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与脑出血病人血浆甲状腺激素(TH)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68例急性脑梗死与脑出血病人和56例健康人(对照组)的血浆TH含量.结果急性脑梗死和脑出血病人血浆T3/FT3含量测定(1.18±0.41)/nmol/L/(2.90±1.12)pmol/L、(1.04±0.39)nmol/L/(2.83±1.36)p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1.98±0.51)nmo/L,P<0.01/(6.37±1.31),P<0.001;死亡组T3/FT3水平与非死亡组T3/FT3水平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0.01).结论TH参与了急性脑梗死和脑出血病人的病理生理过程,监测急性脑梗死和脑出血病人的血浆TH水平可作为反映病情程度和评估预后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对46例急性脑出血、3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ANP(心钠素)含量与36例正常人进行对比经统计学处理表明,急性脑出血和急性脑梗塞组血浆AN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且脑出血组高于脑梗塞组。恢复期(发病第21日)血浆ANP水下降与正常对照无明显差异.本文探讨其可能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了34例正常人及200例结核病人的血清皮质醇含量,未经抗痨治疗的结核病人皮质醇含量(8AM:797.42±268.02nmol/L,4Pm:467.55±190.99nnmol/L)较正常组(8Am:597.63±183.22nmol/L,4Pm:276.55±58.24nmol/L)明显升高(P<0.01),且具有正常昼夜节律性,并探讨了利福平对结核病患者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对46例急笥脑出血,38例急性脑梗塞虱血浆ANP含量与36例正常人进行对比经统计学处理表明,急性脑出血和急笥脑梗塞组血浆ANP明显高于正常人且脑出血组高于脑梗塞组。恢复期血浆ANP水平下降与正常对照无明显差异,本文探讨其可能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神经内分泌角度探讨抑郁症的生化病理机制。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分别测定64例抑郁病患者和59名正常对照者血浆皮质醇、血浆催乳素的含量,并进行地塞米松抑制试验(DST)。结果:抑制症组血浆基础皮质醇水平(387±165)nmol/L高于正常对照组(269±152)nmol/L,差异具非常显著性(P<0.01),而血浆催乳素水平(336±185)nmol/L与对照组(295±136)nmol/L相比,差异性显著(P>0.05),抑郁症组DST阳性率为26%~19%与正常对照组16%~11%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95例无糖尿病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空腹血糖检测,其中脑梗塞49例,脑出血46例。凡空腹血糖>6.16mmol/L(>110mg/dl)者均列入高血糖组,本组57例;血糖在3.90~6.16mmol/L(70~110mg/dl)之间者为血糖正常组,本组38例。两组相比高血糖组住院病死率和重型病人数分别显著高于血糖正常组(P<0.01),而血糖水平的变化在脑梗塞和脑出血之间无明显关系(P>0.05),提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血糖增高与病变组织受损的严重程度有关而与病变性质无关,故检测该类病人的血糖水平可作为判断其预后和病情轻重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血清皮质醇(CORT)对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神经外科收治的90例脑出血破 入脑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入院时血清皮质醇含量在440-690nmol/L作为对照组(30例),血清皮质醇含量>690nmol/L作为研究1组(34例),血清皮质醇 含量<440nmol/L作为研究2组(26例).分析研究1、2组和对照组脑出血患者的血清皮质醇含量及变化规律;同时分析血清皮质醇含量变化与患者出血量,住院 时间,出院三个月后GOS预后评分,并发消化道出血,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三组患者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出院3 个月 GO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研究2组患者出血量高于对照组和研究1组,且住院时间显著延长,GOS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三组患者中共计36名发生并发消化道出血,其中对照组2例,研究2组1例,研究1组34例,有91.7%的患者体内血清皮质醇含量增加,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 义(P <0.01).