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瑞军  孙强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4):3715-3717
目的:探讨创伤后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4(IL-4)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创伤患者35例,分别于术后24小时内、3、5、7天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IJSA)测定血浆白介素-4(IL-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并分析IL-4和TNF-α水平以及TNF-α/IL-4比值与患者伤情、严重并发症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创伤患者血中TNF-α含量于伤后第五天起开始下降,至第七天最明显;伤后血中IL-4含量呈现波动性上升;TNF-α/IL-4比值呈持续性下降,其中MODS组下降较较非MODS组显著(P〈0.05);TNFα/IL-4比值与APACHE Ⅱ评分呈负相关(r=-0.622,P〈0.05),与患者感染率呈显著负相关(r=-0.868,P〈0.01)。结论:创伤应激后可出现TNF-α/IL-4持续性下降。与患者的免疫机能、预后情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创伤后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创伤患者35例,分别于伤后24h内、3、5、7d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白细胞介素-4(IL-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并分析IL-4和TNF-α水平以及TNF-α/IL-4比值与患者伤情、严重并发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创伤患者血中TNF-α含量于伤后第5天起开始下降,至第7天最明显;伤后血中IL-4含量呈现波动性上升;TNF-α/IL-4比值呈持续性下降,其中MODS组下降较非MODS组显著(P<0.05);TNF-α/IL-4比值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0.622,P<0.05),与患者感染率呈显著负相关(r=-0.868,P<0.01)。结论创伤应激后可出现TNF-α/IL-4持续性下降,与患者的免疫机能、预后情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急性百草枯中毒后MODS患者血清TNF-α和IL-10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APP)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血清TNF-α、IL-10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技术测定32例APP后MODS患者与30名健康人血清TNF-α、IL-10水平,分析APP后MODS患者血清TNF-α、IL-10水平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等指标的关系。结果APP后MODS患者血清TNF-α、IL-10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但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NF-α、IL-10水平与APACHEⅡ评分、BUN、Scr呈正相关(P〈0.05),与Pa02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TNF-α、IL-10参与了APP后MODS的发病过程,且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血清TNF-α、IL-10水平可作为APP后MODS患者多器官功能损害程度评估与预后判断的临床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COPD患者血细胞因子水平与肺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COPD加重期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60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患者入院当天检测血细胞因子水平及肺功能等指标,根据分级标准分为Ⅰ级组、Ⅱ级组、Ⅲ级组;COPD患者达到缓解期后再复查细胞因子水平及肺功能指标。结果①IL-6、IL-8、TNF-α水平在加重期明显高于缓解期,IL-2、IL-10明显低于缓解期,差异显著(P〈0.01);缓解期,IL-6、IL-8、TNF-α水平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IL-2、IL-10上升,仍低于对照组;只有IL-8、IL-10、TNF-α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②随着严重度分级级别的升高,血清IL-6、IL-8、TNF-α水平呈进行性上升,IL-10、IL-2水平呈进行性下降。③加重期,IL-2、IL-10分别与FEV1%pre均呈正相关(P〈0.01);IL-6、IL-8、TNF-α分别与FEV1%pre均呈负相关(P〈0.01)。缓解期,IL-8、TNF-α与FEV1%pre仍呈负相关(P〈0.01);IL-10与FEV1%pre仍呈正相关(P〈0.01)。结论①细胞因子参与COPD气道炎症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气道炎症的严重程度。②细胞因子与肺功能之间均存在相关性,说明它们参与了COPD气道阻塞的进程,反映了肺功能下降的严重程度;③细胞因子可能作为监测病情、观察疗效、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腹腔G^+、G^-菌感染致MODS血清中炎性因子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G^+、G^-菌感染致MODS患者血清中炎性因子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将2009年4月~2010年3月在本院综合ICU救治的27例腹腔G^+、G^-菌感染致MODS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两组第1、4、7天血清中IL-6、IL-8、IL-10、TNF-α浓度。结果:存活组血清中炎性因子IL-6、IL-10浓度水平呈持续下降趋势(P〈0.05),而IL-8、TNF-α浓度变化不大(P〉0.05);死亡组血清中炎性因子IL-6浓度水平呈持续上升趋势(P〈0.05),而IL-8、IL-10、TNF-α浓度变化不大(P〉0.05);死亡组IL-6、IL-10、TNF-α的浓度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结论:连续监测血清中IL-6、IL-10、TNF-α的浓度,对于腹腔G^+、G^-菌感染致MODS患者预后的判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BP)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中的应用及对血浆TNF-α、IL-6浓度的影响。方法应用CBP治疗MODS患者26例,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生化、血常规及血浆TNF—α、IL-6等指标的变化。结果CBP治疗后患者血肌酐和尿素氮等显著下降(P〈0.01),电解质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得到明显纠正(P〈0.05),C-反应蛋白(CRP)明显降低(P〈0.05).血浆TNF-α、IL-6浓度显著降低(P〈0.05、P〈0.01)。治疗后26例患者中8例存活,存活率为31%。结论CBP能有效纠正MODS患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消除炎性反应物质,防止脏器损害的进一步发展,改善预后,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与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TNF-α、IL-6、IL一10的含量。结果心功能Ⅳ级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10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心功能Ⅱ、III级组(P〈0.05),心功能Ⅲ级患者的TNF-α、IL-6、IL.10水平显著高于心功能Ⅱ级患者和对照组(P〈0.05)。CHF组血清TNF-α和IL-6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755,-0.751)。CHF组血清IL-10水平与LVEF呈正相关(r=0.476)。结论TNF-α、IL-6、IL-10水平与CHF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红景天对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炎性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研究红景天对体外循环(CBP)术前、中、后血浆TNF-α和IL-10的变化,了解红景天对体外循环诱发炎性反应的影响,评估红景天对体外循环术后炎性反应的预防与治疗价值。