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分析采用罗哌卡因与右美托咪定进行肋间神经阻滞对胸腔镜患者术后疼痛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行胸腔镜手术的70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罗哌卡因进行肋间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对两组术后的疼痛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在术后4 h、8 h及12 h,两组患者在躯体活动以及静息状态下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相比,观察组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镇静评分的比较中,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胸腔镜手术中采用罗哌卡因与右美托咪定进行肋间神经阻滞复合麻醉,能够使麻醉效果增强,术后的镇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行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开腹手术术后疼痛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9年5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择期行开腹手术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125μg/kg复合0.25%罗哌卡因30 mL行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罗哌卡因组给予0.25%罗哌卡因30 mL行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生理盐水组给予生理盐水30 mL腹横肌平面注射。记录入室时、切皮时、苏醒结束时3个时间点患者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苏醒结束时、术后24 h的VAS评分,术后首次吗啡使用时间、术后48 h内吗啡使用量。入室时、术毕、术后24 h抽取2组患者静脉血5 mL,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最终56例患者完成所有研究。切皮时、苏醒结束时,生理盐水组患者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均显著高于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组和罗哌卡因组(P均0.05)。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组和罗哌卡因组VAS评分和吗啡使用量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P均0.05),且吗啡初次使用时间明显晚于生理盐水组(P均0.05)。术毕和术后24 h时,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组的TNF-α和IL-6水平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和罗哌卡因组(P均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行腹横肌平面神经阻滞可安全有效的减轻开腹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全身炎症反应,减少术后吗啡使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用于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对开胸手术患者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26例行开胸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全身麻醉组(C组)、罗哌卡因组(R组)、Dex+罗哌卡因组(DR组),每组42例。R组和DR组患者于全身麻醉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TPVB(T4—9),R组在椎旁间隙内注入0.5%罗哌卡因30 m L,DR组在椎旁间隙内注入0.5%罗哌卡因+1μg/kg Dex混合液30 m L。3组患者术后常规连接静脉镇痛泵。比较3组患者气管插管即刻(t0)、手术开始后2 h(t1)、手术结束时(t2)及术后24 h(t3)的HR、平均血压(MAP),记录手术时间、术中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用量及术后48 h内PCA自控给药次数,检测不同时间点3组患者血清丙二醛、皮质醇、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观察术后1 d和7 d时肺部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R组和DR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以及术后48 h内PCA自控给药次数较C组减少,而DR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以及术后48 h内PCA自控给药次数较R组减少(P均<0.05);与t0时比较,3组患者在t2、t3时的丙二醛浓度均明显升高(P均<0.05),t1~t3时的皮质醇、C反应蛋白、TNF-α和IL-6浓度均明显升高(P均<0.05);与C组和R组比较,DR组在t2、t3时的丙二醛、皮质醇、C反应蛋白、TNF-α和IL-6浓度均明显降低(P均<0.05);DR组术后低氧血症、肺部感染、肺不张发生率均明显低于C组和R组(P均<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可增强罗哌卡因的阻滞效果,延长阻滞时间,减轻开胸手术患者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双盲法将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茂名市人民医院接受前臂手术治疗的6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33)和观察组(n=33)。对照组麻醉时给予罗哌卡因,观察组则给予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阻滞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镇痛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6 h、12 h、24 h、48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较对照组短,而感觉阻滞持续时间、运动阻滞持续时间、镇痛持续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中应用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可提升镇痛效果,延长镇痛持续时间及阻滞持续时间,且药物见效快,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和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于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下腹部或下肢手术治疗的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5)和观察组(n=75)。