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耳蜗硬铺片银浸标本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耳蜗硬铺片银浸法,注意银浸、固定既要充分,又要避免人为的损伤。自骨螺旋板与螺旋器连接处轻压,易使基底膜断离取下。用甘油明胶封片,易于保存。本法简便、省时经济、观察范围广泛,毛细胞及听毛清晰易辨,适合大批动物实验。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豚鼠耳蜗底回接近末端和耳蜗顶部区域局部微循环障碍的听力损伤特点。方法:光化学法在豚鼠耳蜗底回接近末端1/2段或耳蜗区域分别诱导局部微循环障碍;常规火棉胶切片观察耳蜗形态学变化;Madsen2250诱发电位系统记录各频率CAPN1。结果:当耳蜗底回接近末端发生局部微循环障碍时,听力损全国各地以高频最明显,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低频听力损失。当耳蜗顶部区域发生局部微循环障碍时,听力损害以低频为主,同时也伴有不同程度的高频听力损失。结论:耳蜗不同部位的局部微循环障碍可以导致不同频率范围为主的听力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电镜观察颌面部爆炸伤对耳蜗损伤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犬1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其中1组为对照组.选用8号工程纸壳火引爆雷管致伤10只犬颌面部,造成重型颌面伤,分别于伤后1h和6h取伤侧耳蜗进行扫描电镜和投射电镜观察.结果致伤动物均有耳蜗和耳蜗神经明显超微结构变化,早期主要表现为毛细胞纤毛紊乱,耳蜗神经内结构水肿,线粒体变性,6h后变性改变广泛存在,纤毛脱落,常见鞘内结构溶解.结论颌面部爆炸伤对耳蜗超微结构损伤严重,但早期仍多为可逆性损伤,提出治疗中应强调早期救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实验兔日常行为学及骨骼肌损伤形态学的改变,探讨一种急性骨骼肌损伤模型建立的方法。方法:选取重物打击的造模方法建立兔急性骨骼肌损伤模型,观察造模后实验兔日常行为学及骨骼肌损伤形态学的改变。结果:造模后第1天可见肌纤维肿胀及部分断裂,出血及炎症反应发生,精神状态及活动量下降;第3天炎症反应升级,纤维素样物产生及空泡样改变,精神状态好转;第5天细胞间隙减小,炎症细胞开始减少,成纤维细胞出现,精神状态等已恢复如常;第7天肌纤维及瘢痕组织形成。结论:造模后实验兔日常行为学及骨骼肌形态改变均符合骨骼肌急性损伤分期表现,该造模方法具有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5.
耳蜗铺片硝酸银染色法的改进与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耳蜗铺片硝酸银染色法的改进与观察第三医院耳鼻喉科韩素秀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宋学政尹嘉才近年来在研究军事噪声、工业噪声及耳毒性药物的实验研究中。豚鼠耳蜗铺片染色极受重视,主要是该方法操作简便,节省时间和经费。染色后的毛细胞听毛显示清晰,便于...  相似文献   

6.
电针对大鼠中度脊髓损伤神经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电针对大鼠中度脊髓损伤后 ,后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分为电针组、单纯针刺组和造模组 ,用 Allen改良法撞击致 SD大鼠脊髓 T12 损伤 ,分别予电针和单纯针刺治疗 ,连续治疗 30天。应用 HE染色观察伤后 30天伤段脊髓空洞面积 ,采用斜板试验和运动功能评分 ,观察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大鼠脊髓损伤后 30天 ,电针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单纯针刺组和造模组 ( P<0 .0 5 )。伤后 30天 ,电针组大鼠伤段脊髓空洞面积明显小于单纯针刺组和造模组 ( P<0 .0 1 )。结论 :电针能减少脊髓损伤后伤区的坏死 ,并促进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胰岛细胞的变化和凋亡程度为判断标准,探讨家兔糖尿病模型胰岛素用药治疗的适宜方案。方法利用四氧嘧啶制作家兔糖尿病模型,设计了多次胰岛素治疗组(A组)、50R预混胰岛素治疗组(B组)、30R预混胰岛素治疗组(c组)3种治疗方案,共治疗30d,记录血糖达标时间及达标时Ins剂量,并与未治组、对照组比较血糖、胰岛素抗体及组织病理学变化;用苏木素-红染色(HE染色法)标记观察胰岛组织片及胰岛凋亡细胞。结果B组的达标胰岛素用量为(5.62±0.67)U/kg,较A、C少,C达标时胰岛素用量最多为(8.83±1.17)U/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血糖达标时间最短为(7.00±1.31)d、C组血糖达标时间最长为(19.63±1.41)d,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胰岛素抗体结合率C组最高,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胰岛损害最轻,胰岛凋亡细胞最少。各治疗组胰岛受损和凋亡严重程度A〉B〉C。结论30R预混胰岛素治疗方案最佳。提供一个较高的基础胰岛素浓度加少量餐时胰岛素峰值量治疗糖尿病,血糖平稳缓降,对糖尿病胰岛细胞有治疗和保护作用。多次胰岛素3短加1中的强化治疗及太短时间达标的方法不可首选。  相似文献   

