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混合或单一单抗检测肺吸虫病人血清中循环抗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应用由7种抗卫氏并殖吸虫囊蚴和成虫单克隆抗体组成的混合McAb-ELISA法检测辽宁省凤城县肺吸虫病流行区208份滤纸血循环抗原,阳性率为38%。对100份同时有滤纸血和血清样本者同步检测进行比较,滤纸血CAg阳性率为62%,血清CAg阳性率57%,符合率为91%,经确切概率法处理两者无显著性差异,说明滤纸血可代替血清作CAg检测。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应用由7种抗卫氏并殖吸虫囊蚴和成虫单克隆抗体(PwM和PwA一McAb)组成的混合McAb一ELISA法检测辽宁省凤城县肺吸虫病流行区208份滤纸血循环抗原(CAg),阳性率为38%(79/208)。对100份同时有滤纸血和血清样本者同步检测进行比较,滤纸血CAg阳性率为62%(62/100),血清CAg阳性率57%(57/100),符合率为91%,经确切概率法处理两者无显著性差异,说明滤纸血可代替血清作CAg检测。分别用7种McAb检测55份混合McAb检测为阳性的样本,4种抗囊蚴McAb中G_2B_3检出率最高,A_3A_7次之,3种抗成虫McAb中A_3D_3检出率最高,表明用G_2B_3或A_3A_7与A_3O_3混合检测Pw病人CAg更省更好。但在斯氏肺吸虫流行区应首选A_2E_7,因其与斯氏Ag有强烈的交叉反应,对斯氏肺吸虫患者血清CAg检出率高达94.7%(18/19)。本研究结果提示上述7种McAb单独应用或不同组合后应用有助于提高CAg的检出率并有助于肺吸虫感染虫种和虫期的判别。  相似文献   

3.
McAbDot-ELISA检测卫氏并殖吸虫循环免疫复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Dot-ELISA法,以抗卫氏并殖吸虫囊蚴单克隆抗体IF8A3检测了卫氏并殖吸虫感染犬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动态。感染后1~2wk可以检测到免疫复合物,3~4wk阳性滴度逐渐上升,5~6wk处于较高水平,第8wk达高峰,然后较快地下降。研究结果表明,卫氏并殖吸虫囊蚴抗原特异的循环免疫复合物具有明显的期特异性;单克隆抗体Dot-ELISA检测特异的循环免疫复合物,可用于卫氏并殖吸虫病的早期诊断和活动性感染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McAb Dot—ELISA检测卫氏并殖吸虫循环免疫复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Dot-ELISA法,以抗卫氏并殖吸虫囊蚴单克隆抗体IF8A3检测了卫氏并及虫感染犬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动态,感染后1~2wk可以检测免疫复合物,3~4wk阳性滴度逐渐上升,5~6wk处于较高汪洋,第8wk达高峰,然后较快地下降,研究结果表明,卫氏并殖吸虫囊蚴抗原特异的循环免疫复合物具有明显的期特异性;单克隆抗体Dot-ELISA检测特异的循环免疫复合物,可用于卫氏并殖吸虫病的早期诊断和活动性感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以卫氏并殖吸虫囊蚴感染适宜和非适宜宿主,观察感染后的抗体动态变化情况。 方法  从安徽省休宁县采集溪蟹捣碎并收集囊蚴,以卫氏并殖吸虫囊蚴感染适宜宿主犬和非适宜宿主大鼠,收集感染后 0 ~ 16 周血清;以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为探针,建立 ELISA 方法检测不同宿主感染后的血 清抗体。 结果 检测卫氏并殖吸虫囊蚴感染动物的血清,均有抗体出现。 其中感染犬 3 周可检测抗体阳性,抗体水平达高峰的时间最早为 5 周;感染大鼠 1 周检出抗体阳性,2 ~ 3 周抗体水平达到高峰,至 8 周时抗体水平降低并维持在平衡状态。 