对照组采用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镇静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硬膜外阻滞麻醉5 min(T1)、10 min(T2)、15 min(T3)和20 min(T4)的舒适度(B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寒战、口干、瘙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可取得更好的舒适度和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少,效果优于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在超声引导下联用右美托咪啶和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自2018年1月~2019年7月收治的92例并择期实施单侧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配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均46例。在其它操作均相同的情况下,术后镇痛对照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麻醉,而研究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联用右美托咪啶和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麻醉,对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情况、镇痛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在术后6h、12h、24h、48h时的静息及被动运动时VAS评分均明显更低(P0.05);研究组镇痛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联用右美托咪啶和罗哌卡因股神经阻滞麻醉,不仅能够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而且患者满意度高,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剖宫产硬膜外麻醉产妇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对镇静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蒙阴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行剖宫产的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单一组(麻醉药物为罗哌卡因)及联合组(麻醉药物为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每组50例.所有产妇均为硬膜外麻醉,对其麻醉效果、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在剖宫产产妇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9年4月~2020年10月在武城县人民医院行剖宫产分娩的78例产妇,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试验组(39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应用罗哌卡因进行硬膜外麻醉;试验组应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麻醉.比较两组产妇麻醉效果、麻醉指标、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0.5%罗哌卡因联合右旋美托咪啶蛛网膜下腔麻醉的阻滞效果。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0.5%罗哌卡因进行麻醉,观察组则采用0.5%罗哌卡因联合右旋美托咪啶进行麻醉,两组均为蛛网膜下腔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运动与感觉阻滞持续时间、麻醉与肌松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运动、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均大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麻醉与肌松质量满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右旋美托咪啶蛛网膜下腔阻滞具有起效快、持续时间长等特点,术后无神经损伤现象,患者耐受性好,更好地满足了手术需求,但综合考虑两种药物的特性,在临床应用时仍需谨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复合胸旁神经阻滞术后镇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惠州市中大惠亚医院收治的开胸食管癌手术患者80例,采用双盲随机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胸旁神经阻滞术后镇痛,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结果:对照组患者T2~T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与T0时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T1时的HR与T0时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T1~T4的MAP与T0时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T1~T4的HR、MAP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T3的血氧饱和度(SpO2)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T5~T9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在罗哌卡因胸旁神经阻滞术后镇痛中加用右美托咪定镇痛效果确切,且能够提高镇痛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布比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行蛛网膜下腔阻滞对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循环系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择期行THA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布比卡因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复合泵注右美托咪定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记录2组运动和感觉阻滞起效和维持时间,观察麻醉阻滞前(t_0)、麻醉阻滞后10 min(t_1)、术中置入骨水泥时(t_2)、术毕(t_3)时循环系统、应激反应变化情况,并比较2组麻醉结局和麻醉相关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运动和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其维持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均0.05);2组t_1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达到最低值后逐渐升高,观察组t_1~t_3时MAP、HR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t_1~t_3时血浆NE、ADR、Cor、MAD水平均明显高于t_0时(P均0.05),观察组在以上时段的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寒战、低血压、躁动、认知功能不全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THA中实施布比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能够缩短运动和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并延长其维持时间,能够确保循环系统稳定,减轻应激反应,且能够促进麻醉苏醒,减少麻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罗哌卡因在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6月30例硬膜外镇痛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的罗哌卡因200 mg+吗啡0.1 mg/kg,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0.1μg/kg+罗哌卡因200 mg。