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982年6月至1983年1月,我们在流行性出血热疫区唐口公社,应用间接荧光抗体技术(IFAT)检查四种野外鼠,其中黑线姬鼠474只,带病毒抗原阳性鼠12只,带毒率为2.53%,但有的月份可高达8.69%;褐家鼠36只,阳性鼠1只,带毒率为2.77%;检查黑线仓鼠19只和小家鼠2只,均为阴性。在同期相同地点检查室内鼠两种,其中褐家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流行性出血热在人群中发病情况,探讨本市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为防治流行性出血热提供依据。方法人间疫情监测对白城市各监测点的月报及年报报表中的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宿主动物监测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动物流行病学方法。结果 2011年度本市流行性出血热共发病59例,发病率2.90/10万,其中监测点洮南市25例,发病率25.60/10万;34例为本市责任报告单位报告,另外25例为外地报告本地病例,监测点洮南市在春季、秋季监测鼠密度各1次,秋季居民区的鼠密度有所上升;而野外鼠密度呈下降。结论白城市2011年流行性出血热发病较2010年呈显著上升趋势,主要集中在洮南市、洮北区,褐家鼠、长爪沙鼠是出血热的宿主和主要的传染源。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北京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宿主动物的感染情况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北京市9个区(县)作为研究试验区,设立14个调查点,对HFRS动物宿主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应用全球定位系统对调查点进行定位,在ArcGIS软件支持下,建立调查点矢量图层,并与北京市1:100000地形图、北京市Landsat-7 TM卫星遥感影像图及北京市高程图进行叠加,分别提取调查点周围2km缓冲区内的平均海拔,校正植被指数及土地利用信息,导出后在SPSS13.0中分析宿主感染情况与环境因素的联系。结果 不同地区间HFRS动物宿主密度和带毒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宿主带毒率和带毒指数与园地、水浇地面积成正相关关系;宿主带毒情况和校正植被指数之间无相关性;褐家鼠带毒率与海拔、水浇地面积之间呈正相关荚系。结论 北京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动物感染情况与土地利用等地理环境因素有关,提示应根据不同地理环境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 为了阐明本市流行性出血热(EHF)的流行规律,了解宿主动物的种类组成,确定主要传染源,分折感染环境,给EHF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站在疫区进行了鼠类种、群分布密度及抗原携带情况调查,现报告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用捕鼠中型铁夹放在室内外,夜放晨收,连放3夜,共捕鼠119只;另用夜夹法捕获35只,共有6个鼠种。室内鼠密度16.33%,以褐家鼠为优势种(83.67%);野外鼠密度为23.33%,以黑线姬鼠为优势种(58.57%),褐家鼠次之(20.00%)。将捕获的154只鼠种经特异性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室内褐家鼠鼠肺中检出EHF相关抗原阳性率为7.32%。野外黑线姬鼠抗原阳性率4.92%,褐家鼠为18.18%。室内外褐家鼠的带毒率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X~2=1.71,P>0.05)。野外褐家鼠与黑线姬鼠带毒率亦无显著差异(X~2=3.68,P>0.05)。其它鼠种均  相似文献   

5.
掌握昆明市啮齿动物自然感染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状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于2000年6月在该市西山区和安宁市捕获鼠类13种531只,用免疫荧光试验检测其肺组织中该病毒抗原,结果西山区和安宁市鼠类带毒率分别为4.19%(7/167)和7.97%(29/364),带毒鼠种为褐家鼠,黄胸鼠和小家鼠,证实该地存在着以家鼠型为主的肾综合征出血热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1980年12月到1984年6月,对22个省、市、自治区86个调查点,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自35种脊椎动物27692份肺标本中,查出874只携带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原,其中包括黑线姬鼠、大林姬鼠、高山姬鼠、褐家鼠、大白鼠、黄胸鼠、大足鼠、罗赛鼠、社鼠、小家鼠、黑线仓鼠、东方田鼠、棕背(鼠平)、短尾鼩等。研究认为,黑线姬鼠和褐家鼠是中国流行性出血热主要传染源,其带病毒鼠的分布,一般具有相对集中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齐齐哈尔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 ,辖 7区 8县 1市 ,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是流行性出血热高发区。多年来流行性出血热一直是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 ,由于本病初期类似感冒症状 ,每年约有 1.6 %的病人因治疗不及时等原因死亡。为深入了解齐齐哈尔市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特征和发病规律 ,现将近 18年来发病情况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所有数据均来自齐齐哈尔市卫生防疫站 1985— 2 0 0 2年流行性出血热疫情统计资料。1.2 方法 统计分析 18年来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情况 ,并将其动态变化过程绘制统计图。2 结果2 .1 时间分布2 .1.1 …  相似文献   

