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胰岛素受体基因变异与胰岛素抵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胰岛素受体基因突变常常引起胰岛素抵抗。它主要通过抑制受体的生物合成,使受体向膜的转运发生障碍,降低受体与胰岛素的亲和力,抑制受体酪氨酸激素酶活性,加速受体的降解,而减少细胞膜表面的胰岛素受体的数目和(或)削弱胰岛素受体的正常功能而最终导致胰岛素抵抗。由于胰岛素受体基因与胰岛素抵抗的密切关系,胰岛素受体基因已成为研究一些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疾病的重要的候选基因。有研究推测大约1%~10%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与胰岛素受体基因突变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探讨冠心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IR)与其红细胞胰岛素酶活性(EIA)及红细胞胰岛素受体(EIR)的关系。方法检测54例冠心病患者及30例健康人的EIA、EIR及相关指标,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结果冠心病患者的EIA、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FINS)、血浆总胆固醇(TC)、血浆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低亲和力EIR位点数、ISI、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组分2(HDL2)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伴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及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与不伴这些疾病的冠心病患者相比,前者的EIA、FINS高于后者,而ISI低于后者(P<001或P<005)。相关分析表明,冠心病患者的EIA与FINS、TG显著正相关,与低亲和力EIR位点数及ISI呈显著负相关,患者的低亲和力EIR位点数与FINS及TG呈负相关。结论(1)冠心病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2)冠心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可能与其胰岛素酶活性及胰岛素受体活性异常有关;(3)红细胞胰岛素酶活性和红细胞胰岛素受体也许可以一定程度地反映机体的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胰岛素受体病,是发生于胰岛素受体水平的一种特殊类型糖尿病,包括胰岛素受体自身免疫病和胰岛素受体基因病,表现为严重胰岛素抵抗和糖代谢异常。我们总结了曾经诊断的胰岛素受体自身免疫病和胰岛素受体基因病各一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经过,并回顾文献已经报道的胰岛素受体病病例,归纳总结两种胰岛素受体病的临床特点:(1)均表现为严重胰岛素抵抗,严重高血糖和(或)严重低血糖(反常性低血糖);(2)均可以合并黑棘皮病、高雄激素血症;(3)生化上可以表现为低甘油三酯血症,瘦素水平降低而脂联素水平升高;(4)胰岛素受体自身免疫病往往合并其他自身免疫疾病。  相似文献   

4.
浆细胞膜糖蛋白-1(PC-1)型膜结合糖蛋白,分布于体内多种细胞上。在胰岛素抗或2型糖尿病的人或动物中均发现PC-1的含量增高伴胰岛素受体酪氨酸激酶活性的下降及自动磷酸化作用的降低,从而抑制了胰岛素的作用,导致胰岛素抵抗。其抑制作用位点可能位地受体或受体后。部分实证证实PC-1对胰岛素的抑制作用与PC-1基因突变或多态性有关,提示可通过应用PC-1的单克隆抗体或二甲双胍来降低PC-1含量或阻碍PC-1与胰岛素受体相互作用,治疗部分胰岛素抵抗的病人。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一相胰岛素分泌与胰岛素敏感性。方法对332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精氨酸刺激试验的结果分为胰岛功能正常组和异常组来评估其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敏感性的状况。结果(1)胰岛功能正常组的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股围、空腹血清真胰岛素和甘油三酯均显著高于胰岛功能异常组(均P〈0.01);(2)校正性别、年龄、BMI和腰臀比后,胰岛功能正常组的真胰岛素增值(△T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显著高于胰岛功能异常组(均P〈0.01);(3)胰岛素分泌功能正常伴胰岛素抵抗的个体,胰岛素分泌功能正常不伴胰岛素抵抗的个体,胰岛素分泌功能缺陷伴胰岛素抵抗的个体和胰岛素分泌功能缺陷不伴胰岛素抵抗的个体分别占总人数的35.11%、5.02%、29.78%和30.09%。结论2型糖尿病个体可分为单纯胰岛功能异常、单纯胰岛素抵抗及胰岛功能异常伴胰岛素抵抗3类,其诊断和治疗需依据此病理生理状态的评估。  相似文献   