三组患者预后NDS评分及ADL评分与入院时比较均有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1组NDS、ADL评分与对照组和研究2组比较 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血清皮质醇浓度与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应激状态的严重程度相关: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体内血清皮质醇降低时,患 者出血量增加,住院时间延长及GOS评分降低,对患者影响显著;当患者体内血清皮质醇升高时,则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增加,ADL、NDS评分显著低下,严重影响 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浆内皮素 (ET - 1)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 6 2例健康者、4 4例脑出血、5 0例脑梗塞及 4 2例冠心病患者分别进行了外周血浆ET - 1水平的测定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脑出血组为 96 .5± 14 .1pg/ml,脑梗塞组为 10 2 .2± 18.7pg/ml,冠心病组为 78.9± 14 .7pg/ml,正常对照组血浆ET - 1水平为 4 2 .5± 13.6pg/ml;各患病组血浆ET - 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脑出血组与脑梗塞组ET - 1水平较冠心病组升高更为明显 ,而脑出血组与脑梗塞组ET - 1水平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浆ET - 1水平显著升高 ,血浆ET - 1水平的测定有助于脑血管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判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磺脲类药物继发性治疗失效患者血浆皮质醇水平的变化。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176例,据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分成2组:磺脲类药物继发性治疗失效组(93例)和非失效组(83例),2组均测定晨8时血浆皮质醇水平,分析其水平的差异。结果磺脲类药物继发性治疗失效组的血浆皮质醇水平为(576.2±78.4)nmol/L,明显高于非失效组的(462±94.5)nmol/L,差异显著(P<0.01)。结论血浆皮质醇水平的增加可能是致磺脲类药物的治疗失效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进一步了解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水平及昼夜节律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40例脑出血和30例对照组24h内8时、16时和24时的血浆ACTH和皮质醇含量,分别与出血量大小和预后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ACTH和皮质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浆ACTH和皮质醇水平在3个时,置与出血量大小呈正相关。在出血量大,预后差的患者两种激素水平明显增高,昼夜节律逆转。结论检测血浆ACTH和皮质醇水平,观察昼夜节律,可判断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肽Y与C反应蛋白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CH组)、36例脑梗死患者(CI组)、35例同期非脑出血非脑梗死住院志愿者(对照组)的血浆神经肽Y及CRP含量。在患者入院当天和发病第4周时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评定。结果 CI组和CH组血浆NPY和CR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NDS评定属重型患者的血浆NPY和CRP含量高于中型、轻型患者(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型患者血浆NPY和CRP含量高于轻型患者(P<0.01),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浆NPY和CRP含量异常组患者住院4周时优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CH患者血浆NPY和CRP水平明显升高,病情越重的患者升高越明显,且其预后相对越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纳洛酮对脑卒中患者血浆内皮素(ET)、神经肽Y(NPY)、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影响。方法:放射免疫法测定脑梗塞和脑出血患者血浆ET、NPY、CGRP水平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脑梗塞和脑出血发病1周内血浆ET、NPY水平明显升高,纳洛酮治疗组血浆ET(第1、3、7天)和NPY(第1、3天)水平低于常规治疗组;脑梗塞和脑出血血浆CGRP在发病24h内升高之后逐渐下降,纳洛酮治疗组血浆CGRP(第1、3、7天)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脑梗塞及脑出血患者早期应用纳洛酮可显著降低ET和NPY水平、升高CGRP水平,从而保护脑细胞、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高血糖对急性脑梗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贝春花  全伟 《广州医药》2004,35(4):32-34
目的 探讨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糖升高对预后的影响及与病变部位的关系。方法 将 2 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糖尿病组、高血糖组、正常血糖组进行预后分析 ,并对脑梗死程度与血糖水平的关系进行研究 ,分析高血糖组血糖水平与病变部位的联系。结果 糖尿病组和高血糖组治疗总有效率与正常血糖组比 ,前二者明显低于后者 ;血糖水平越高 ,梗塞范围越大 ;病灶越靠近中线血糖水平越高。结论 糖尿病和高血糖对脑梗死的近期预后均有不良影响 ,血糖升高水平与病变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14.
