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DSA)联合经口胃镜与经鼻胃镜空肠管置入方式及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将81例空肠管营养患者随机分为DSA联合经口胃镜组44例和经鼻胃镜组37例,分别采用DSA联合经口胃镜和经鼻胃镜导丝导引置入鼻空肠营养管,比较两种方式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鼻黏膜出血、置管时间、麻醉药用量及插管时患者舒适度。结果:DSA联合经口胃镜导丝导引置入法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经鼻胃镜导丝导引置入法(P0.05),DSA联合经口胃镜组操作时间、麻醉药使用量、鼻黏膜出血量例数均明显少于经鼻胃镜组(P0.05),DSA联合经口胃镜组患者舒适度明显优于经鼻胃镜组(P0.05)。结论:DSA联合经口胃镜鼻空肠管置入较经鼻胃镜导丝导引置入法更加安全、高效,对患者损伤小,患者舒适度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4):748-750
比较鼻空肠营养管经胃镜导丝置入法与经X线透视辅助法的临床应用效果。选择需要放置鼻空肠营养管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进行经胃镜导丝引导下置入与经X线透视辅助下置入鼻空肠营养管,比较两组操作时间,置管深度,置管成功率。观察组置管成功率100%,操作时间为(356.4±85.3)S,置管深度为(113.0±7.2)cm。对照组成功率75%,操作时间为(752.1±385.2)s,置管深度为(98.5±5.2)cm。两组在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置管深度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胃镜导丝引导下置入鼻空肠营养管具有操作时间短,置管深度深,成功率高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报告了经鼻胃镜引导放置空肠营养管的方法,总结康复治疗的护理经验。选取采用鼻胃镜引导放置营养管患者70例,其中采用直视拖拉的方法置入11例,采用导丝引导的方法置入59例,两种置入方法成功率均为100%。经鼻胃镜引导空肠管导入的成功率高、安全性好、操作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胃镜引导,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上胃肠插管,解决重症胰腺炎(SAP)的肠内营养(EN)问题。方法(1)将橡胶胃管间断缠上棉线带后经鼻置管人胃,胃镜下用活检钳夹住线带子入空场。(2)经鼻道插入鼻空肠管后,胃镜下用活检钳送管人空肠。(3)胃镜入十二指肠降段,经活检道插导丝入空肠,拔出胃镜沿导丝插鼻空肠管人空肠后,拔出导丝将管子近端经鼻引出。结果12例SAP患者全部插入成功,解决了患者EN的难题。结论胃镜引导的插管术为SAP患者解决了早期肠内营养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标准型胃镜下斑马导丝转换技术用于空肠营养管置入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承德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2021年12月胃镜下放置螺旋型鼻肠管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使用标准型胃镜将斑马导丝置入十二指肠远端后,保持导丝位置相对固定,退出内镜,应用一次性导尿管将斑马导丝置换至鼻腔的方法代替经鼻胃镜下置入导丝技术;对照组使用标准型胃镜下钳夹推送置入螺旋型鼻肠管技术。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操作时间短,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鼻咽部不适及腹痛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误吸及导丝移位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采用斑马导丝转换技术将斑马导丝置换至鼻腔的方法与传统内镜钳夹法相比,具有操作简单和并发症少等优势,且安全有效,可为广大基层医院提供技术支持,从而为消化内镜营养管置入术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李瑞红  李德春  吴萍 《中国内镜杂志》2006,12(11):1169-1171
目的评价危重病患者床边X线监视下经胃镜引导鼻空肠营养管放置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病情危重不易搬动或昏迷的患者在床边经胃镜引导放置鼻空肠营养管,同时经床边X线摄片及CR.杌监视,观察营养管放置是否到位。结果床边X线监视下经胃镜引导可以将空肠营养管放置至空肠屈氏韧带以远30cm以上,置管成功率100%,置管15~45min,平均22min。置管后营养管在位良好,喂养过程顺利,患者营养状况明显改善。结论危重病患者床边X线下经胃镜引导放置鼻空肠营养管是一种操作简便快捷、安全可靠、实用有效的空肠营养管放置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镜辅助下鼻空肠管置入及空肠营养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该院NICU 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共56例。上述患者均于入院后72 h内发现胃残余量增多(100 ml)。鼻空肠组行床旁鼻胃镜导丝引导置入并行鼻空肠营养共28例,对照组继续给予普通胃管置入并行肠内营养共28例。对比两组患者胃肠道并发症(包括呕吐、反流、腹胀、腹泻、应激性溃疡)发生率、营养状态参数(包括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发生率、炎症指标[包括血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入住NICU时间、NICU费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病死率。结果经鼻胃镜导丝引导下鼻空肠管置入成功率100.0%。鼻空肠组营养状态参数优于对照组,入住NICU时间较短、NICU费用较低,炎症指标较低,两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HAP发生率、GCS评分和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NICU胃残余量增多的患者经胃镜辅助下置入鼻空肠管行空肠营养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8.
