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钩端螺旋体L型感染与钩端螺旋体脑动脉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钩端螺旋体 L型感染与钩体脑动脉炎发病的可能关系。方法 对74 例钩体脑动脉炎患者血液及脑脊液进行钩端螺旋体普通培养、 L 型培养, 患者血清做显微镜凝集试验, 用免疫荧光染色确定钩体 L 型及其原菌型。结果 钩体脑动脉炎患者钩体 L型培养、普通培养、钩体 M A T的阳性率分别为: 473 % 、189 % 、703 % 。分离出的钩体 L 型呈多形性。结论 钩端螺旋体 L 型感染与钩体脑动脉炎的发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危害我省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自然疫源性疾病,自1952年在临海市首发以来,疫区不断扩大,病人急剧增加,到1996年止,发病已超过13.7万例。我省历史上钩体病曾多次暴发流行,如1965年钩体病暴发,全省病例达4万余人,发病率为140.38/10万,死亡90人。为了了解和掌握我省钩体病暴发流行疫情特点和规律,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防止钩体病的再度暴发,我们分析研究了全省历史上规模较大的10起暴发疫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疫情资料来源全省钩体病暴发县市调查资料和上报疫情资料。二、血…  相似文献   

3.
钩端螺旋体(下称钩体)DNA探索性研究工作起始于60年代末期。美国乔治敦大学Haapala等用冷酚法提取在培养过程中加入~3H胸腺嘧啶核苷的数株钩体DNA,利用热解链温度(T_m)曲线和浮力密度法(Buoyanty density)确定其硷基配对组成(G+C),并通过标记在DNA上的~H测定特异性核双倍体形成,以了解其遗传相关性。结果表明,致病钩体根据其G+C百分率可分为两组,同组钩体DNA有很高程度的遗传相关性,而组间钩体则几乎缺如。从而提出,钩体DNA的组成可能与其生物学特性有某种关系。  相似文献   

4.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兴起,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的研究工作者相继利用DNA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分子杂交、分子克隆与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钩体DNA代谢基因的调控与抗原基因的表达均获得了新的认识,并为该病的检测、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的追踪以及监测提供了一些快速、简便、可靠的方法。 一、钩体基因组大小及其G C%含量 肖建国等用脉冲凝胶电泳技术(PFGE)对不同群型的5株钩体基因组DNA分子量进行了研究,表明钩体基因  相似文献   

5.
钩端螺旋体组分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钩端螺旋体组分疫苗研究进展李巍,应英华综述严杰审校钩端螺旋体(以下简称钩体)病是一种全世界传播的人兽共患病,危害较大。以往应用全细胞死菌苗进行预防,虽有一定的效果,但存在免疫力低、副作用大等缺陷,尤其对于疫区出现的地方株,由于菌群(型)不同无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6.
钩端螺旋体(Leptospira,简称钩体),属于螺旋体目螺旋体科钩端螺旋体属,分为两个种:双曲钩端螺旋体(Leptospira biflexa)和问号钩端螺旋体(Leptospira interrogans);前者为腐生性钩端螺旋体,通常对人和动物不致病;后者为寄生性、  相似文献   

7.
钩端螺旋体毒力相关因子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简称钩体病),又称外耳氏病(weil's disease),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Leptospira interrogans,简称钩体)引起的一种分布广泛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人主要是通过间接接触受带菌动物(野鼠、家畜等)尿液污染的水体、土壤而感染本病,但也可在畜牧养殖、屠宰、加工过程中直接接触病原体而被感染。钩体病的临床表现轻  相似文献   

8.
一起钩端螺旋体病的爆发流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台湾钩端螺旋体病研究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钩端螺旋体病一直是分布世界各地非常重要的人畜共通传染病之一,其临床呈现从轻微的感冒症状到高死亡率的严重多器官衰竭(所谓Weil's syndrome)复杂的病征,再加上本病的诊断需有特殊实验室的协助才能确诊,所以钩端螺旋体病的发生常在各国一再被低估.台湾地处亚热带地区海岛型气候,天气炎热潮湿,境内湖泊、水田及河流众多,老鼠及各种家畜种类繁多,是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的高危险区域.近年来国民旅游兴盛更增加人民接触病原的机会,因为本病若能早期诊断加以正确方式治疗,其实治愈率不低,故未来将加强对本病的研究并提醒临床医师对本病的注意,实时治疗.而基本的流行病学调查更会持续进行,针对每个阳性临床个案作流行病学追踪调查,以了解本病在台湾各流行区域的传播途径、方法、危险动物族群及流行之菌株血清型以期预防此病之发生.  相似文献   

10.
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Leptospira interrogans,简称钩体)引起的一种分布广泛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我国是受钩体病危害十分严重的国家。1937年汤择光首次报告3例钩端螺旋体病,1955年本病被列入法定传染病,迄今全国累计发病人数已超过250万。平均病死率约为1%。近年来我校面向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我们曾对本省籍在校学生钩端螺旋体感染情况进行过研究,为了解来自其他省市自治区学生钩端螺旋体感染状况,我们又对本校2003、2004级外省籍学生进行了血清钩端螺旋体抗体检测。  相似文献   