王玲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4):423-424,43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糖代谢水平变化对患者病情及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血糖水平分为高血糖组和正常血糖组各80例,比较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失程度和预后。结果:高血糖组神经功能缺失程度显著重于正常血糖组(P<0.05);高血糖组治疗效果显著低于血糖正常组(P<0.05)。结论:伴发高血糖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失更严重,糖代谢水平变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判断有参考价值,监测血糖并控制其在正常范围内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张艳  唐莉歆 《当代医学》2014,(13):80-81
目的:观察不同面积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MMP 1、TIMP 1含量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入选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面积分组,将随机选取的30例大面积梗死组患者选择入组(大面积梗死组)。30例正常对照组选自本院健康体检者。2组患者在发病48 h内测定初次的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MMP 1、TIMP 1含量,治疗到7、14 d时复查1次,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面积急性脑梗死患者初次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MMP 1、TIMP 1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7、14 d时复查,大面积梗死组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MMP 1、TIMP 1含量均有下降(P〈0.05)。结论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发病48 h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MMP 1、TIMP 1的含量升高,治疗14 d后均有下降,这种变化有助于综合评价脑梗死进展及预后,也有望为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提供全新靶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脑梗死(CI)及多梗死性痴呆(MID)患者血清高迁移率蛋白-1(HMGB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对72例CI及60例MID患者血清中HMGB1、NSE含量进行测定,MID患者的智能水平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测定,并参考Hachinski缺血评分及DSM-Ⅳ诊断标准进行确诊。结果 CI急性期组患者血清HMGB1、NSE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CI恢复期组患者血清HMGB1、NSE的浓度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D患者HMGB1浓度与对照组及CI恢复期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NSE浓度低于对照组及CI恢复期组(P〈0.05)。结论 HMGB1、NSE可反映MID患者脑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的损害情况和功能状态,对MID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不同类型脑血管病急性期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的含量与颅脑影像改变及病程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RIA)检测 4 0例脑梗死 (CI)和 38例脑出血 (CH)患者 (病程在 1~ 10天内 )血清Epo含量 ,并与正常组 15例对照。结果  ( 1)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患者血清Epo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 2 ) 2组脑血管病患者的血清Epo含量与急性期病程天数无相关性。 ( 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 ,血清Epo含量与脑梗死组的影像测定梗死面积和脑出血组的影像测量出血量呈明显负相关 (分别为r=- 0 .6 4 0和r=- 0 .36 1;P均 <0 .0 5 )。结论  ( 1)脑梗死和脑出血病例的血清Epo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 ,并与急性期病程天数无相关性 ,说明其增高在脑血管病急性期是相对稳定的。 ( 2 )脑梗死和脑出血病例的血清Epo含量增高与影像学测定的病损范围大小 (脑梗死面积和脑出血量 )均呈负相关 ,说明血清Epo含量增高 ,可能不是脑血管病的病理性损伤的直接结果 ,而是由机体对脑血管病变的急性应激反应所引起  相似文献   

18.
急性脑血管病病人血浆内皮素水平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 探讨血浆内皮素(ET)和急性脑血管病(ACVD)发病的关系。②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了35例脑梗死(CI)、28例脑出血(CH)、18例蛛网膜下隙出 (SAH)病人和30例正常人血浆中ET的含量。③结果 各类ACVD病人血浆ET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极显著性(t=5.35~6.44,P〈0.01)。④结论 ET参与了ACVD的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相关因素及血尿酸检测的意义。方法分析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及血尿酸含量。结果未愈组与康复组比较,有高血压病史者比例和Cr、UA、ApoA1水平较高(P<0.05),而有吸烟、心肌梗死史、卒中史者比例及GLU、TC、TG、LDL、HDL、ApoB的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三个主要影响因素:高血压病史、UA水平和ApoA1水平。血尿酸水平与脑梗死患者的预后相关,血尿酸水平高者,病情重,预后差(P<0.001)。结论脑梗死预后与高血压病史、血尿酸等危险因素有关,测定血尿酸含量有助于判断病情及评估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20.
急性卒中患者两个预后预测量表的临床验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智玉  高旭光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148-149,152
目的对两个预测急性卒中患者预后的国外量表进行临床验证,以考查这两个量表是否适用于中国人群。方法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相结合的方法对一定时期内的卒中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病历回调,按照量表中的各项要求,对患者在卒中急性期的各项临床表现进行评分;然后再定期电话随访,记录患者6个月时的生活自理情况及1年内的生存状况;最后将患者的实际结果与按照量表预测的结果进行比较,以此判断这两个国外量表是否适用于我国急性卒中患者的预后预测。结果经过临床验证,《急性卒中6个月时生活能力6变量预测表》对脑梗死患者6个月时生活自理情况的预测准确率达94.03%,对脑出血患者6个月时生活自理情况的预测准确率达80.65%。《急性卒中患者1年内死亡风险预测量表》对脑梗死患者1年内死亡风险的预测结果与随访实际结果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脑出血患者1年内死亡风险的预测结果与实际随访结果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验证的两个量表对我国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有很好的预测功能,而对脑出血患者的预后预测功能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