结论 不同宿主感染卫氏并殖吸虫囊蚴后抗体变化有区别,在非适宜宿主体内短期抗体水平下降较快且维持在弱阳性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HBeAg阴性(双抗体夹心法)与HBeAg/IC形成及HBV变异株A1896的关系,评价HBeAg/IC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单克隆抗HBe固相ELISA检测血清中HBeAg/IC;套式多聚酶链反应检测HBVDNA;3'碱基特异多聚酶链反应判断A1896变异;ELISA检测HBeAg、抗HBe,研究对象为117例慢性HBV感染者,20例健康对照统计处理采用卡方检验.结果HBeAg/IC阳性血清中HBVDNA检出率明显高于HBeAg/IC阴性血清,P<0001(913%vs362%);29份HBeAg阴性、HBVDNA阳性血清中仅5例(172%)检出A1896,而且其中2例与野毒株(G1896)混合感染并伴HBeAg/IC阳性.29份中17份(587%)为HBeAg/IC阳性的G1896感染;血清抗HBe阳性组A1896检出率高于抗HBe阴性组,P<005(25%vs32%).结论HBeAg/IC为HBV活跃复制指标;临床HBeAg阴性、HBVDNA阳性患者仍多数为G1896感染,HBeAg/IC形致双抗体夹心法不能检出HBeAg;抗HBe应答可能为促使前C变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宿主血清中旋毛虫循环抗原(CAg)以诊断本病和考核药物疗效。方法 双抗体夹心-ELISA法,结果 94只实验感染旋毛虫小鼠,受染3d后,即有7%的小鼠显示阳性反应,受染30d,无论受染幼虫数目多寡(50、150及300条幼虫/只),全部受染鼠(100%)均显示阳性反应,给予丙硫咪唑治疗后的第1周,CAg的阳性率仍为100%,但在治疗后第2、3及4周,则分别降为60%、20%及10%。检测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抗小鼠L3T4、Lyt2单克隆抗体检测小鼠脾细胞中TH、Ts数,3H-TdR掺入法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及白细胞介素2活性测定的方法,对经口接种卫氏并殖吸虫囊蚴小鼠及感染此虫并接受白细胞介素2治疗的小鼠进行了细胞免疫功能的动态观察。结果显示,感染小鼠脾细胞中TH减少、Ts增多,TH/Ts比值降低。刀豆素蛋白A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受抑制。白细胞介素2诱导及活性测定中,靶细胞掺入的cpm值降低。提示卫氏并殖吸虫的感染可使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紊乱、降低。接受白细胞介素2活性水平高于感染组,接近正常对照组;提示白细胞介素2对增强感染卫氏并殖吸虫的小鼠细胞免疫功能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作者采用CoA-单克隆抗体夹心ELISA法分别检测150例胃癌、25例良性消化道疾病、86例正常人血清中肿瘤标志物MG-Ags(MG7-Ag、MGd1-Ag、MG9-Ag、MGC1-Ag)的含量。胃癌阳性检出率为57.3%(86/150),良性疾病假阳性率为12%(3/25),正常人为9.3%(8/86),诊断符合率为87%;说明应用该法测定血清中MG-AgS对胃癌具有较高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感染卫氏并殖吸虫大鼠吡喹酮治疗前后的抗体反应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间接血凝试验观察到感染卫氏并殖吸虫大鼠经吡喹酮治疗后,抗囊蚴抗原和抗成虫抗原的抗体滴度均升高,前者抗体滴度高于后者,两种抗体滴度最高峰均在治疗后第10天,以后逐步下降,分别于治疗后第120天和第90天降至低滴度。囊蚴抗体高滴度的时间长于成虫抗体,进一步证实卫氏并殖吸虫宿主体内的抗体反应具有期特异性。  相似文献   

11.