8.
沧州市位于河北省中部,东临渤海湾,北与天津接壤,为平原农业区,地势低洼,多为盐碱地。1986年发现首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例,20世纪90年代后流行性出血热(EHF)疫情逐渐上升,并一直维持在较高的发病水平。为了解沧州市EHF宿主动物感染情况,于1998-2004年对沧州市EHF鼠间疫情进行了监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按照全国流行性出血热监测方案要求,每年选4个县为监测点,在春秋季节对鼠密度、鼠种构成、鼠带毒率进行监测,每个监测点每次室内布夹不少于100夹次,野外不少于300夹次,同时收集其他方法捕获的老鼠,剖取鼠肺,用荧光免疫法查EHF抗…  相似文献   

9.
肾综合症出血热(EHF)是危害人类比较严重的一种传染病,危害性较大,尤其在中国,姬鼠型和家鼠型EHF每年都有流行,是除了病毒性肝炎外危害性极大的一种病毒性疾病。过去长春市为低发区,近几年发病人数逐年增加,现已将该病列为重点防治疾病。鼠类是EHF病毒的主要储存动物,传染源为黑线姬鼠和褐家鼠。过去鼠类携带EHF病毒以家鼠型居多,但2004年鼠类出血热病毒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以野鼠型居多。并以褐家鼠携带为主。为了进一步了解鼠类带毒情况,为预防和控制本病的发生与流行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本文报道了2004年采集的621份鼠肺出血热病毒分型鉴定结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查明新疆喀什地区两起(莎车县、叶城县各一起)不明原因疑似出血热是否为流行性出血热汉坦病毒感染及其感染方式。方法 现场调查患者居住场所环境及饮食卫生,在患者居住场所及周边环境捕鼠并采集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实时荧光定量PCR试验检测标本。结果 莎车县和叶城县各一例疑似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清汉坦病毒IgM抗体均呈阳性,其中莎车县病例抗体滴度1∶6 400,叶城县抗体滴度1∶12 800;疑似流行性出血热汉坦病毒特异核酸检测,其中莎车县阴性,叶城县阳性(FAM通道Ct值阴性,HEX通道Ct值36.809);患者居住场所及周边环境共捕获啮齿动物小家鼠4只、褐家鼠24只,其中小家鼠流行性出血热汉坦病毒特异核酸检测均阴性,褐家鼠阳性6份、阳性率25.00%。结论 喀什地区两起疑似出血热均为流行性出血热汉坦病毒(汉城型)感染,感染方式为通过食用被褐家鼠粪便、尿液污染的食物后经消化道感染流行性出血热汉坦病毒(汉城型)。  相似文献   

11.
从黑线仓鼠肺中分离出流行性出血热家鼠型病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黑线仓鼠肺中分离出流行性出血热家鼠型病毒李琦,李伟,张作儒,赵宏儒,孟宗达,高秋菊,王华,陈化新,叶青自1978年从疫区黑线姬鼠肺中分离出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以来[1],又相继从褐家鼠等多种宿主动物中分离到EHFV[2~4]。众多调查发现黑...  相似文献   

12.
窝鼠中流行性出血热病毒自然感染特征调查分析杨占清,于晓敏,刘运喜,孟祥瑞,高学运,张云,张炳根,陶开华,刘景山流行性出血热(EHF)的主要传染源为黑线姬鼠和褐家鼠[1]。在自然条件下鼠类生活与繁殖的基本单位是鼠窝,因此,以窝鼠作为一个观察单位,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城市型流行性出血热(附1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外报告从褐家鼠或黑家鼠中分离出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或找到相关抗原,因而为城市居民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提供了依据。城市型出血热尚未引起足够重视,误诊甚多,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病例作一小结与分析。一般资料1、本组13例是1979年10月~1983年9月所收治的病人,占同期收治出血热188例的6.9%。其中在职工人6人,退休工人2人,干部4人,医师1人  相似文献   

