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1年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分析与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保定市急性职业中毒(以下简称中毒)事故的发生规律,探讨防治急性职业中毒对策.方法收集1994~2004年间的急性职业中毒事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7、8、9月是中毒事故多发月份,占中毒事故总数的62.5%;化工和金属冶炼企业是我市职业中毒的重点行业,占中毒事故总数的54.2%;硫化氢是我市中毒死亡率最高的化学品,病死率57.1%;违规操作是导致中毒事故的最主要原因,79.2%的中毒事故存在违规操作问题.结论根据上述中毒发生特点,采取相应措施控制中毒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某省2005至2009年的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特征进行分析,为急性职业中毒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该省5年的急性职业中毒报告资料,对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中毒化学物、中毒的年度、月份分布、死亡情况、行业分布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5年共发生139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221人发生急性职业中毒,总的中毒率为92.40%,总的中毒病死率为6.79%.其中,混合性化学物中毒事故占24.46%,中毒例数占20.36%;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占16.55%,中毒例数占12.67%;硫化氢中毒事故占7.91%,中毒例数占9.50%;二甲基甲酰胺和光气中毒事故分别占8.63%和2.88%,中毒例数均占6.79%.发生职业中毒事故的行业较集中,主要在化工、轻工、机械等8个行业.结论 该省急性职业中毒事故、中毒人数、中毒死亡人数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中毒事故发生呈不同月份、不同行业分布,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预防控制应以化工、机械、轻工等重点行业为主.  相似文献   

3.
1994~2006年保定市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发生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收集1994~2006年问保定市急性职业中毒事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化工和金属冶炼企业是我市职业中毒的重点行业,6~9月是中毒事故多发月份,硫化氢是中毒死亡率最高的化学品,违规操作和缺乏职业卫生知识是导致中毒事故的最主要原因.根据上述中毒发生特点,应采取相应措施控制中毒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国家化学事故应急咨询中心中毒事故咨询电话进行分析, 探究化学品中毒事故发生的背景和规律, 以期为我国化学品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方法 基于国家化学事故应急响应专线2016年接到的207起中毒事故咨询电话, 从中毒事故发生的月份、地域、中毒人群的年龄段、有毒物质的接触途径、中毒引发物质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中毒事故多发生在春夏季节, 其中5月份和7月份发生的中毒事故最多; 中毒事故多发生在农药使用环节, 大多是通过眼睛接触、皮肤接触、吸入和食入等途径引起中毒, 其中37.68%是误服中毒, 24.15%是皮肤接触性中毒, 18.84%是故意口服性中毒; 中毒人群中75%是青壮年, 有19%的中毒事故发生在小于14岁的儿童群体; 诱发中毒的物质大多是家庭常见的有毒化学品, 比如农药、涂料、胶黏剂、油品等。
结论 公众缺乏化学品基本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是造成中毒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应加强化学品和农药的安全知识普及教育, 建立完善的立法和执法机制, 进一步推行危险化学品等级制度, 加强应急电话的宣传推广等, 预防和减少中毒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5.