方法:将538例先心病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者按双盲法随机分为两组,红景天未干预组(CN)259例,红景天干预组(CI)279例。干预组于术前1天、术中、术后7天连续予以红景天1mg·kg^-1·d^-1静脉滴注,其余治疗方案两组大致相同。ELISA法测定术前1天,CPB开始后15分钟,停CPB即刻,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10的浓度。结果:两组患者在CBP开始后及术后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10浓度明显高于术前,都存在显著差异(P〈0.01);未干预组CBP开始后及术后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10浓度明显高于干预组,二者存在显著差异(P〈0.01);术后两组IL-10/TNF-α比值存在显著变化(P〈0.01),IL-10/TNF-α比值,干预组较未干预组恢复早;TNF-α与IL-10之间浓度变化存在正相关(r=0.671,P〈0.01)。结论:红景天对炎性因子和抗炎性因子有较好的调节抑制作用,对预防与治疗体外循环所致术后炎性反应有很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相关血管开通前后致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抗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0例健康人(健康对照组)和3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急诊介入治疗术前即刻、术后12、24h,血浆TNF-α、IL-6;IL-10的变化,比较致炎细胞因子TNF-α、IL-6和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动态变化。结果再灌注前急诊介入组患者TNF-0L、IL-6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血浆IL-10略高于健康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后12、24h急诊介入组患者血浆TNF--α、IL-6、IL-10均较术前显著增高(P〈0.01,P〈0.05)。急诊介入组患者再灌注治疗后12h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升高幅度显著低于致炎细胞因子TNF-α、IL-6的升幅(P〈0.01)。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再灌注后致炎细胞因子较抗炎细胞因子增高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
重度创伤患者细胞因子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度创伤患者细胞因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8例重度创伤患者入院时、入院后第12h,3、7、14d(ISS≥10)血中IL-4(IL-4)、IL-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并与正常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多发性创伤后血中IL-4、IL-6及TNF-α水平早期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于伤后第3天后达到高峰(P〈0.01),随后逐渐降低,于伤后2周仍显著高于正常。多发性创伤IL-4、IL-6及TNF-α水平升高幅度与IS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动态观察多发性创伤患者细胞因子活性的变化有助于病情的评估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与健康儿童血内毒素(LP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水平以及动态观察IL-10在SIRS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方法将SIRS患儿58例设为SIRS组,另21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分别采用鲎试剂动态比浊定量测定法、酶联免疫实验进行血LPS、TNF-α、IL-10的定量测定,计算IL-10/TNF-α比值,并对部分患儿进行IL-10和IL-10/TNF-α动态观察。结果SIRS组LPS、TNF-α、IL-10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TNF-α与IL-10的浓度随LPS水平升高而升高,2者呈显著正相关(P〈0.05)。血LPS、IL-10以及IL-10/TNF-α在病情恶化或死亡的病例中高于治愈或好转病例(P〈0.05)。结论LPS、TNF-α、IL-10的水平与IL-10/TNF-α比值的高低与SIRS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肺炎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6例患者采用随机双盲试验设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祛痰、机械通气、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2次/d,疗程为14d。比较2组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进行急性肺损伤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评分(MODS评分)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SIRS评分)。结果:治疗7d和14d后,治疗组患者IL-6、TNF-α、肺损伤评分、MODS评分和SIRS评分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及2组间IL-10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抑制炎症因子释放,显著改善重症肺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黄宏伟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2):3404-3406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TNF-α和IL-10在AP发生、发展和转归中的作用。方法:AP患者分轻症急性胰腺炎(M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于入院后第一、四、七日分别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5ml,离心分离血清,于-20℃冰箱保存,血清TNF-α和IL-10细胞因子均采用ELISA法测定。结果:(1)MAP组和SAP组患者TNF-α和IL-10水平均有明显的增高,MAP组患者TNF-α水平在第一日最高,在第四、七日依次递减均有明显的差异(P〈0.05);SAP组患者TNF-α水平在入院后第一,四日最高,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gt;0.05),但第七日则明显下降与前一时间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入院后同一时间段SAP组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MAP组(P〈0.05)。MAP组和SAP组患者IL-10水平在第一日最高,在第四、七日依次递减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在入院后第一日SAP组患者IL-10水平明显低于MAP组(P〈0.01),在第四、七日IL-10水平虽在递减,但与MAP组相比与差异显著性(P〉0.05);(2)MAP组、SAP组与对照组相比,TNF-α和IL-10水平均有明显增高(P〈0.05),SAP组TNF-α水平明显高于MAP组(P〈0.05),而SAP组IL-10水平明显低于MAP组(P〈0.01)。结论:促炎一抗炎细胞因子平衡在决定AP全身表现及临床转归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PGE1)在阻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65例SIR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6)和对照组(n=29)。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PGE1 100μg/次静滴,8小时一次,连用7天。两组同时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观察SIRS的变化。结果:治疗组T、RR、HR及WBC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血清CRP、IL-6和TNF-α水平均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IL-10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转为MODS明显减少(P〈0.05),病死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PGE1可通过上调抗炎因子和下调促炎分子,调控机体炎症反应,阻断SIRS向MODS发展。  相似文献   

15.