双抗体夹心-ELISA用于旋毛虫活动性感染的诊断及疗效考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宿主血清中旋毛虫循环抗原 ( CAg)以诊断本病和考核药物疗效。方法双抗体夹心 -ELISA法。结果 94只实验感染旋毛虫小鼠 ,受染 3d后 ,即有 7%的小鼠显示阳性反应 ,受染 30 d,无论受染幼虫数目多寡 ( 50、1 50及 30 0条幼虫 /只 ) ,全部受染鼠 ( 1 0 0 % )均显示阳性反应。给予丙硫咪唑治疗后的第 1周 ,CAg的阳性率仍为 1 0 0 % ,但在治疗后第 2、3及 4周 ,则分别降为 60 %、2 0 %及 1 0 %。检测 61头感染旋毛虫猪血清中 CAg,4 0头 ( 65.6%± 6.1 % )呈阳性反应。 1 0 0头正常猪均为阴性 ,30头感染囊尾蚴和 30头感染弓形虫的猪 ,仅 1头感染弓形虫的猪出现轻度交叉反应。检测 36例旋毛虫病人血清中 CAg,2 6例 ( 72 .2 % )呈阳性反应。 50例正常人皆为阴性。 1 4 2例其他 9种寄生虫病人 ,仅 1例囊尾蚴病人出现轻度交叉反应。结论旋毛虫 CAg的检测具有早期诊断和考核药物疗效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血吸虫循环抗原检测及疗效考核价值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采用单克隆抗体(McAb)S31/32双夹心ELISA法检测感染不同寄生虫病人血清中循环抗原(CAg)427份,其中慢性血吸虫病188例,阳性检出率为95.2%,晚期血吸虫病阳性率4.5%(2/44),正常53人假阳性率5.7%.测定其他寄生虫感染患者及肝炎病人,除发现肺吸虫病、旋毛虫病和华枝睾吸虫病有交叉反应外,其它均呈阴性反应.同时,检测血吸虫病治疗前、后CAg,计495 份血清,慢性血吸虫病治疗前188例,阳性率95.2%,吡喹酮治疗后3、6、12和36个月,其阴转率分别为20.4%、31.9%、96.2%和87.7%.比较双夹心ELISA法和一步法ELISA检查CAg,无显著差异.测试结果提示,采用单抗S31/32建立的双夹心ELISA检测血吸虫循环抗原有很高的敏感性和良好的特异性,病人在治疗后一年其阴转率高,有很好的疗效考核价值.  相似文献   

13.
应用金标记猪囊尾蚴囊液抗原为探针,以抗猪囊尾蚴抗原的McAb为联桥,建立了非常规Dot-IGS用于检测脑囊虫病患者CAg的方法,用4G_2McAb检测84例脑囊虫病人脑脊液(CSF),CAg阳性率为88.09%。检测63例其他疾病患者,出现2例假阳性。以1F_(11)McAb检测14例脑囊虫病人,13例检出CAg,阳性率为92.86%。检测其他疾病患者36例,均为阴性。用4G_2与1F_(11),株McAb可分别检出最小抗原量为1ng/ml和0.25ng/ml。本法敏感、特异、操作简单,可用于脑囊虫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应用Dot-ELISA方法,以卫氏并殖吸虫(Pw)成虫单克隆抗体A_3D_3(McAbA_3D_3)检测5只实验感染犬吡喹酮治疗前后血清循环抗原(CAg)动态。结果表明,检出CAg最早时间为感染后第4d,至第19d,4只犬CAg检测均为阳性。感染后第101d,其中2只以吡喹酮总量3.2g进行治疗,治疗后短期内CAg滴度明显升高,至治疗后第6d达高峰,1号犬和3号犬分别在治疗后第65d和26dCAg滴度下降为0。2只未治疗感染犬CAg滴度维持于1:160~1:640。治疗后80d剖检2只治疗犬,其肺部均有多个陈旧性虫囊,内多为变性坏死虫卵,未发现虫体。未治疗犬于死后解剖获成虫60条。上述研究结果提示用McAbA_3D_3作Dot-ELISA对犬的Pw活动性感染具有早期诊断和疗效考核价值。  相似文献   

15.
应用Dot-ELISA,以抗卫氏并殖吸虫囊蚴和成虫McAbG_2B_3、A_3D_3检测了4只Pw囊蚴感染犬吡喹酮治疗前后血清CAg动态。感染后第4d,4只犬囊蚴CAg均为阳性,1只犬成虫CAg为阳性。至第19d,4只犬囊蚴和成虫CAg均为阳性。第101~105d,4只犬中2只以每只3.2g总量吡喹酮进行治疗,治疗后短期内囊蚴和成虫CAg滴度明显升高,其中尤以成虫CAg升高显著。至治疗后第6d,囊蚴和成虫CAg达高峰,其后便逐步下降。1号犬在治疗后55d、2号犬于治疗后26d囊蚴CAg滴度为0.1号犬于治疗后65d、2号犬于治疗后36d成虫CAg滴度为0。未治疗犬成虫CAg维持于1:16~1:640,囊蚴CAg为1:20~1:40,CAg的动态呈现明显的期特异性。治疗后80d剖检2只治疗犬,其肺部均有多个陈旧性虫囊,虫囊内多为变性坏死虫卵,未发现成虫。未治疗犬于死后即行解剖检获Pw成虫60条。上述研究结果提示:1.感染Pw犬囊蚴CAg的动态具有明显的期特异性,与虫体在宿主体内的发育情况是一致的;2.有效治疗后囊蚴和成虫尤其是成虫CAg的滴度在短期内明显升高;3.可联合或单独应用抗囊蚴McAbG_2B_3、抗成虫McAbA_3D_3进行并殖吸虫病的虫期诊断和疗效考核。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抗肠相关抗原单克隆抗体(单抗)JPG5和抗虫卵可溶性抗原单抗JPS6、JPG5+JPG1组合和JPS6+JPG1组合对血吸虫循环抗原(CAg)的诊断效能。