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152例小儿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方差分析、x2检验进行继发腹泻单因素分析,包括年龄、性别、住院月份、住院时间、居住地、病情转归、体质量、病情程度、X线改变、血中性粒细胞比例、血红蛋白计数、激素应用、抗生素联合应用及微生态制剂应用等.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与小儿肺炎继发腹泻有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年龄<3岁、住院>14 d、血中粒细胞>70%、应用抗生素>2周、使用激素、联合应用抗生素是6个有显著意义的单因素变量;其中应用抗生素>2周、年龄<3岁以及联合应用抗生素是小儿肺炎继发腹泻3个独立危险因素.认为合理应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注意保持肠道微生态平衡,是预防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31日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收治的确诊IE患者,根据是否发生术后肺部感染分为肺部感染组与非肺部感染组。肺部感染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变量再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估模型的精确度。结果 共纳入225例患者,非肺部感染组202例,肺部感染组23例,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0.2%。肺部感染组患者痰培养均阳性,总共培养出24株病原体,细菌15株(62.5%),真菌9株(37.5%)。最常见病原体为铜绿假单胞菌和白念珠菌,均为4株,占16.7%。单因素分析结果示IE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脑血管疾病、急性左心力衰竭、赘生物大小、降钙素原、脑钠肽、体外循环时间延长、术后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 相似文献
3.
周天球张俊芳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22,(9):1053-1056
目的分析感染性眼内炎患者致病原因、病原学培养结果、治疗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参与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眼内液标本进行病原微生物培养与鉴定,根据患者眼内炎严重程度采用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白内障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危险因素。结果72例感染性眼内炎患者中,主要为外源性眼内炎(65例)。37例有眼部手术史,主要为白内障术后(28例),28例有外伤史,主要为穿通伤(18例)。72份眼内液标本中,28份标本培养结果阳性。病原菌以表皮葡萄球菌(9株)为主。外源性眼内炎患者与内源性眼内炎患者分泌物标本培养阳性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2例感染性眼内炎患者,13.89%行前房或玻璃体注射抗菌药物及全身药物治疗,83.33%接受玻璃体切除手术,2.78%经药物及手术治疗无果行眼内容剜除术或眼球摘除术(均为内源性眼内炎)。经过治疗,眼球保留率为97.22%。患者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结果,60例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02,45例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02,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与对照组对比分析显示,年龄、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术中玻璃体溢出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白内障手术时间>30 min、术中玻璃体溢出为白内障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感染性眼内炎患者主要为外源性眼内炎,其中白内障术后眼内炎患者占比最高。患者进行白内障手术时间长、术中玻璃体溢出容易引发术后感染性眼内炎。 相似文献
4.
5.
小儿感染性腹泻的病原学进展山东省立医院(250012)王玉林小儿腹泻病因复杂,归纳起来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本文主要介绍感染性腹泻的病原学进展。1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的鉴别腹泻的病因很多,70%以上是感染性腹泻。临床上感染性腹泻与非感染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发生栓塞事件(EE)的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8年至2019年,我院诊断为IE的患者,随访至患者出院。比较IE合并EE与IE不合并EE两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1) IE患者EE发生率为20.9%,合并EE的IE患者平均年龄为49岁,男性占65.5%,自体瓣膜占79.3%,二尖瓣受累者占51.7%,赘生物大小平均为14.82 mm,病原微生物以葡萄球菌属及链球菌属为主,栓塞部位以中枢神经系统最为常见;(2)单因素分析显示:女性(OR=2.52,95%CI:1.01~6.27,P <0.047)、大的赘生物(OR=1.13,95%CI:1.02~1.22,P <0.001)、WBC≥15×109/L(OR=11.25,95%CI:2.06~61.49,P <0.005)、升高的CRP(OR=1.01,95%CI:1.01~1.02,P <0.001)以及血培养阳性(OR=2.48,95%CI:1.08~5.71,P <0.033)为栓塞事件的危险因素,而MPV增大(OR=0.74,95%CI:0.5... 相似文献
7.
感染性腹泻新病原体研究动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国内外感染性腹泻新病原体研究动态的阶段性回顾,使我们至少获得下列启迪:(1)感染性腹泻病与经济文化、战乱及社会动荡相伴;(2)感染性腹泻病是无国界的,特别像霍乱这样的国际检疫传染病更是全人类公害;(3)从理论上讲,感染性腹泻病是完全能够预防和控制的。但实际上因影响因素较多,难度极大。如果我们将彻底控制感染性腹泻病的希望寄托于抗生素、液体疗法和疫苗(菌苗)的研制及应用是不现实的。本文仅感染性腹泻新病原体霍乱、O139、EHEC O157:H7、非Ol群弧菌、弯曲菌、耶尔森菌、病毒性腹泻、SARS胃肠系统合并症、隐孢子虫、难辨羧状芽胞杆菌、革兰阳性棒状杆菌等研究动态做以介绍。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山区县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绩溪县2004~2007年其他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绩溪县2004~2007年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率分别为:192.78/10万,187.47/10万,390.63/10万,251.46/10万,是当年法定网络报告传染病的第一位,并呈增长趋势.发病数以5岁以下婴幼儿,农民和散居儿童发病最多,在不同的乡镇发病率存在一定的差距,5~8和10月是发病高峰期.结论 做好农村健康教育,提高农民保健意识,婴幼儿卫生护理水平,是今后控制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率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现将我院1983~1990年资料较完整的439例感染性腹泻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1.病例来源及分类:439例均经粪便细菌培养,其中细菌性痢疾300例(68%),细菌性肠炎122例(27%),真菌性肠炎14 相似文献
10.