6.
胰岛素受体基因变异与胰岛素抵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胰岛素受体基因突变常常引起胰岛素抵抗。它主要通过抑制受体的生物合成,使受体向膜的转运发生障碍,降低受体与胰岛素的亲和力,抑制受体酪氨酸激素酶活性,加速受体的降解,而减少细胞膜表面的胰岛素受体的数目和(或)削弱胰岛素受体的正常功能而最终导致胰岛素抵抗。由于胰岛素受体基因与胰岛素抵抗的密切关系,胰岛素受体基因已成为研究一些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疾病的重要的候选基因。有研究推测大约1% ̄10%的非胰岛素依赖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抗体导致胰岛素抵抗发生的机制。方法 利用单抗制备技术和酶联免疫方法获得17 株抗人胰岛素单克隆抗体(MAbs) ,测定这些抗体阻断胰岛素与其受体结合、抑制CHO 细胞(Chinesehamsterovarycells)上胰岛素受体自身磷酸化、以及免疫结合共价交联的胰岛素胰岛素受体的能力。结果 在这组MAbs 中,多数MAbs(16/17)阻断胰岛素与其受体结合或抑制CHO细胞上胰岛素受体自身磷酸化,其识别胰岛素上的位点与胰岛素的受体结合区域相重叠。有1 株MAb 具有免疫结合已与受体交联的胰岛素的能力,但不阻断胰岛素的作用。结论 在胰岛素抗体阳性的糖尿病患者中,其胰岛素抗体的识别位点对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浆细胞膜糖蛋白PC-1与胰岛素抵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浆细胞膜糖蛋白 1 (PC 1 )属 2型膜结合糖蛋白 ,分布于体内多种细胞上。在胰岛素抵抗或 2型糖尿病的人或动物中均发现PC 1的含量增高伴胰岛素受体酪氨酸激酶活性的下降及自动磷酸化作用的降低 ,从而抑制了胰岛素的作用 ,导致胰岛素抵抗。其抑制作用位点可能位于受体或受体后。部分实验证实PC 1对胰岛素的抑制作用与PC 1基因突变或多态性有关 ,提示可通过应用PC 1的单克隆抗体或二甲双胍来降低PC 1含量或阻碍PC 1与胰岛素受体相互作用 ,治疗部分胰岛素抵抗的病人。  相似文献   

9.
瘦素与胰岛素抵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瘦素是由肥胖基因编码的一种多肽激素,具有调节能量代谢和抑制食欲的作用。其调节作用由瘦素受体所介导。瘦素受体属于Ⅰ类细胞因子受体家族。Janus酪氨酸蛋白激酶-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蛋白(JAK-STAT)途径是瘦素信号转导的主要途径。大多数肥胖患者存在瘦素抵抗,瘦素抵抗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瘦素可抑制胰岛素分泌并拮抗胰岛素的多种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10.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亚细胞、细胞、组织或机体的病理生理状态,是糖尿病、肥胖症、高血压以及动脉硬化等疾病的共同危险因素。胰岛素抵抗是指胰腺分泌的胰岛素不能发挥应有的生物学效应以满足外周组织(肝脏、肌肉等)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及反应性降低,引起血糖升高,胰岛代偿性增加胰岛素分泌,出现高胰岛素血症。  相似文献   