8.
<正> 耳部或头部遭受外力伤害后,往往合并听力损伤,如何对其损害程度进行客观评定既往困难。电测听方法可能受被测试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应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与耳蜗电图(EcochG)技术联合检测,能客观  相似文献   

9.
豚鼠耳蜗结构与人类相似,广泛用于听力学实验及基础研究。其耳蜗扫描电镜样品的制备较复杂繁琐,在制备过程中易产生收缩及龟裂等人工假象,且耗用大量昂贵的锇酸。我们在参考国内外文献方法基础上进行了某些摸索改进,制备的样品达到了满意的结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沙鼠内侧橄榄耳蜗传出神经在耳蜗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蒙古少鼠内侧橄榄耳蜗(MOC)纤维在耳蜗的形态特征及其生理意义,采用乙酰胆酶染色和耳蜗铺片技术对耳蜗不同部位MOC纤维和末梢的分布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MOC纤维末梢的粗细和分布密度依耳蜗的部位而异,以沙鼠耳蜗底回的远端和第二回最粗大且分布最密集,提示沙鼠MOC传出神经纤维和末极的形态特征五耳蜗频率分析功能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移植睾丸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模型,为研究临床睾丸移植奠定实验基础。方法:20只健康成年雄性日本大白兔,采用分别夹闭一侧睾丸动脉上下方腹主动脉后,然后套管针穿刺夹闭间的腹主动脉行一侧睾丸HC-A灌注液灌注,至一侧睾丸变为苍白色后阻断该侧睾丸动脉血流。然后将该睾丸原位低温保存4 h后开放睾丸动脉,成功地建立兔自体原位移植睾丸的缺血再灌注的模型。结果:灌注前睾丸颜色为正常鲜红色,灌注后灌注侧睾丸变为苍白色。开放睾丸动脉血流后可见睾丸变为鲜红色。模型成功率为90%,睾丸热缺血时间为(5.0±1.5)min,冷缺血时间为240.0 min,腹主动脉阻断时间(12.5±2.5)min。结论:建立了稳定、可行的自体原位移植睾丸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模型,为研究睾丸移植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了可靠的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采用蜗神经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感音神经性聋中的应用价值,为今后感音神经性聋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指导。方法选择从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我院就诊的80例感音神经性聋患者(50例患者大于等于18岁,30例患者小于18岁)采用GEHDxt3.0T磁共振扫描仪对感音神经性聋患者进行蜗神经磁共振成像及内耳水成像。结果50例大于或等于18岁患者中,46例92耳显示蜗神经、迷路正常,1例2耳蜗神经信号缺失,2例3耳前庭导水管扩大,1例2耳耳蜗神经细小:小于18岁患者中,15例30耳显示正常,Michel畸形为3例5耳,Mondini畸形有2例3耳,1例2耳耳蜗神经细小,还有2例4耳为前庭导水管扩大。结论蜗神经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感音神经性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为患者的明确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周围神经损伤临床较常见 ,如何修复 ,一直是临床上研究的重点。该文就周围神经修复时间与损伤功能恢复的关系、修复的主要方法及神经断端缺损的处理原则进行论述。同时 ,就促进周围神经损伤性的因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对蜗内电极显示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8例已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患者做MSCT横断扫描,MPR重组及容积再现技术(VRT)重建,扫描参数为120kv,80mas,0.6mm准直器宽度,重建图像厚度0.6mm,间隔0.1mm,骨算法重建,对特殊患者行VRT三维重建。结果 25例显示植入电极在耳蜗内呈点状高密度影,VRT图像显示电极在耳蜗内呈自然螺旋状,无扭曲、滑脱与耳蜗走形一致,其中23例患者,耳蜗内显示植入电极12对,2例显示11对。2例植入失败,其中1例并发中耳炎,电极脱落仅于耳蜗底转,1例电极位于耳蜗外。内耳畸形成功植入1例,VRT图像显示植入耳蜗前段4-5电极。结论 MSCT扫描结合MPR及VRT重建对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植入电极在耳蜗内形态、位置、数目有准确、清晰、直观显示,对术后患者的康复评估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蜗神经发育不良(CND)患儿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60例蜗神经发育不良患儿(共120耳)颞骨HRCT扫描和内耳道及内耳MRI表现影像学资料,分析比较其诊断CND的价值。结果MRI显示蜗神经发育不良104耳,其中伴前庭神经异常48耳,伴面神经细小5耳,伴内耳畸形48耳,HRCT显示内耳道狭窄56耳,蜗神经孔狭窄48耳。以MRI显示蜗神经缺失或细小作为诊断CND依据优于以HRCT显示耳蜗神经孔狭窄或封闭作为诊断CND依据(P<0.05);以HRCT显示耳蜗神经孔狭窄或封闭作为诊断CND依据诊断敏感度为89.42%,阴性预测值59.26%高于以HRCT显示内耳道狭窄为诊断敏感度53.84%,阴性预测值25.00%(P<0.05)。结论MRI检查可准确显示CND发生情况,HRCT可通过显示蜗神经孔的狭窄或封闭提示CND状态,内耳道正常情况下并不能排除CN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全自动染色封片工作站的使用体会。方法设定程序,利用全自动染色封片对常规石蜡切片进行染色封片,并分析结果。结果HE染色均匀,对比清晰。结论Leica全自动染色封片工作站操作简单,染色效率提高,效果稳定,改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Pulsed radiofrequency (PRF) application to the dorsal root ganglia can reduce neuropathic pain (NP) in animal models, but the effect of PRF on damaged peripheral nerves has not been examined.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PRF to the rat sciatic nerve (SN) on pain-related behavior and SN ultrastructure following 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CCI).