感染性腹泻的临床诊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从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对国内外感染性腹泻的临床诊治作一回顾性总结与评述,并指出感染性腹泻绝不是一个单纯的医学问题,而是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感染性腹泻是无国界的,是全人类的公害;我国应从现实情况出发,强调预防和控制措施的落实。 相似文献
12.
感染性腹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感染性腹泻是一个古老而常见的疾患 ,是由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或寄生虫所引起的、以腹泻为主并广泛存在、流行于世界各地的肠道传染病 ,也是当今全球性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其发病率仅次于上呼吸道感染。在我国感染性腹泻的发病率居所有传染病之首位[1] 。感染性腹泻在世界大部分地区仍是重要的医学难题之一 ,细菌性痢疾、沙门菌感染的发病率居高不下 ,加之新病原体的出现、肠道致泻菌耐药问题等 ,给防治工作及实验室诊断带来了新的难题和挑战[2 ] 。1 霍乱新菌株O139的流行1993年 3月Lancet[3 ] 报道了在南亚的印度和孟加拉国多…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调查分析一起医院内群体性感染性腹泻的原因,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结合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粪便标本2份、肛拭子标本5份进行肠道致病菌、诺如病毒检测。结果本次疫情流行9d,发病22例(住院病人15例,护工1例,清洁工1例,医务人员5例),罹患率23.91%。2份粪便标本、4份肛拭子标本检出G11型诺如病毒核酸阳性。通过采取隔离治疗感染病例、消毒环境及物品、对医务人员及病人卫生宣教等综合措施,疫情得到及时控制。结论这是一起由诺如病毒感染所致的感染性腹泻事件,密切接触是本起疫情的主要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校园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疫情,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及健康教育。方法 2022年11月15日~21日期间,某学校多名师生出现腹泻、发热等症状,将该校相关526名师生作为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流行病学调查人员对本次研究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对食堂门把手、饮水器、马桶等重点环境涂抹样标本进行检测,采集食堂食品样本、净化水、自备水样本进行相关环境卫生学调查。采集调查对象带粪便肛拭子、呕吐物等标本,提取核酸后,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进行诺如病毒检测,同时进行GⅠ型、GⅡ型分型。对本次疫情相关526例师生进行诺如病毒感染防控知识知晓情况问卷调查,分析调查对象对诺如病毒感染防控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 本次疫情为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由诺如病毒感染引发,传播方式为人传人。38例符合疑似病例定义,13例符合确诊病例定义,罹患率9.70%。51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92.16%)、恶心、呕吐(62.75%)。本次疫情首例病例于2022年11月15日下午13时发病,恶心、呕吐4次,腹泻4次,均为水样便,伴发热39℃,16日出现3例不同症状病例,17日~18日病例集中出现,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2019年5月发生于驻疆某训练基地一起感染性腹泻疫情的病因和流行病学特征,为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个案流行病学调查,采用细菌分离培养和荧光实时(Real-time)PCR法检测病原。结果该基地食堂就餐150人中,共发病14例、罹患率为9.33%;病人主要症状以腹泻为主,伴有轻度恶心和呕吐;14份病例粪便或肛试子标本中,检出致病性大肠杆菌10份和A组轮状病毒核酸阳性11份。结论此次疫情是一起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和轮状病毒污染食物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经采取隔离、食品卫生学及健康教育等处置措施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本地区儿童感染性腹泻的病原学特征,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就诊的468例儿童感染性腹泻患儿资料,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感染性腹泻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病原体、发病年龄、发病季节等病原学特征。于患儿未用药前对其粪便标本进行采集,采用分离培养法对五种病毒(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札如病毒、星状病毒、腺状病毒)、沙门菌、5种肠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进行鉴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沙门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氨曲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复方新诺明、多粘菌素B的耐药情况。结果 468例感染性腹泻患儿中41.02%为稀便,患儿出现发热、呕吐、咳嗽、腹痛、惊厥临床症状的占比分别为75.85%、58.12%、11.75%、8.12%和5.34%。共收集粪便标本或肛拭子468份,总体阳性率为39.53%,22.65%为单一病毒阳性(106/468),11.11%为单一细菌阳性(52/468),4.27%为病毒-病毒混合感... 相似文献
19.
导致人类感染性腹泻的病原菌大约有20~30种,其中以志贺菌属和各种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为最主要的病原菌,沙门菌属、副溶血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样芽孢杆菌等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也时常发生,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此外,霍乱弧菌的暴发流行在世界范围内仍时有发生.虽然对各种感染性腹泻的治疗随着补液疗法和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有了很大进步,但随着临床上抗生素的滥用,加速了肠道病原菌耐药性的产生,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因此,了解抗生素在感染性腹泻中的合理使用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0.
感染性心内膜炎有着高患病率和死亡率,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并预测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揭示了与其预后相关的预测因素。其中主要预后预测因素包括患者特征、临床并发症、病原微生物和超声心动图表现;新型预后预测因素包括炎症标志物水平、血小板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微囊泡水平、心脏瓣膜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摄取强度。一些研究构建出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的预后预测模型,如Hasbun R模型、Sy RW模型和Park LP模型。现从以上三个方面对感染性心内膜炎危险分层及预后预测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