Ⅱ组与Ⅲ组比较,LVID、EF、S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心病和原发性高血压患存在左室功能障碍,M型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的Vp、TD和Vp/E参数是评价左室舒张功能更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观察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探讨炎症因子对MHD患者左心室重塑的作用。方法 选择上海市闸北区中心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透析龄超过3个月的MHD患者64例,病情稳定,己排除急性感染及其他活动性疾病,分别检测患者的各种炎症因子、并应用心脏超声心动图测定患者的左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Ds)、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计算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分析MHD患者炎症因子对左心室重塑的影响。结果 MHD患者血清CRP、TNF-帷L-1β、IL-6、IL-8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MHD患者LAD、LVDd、IVST、LVPWT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LVEF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LVMI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有统计学意义;CRP、IL-1β、IL-6、TNF-α分别与LAD、LVDd、IVST、LVPWT、LVMI呈正相关(P〈0.05,P〈0.01),与LVEF呈负相关(P〈0.05);CRP分别与IL-1β、IL-6、TNF-α相互之间呈正相关(P〈0.05,P〈0.01);TNF-α、IL-1β、IL-6相互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 MHD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并且可能参与了左心室重塑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杨雨旺 《临床医学》2006,26(10):34-35
目的观察缬沙坦并氢氯噻嗪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的降压作用及对脉压(PP)和左室肥厚(LVH)的影响。方法67例ISH患者给予缬沙坦并氧氯噻嗪口服16周,治疗前及治疗后每2周测蹙血压,治疗前后查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窄问隔厚度(IVST)及左室后壁厚度(PWT),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观察治疗前后血压、PP、LVMI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收缩压(SBP)、PP显著降低(P〈0.01),舒张压(DBP)明、显降低(P〈0.05),左室重量指数(LVMI)鼹著下降(P〈0.01)。结论缬沙坦并氢氯噻嗪能显著降低SBP、PP、LVMI,改善左室重担肥厚。  相似文献   

20.
崔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5):6065-6066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尿毒症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及心脏结构的影响。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卡维地洛。观察治疗6个月时SV、EF、CO、LVEDD、IVST,LVPWT、LVM、LVMI的变化。结果:两组SV、EF、CO、LVEDD、IVST、LVPWT、LVM,LVMI均有所改善(P〈0.01)或(P〈0.001)。治疗组改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维地洛能改善尿毒症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及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