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成年新西兰兔骨髓细胞体外培养、诱导后 ,经混匀、接种、固化形成骨髓基质成骨细胞 藻酸盐 松质骨基质复合人工骨 ,并植回取材兔肌袋内 ,对照组分别植入藻酸盐 松质骨基质复合物和松质骨基质。植入 4、8周取材 ,行X线摄片、组织学检查 ,观察骨形成情况。结果显示 ,骨髓基质成骨细胞 松质骨基质复合人工骨肌袋内成骨效果明显优于藻酸盐 松质骨基质复合物组和松质骨基质组。复合人工骨标本兼有膜内成骨和软骨成骨 ,以膜内成骨为主 ;对照组仅见少量软骨成骨。提示 ,采用组织工程方法形成的复合人工骨肌袋内成骨作用明显 ,用该方法所形成的组织工程骨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陶凯  陈富林等 《解放军医学杂志》2001,26(4):238-240,F004
成年新西兰兔骨髓细胞体外培养、诱导后,经混匀、 接种、固化形成 骨髓基质成骨细胞-藻酸盐-松质骨基质复合人工骨,并植回取材兔肌袋内,对照组分别植入藻酸盐-松质骨基质复合物和松质骨基质。植入4、8周取材,行X线摄 片、组织学检查,观察骨形成情况。结果显示,骨髓基质成骨细胞-松质骨基质复合人工骨肌袋内成骨效果明显优于藻酸盐-松质骨基质复合物组和松质骨基质组。复合人工骨标本兼有膜内成骨和软骨成骨,以膜内成骨为主;对照组仅见少量软骨成骨。提示,采用组织工程方法形成的复合人工肌袋内成骨作用明显,用该方法所形成的组织工程骨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转染骨髓基质细胞的体外成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 β1) 基因转染骨髓基质细胞 (BMSCs)的体外成骨能力。 方法 取新西兰白兔 2 0只 ,自双侧股骨大转子取材培养BMSCs,左侧来源细胞定为实验组 ,右侧为对照组。以脂质体介导TGF - β1基因转染BMSCs后 ,观察细胞的形态学特征 ,以四唑盐(MTT)法检测TGF - β1转染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此外 ,通过碱性磷酸酶 (ALP)染色及对硝基苯磷酸盐 (PNP)法检测ALP活性 ;免疫组化法检测Ⅰ型胶原表达 ;四环素荧光标记检测钙结节形成能力。结果TGF - β1基因转染BMSCs后 ,转染细胞具有成骨细胞的结构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且细胞增殖能力加强。转染细胞ALP染色及Ⅰ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均呈强阳性 ,定量分析显示TGF - β1转染组细胞上清孵育的BMSCs的ALP活性为 (3.5 1± 0 .12 )U/ml,空载体转染组为 (1.72± 0 .0 8)U/ml,空白对照组为 (1.6 7± 0 .11)U/ml。Ⅰ型胶原表达的免疫组化阳性指数瞬时表达组为 0 .16 7± 0 .0 0 1,而对照组为 0 .0 4 3± 0 .0 0 1。转染细胞 12d形成钙结节 (对照组为 18d) ,数量亦显著增加。 结论 TGF - β1基因转染可促进BMSCs的体外成骨能力。  相似文献   