马巍  杨季红  马静  赵丹宁 《河北医药》2010,32(24):3443-3444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肝脏缺血-再灌注后早期全身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假手术组(SOG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血必净组(XBJ组),每组10只。XBJ组术前3d经尾静脉注射血必净注射液5ml·kg-1·d-1。于再灌注后6h取标本,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β)、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血浆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结果 I/R组、XBJ组TNF-α、IL-β、IL-6、IL-8、ICAM-1较SOG组升高(P〈0.05或〈0.01),XBJ组较I/R组低(P〈0.05或〈0.01)。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后全身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6.
CD4、CD8分子在被动吸烟诱导的肺气肿大鼠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D4、CD8分子在被动吸烟诱导的肺气肿大鼠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26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肺气肿组。单纯吸烟法建立肺气肿模型,熏烟暴露共计74d。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2组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CD4、CD8分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8(IL-8)的浓度。肺组织切片行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形态学改变,并定量测定肺平均内衬间隔(MLI)、平均肺泡数(MAN)。结果 (1)肺气肿组血清CD4含量、CD4/CD8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但其BALF中CD4分子含量、CD4/CD8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2)肺气肿组血清及BALF中TNF-α、IL-8浓度较正常对照组增加(P〈0.05)。(3)肺气肿组MLI比正常对照组增高,MAN比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4)血清CD4分子和IL-8浓度呈负相关(r=-0.59,P〈0.05),但和TNF-α浓度无明显相关(r=-0.26,P〉0.05);血清CD4/CD8和TNF-α、IL-8浓度呈负相关(r分别为-0.51,-0.60,P〈0.05)。结论吸烟肺气肿大鼠可出现全身免疫功能降低,易诱发血清中炎症因子浓度升高。  相似文献   

17.
陈善  周文 《海峡药学》2008,20(12):97-99
目的研究缬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年龄60岁以上的原发性轻中度(1-2级)高血压患者60例,给予缬沙坦(80~160mg&#183;d^-1)治疗,接受8周治疗。治疗期间监测血压和,心率,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8周后测定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同时选取体检血压正常的年龄60岁以上老年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的血浆hs—CRP、IL-6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缬沙坦治疗后。患者的血压显著下降(P〈0.05),血浆hs-CRP、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而心率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第8周与第4周相比,血浆hsCRP水平下降更明显(P〈0.05),而IL-6和TNF-α水平有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浆炎症因子水平表达升高,缬沙坦能降低这些血浆炎症因子水平,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这种作用可能被强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对92例ICVD患者进行血清TNF-α和IL-6检测,同时与33例正常人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脑梗死后遗症(SCI)、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和脑动脉硬化(CA)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低于急性脑梗死组,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TNF-α和IL-6参与了急性脑血管病病理生理过程,并且TNF-α和IL-6的含量与病情轻重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单纯全麻和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应激反应的的影响。方法 选择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15例,对照组15例。观察组于手术前一天行T4-5硬膜外穿刺置管,用0.8%利多卡因,确认硬膜外阻滞有效后再行全麻诱导插管。对照组不做硬膜外阻滞。分别于手术开始前、结束后1h、结束后24h及结束后48h各抽取动脉血5ml,分离出血浆冷藏,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标本中内皮素(ET)、白介素-6、白介素-8、白介素-10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值。结果 两组血浆中ET,TNF-α,IL-6,IL-8和IL-10水平在术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术后ET,TNF-α,IL-6,IL-8和IL-10水平明显升高,与麻醉诱导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24h时后开始下降。观察组术后TNF-α,IL-6,IL-8,IL-10水平也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高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相对于单纯全麻能明显降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20.
徐迎侠 《河北医药》2010,32(18):2508-2510
目的探讨氯沙坦与卡维地洛联合治疗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6)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联合治疗组40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血浆TNF-α、IL-6和AngⅡ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联合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血浆TNF-α、IL-6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2组AngⅡ水平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用氯沙坦或氯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均能降低血浆TNF-α、IL-6水平,心功能得到改善;氯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在降低TNF-α、IL-6水平和改善心功能方面优于单用氯沙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