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慢性血吸虫病、急性血吸虫病、晚期血吸虫病、卫氏并殖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以及治疗前、治疗后半年、治疗后1年的慢性血吸虫病疗效考核血清进行CAg单位点和多位点检测。结果JPG5检测慢性血吸虫病患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4.3%和96.8%,JPS6分别为78.7%和95.3%;两株单抗与卫氏并殖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及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15.2%、15.6%、3.2%和21.5%、15.6%、16.0%。JPG5检测治疗后1年的慢性血吸虫病患者血清CAg阴转率高于JPS6。JPG5+JPG1组合检测慢性血吸虫病患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1%和93.7%,JPS6+JPG1组合分别为73.5%和96.1%;两种组合与卫氏并殖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及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交叉反应率分别为21.5%、15.6%、18.0%和22.8%、15.6%、16.0%。两种组合多位点检测治疗后1年的慢性血吸虫病患者血清CAg阴转率分别为66.7%和45.5%。结论JPG5、JPS6可用作CAg检测的备选探针。JPG5+JPG1组合与JPS6+JPG1组合对CAg的诊断效能相近;较之单位点检测,多位点检测敏感性无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用单克隆抗体致敏绵羊红细胞作反向间接血凝试验,检测77例囊虫病人血清循环抗原,阳性率为64.9%;30例正常人血清的假阳性率为0;22例华支睾吸虫病人、24例包虫病人和17例弓形虫病人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4.6%、4.2%和11.8%。结果表明,该法较为敏感、特异,且稳定可靠、简单易行,尤适于在基层医疗单位推广应用。检测经治疗1~10个疗程囊虫病人血清中循环抗原和抗体,发现随着疗程的增加循环抗原的消失明显快于抗体,且大部分患者的循环抗原和其临床症状、体征同时消失。表明循环抗原的检测对囊虫病的诊断和疗效考核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用一种快速免疫方法制备抗人尿液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的单克隆抗体。方法: 将日本血吸虫病患者尿液用15% 三氯醋酸提取循环抗原后采用脾内直接注射法免疫 B A L 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结果: 建立了 2 株分泌抗人尿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的单克隆细胞株2 E6 及2 B11,两者免疫球蛋白鉴定均属 Ig M 类, E L I S A测得单抗对尿液循环抗原( I H U C Ag),效价分别为2.56×105 和6.4×104 。琼脂双扩散试验显示2 株单抗与正常人尿三氯醋酸提取物均不能形成沉淀线,而2 E6 与日本血吸虫病患者尿液循环抗原能产生沉淀线。分别用2 B11 和2 E6 腹水为捕捉抗体, H R P H11 为酶标抗体检测 12 例急性血吸虫病患者尿液,依次为6 例和3 例阳性,8 例正常人尿液均为阴性。结论: 用血吸虫病患者尿液提取的循环抗原经脾脏注射免疫 B A L B/c 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用于检测日本血吸虫病患者尿液中循环抗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用Dot-ELISA观察人工感染2株不同剂量的弓形虫家兔血清循环抗原(CAg)动态。结果感染RH株弓形虫速殖子10~4/只和10~2/只的两组家兔,CAg出现和全部阳转时间均在感染后3d。但RH株的感染量影响宿主血清CAg动态。感染PP株10~6/只和10~4/只的两组家兔,血清CAg变化无明显差异。RH株CAg水平变化急骤,而PP株变化较平缓,表明宿主血清CAg动态与弓形虫虫株毒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采用McAb-Dot-ELISA的方法,平行地对日本血吸虫病家兔血清和尿液中的日本血吸虫肠相关趋阴极抗原的水平动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家兔在感染血吸虫第4周后尿液中有28.6%(2/7)可检出CAg,10至12周达到高峰71.4%(5/7);血清中CAg于感染后第2周可检出,8至10周达到高峰,以后缓慢下降。提示家兔在感染10周左右可能是尿液中CAg检出的理想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