Methods:

The analgesic effect was measured by hindpaw 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 (MWT) and 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 (TWL). Twenty rats with NP induced by ligating the common SN were then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PRF treatment group and a sham group. The contralateral SN served as a control. The MWT and TWL were determined again 2, 4, 6, 8, 10, 12, and 14 days after the PRF or sham treatment. On day 14, ipsilateral and contralateral common SNs were excised and examined by electron microscopy.

Results:

Ipsilateral MWT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and TWL significantly shorter compared to the contralateral side 14 days after CCI (both P = 0.000). In the PRF group, MW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and TWL significantly longer 14 days after the PRF treatment compared to before PRF treatment (both P = 0.000), while no such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in the sham group (P > 0.05). Electron microscopy revealed extensive demyelination and collagen fiber formation in the ipsilateral SN of sham-treated rats but sparse demyelination and some nerve fiber regrowth in the PRF treatment group.

Conclusions:

Hyperalgesia is relieved, and ultrastructural damage ameliorated after direct PRF treatment to the SN in the CCI rat model of NP.  相似文献   

18.
膈神经移位术在臂丛神经损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膈神经移位术方法改进后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 对膈神经移位肌皮神经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1.5-3年,有效率100%。结论 膈神经是臂丛神经损伤治疗中可供选择的良好移位神经,通过术前对膈神经功能的评估以及术中对膈神经吻合方式的改进,可以提高膈神经移位术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甲状腺手术中造成喉返神经损伤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相关的预防措施。方法:选择120例接受甲状腺手术患者,对其手术方式及显露喉返神经与喉返神经损伤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探讨其相关的预防措施。结果:与左侧甲状腺手术相比,行右侧甲状腺手术的患者手术易发生喉返神经损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再次手术组患者相比,初次手术的患者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喉返神经可以减少损伤喉返神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种因素均可影响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右侧手术、再次手术患者易发生喉返神经损伤,而手术中暴露喉返神经,使其处在视野保护下,可以减少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甲状腺手术中喉上神经损伤的特点及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范景斌 《黑龙江医学》2007,31(11):860-862
本文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引起喉上神经(SLN)损伤的相关因素,特点及其预防措施。结果表明,甲状腺手术中SLN损伤的发生,与甲状腺疾病的性质、甲状腺上极处理方式的选择明显相关,与术中是否常规显露SLN无明显关系。预防术中SLN的损伤,要求手术者熟悉SLN的解剖及其变异,同时手术中细致操作,只结扎甲状腺上动脉各分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