4.
生物衍生骨复合成骨细胞体内异位成骨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探讨生物衍生骨支架材料复合成骨细胞体内植入的成骨作用,了解其用于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将经物理、化学方法处理制得的复合型完全脱蛋白骨(CFDB)、部分脱蛋白骨(PDPB)、部分脱钙骨(PDCB)3种生物衍生骨支架材料分别与人胚骨膜成骨细胞体外复合培养1周后,植入裸鼠背部肌肉内作为实验组(30只),以单纯材料植入为对照组(30只),经大体观察、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常规组织学检查及植入物成骨的定量判断,观测细胞-材料复合物的成骨作用.结果组织学检查证明,实验组3种材料皆有成骨作用,并随植入时间的延长,新骨形成增多;成骨含量分析表明,术后4周和8周,CFDB组组织学评分分别为2.90±0.57和4.60±0.70,显著优于其他实验组.对照组无成骨现象.结论生物衍生骨支架材料可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成骨能力以CFDB为最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模拟失重条件对大鼠后肢承重骨成骨细胞数及体外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用20只SD大鼠,随机配对分为鼠尾悬吊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鼠尾悬吊28d。将股骨骨髓基质细胞进行原代和传代细胞培养,细胞计数法和噻唑蓝法绘制生长曲线,进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体外矿化小结形成量的检测。结果 悬吊组培养系的股骨基质细胞数明显减少,约是对照组细胞数的50%。悬吊组和对照组细胞生长曲线和倍增时间相似。原代培养中悬吊组ALP活性和小结形成量同对照组相比较显著下降;传代培养中细胞接种密度相同,悬吊组ALP活性和小结形成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 去负荷对骨髓基质细胞数有抑制作用。骨髓成骨祖细胞减少,导致分化的成骨细胞数减少,成骨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6.
骨组织工程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3方面:①种子细胞的研究;②支架材料的研究;③组织工程化骨的临床应用,其中种子细胞是组织工程研究中首要的、最基本的环节。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理想种子细胞。应具有以下特点:结构比较简单,是不具有特定机能的原始细胞;取材容易,对机体损伤小;体外培养增殖能力强;自我更新,一定条件下向特定方向转化;稳定表达成骨细胞表型:植入人体后能继续产生成骨活性;无致瘤性。20世纪70年代中期已证实BMSCs具有自我增殖能力和分化潜能.而且BMSCs具有来源广泛、取材简单、分化成骨潜能强等特点。成为目前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成骨生长肽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样细胞的促成骨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成骨生长肽(osteogenic growth peptide,OGP)对成骨细胞样细胞的促成骨作用。方法:体外培养SD大鼠颅盖骨的成骨细胞样细胞,用组织学,组织化学,生物化学等方法,观察OGP用药组(50瓶)与对照组(50瓶)细胞在增殖发育过程中的形态与功能变化。结果:两组细胞均有骨结节形成,但OGP组比对照组能更早更多地产生骨基质,并有高出2倍的碱性磷酸酶产生。细胞培养14d时,OGP组还出现小梁状结构。结论:OGP在明显促进成骨细胞样细胞增殖成熟的同时,能激发其更高的成骨活性,形成更多的新骨组织。  相似文献   

8.
影响骨膜成骨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骨膜成骨的因素100037北京解放军第304医院李利综述朱盛修审校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681.1自1739年Duhamal提出骨膜成骨理论以来,各国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现就影响骨膜成骨的主要因素加以分析。1解剖本世纪60年代的许多...  相似文献   

9.
培养人骨髓基质细胞接种多孔陶瓷再造骨组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人骨髓基质细胞作为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行性,作者观察了体外培养的人骨髓基质细胞复合多孔珊瑚羟基磷灰石在体内的成骨能力。穿刺抽吸入髂骨区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扩增、诱导后,与多孔珊瑚羟基磷灰石复合,植入裸鼠皮下。术后4、8周取材,通过组织学检查了解植入物体内成骨情况。结果显示,复合物在体内成骨活跃,说明人骨髓基质细胞可以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珊瑚羟基磷灰石可作为一种细胞种植基质材料。  相似文献   

10.
经皮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四肢骨折骨不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治疗四肢骨折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1999年5月-2006年5月,对48例四肢骨干骨折骨不连患者采用经皮注射MSCs进行治疗。结果48例患者获3~48个月(平均12.6个月)随访,42例患者达到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注射MSCs的时间)为4.7个月(3~6个月),X线显示骨折线消失和骨痂形成。结论经皮自体MSCs移植术是一种治疗四肢骨干骨不连的有效和安全的方法,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聚羟基丁酸酯与骨髓基质细胞构建组织工程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取4周龄新西兰兔骨髓,分离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经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接种于聚羟基丁酸酯(PHB)泡沫材料中,并植入裸鼠背部皮下,对照组单纯植入PHB。植入4、8周后行X线摄片和组织学观察,观察新骨形成情况。结果显示,PHB与3同髓基成骨细胞植入裸鼠皮下4周后,愕部形成骨组织,可见大量成内细胞,某些部位可见红色的骨基质形成;8周形成大量新生骨级,可见要反层骨。对照 组未见骨形成。  相似文献   

12.
本文观察了人、犬和小鼠体外培养骨髓基质细胞细胞骨架之异同.实验结果表明,应用Coomassie blue染色可清晰显示细胞骨架结构.人和犬的骨髓基质细胞以成纤维样细胞为多.胞体呈梭形,胞浆内有粗大的细胞骨架.其纤维丝走向与细胞长轴一致.小鼠的骨髓基质细胞由成纤维样细胞、类巨噬细胞和类网状细胞混杂组成.后两类细胞中缺乏明显的细胞骨架结构.  相似文献   