11.
对未治Ⅱ型糖尿病患者18例,未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7例,和正常对照28例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同时还测定红细胞膜钠钾泵、钙泵活性,结果显示,糖耐量正常或异常的高血压病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高胰岛素血症,钠钾泵、钙泵活性降低,而Ⅱ型糖尿病伴高血压病患者和不伴高血压病者比无明显差别,提示高血压病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及(或)高胰岛素血症,而糖尿病伴发高血压病与胰岛素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痛风伴微量白蛋白尿患者胰岛素抵抗与红细胞膜胰岛素受体的关系。方法 观察106例痛风患者,按是否合并微量白蛋白尿(MAU),将其分为MAU组和正常MAU组(NMAU),测定空腹、餐后2h血糖、胰岛素及空腹血脂、血尿酸(UA),并检测高、低亲和力红细胞膜胰岛素受体数目(R1、R2)和高、低亲和力常数(K1、K2),分析痛风伴MAU患者胰岛素抵抗与红细胞膜胰岛素受体的关系。结果 MAU组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别为:(16±4)mU/L、(2.5±0.6)mmol/L、(3.2±0.5)mmol/L和3.6±1.2,正常MAU组分别为(13±3)mU/L、(2.3±0.8)mmol/L、(3.0±0.5)mmol/L及3.0±0.4,上述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痛风患者合并MAU红细胞膜胰岛素受体数目(R1)较正常MAU组明显减少,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痛风患者合并MAU的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示:HOMA—IR与年龄、体重指数(BMI)、TG、LDL—c、UA、UAER呈正相关(P〈0.05或P〈0.01),与R1、R2、K1、K2呈负相关(P〈0.05或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提示BMI、年龄、R1是影响痛风合并MAU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痛风合并MAU时存在胰岛素抵抗,且与红细胞膜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对未治Ⅱ型糖尿病患者18例,未治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37例,和正常对照28例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同时还测定红细胞膜钠钾泵、钙泵活性。结果显示,糖耐量正常或异常的高血压病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高胰岛素血症,钠钾泵、钙泵活性降低,而Ⅱ型糖尿病伴高血压病患者和不伴高血压病者间比无明显差别。提示高血压病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及(或)高胰岛素血症,而糖尿病伴发高血压病与胰岛素有关。胰岛素抵抗不仅影响细胞膜钠钾泵、钙泵的活性还影响其他血压调节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胰岛素是胰岛分泌的一种激素,是人体内最主要的降糖激素。所以人们称胰岛素是一种"合成性"或者"建设性"激素。胰岛素分泌不足,不管是绝对缺乏还是相对不足,都会造成血糖升高,甚至引起糖尿病。那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胰岛素受体和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5.
别名自身免疫低血糖症;B型胰岛素抵抗综合征(TBIR);胰岛素抵抗性糖尿病B型Kahn等~[1]于1976年首先报导了6例伴有黑棘皮病的高胰岛素血症患者,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后查证体内存在胰岛素受体抗体,后Kahn将伴免疫性疾病、血中存在胰岛素受体抗体的病人命名为胰岛素抵抗性糖尿病B型。2002年Arioglu等~[13]总结了24例B型胰岛素抵抗综合  相似文献   

16.
尽管胰岛素抵抗(IR)与糖尿病(DM),肥胖,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但其分子机制并不完全清楚。在细胞水平,IR是指胰岛素信号传导能力的减低,这种信号传导从胰岛素受体向下到达胰岛素作用的终未底物,涉及到细胞功能的多种代谢和促有丝分裂方面。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类似物控制血糖,联用超短效和超长效胰岛素类似物能更好地模拟生理性胰岛素释放,使血糖更平稳,但胰岛素类似物结构上的改变也导致了其生物学效应的改变,它们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受体的亲和力也有异于普通胰岛素,其促有丝分裂活性的改变可能影响乳腺和肠道等部位恶性肿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对20例心肌梗塞(MI)患者及与之配对的20例糖尿病患者、20例正常人的红细胞胰岛素受体进行测定,并根据Scatchard曲线计算受体的高、低亲和力位点数(Q1、Q2)及亲和力常数(K1、K2)。结果显示MI组K1、Q2、K2均低于正常对照组,K2亦低于糖尿病组,糖尿病组K1、Q2亦低于正常对照组。提示MI患者胰岛素抵抗可能与胰岛素受体异常有关,胰岛素受体缺陷、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三者交互影响可能在MI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游离脂肪酸是否通过改变胰岛素信号传导蛋白的表达和功能状态影响胰岛素在肝细胞内的信号传导。方法 分离培养Wistar大鼠肝细胞,以软脂酸或油酸与肝细胞共同孵育6、12、24小时,提取蛋白后用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胰岛愫 受体和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的蛋白水平,同时应用免疫沉淀和免疫杂交技术检测胰岛素刺激后胰岛素受体β-亚体单位和IRS-1的酪氨酸磷酸化程度。结果 (1)软脂酸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抗体导致胰岛素抵抗发生的机制。方法 利用单抗制备技术和酶联免疫是7株抗人胰岛素单克隆抗体,测定这些抗体阻断胰岛素与其受体结合、抑制CHO细胞上胰岛受体自身磷酸化、以及免疫结合共价胶联的胰岛素-胰岛素受体的能力。结果 在这组MAbs中,多数MAbs阻断胰岛素与其受体结合或抑制CHO细胞上胰岛素受体自身磷酸化,其识别胰岛素上的位点与胰岛素的受体结合上重叠。有1株MAb具有免疫结合自己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