比较两组硬膜外镇痛的效果;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率;干预前后患者生命体征指标。术后2小时、术后4小时、术后24小时的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硬膜外镇痛的效果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观察组皮肤瘙痒、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 0.05;干预前两组生命体征指标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生命体征指标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2小时、术后4小时、术后24小时的疼痛程度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罗哌卡因在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确切,而且可更好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鸡尾酒给药方案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疗效。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9月在石家庄市中医院拟择期实施髋关节置换术的9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PCIA组、右美托咪定+PCIA组和鸡尾酒给药方案+右美托咪定+PCIA组,每组30例。PCIA组术后给予PCIA镇痛(阿扎司琼0.8 mg/kg+地佐辛0.3 mg/kg,锁定时间20 min);右美托咪定+PCIA组在PCIA组基础上加用右美托咪定2.0μg/kg实施PCIA镇痛;鸡尾酒给药方案+右美托咪定+PCIA组在右美托咪定+PCIA组基础上给予鸡尾酒给药方案(肾上腺素0.3 mg+酮咯酸30 mg+罗哌卡因400 mg+吗啡5 mg+生理盐水70 mL局部注射)。观察3组不同时间血流动力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Ramsay评分、PCIA按压次数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3组术后2 h、术后4 h、术后8 h、术后12 h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较术前显著增高(P均0.05),鸡尾酒给药方案+右美托咪定+PCIA组和右美托咪定+PCIA组以上时间点各指标均显著低于PCIA组(P均0.05);鸡尾酒给药方案+右美托咪定+PCIA组和右美托咪定+PCIA组以上指标在术后48 h恢复至术前,但PCIA组仍高于术前(P0.05);3组术后2,4,12,48 h活动状态下和静息状态下的疼痛VAS评分鸡尾酒给药方案+右美托咪定+PCIA组显著低于右美托咪定+PCIA组(P0.05),右美托咪定+PCIA组显著低于鸡尾酒给药方案+右美托咪定+PCIA组(P均0.05)。3组术后2,4,8,12,48 h的镇静Ramsay评分鸡尾酒给药方案+右美托咪定+PCIA组显著低于右美托咪定+PCIA组(P均0.05),右美托咪定+PCIA组显著低于PCIA组(P均0.05)。鸡尾酒给药方案+右美托咪定+PCIA组PCIA按压次数、补救镇痛药比例均显著低于右美托咪定+PCIA组(P均0.05),右美托咪定+PCIA组显著低于PCIA组(P均0.05);鸡尾酒给药方案+右美托咪定+PCIA组镇痛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右美托咪定+PCIA组(P均0.05),右美托咪定+PCIA组显著高于PCIA组(P均0.05);鸡尾酒给药方案+右美托咪定+PCIA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右美托咪定+PCIA组(P0.05),右美托咪定+PCIA组显著低于PCIA组(P0.05),鸡尾酒给药方案+右美托咪定+PCIA组与右美托咪定+PCIA组头晕头痛、寒战发生率均显著低于PCIA组(P均0.05);3组其余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鸡尾酒给药方案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PCIA,不仅能够稳定血流动力学,还能提高术后镇痛镇静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硬膜外应用右美托咪定(Dex)对行妇科手术患者镇痛和镇静效果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硬膜外麻醉下择期行妇科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成Dex组(D组)和对照组(C组)。D组硬膜外腔一次性注射Dex 1μg/kg复合0.5%罗哌卡因15 m L;C组等量罗哌卡因液。记录给药前(t0)、切皮前即给药后10 min(t1)、切皮后(t2)、手术开始后15 min(t3)、手术开始后1 h(t4)及术毕(t5)患者HR、MAP、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并于t0、t3~t5时采集动脉血样,采用ELISA法检测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E)浓度;取指尖血检测血糖(Glu)。结果 t1~t4时D组HR、MAP明显低于t0时和C组,t1~t5Ramsay镇静评分低高于t0时和C组(P<0.05);t3~t5时2组的NE、E、Glu浓度明显高于t0,但低于C组(P<0.05)。结论硬膜外应用Dex 1μg/kg用于妇科手术可增强患者镇静效果,并可减轻术中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对老年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各40例,于麻醉诱导前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TAPB,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分别注入0.25μg/kg、0.5μg/kg及1.0μg/kg右美托咪定复合0.375%罗呱卡因20mL,每侧20mL,共40mL。三组麻醉诱导后均行气管插管全麻,术后均使用静脉自控镇痛。