经胃镜放置鼻空肠营养管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经胃镜放置鼻空肠营养管的技术难度性及安全性。方法:统计56例患者的置管成功率、平均置管时间、置管并发症,并在心电监护下观察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2h心率、呼吸、血压、心电图及血氧饱和度的改变。结果:56例病人经胃镜放置鼻空肠营养管的置管成功率100%,1次置管成功率85.7%,平均置管时间(17.9±9.3)m in,无严重置管并发症。术中患者出现心率、呼吸加快,平均动脉压升高,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29例(51.8%)出现心电图异常改变;术后2h上述指标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经胃镜放置鼻空肠管技术难度不大,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萨氏导丝作为空肠营养管的支撑导丝在胃镜引导放置空肠营养管中的临床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69例患者随机分为普通导丝组(A组,34例)和萨氏导丝组(B组,35例)。A组使用空肠营养管原有导丝,B组将空肠营养管原有导丝更换成萨氏导丝,在胃镜下用异物钳或取样钳辅助钳夹反复推送,将空肠营养管送至Treitz韧带以下。结果两组患者在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空肠营养管留置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置管时间方面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放置空肠营养管成功率均较高,严重并发症发生少。萨氏导丝替换空肠营养管原有导丝,在置管时间、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方面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床旁鼻空肠管留置术在危重患者肠内营养(EN)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32例拟行EN支持的ICU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Flocare螺旋型鼻空肠管经鼻带导丝置入胃腔,便携式超声诊断仪体表导引下通过幽门,无强阻力下持续推送直至十二指肠-空肠段,腹部X线平片最终确认鼻空肠管位置后拔出导丝固定鼻空肠管行EN支持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床旁鼻空肠管置入术中病情均无特殊变化,成功置入27例(84.4%),失败5例(15.6%).失败原因包括幽门"假通过"1例、幽门通过困难3例、导管到住但导丝不能抽出1例.结论:超声引导下床旁鼻空肠管置入技术是一种新的鼻空肠管置入技术,可以作为危重患者接受EN支持治疗鼻空肠管置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应用鼻空肠管导丝快速留置胃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ICU需在气管插管状态下留置胃管病人6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鼻空肠管导丝引导下经鼻留置胃管法)与对照组(常规留置胃管法),记录留置胃管一次成功例数,置管过程中心率、MAP、SpO2变化差值,置管中恶心、呕吐、呛咳及置管后鼻黏膜出血例数,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2组各项观察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鼻空肠管导丝对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留置胃管快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两种内镜下放置小肠减压管的置管成功率、操作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置管时患者的耐受程度。方法根据入院时间将68例应用经鼻小肠减压管治疗的肠道梗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A组和B组,每组34例。A组患者采用在胃镜直视下置管方法,B组患者采用鼻胃镜导丝引导置入法。结果两组患者在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置管操作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置管时耐受程度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两种内镜下放置小肠减压管方法都有临床应用价值,在操作时间、患者置管时的耐受程度以及特殊患者置管成功率上鼻胃镜导丝引导置入法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超声造影引导鼻空肠管置放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引导鼻空肠管置放术的可行性.方法 24例拟行肠内营养支持的ICU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Flocare螺旋型鼻空肠管经鼻带导丝置入胃腔,向管腔内注入造影剂SonoVue,实时超声监测下通过幽门,无强阻力下持续推送直至十二指肠-空肠段,腹部X线平片最终确认鼻空肠管位置后拔出导丝固定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结果 超声造影引导鼻空肠管置放术24例,成功21例(87.5%),失败3例(12.5%),术中所有患者病情均无特殊变化.结论 超声造影引导鼻空肠管置放术是一种操作简便快捷、安全可靠的置管技术,为危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患者胃镜下应用推进法将鼻胃管置人十二指肠或空肠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33例机械通气患者于胃镜直视下将胃管经幽门放置于十二指肠或空肠.结果 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3.9%,平均操作时间20 min;置管成功后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过程中2例出现营养液反流,胃镜检查发现其中l例营养管移位至胃腔,再次用异物钳钳夹送过幽门,1例未见营养管位置异常,拔除并重新置管后症状消失.