13.
狗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分化为肌源性细胞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贴壁法体外分离骨髓基质干细胞,实验组5—氮胞苷诱导,对照组加入等量培养基,用相差显微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鉴定培养细胞。探讨成年狗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肌细胞的可行性,为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的细胞移植治疗提供新的细胞系。结果表明,实验组诱导后4周,多数培养细胞由梭形变为杆状,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和肌钙蛋白I染色阳性;对照组多数培养细胞为梭形,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蛋白染色弱阳性,平滑肌肌动蛋白染色弱阳性,肌钙蛋白I染色阴性。结果提示,成年狗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可诱导分化为肌源性细胞。  相似文献   

14.
探索骨髓基质细胞(BMSCs)分化为神经干细胞和成熟神经细胞的可行性,为BMSCs在神经科学领域的应用提供依据。以犬的BMSCs为实验对象,利用bFGF、RA、GDNF等作为增殖或分化诱导因子,对各阶段细胞进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结果发现,增殖培养24-72h见细胞分裂像和克隆单位;诱导培养3天,部分细胞开始表达NSE或GFAP,继续增殖培养仍可见细胞克隆(干细胞特性);诱导培养第10天有成熟神经细胞形成(成分鉴定证实)。说明BMSCs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经过多种因子的“程序性”作用,可以向神经干细胞、成熟神经元及胶质细胞方向分化。提示BMSCs可作为“种子细胞”在神经科学领域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5.
辐射后骨髓造血基质细胞对粒系造血祖细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了骨髓造血基质细胞贴壁层及细胞悬液对 GM-CFU-C 生长的影响及照射后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骨髓基质细胞贴壁层及细胞悬液均有增高 GM-CFU-C 产率的作用。这种刺激性影响与基质细胞贴壁层的细胞密度和细胞悬液的浓度没有依赖关系。1~5Gyγ线照射的骨髓基质细胞贴壁层和细胞悬液支持 GM-CFU-C 集落生成的作用明显削弱。文中讨论了造血基质细胞的辐射损伤在放射病骨髓综合征发病机理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受致死剂量(2.5~33.5Gy)照射的378只死亡狗胸骨和肋骨病理观察表明,骨髓造血组织再生的上限阈剂量,约为4.5Gy(指未给予任何治疗措施的效应狗)。经输血等对症治疗后,约为10Gy(再生发生率仅4.3%);γ线,中子混合照射后,则分别为3.27Gy和6.6Gy。骨髓再生可分为四类,轻微再生、中等再生、明显再生和基本恢复。6Gy照射后,上述四种骨髓再生分别始见于17.5、19、36和150天。作者建议,骨髓移植的适宜剂量应能几乎完全抑制受体的骨髓造血和免疫组织功能而又尽可能减少或避免受体的全身辐射损伤效应,尤其肠道损伤引起的死亡。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异基因骨髓移植的新途径以促进造血重建及减轻GVHD ,对 35例供者使用G CSF(格诺赛特 ) 2 5 0 μg/d,连续 7天后采髓 ,对HLA相合、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MLC)阴性的白血病患者行骨髓移植。对 18例供者动员前后骨髓CD34 + 细胞含量及T细胞亚群改变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 ,35例病人全部移植物植入 ,移植后中性粒细胞 >0 5× 10 9/L与血小板 >2 0×10 9/L的时间分别为(15± 3 1)天及 (18 1± 3 0 )天 ,急性GVHDI度发生率为 2 8 6 % ,II度以上 5 7%。G CSF动员后骨髓CD34 + 、CD4+ 细胞比例增加而CD8+ 细胞比例减少。说明G CSF动员可使供者骨髓造血祖细胞和T细胞亚群发生改变 ,从而促进受者造血恢复并降低其急性GVHD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我院1987年12月至1989年11月间进行的9例HLA相合的异基因骨髓移植供受者的植入情况做了分析。我们采用了国际骨髓移植登记处的移植成功指标,及常规的细胞遗传学检查,结果全部患者均有间接的临床植入证据,其中5例有直接的细胞遗传学证据。本文综合文献提示,细胞遗传学分析在移植证明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其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DNA-RFLP的检测可弥补常规方法的缺陷,并获得准确可靠的植入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