分别于患者拔管时(T_1)、术后1h(T_2)、术后6h(T_3)、术后12h(T_4)、术后24h(T_5)、术后48h(T_6)静息状态下采用视觉模拟法(VAS)评价患者疼痛程度;记录患者入室时、切皮时、苏醒时的平均动脉压(DBP)和心率(HR);比较三组术后48h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术后曲马多补救镇痛次数;记录患者术中术后恶心呕吐、苏醒期躁动、谵妄、呼吸抑制、心动过缓、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各时间点(T_1~T_6),中、高剂量组静息VAS评分均低于低剂量组(P0.05);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静息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皮时及苏醒时,中、高剂量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低于低剂量组(P0.05),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48h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术后曲马多补救镇痛次数,术后恶心呕吐、苏醒期躁动、谵妄、呼吸抑制、心动过缓、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复合0.375%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可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中等剂量(0.5μg/kg)右美托咪定可能为最小有效且安全的剂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右美托咪定或硬膜外阻滞麻醉对胸部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太康县人民医院胸部手术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硬膜外阻滞组和右美托咪定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单纯麻醉,硬膜外阻滞组接受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右美托咪定组接受全麻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比较三组患者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皮质醇(Cor)水平。结果:对照组气管插管后(T2)、进胸探查时(T3)以及关胸时(T4)的MAP、HR和Cor均高于右美托咪定组和硬膜外阻滞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较于对照组,硬膜外阻滞组和右美托咪定组T2、T3、T4的Cor水平更低,右美托咪定组T2时间点的Cor水平低于硬膜外阻滞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全麻复合右美托咪定可取得和复合硬膜外阻滞相似的效果,可使患者的机体应激反应得以降低,同时在维持血流动力学的效果更为优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小儿腹股沟区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拟在全麻联合区域神经阻滞下行腹股沟区手术患儿50例,年龄1~5岁,体质量8~24 kg,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25例,右美托咪定组经10 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之后以0.1μg/(kg·h)的速率持续静脉泵注至缝皮;对照组以同样方式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2组患儿吸入七氟醚麻醉维持,用1%利多卡因行髂腹股沟神经-髂腹下神经联合阻滞。于右美托咪定给药前(t0)、给药后10 min(t_1)、手术开始即刻(t_2)、手术开始后10 min(t_3)、拔除喉罩即刻(t_4)时点记录患儿MAP和HR;记录手术时间、拔除喉罩时间、苏醒时间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t0比较,对照组t_1—t_3时点MAP和HR显著降低,t_4时显著升高(P0.05);右美托咪定组t1时点MAP和HR显著降低(P均0.05),t_2—t_4时点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拔除喉罩时间和苏醒时间缩短,辅助呼吸、苏醒期躁动、心动过速和上呼吸道梗阻发生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安全用于小儿腹股沟区手术全麻联合区域阻滞麻醉,能有效抑制围术期应激反应,降低患儿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在腰硬联合麻醉前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进行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M组(40例)在麻醉前给予咪达唑仑0.07 mg/kg缓慢静脉泵注,D组(40例)在麻醉前给予给予右美托咪定0.7μg/kg缓慢静脉泵注,比较2组用药前(t0)、用药后10 min(t1)、麻醉后10 min(t2)、切皮后30 min(t3)及手术结束时(t4)MAP、HR及Sp(O2),并比较各时间点BIS、OAA/S和AVA/SAI评分及术中呼吸抑制发生情况,术后随访并比较2组遗忘程度。结果 2组各时间点Sp(O2)、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t4D组HR低于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各时间点BIS指数和AVA/SA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1、t2、t3、t4时D组OAA/S评分均明显低于M组(P均0.05);2组术中均未出现呼吸抑制,M组遗忘程度显著优于D组(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前应用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均可消除患者紧张、焦虑,右美托咪定镇静效果更优,但要密切关注其对心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治疗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中不良心血管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8例经颈丛神经阻滞麻醉行颈部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自愿选择原则,将患者分为右美托咪定组(观察组)和丙泊酚组(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辅助应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辅助应用丙泊酚,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手术中30min、手术结束时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各时间段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嗜睡及呼吸抑制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颈丛神经阻滞中可以较好维持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有效稳定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后的心血管效应。  相似文献   

20.
林立  刘建龙  李军 《新中医》2021,53(5):95-98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右美托咪定防治全身麻醉术后寒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40例进行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2组患者麻醉方式、术中护理相同,手术结束前对照组予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观察组静脉注射参附注射液及右美托咪定。观察比较2组患者拔管后寒战发生情况、镇静疗效、术后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寒战Wrench分级0级人数较多(P0.05),1级人数较少(P0.05)。与同组术前比较,2组术后Ramsay镇静评分升高(P0.05);与对照组术后比较,观察组Ramsay镇静评分升高(P0.05)。2组患者术后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右美托咪定预防全身麻醉术后寒战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使用右美托咪定,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