结论 胃镜直视下将管径较粗的鼻胃管推送入幽门完成空肠置管的方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电磁显像辅助库派鼻空肠营养管放置技术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本院ICU 109例行鼻空肠营养管置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置管技术和营养管类型分为3组:对照1组(48例)采用复尔凯营养管盲视置管,对照2组(28例)采用库派营养管盲视置管,观察组(33例)采用库派营养管电磁显像辅助置管.比较3组置管成功率、置管次数、置管时间及安全性.结果 对照2组和观察组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1组(71.43%、90.91%比33.33%),部分成功率和失败率明显低于对照1组(部分成功率:17.86%、3.03%比35.42%,失败率:10.71%、6.06%比31.25%,均P<0.05);而对照2组与观察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观察组置管次数明显少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1.6±0.5比6.6±3.2、5.8±2.3,均P< 0.05),且置管成功者平均置管操作时间(min)较对照1组和对照2组明显缩短(12.48±3.78比25.27±3.61、23.58±4.87,均P<0.05);而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3组患者均无严重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电磁显像辅助库派鼻空肠营养管放置技术成功率高,置管操作时间短、安全,且简单易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重症患者在超声引导液囊空肠管置入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120例需要肠内营养的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超声引导液囊空肠管置入,另一组为超声引导鼻空肠管置入.首先根据抽取的消化液pH>7初判定液囊管已通过十二指肠,最后以X线照片显示头端位于空肠内为标准,再进行两组对比分析.结果 液囊空肠管组置入成功56例,成功率93.4%.鼻空肠管组置入成功43例,成功率71.6%.两组比较P<0.01.结论 超声引导液囊管置入操作简便,置入成功率高,在重症患者实现肠内营养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螺旋形鼻肠管不带导丝置入法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8例需行肠内营养的ICU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 例;对照组行螺旋形鼻肠管带导丝置入法置管,观察组行螺旋形鼻肠管不带导丝置入法置管.置管24 h 后分别行床边X 线腹部摄片明确管端位置,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留置鼻肠管成功率.结果:两组均无呼吸道内置管或消化道穿孔等并发症,对照组置管法成功率为64.5%,观察组置管成功率为8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形鼻肠管不带导丝置入法成功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鼻超细胃镜放置空肠营养管护理配合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鼻超细胃镜放置空肠营养管的护理资料。结果在护理配合下,本组33例经鼻超细胃镜放置空肠营养管一次成功,置管时间为10~25min。肠道内营养支持时间为5~30d,无发生误吸、腹痛腹泻、穿孔、消化道出血及代谢紊乱等并发症。结论经鼻超细胃镜置管简捷、安全、实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口鼻镜引导、经鼻胃镜引导、X线透视引导三种鼻空肠置管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2月收治的90例鼻空肠置管术患者,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为三组,经鼻胃镜引导组(A组,n=30)、经口胃镜引导组(B组,n=30)、X线透视引导组(C组,n=30)。比较各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及患者舒适度。结果 A组、B组经引导置管时间明显短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舒适度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经鼻胃镜引导下,鼻空肠置管术的接受度更高,不适反应明显减轻,可做为首选置管方案。  相似文献   

20.
杨梅  李丹卉  宋意  李明曲  李颖  吴明 《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2):1074-1076
目的探讨三导丝盲视法置入鼻空肠管术在重症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EN)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在13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中,以3根导丝置入Link-02-4型鼻空肠管,盲视法将鼻空肠管经胃通过幽门,继续推送至空肠。监测患者置管前、中、后1h心率(HR)、呼吸(R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结果置管成功率100%,操作时间为平均(19.0±3.5)min。置管中患者出现HR、RR加快、MAP升高,与置管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pO2变化与置管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后1h HR、RR、MAP、SpO2与置管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位置全部符合临床重症胰腺炎EN支持要求。置管、导管留置、经导管实施EN支持过程中所有患者耐受良好,均无心律失常、误入呼吸道、鼻黏膜出血、消化道出血或穿孔、反流、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三导丝盲视法置鼻空肠管,具有简单易行、安全、侵袭性小,对设备无特殊要求,可一次到位,清醒患者耐受好等优点,可作为重症胰腺炎患者EN支持治疗途径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