杭州市20年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分析杭州市1984-2003年间发生的48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研究其发生的原因和规律,为探索预防对策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毒事故的调查资料,时事故发生的时间、行业、毒物类别、事故发生原因及救援等要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杭州市近10年的中毒事故发生呈上升趋势;中毒事故以化工、轻工、公用事业多发,极度和高毒类化学品引起的事故居首位;救援人员中毒高于现场作业人员中毒;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为缺乏安全教育和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结论应加强对硫化氢等高毒类化学品中毒事故控制对策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某化工企业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发生状况,寻找事故原因,为预防和控制急性职业中毒提供科学依据和防治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该企业6年间发生的4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进行分析。结果该企业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事故4起,其中一般事故3起、重大事故1起;中毒人数9人,中毒罹患率为18.00%,死亡1人,病死率为11.11%;引起职业中毒毒物为砷化氢;中毒事故主要发生在高温净化车间高温净化操作岗位;中毒主要原因是"设备跑、冒、滴、漏"、"违反操作规程超负荷生产"和"个人防护不当"。结论企业及政府相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乡镇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韦光毅  柳元  陈启玲 《职业与健康》2009,25(20):2144-2146
目的通过分析柳州市1991--2008年间发生的34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研究其发生的原因、特点、规律,为探索预防对策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毒事故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对事故发生的时间、行业、企业性质、毒物类别、中毒场所、事故发生原因及救援等要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柳州市近9年的中毒事故发生呈上升趋势;中毒事故以金属冶炼行业多发,高毒类化学品引起的事故居首位;救援人员中毒多于现场作业人员中毒;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为缺乏安全教育和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结论应加强对硫化氢和砷化氢等高毒类和缺氧危险作业环境病死率较高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低毒类化学品中毒事故控制对策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8起急性硫化氢中毒事故分析与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8起急性硫化氢中毒事故分析与防治对策探讨王丽华我市1984~1996年共发生急性硫化氢中毒事故8起,占急性中毒事故的29.6%;中毒47人,占急性中毒人数的32%,事故发生数和中毒人数都位居全市急性中毒事故的首位。因此,本文就这8起中毒事故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李凤娟 《职业与健康》2011,27(23):2794-2796
我国硫化氢职业中毒事故属急性职业中毒事故中较为高发的事故之一,急性硫化氢职业中毒的死亡人数一直占职业中毒死亡人数的第1位.因为硫化氢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与国家监管力度、企业的重视程度以及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密切相关,为使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增强防治硫化氢职业中毒的意识,笔者将近年的有状态以化氢职业中毒的资料和文献进行了汇总,对硫化氢的理化性质、硫化氢职业中毒的特性和现状、对人体的伤害及硫化氢职业中毒事故发生原因和防止硫化氢中毒发生的干预措施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多起急性化学中毒事故的分析,为预防事故和应急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2006-2014年参与处理的16起急性职业性化学中毒事故相关资料,对事故的发生时间、地点、行业、有毒化学物质种类和事故单位职业卫生管理等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6起事故中,中毒人员64例,死亡15例,中毒死亡率为23.4%。中毒人员分布于建筑、食品、化工及轻工等行业;造成急性中毒事故的化学物为二氧化碳、硫化氢及一氧化碳等;中毒事故集中分布于第二、三季度;所有事故单位均未进行职业卫生应急救援预案演练。 结论 发生中毒的企业大部分缺乏应急救援措施、人员安全培训。应对建筑、食品及化工等行业加强急性中毒的预防及控制,建立应急救援体系,降低中毒事故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某市1986至2005年间发生的40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找出其发生的原因和规律,为制定预防对策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中毒事故的调查资料,对事故发生的时间、行业、毒物类别、事故发生原因、中毒人数、死亡人数及救援等要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某市近10年中毒事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化工矿山、交通、基建是该市预防急性中毒事故的重点行业;一氧化碳、苯、二氧化碳、砷化氢、硫化氢中毒居前5位,极度和高毒类化学品引起的事故居首位,中毒死亡人数居前4位的毒物依次是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碳、农药;蔬菜及果脯加工行业的职业病危害存在严重隐患;缺乏职业卫生安全知识和违反安伞操作规程是导致中毒事故的主要原因.结论 应对极度和高毒类化学品中毒事故采取相应措施,以控制中毒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某市1986至2005年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某市1986至2005年间发生的40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找出其发生的原因和规律,为制定预防对策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中毒事故的调查资料,对事故发生的时间、行业、毒物类别、事故发生原因、中毒人数、死亡人数及救援等要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某市近10年中毒事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化工矿山、交通、基建是该市预防急性中毒事故的重点行业;一氧化碳、苯、二氧化碳、砷化氢、硫化氢中毒居前5位,极度和高毒类化学品引起的事故居首位,中毒死亡人数居前4位的毒物依次是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碳、农药;蔬菜及果脯加工行业的职业病危害存在严重隐患;缺乏职业卫生安全知识和违反安伞操作规程是导致中毒事故的主要原因.