11.
临床标体中钩端螺旋体及其L型的检测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探讨钩体 L 型在钩体病患者体内是否存在及是否具有致病作用。方法 对患者血、 C S F 进行 M A T;对患者血、 C S F 及尿液进行钩体及其 L 型培养; 对培养出的钩体 L 型进行免疫酶染色、免疫荧光染色、 S D S- P A G E、 D I B A及电镜等方法鉴定。结果  M A T 阳性率为1917 % (60313) ; 钩体普通培养阳性率1188 % (41345) ; 钩体 L 型阳性率2493 % (86345) 。培养出的 L 型经上述方法鉴定为钩体 L 型。结论 钩体 L 型培养应与 M A T 及钩体普通培养同时进行,以防漏诊。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钩端螺旋体(以下简称钩体)生长速度快、浓度高的一种新型综合培养基;该培养基制备方法简便,可经反复高压蒸汽灭菌,保存期长。所试验的钩体菌株包括标准株(56601、56605、56608)、地方株(波摩那群:罗株、澳洲群上34株)和水生林(Patoc Ⅰ株),培养5至7天可达生长高峰;钩体在该培养基中经过三年的传代培养,未发现抗原性变异。  相似文献   

13.
钩端螺旋体病奇特反应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钩端螺旋体病(下称钩体病)流行菌型相当复杂。至1985年国外已分为25群168型,国内至少有14群 56型。人群和动物受钩体感染后,血清中一般都能检出相应血清型的抗体,如在病后几天内,血清中检出异型菌抗体者,文献上称为奇特反应现象。至于这种现象在临床上出现的频率及其机制如何?则未  相似文献   

14.
钩端螺旋体脂多糖化学组成的进一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改良酚水法提取了问号状钩端螺旋体波摩那群波摩那型罗株的脂多糖。该脂多糖所含的主要单糖为木糖、半乳糖、核糖、甘露糖、鼠李糖和肌醇,主要脂肪酸为3-羟基15烷酸和3-羟基-棕榈酸。此外,尚检出少量3-羟基-月桂酸和3-羟基肉豆蔻酸。该脂多糖含有微量性质不明的2-酮-3-脱氧-辛酮糖酸,但其在纸层析上的迁移率与KDO标准品有明显差异。实验结果提示钩端螺旋体脂多糖不同于典型的细菌内毒素。  相似文献   

15.
886例钩端螺旋体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886例钩端螺旋体病临床分析廖如桂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在我县流行始发现于1966年的夏天,此后的多年很少发病,1985年以来又在我县散发流行,有的村或邻近几个自然村暴发流行。本文总结1985年至1994年我院住院部收治有病历资料的886例,现将临床...  相似文献   

16.
中国钩端螺旋体菌株血清学分类检定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相似文献   

17.
18.
钩端螺旋体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螺旋体作为一种在进化和形态上均比较独特的微生物,人们对其代谢、生理、遗传及进化的了解都非常有限。与这苍白密螺旋体和伯氏疏螺旋体相比较,钩端螺旋体基因组较大,且能够在环境中独立生存,因此,对钩体基因组的研究更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由致病性钩体引起的钩体病是一种全球性自然疫源性疾病。我国是受钩体病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虽然经过医务和科学工作者多年不懈的努力,在流行病学、临床治疗和预防方面取得了国际公认的成就,  相似文献   

19.
我国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国自50年代初对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进行调查研究以来,在其流行特征、传染源与带菌动物、菌群(型)分离鉴定、临床类型和治疗以及控制对策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文拟就其流行病学中的几个问题予以回顾。 一、疫情 钩体病是最常见的人兽共患病之一,在我国广泛分布和流行。从1934年发现病原体以来,迄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我国自1955年作为法定传染病报告。在1958年以前,报告病例不多,主要发生在广东和浙江两省。1958年四川省温江等地发生钩体病大流行,才引起各地广泛注意。60年代以来,各地的发病情况在不断变化(见附图)。1960年有12个省、区有本病发生或动物间流行。1961年以后病例不断增  相似文献   

20.
我们对 1988年以来从思茅、丽江、临沧、德宏、保山、文山及及玉溪等地州的病人和家、野动物体内分离到的 2 50株钩端螺旋体 (以下简称钩体 )菌株 ,于 1990~ 1999年间用显微镜凝集试验和凝集素交叉吸收试验、因子血清、单克隆抗体等方法〔1〕 进行血清学分群分型检定。在检定孟连县的 75株钩体菌株群别时 ,发现 14株钩体混生株〔2〕,这在国内外尚属罕见。本次检定的 2 50株钩体菌株 ,除疑似新型菌株已送国家钩体专业实验室复核审定外 ,现将2 4 0株钩体菌株的检定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 1 待检菌株  2 50株钩体待检菌株 ,大多数是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