14.
我国流行性出血热,依其传染源的不同,分为家鼠型、野鼠型及实验动物型。我省于1982年在济宁地区发现家鼠型流行性出血热,并从褐家鼠肺组织分离到病毒。此型出血热目前已蔓延及菏泽,泰安等地、市。家鼠型出血热的临床经过较野鼠型为轻,容易误诊或漏诊。为此,我们对1984年嘉祥、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掌握滇西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特点,提供防治参考,对人间和鼠间疫情进行了调查.方法 收集滇西本病疫情资料,并在该地区采集人血清以及鼠肺脏和血清作汉坦病毒抗原和抗体检查.结果 滇西地区2004和2005年共报告病例41例,占全省同期发病数的40.59%.主要发病地区为祥云、兰坪、古城、永胜、宁蒗、宾川、巍山、弥渡、大理市(县、区),人群隐性感染率为1.81%.2004和2005年在玉龙、古城、永胜、宾川、祥云、大理、澜沧、景东、龙陵、盈江、腾冲、昌宁、宁蒗县和兰坪县(市、区)采集到16种1 825份鼠肺标本,鼠间汉坦病带毒率为2.47%.居民区以褐家鼠和黄胸鼠为优势鼠种,野外以高山姬鼠和大绒鼠为优势种,带毒鼠种为褐家鼠、黄胸鼠、大绒鼠、大足鼠、高山姬鼠和臭鼩鼱.结论 该地区广泛存在以褐家鼠和黄胸鼠为主要宿主动物的家鼠型疫源地,也存在着以高山姬鼠和大绒鼠为主的野鼠型疫源地.滇西疫区正在扩大,应采取以灭家鼠和健康人群接种家鼠型或两型混合疫苗为主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流行性出血热又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是一种由汉坦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发热、出血、肾脏损害为主要症状的传染性疾病,临床多见于青壮年人群。流行性出血热的病理生理学研究将其分为发热、低血压性休克、少尿、多尿、恢复等五个分期~([1-3]),本组研究通过对本院收治的60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探讨分层体温管理联合循证护理在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中的应用。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进一步掌握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在云南省的流行特征,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云南省本病疫情资料,采集人血清、鼠类肺脏作汉坦病毒(HV)抗体和抗原检查。结果2009年云南省共报告本病16例,死亡1例,年发病率为0.04/10万。病死率为6.25%:发病地区为大理、昆明、红河、文山、楚雄和怒江州(市)。在固定监测点泸西县、祥云县和昆明市五华区捕获鼠类8属15种559只,人血清292份,其中居民区以黄胸鼠和褐家鼠为优势鼠种,野外以大绒鼠和高山姬鼠为优势鼠种;鼠间HY带毒率为3.78%(20/529),带毒鼠型动物为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大足鼠、大绒鼠、臭鼩鼱和灰麝鼩。健康人血清HV抗体检测,人群隐性感染率4.45%(13/292)。结论进一步证实了云南省存在着以褐家鼠和黄胸鼠为主要宿主的家鼠型HFRS疫源地,也存在着以高山姬鼠和大绒鼠为主的野鼠型疫源地;近几年发病率有所下降与鼠密度和鼠间HV感染率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2011-2020年河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特征及宿主动物监测数据,为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1-2020年河北省HFRS病例及宿主动物监测资料。结果 2011-2020年河北省共报告HFRS病例6 35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88/10万;死亡17例,病死率为0.27%。河北省HFRS病例主要集中在秦皇岛、唐山、承德市,占病例报告总数的88.91%。病例呈现出“双峰型”分布,3-5月为发病大高峰,11-12月为小高峰;男女比例为2.36∶1,60~7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HFRS病例以农民居多;居民区鼠密度及鼠带毒率均高于野外,2011-2020年鼠密度较平稳,鼠带毒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不同地区鼠带毒率与人群发病率呈正相关(r=0.972,P<0.01)。结论 河北省HFRS疫情在2013年达近10年发病高峰,整体呈现下降态势并趋于平稳,地理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应加强重点地区病例及宿主动物监测,落实防鼠灭鼠及免疫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2001~2002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为掌握云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特点,提供防治参考,对人间和鼠间疫情进行了监测.方法收集全省本病疫情资料,并在监测县采集人血清以及鼠肺脏和鼠血清作汉坦病毒抗原和抗体检查.结果 2001~2002年全省共报告本病102例,死亡3例,年发病率为0.12/10万,病死率为2.94%.主要发病地区为红河州、昆明市、楚雄州.疫区人群隐性感染率为4.19%.2002年在泸西、寻甸和永胜监测点捕获鼠类9种891只,居民区以褐家鼠和黄胸鼠为优势鼠种,野外以高山姬鼠为优势种;鼠间汉坦病毒带毒率为3.65%,带病毒鼠种为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和高山姬鼠.2001年在大理市野外捕鼠12种140只,大绒鼠为优势种,带毒鼠为大绒鼠、大足鼠、黄胸鼠、社鼠和短尾鼠句.结论监测区内存在有以褐家鼠和黄胸鼠为主要宿主动物的家鼠型疫源地,也存在着以高山姬鼠和大绒鼠为主的野鼠型疫源地.发病率上升与较高的鼠密度和鼠间感染率有关.应采取以灭家鼠和接种家鼠型或两型混合疫苗为主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分析2000-2010年西安市病例资料,描述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方法:对2000-2010年传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网络直报的HFRS病例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市共报告HFRS病例10647例,死亡115例,病死率1.08%。病例主要集中在周至县、户县、长安区,占总发病数的71.61%(7624/10647);HFRS时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双峰”特点。82.25%的患者集中在16~60岁年龄段,农民占发病69.75%(7788/10647)。野外和居民区优势鼠种分别是黑线姬鼠和褐家鼠,带毒率为10.56%、带毒指数为0.55。结论 西安市HFRS疫情总体呈现持续平稳下降趋势,与近年采取疫苗接种和防鼠灭鼠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有关。个别地区鼠密度和/或带病毒率仍然较高,有些疫区也在演变,甚至出现新疫区,HFRS暴发流行的隐患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