结论 应对极度和高毒类化学品中毒事故采取相应措施,以控制中毒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二甲基甲酰胺引起的散发中毒病例较常见,在突发职业卫生应急事故中,二甲基甲酰胺引起的群体疑似中毒事故不多见。拟通过分析该起中毒事故的调查过程,为今后类似应急事故调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某市1986至2005年间发生的40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找出其发生的原因和规律,为制定预防对策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中毒事故的调查资料,对事故发生的时间、行业、毒物类别、事故发生原因、中毒人数、死亡人数及救援等要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某市近10年中毒事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化工矿山、交通、基建是该市预防急性中毒事故的重点行业;一氧化碳、苯、二氧化碳、砷化氢、硫化氢中毒居前5位,极度和高毒类化学品引起的事故居首位,中毒死亡人数居前4位的毒物依次是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碳、农药;蔬菜及果脯加工行业的职业病危害存在严重隐患;缺乏职业卫生安全知识和违反安伞操作规程是导致中毒事故的主要原因.结论 应对极度和高毒类化学品中毒事故采取相应措施,以控制中毒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为防范、控制重大急性职业中毒事故 ,加强事故性职业卫生监督管理 ,我们对本市 1 996~ 1 998年发生的重大急性职业中毒事故进行分析。其结果显示 :3年期间共发生重大急性职业中毒事故 7起 30例 ,其中死亡 1 5例。急性中毒病种以硫化氢中毒 1 5例为首位 ,占了 50 % ,其它依次为一氧化碳和甲硫醇中毒。 7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中有 5起发生了救援人员中毒死亡 ,共中毒1 9例 ,死亡 7例 ,分别占了职业中毒和死亡总数的 63%和 47% ,应引起高度重视。同时对事故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防治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浅议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预防和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发生突然,有些化学物扩散迅速,危及范围广,主要是以刺激性气体和窒息性气体为主,严重危害职工安全健康、污染环境,给国家和民众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本文针对1999年第二、三季度全国和本市发生的多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原因加以探讨和分析,为今后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预防和控制提出对策。1重大急性职业中毒事故案例1.1上海闵行区“硫化氢中毒”事故1999年5月1日上海市闵行区诸翟自来水管理站地面水厂,因清理蓄水池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中毒8人,死亡3人。1.2天津“苯中毒”事故 19…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朝阳区2004-2008年急性职业中毒事故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朝阳区2004—2008年的32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研究其发生原因与规律,为探索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毒事故的调查资料,对事故发生地点、时间、职业分布、毒物类别、事故发生原因等要素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8年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事故数分别为:5、5、4、7、11起,共计32起,平均6.40起/a;共造成163人中毒,死亡16人(9.82%),其中单起事故中毒人数最多为57人,最多死亡人数为2人;致死事故共12起(37.50%),平均每起死亡1.33人;急性职业中毒的化学物质主要是苯及其同系物、硫化氢、甲烷等。中毒事故以公用事业、建筑、化工等行业居多,由窒息性气体引发的职业中毒与发生在密闭空间中的中毒事故较多;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为缺乏安全教育和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结论窒息性气体、有机溶剂是引起朝阳区职业中毒的主要危害因素,密闭空间是朝阳区职业危害监管关键点。  相似文献   

18.
1989至2003年全国刺激性气体重大急性职业中毒的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我国刺激性气体重大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特点,为制定相应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5年间全国报告的刺激性气体重大急性职业中毒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1)15年间共发生刺激性气体重大急性职业中毒事故92起,年均6.1起,直接导致中毒的物质有40种,平均每起事故中毒14.5例,中毒死亡0.8人;单起事故最多中毒116例,最多中毒死亡7人。氯气的中毒起数、中毒病例数和中毒死亡例数均居前列;(2)中毒事故发生的高峰期为每年的7、8月份,化学工业的生产、检修和清洗岗位刺激性气体中毒事故多发。结论(1)刺激性气体重大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危害严重。(2)刺激性气体重大职业中毒事故毒物、行业和岗位分布集中趋势明显,要对重点毒物、重点行业和重点岗位进行预防控制。(3)做好刺激性气体重大事故发生的预警、预报和应急救援工作。  相似文献   

19.
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急性化学中毒事故的发生正日趋增多。从本地区近三年来所发生的中毒事故中,集体中毒(3人或以上)高达27.8%。按当前化救事故分类,虽属“一般性中毒事故”——少数几个人中毒,毒物未向周围居民区迅速扩散,处理上只需事故部门劳动、安全及职防人员到场,毋须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投入救援。但频发的集体中毒、尤含重大中毒伤亡事故所造成的损失,不单影响到工厂企业  相似文献   

20.
17宗有机溶剂中毒事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2000年深圳市龙岗区发生有机溶剂所致职业中毒事故17宗,造成139人中毒,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 000万元.为了防止或减少有机溶剂所致职业中毒事故的继续发生,我们对事故的中毒因素和中毒主要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